第562章 講道理的人最沒道理

也就是安燾好涵養,他沒有發怒,走兩步才發現地上有些紙片,上面的字: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窗前獨剪影,空彈一曲長恨歌’

‘斷腸人在天涯’

……

這些句子放在東京汴梁的酒宴上,是能博衆人讚歎的佳句。可問題是,他在軍國天下的忙碌,李逵身爲大宋使團的副使,竟然和遼國使團的人混跡在一起。混在一起也就罷了,還兩個男人在一起研究風花雪月。此情此景,安燾要是還能心平氣和起來,絕對對不起他的名頭。

尤其是看向耶律保機的樣子,安燾還能不明白嗎?

李逵這廝被耶律保機給收買了。

“李人傑!”

“安學士來了?”李逵這兩天,腦子都有些發木,耶律保機這貨太矯情,這個不好,那個不行。他搜腸刮肚的將能記住的詩詞想了遍,直到安燾進門之前,他才搞定了這貨。

安燾駭人的目光停留在了耶律保機近乎癡呆的狀態下,隨後看向了李逵,憤怒,怒其不爭。更多的是他可是宋人,當着契丹人的面呵斥自家後輩,這說不過去吧?於是都已經伸出去的手指頭,從李逵的腦袋上指向了耶律保機,面色難堪道:“小王爺,我大宋的官員都被你帶壞了。”

耶律保機悲悽之情爲之一頓,隨後從心底涌上無盡的委屈。

他什麼時候帶壞了李逵?

冤枉吶!

他堂堂小王爺,能受這份委屈?當即反駁道:“安學士,你是否對小王有誤解?”他的意思再簡單不過,別看李逵長的五大三粗,看着性格很直很粗魯的樣子,可這貨纔是表裡不一,一肚子的壞水啊!相反,他與李逵放在一起比較,簡直就是出淤泥的白蓮花。

耶律保機還是年輕,他也不想想,安燾是宋人,李逵是宋人,怎麼可能在他一個外人面前,幫着他說話?

即便是有矛盾也是關起門來爭論。

可小王爺哪受過這等委屈,指着李逵扭頭對安燾控訴道:“他之前還教我《河滿子》。”

“哪個《河滿子》?”

小王爺耶律保機反應木訥道:“還有哪個?就是那個《河滿子·正是破瓜年紀》。”

《河滿子》的曲牌傳唱的並不多,但是有一首,這是去勾欄必點的名曲。每當此曲一出,必能引起陣陣嬌羞之氣。安燾也年輕過,也曾流連過那種燕語鶯歌的場面,而且還是此中好手。只不過,在這等宴會之上,他想要出風頭很難。當年宴會上,最奪目的那個人也不算是外人,正是李逵的師祖蘇軾。

和凝的這首詞在教坊、勾欄這種去處,無傷大雅,還能烘托氣氛。

可是在使團之間,就變得下作了。

老頭臉上浮現出陣陣怒意,還沒等他發作,卻見李逵無辜的問他:“安學士,小子才疏學淺,不知道這首詞可有來歷?”

安燾詫異的瞥了李逵一眼,目光中卻露出滿意的神采,嘴上卻不饒人道:“這等詞曲老夫也是少有耳聞,不過聽說頗爲不雅。”

面對李逵的裝傻,耶律保機可以忍;面對安燾的質問,耶律保機也覺得可以忍;但是面對李逵和安燾同時投射在他身上的靈魂拷問,耶律保機這才感受到了世間的邪惡。他哆嗦着指着李逵和安燾,氣地臉色鐵青,卻又無可奈何,徒勞地申述道:“你們都是兩榜進士,怎麼可能連《何滿子·正是破瓜年紀》這首詞都不知道,我不信!”

安燾向前一步,氣勢如同傾泄而下的海嘯般讓人喘不過氣來:“那好,老夫其問小王爺,這首詞你從哪兒聽來的?”

“東京汴梁的教坊。”

“老夫在問,這教坊可是讀書的地方?”

“不是……唉,不對。教坊邊上就是太學,要是讀書人不去,這教坊還能有生意嗎?”

“你可曾聽說過,在教坊之中可走出過兩榜進士?”

“這個倒是很少見聞,但問題是……”

“下賤之地,怎麼能走出仁人君子?”

這話一出,耶律保機除了抱頭鼠竄,根本就沒有招架的能力。等到耶律保機跑了,李逵偷偷抹了一把額頭的虛汗,心說:大宋的老頭子都不好對付啊!

李逵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怎麼可能相信安燾的鬼話?在京城做官,除非是窮到連吃飯都吃不起的地步,這纔會避教坊此類銷金窟遠遠的。當然,詩詞歌賦名聲在外的除外。比如說黃庭堅、秦觀等人,他們雖然窮,可是要是放下身份去教坊打秋風,有的是年輕貌美的頭牌投懷送抱,還不要錢。

他們之所以不去,絕對是抹不開臉。

花界老頑童的名頭,可真不好受。

安燾的到來,李逵不認爲是針對耶律保機,這是順帶手欺負了一把而已。

耶律保機離開之後,李逵讓人送上茶具,燒的旺旺的小茶爐,咕咚咕咚冒着熱氣。李逵不急不緩的添加茶葉,佐料,然後等待之中對安燾苦笑道:“讓大人見笑了。”

安燾擺擺手道:“不礙事,聽說耶律保機爲了向你求買一首詞,出了大代價。”

“一匹馬而已。”

“這馬應該不普通吧?”

安燾對李逵笑眯眯地樣子,似乎想要沾光。李逵裝傻道:“大人,不過是一匹西域的幼馬而已,才兩歲。”

“汗血寶馬?”

“安學士,你不會也想要吧?”

見李逵臉色驟變,安燾頓時哈哈大笑起來:“老夫要是年輕三十載,你小子這馬說不定姓誰了呢?可如今老夫年紀大了,騎馬反而有害。算了,留着吧。這也是你的運氣,就怕被人聽了去,對你的風評不利。”

李逵苦着臉,指着自己的臉對安燾叫苦道:“學士,你覺得小子還有風評可言嗎?”

安燾驀然,隨後幸災樂禍道:“也是,你小子就和當年的子瞻一樣,膽子出奇的大,簡直是肆無忌憚。可是子瞻有才,有大才,詩詞歌賦無一不是當下頂尖的水準。你差點,好好的進士快混成了將門,但是天下將門也絕對養不出你這等能攪和地一個國家天翻地覆的人。還是單槍匹馬。不得不說,你小子和你師祖一樣邪門。”

用邪門這個詞來形容蘇軾,並非是安燾的惡意。而是讀書人對同行的無力和絕望。每個在出仕前能考中進士的學子都是極其自信的人,堅信自己是天才,可遇到了蘇軾之後,有種像是繁星撞見烈日,這種糟心的感覺很讓人沮喪。

安燾自顧自地說到:“和凝的這首《何滿子》其實落了下乘。當年去教坊,這首詞不如這位的另外一首受歡迎。”說話間,安燾搖頭晃腦的吟了起來:“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李逵隨口應道:“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

沒想到李逵能如此應景,安燾不得不對李逵另眼相看,可隨即似乎想明白了,呵呵笑道:“去教坊,和凝的這首《江城子》不能少。不愧是子瞻的徒孫,技藝不能丟。”

讀書人考科舉,肯定是不會學到和凝的詩詞。這位名聲很不錯,才學也是極高,但問題是這位擅長寫豔詞,還寫出名了。說是豔詞界的魁首也不爲過,可恰恰這位還做過宰相。這才讓和凝的詩詞名聲大作,可實際上和凝活着的時候也很無奈,這些詩詞大部分都是他年輕時候放蕩不羈的遺留。反而成了他做官之後最大的困擾。

茶水咕咕傾斜入茶盞,湯色尚可,手法尚可,這絕對是蘇軾的真傳。但恰恰是蘇軾最不擅長的方面之一。

安燾也不在乎,秋冬之季的塞外,能喝上一口熱茶已是享受。

閉着眼回味了一陣,安燾放下茶盞長長的呼出一口熱氣,隨後不屑道:“遼人如今也破敗了,不復當年之勇。如今的遼人權貴,各個驕奢放逸,章子厚說的沒錯,遼人的落敗是他們羨慕王化,卻有沒有學到我華夏真學開始的。”

“學士不是對章相?”李逵不太明白,安燾在朝堂上遇到章惇,可是有機會就懟的猛人。可突然間在背後竟然說起了章惇的好話,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安燾笑了笑:“老夫和章子厚不睦,主要是他這個人太霸道,做事不留餘地。可他比起來曾布、蔡卞幾個的能力不可同日而語。只是他對遼國的態度,讓老夫擔憂不已。就他的性格,少不了會讓大宋和遼國動武。兩國罷戰百年,雖說廢於兵事,但這要打起來,可不是和西夏這樣了。遼國輸不起,大宋更輸不起。”

“如能取勝,打下燕雲十六州自然是皆大歡喜。要是兩家交戰個幾十年,百姓都要沒活路了。”

不得不說,安燾身上還能看出文士的痕跡。他怨恨一個人,卻不會怨恨這個人的才能。安燾頓了頓,擡眼對李逵道:“人傑,章子厚是大宋的變數,你何嘗不是大宋的變數?”

“下官何德何能,能當得起大人的謬讚!”李逵誠惶誠恐的樣子有做戲的成分,心裡卻美滋滋的,終於有人看出來他能臣的本質。

既然安燾如此上道,李逵也不能不表示一下,安燾來找他的目的,李逵也能猜個七七八八。談判不順利,李逵不能等着安燾自己說,要不然安燾的面子下不來,當即開口詢問道:“學士,是否需要下官參與談判?”

“你還不用參加,主要是你的身份太敏感,如今你在西夏的一舉一動,恐怕李秉乾都要緊張萬分。留你在西夏,是爲談判保駕護航,是留在關鍵時候用的。”說到這裡安燾舉棋不定的拿着茶盞,隨後緩緩放下:“只是遇到了一件怪事,老夫和西夏談判兩日,卻總是給老夫一種感覺,西夏人在拖。”

“這很好理解,梁氏雖然覆滅,但餘孽不除,對於李秉乾來說纔是心腹大患。”李逵突然心頭一凜,遲疑道:“學士,會不會我大宋對談判有速決的打算?”

安燾點頭道:“沒錯。不管是朝堂也好,西北也罷。佔領西夏四州之地,已經是意外之喜。朝堂黑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物資籌備,糧餉,甚至是軍隊招募和訓練,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陛下也沒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都事堂、樞密院也籌不出太多的兵馬。談判,自然是越快越好。”

突然,安燾愣住了,問:“人傑,你認爲西夏也在拖延?可問題是談判是他們要求的,我大宋不過是應允了雙方的談判。”

“我找個人來問一問。”

很快,古哈爾帶着角戎的來到了李逵的院中,見面對李逵道:“大帥。”

李逵擺手道:“我可不是什麼大帥,休要再提。我且問你,談判主使嵬名康達是何許人也?”

“好人!”

角戎的這個答案讓李逵很不解,党項人中間跑出個好人的概率可不大。至少對大宋人來說,更是如此。

角戎見李逵驚愕,隨即解釋起來:“大帥,老王爺從來不管事,他平日裡也不摻和朝堂之事。要說在大夏對他的感覺,就是能忍。誰欺負他都能忍。”

李逵傾身道:“比如?”

“他是景皇帝的御弟,媳婦被景皇帝搶了去後宮,也沒有生過氣算麼?”角戎低聲回答,他內心很焦慮。明面上,他是西夏武將。可實際上,從新君到功臣,沒有人對他有信任感。原因很簡單,他之前可是梁氏的人,還在戰場上投降了李逵。這讓他在西夏的身份非常尷尬。可李逵又是宋人,給不了他遮風避雨的港灣。尤其是在論功行賞的關鍵時刻,他一日沒有獲得封賞,這心就一直得懸着。

李逵沉吟道:“你有什麼打算?”

“我?”

角戎愣住了,他一時間難以回答。李逵見狀也不就勉強,對角戎道:“我離開前你想清楚,要是想離開西夏,我想大王應該給我這個面子。”

李逵用‘應該’這個詞,顯出他的自信。這讓角戎沉重的心情有了些鬆動,俯身謝道:“謝大帥!”

“你先下去。”

等到人走了,安燾從屏風後面轉出來,對李逵道:“看來要快刀斬亂麻,不然拖延下去,遼國恐怕真的要出手了。”

安燾也看出來了,西夏的做法是驅狼吞虎,加上大宋對談判的急躁心態,恐怕要是讓西夏人得逞了,結果就難料了。

翌日。

嵬名康達再次遲到,卻裝出年老體衰的樣子告罪:“安大人,老朽年紀大了,這天一冷就起不來了。”

安燾笑容燦爛,內心卻冰冷,客套道:“不礙事,等談判結束了,老王爺想什麼時候起,就能什麼時候起。”

嵬名康達愕然,心頭籠罩起層層愁雲。

談判開始之後,果然如他猜測的那樣。安燾寸步不讓道:“我大宋對銀州、洪州、龍州、韋州收復,不在談判之內。且我大宋皇帝要求宥州歸附我大宋。”

“這不可能。”嵬名康達一改老態龍鍾的樣子,站起來怒氣衝衝道。

這樣子,哪裡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就像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就是長相老了一些罷了。可強硬的態度在嵬名康達的身上連停留一盞茶的時間都沒有,沒多久,他就絮絮叨叨起來:“安大人,不好辦吶。我大夏在銀州、洪州、龍州、韋州有數十萬百姓,土地房屋甚至是祖廟都在當地,有道是故土難離。”

“這好辦,漢人歸宋,党項人歸西夏。”安燾早就心裡有所準備。要不然也不會如此反應之快。畢竟牽扯到城池百姓,談判肯定會陷入僵局:“大宋可以在財力上給予補償。”

嵬名康達詞窮了,他原本想着用搬遷,人口來和安燾掰扯個十天半月,只要時間長了,遼國肯定能看出端倪來。只要等到遼國力挺,西夏和大宋的談判自然會底氣強很多。可安燾的反應一改之前的溫和,頓時犀利起來,這讓他有點難以招架。

畢竟他年紀也大了,渾濁的眼眶之中,眼珠子遲疑起來。想了想,他卻在安燾詫異的眼神之中點頭道:“可以。但是我大夏失去了宥州就等於是失去了橫山門戶,爲了大夏王庭的安全,我主也想過解決的辦法,但是需要宋國給予足夠的支持。”

“什麼支持?”安燾心頭疑竇重重。談判似乎太順利,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果然,嵬名康達開口道:“想要彼此放下芥蒂,我大夏只能將王庭遷徙至安全之地。我主有西進的打算。但是在其他條件之上,我主還有一個條件,李逵得爲我大夏征戰西域三年。”

“不可能!”

關乎到大宋的臉面,談判不歡而散。

安燾回來之後,將此時給李逵說了,問:“人傑,你覺得西夏真的會西進嗎?”

西夏真要是西進了,對於大宋來說絕對是好事。大宋和西夏的戰爭連年不斷,有党項人貪婪的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夏的王城距離大宋實在太近了。大宋有過兩次大戰直接威脅到興慶府,但是西夏卻永遠也威脅不到大宋的汴梁。

一直籠罩在滅國陰影之下的西夏,爲了安全,自然只能硬着頭皮和大宋死磕。這也是爲什麼西夏在內憂外患的境地下,還是少不了和大宋交戰的原因。

對於安燾的問題,李逵也是頗爲無語道:“這本來就是我對李秉乾建議的辦法,西夏想要獲得戰略空間,避免和大宋之間的連年戰爭,西進是唯一的出路。”

安燾震驚道:“你怎麼能幫党項人出謀劃策?”

第154章 有價無市第790章 舉火爲號第022章 大放厥詞第607章 欺負老頭子第733章 妖孽附體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133章 讓你小子不學好第413章 密謀第276章 進退維谷第062章 認個乾爹吧!第535章 抓住機會就翻盤第475章 總有刁民想造反第521章 李大師第771章 大遼版步坦協同第597章 太隨便了吧?第433章 香不香?第792章 愛兵如子王敬之第543章 賊叛軍第435章 火銃第297章 急行第419章 老夫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第044章 幫人就是幫己第103章 學林匪號李人傑第452章 出城第077章 仙子夢第521章 李大師第461章 飛蝗如雨第592章 這是看不起誰呀!第534章 自帶光環第770章換家第047章 你的死劫到了第676章 大郎,吃藥了!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071章 被信仰武裝的山賊第260章 你到底對我做了什麼?第152章 牛皮吹上天第111章 心刺第027章 給穿越者丟人了第048章 萬物復甦無題第637章 興龍節第412章 離京的理由第488章 平夏五策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546章 黑水軍歸順第293章 黑三郎第106章 找代言第336章 聖旨到第683章 人才吶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585章 彞叔,認命吧!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620章 和尚瘋了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153章 先下手爲強!第569章 大科學家——李·因斯坦·逵第161章 瘋狂的競價第546章 黑水軍歸順第043章 生意紅火第779章 沒錢了!第161章 瘋狂的競價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記上了第432章 宋奸第598章 賣軍功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745章 都是好演員吶!第058章 不和傻子一起做生意第376章 誰還沒點黑歷史?第302章 地獄三人組第543章 賊叛軍第659章 王舜臣第272章 爲何你如此優秀?第369章 師師是個品牌第684章 元長,你辦事我放心第676章 大郎,吃藥了!第045章 縣令門徒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531章 大宋三大假象之——大宋很強!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048章 萬物復甦第047章 你的死劫到了第598章 賣軍功第317章 託大了第359章 假殿試之名第278章 進獻秘方第516章 劫富濟貧第256章 差點成神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026章 考驗第402章 官迷第677章 活着總該有點追求第598章 賣軍功第528章 又一個假的文官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173章 沉船第604章 牽着鼻子走第472章 你爹不傻!第261章 二姐夫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