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汗血寶馬

對於小王爺的建議,李逵首先想到的是憤怒,他是能爲了一匹馬就出賣大宋的人嗎?

李逵目光不善的上下打量了一陣耶律保機,後者被李逵瘮人的眼神看得全身不自在,躲閃着退了幾步。隨即,院子外傳來了嚷嚷聲,還有動兵刃的動靜,可隨後勢大力沉的拳頭到肉的悶哼,讓耶律保機更是心驚膽戰,他好像進賊窩了。

耶律保機討好着笑着,看似巴結李逵的樣子。

要是李秉乾在跟前,肯定會告誡這位涉世未深的契丹小王爺,對付李逵,用這招沒用。

果然,李逵擡起碩大的腦袋,眼珠子往頭頂飄,悠悠道:“你找錯人了,我可是大宋忠臣。”

“李兄義薄雲天,自然是忠臣。”

這話一出,按理說耶律保機肯定會不屑一笑,可讓李逵都覺得奇怪的是,這位不僅沒有嘲諷,更沒有反駁。

這還是從東京汴梁來的契丹使臣嗎?

他李逵在東京汴梁的名聲可不怎麼好,尤其是在官場,甚至他聽到過傳言,張商英這廝竟然在背後給他起了‘野豬王’的諢號,可惜那時候李逵已經不在京城了,要不然非要這貨爲自己的多嘴付出代價。

當然李逵的名聲不好,也不是在所有人耳中都不好。

外戚,倖臣,對太后她老人家大不敬。說起來李逵在百姓眼中還是非常可愛的,畢竟東京街頭的混混都怕老李家的人。李逵就不說了,這廝都是缺德冒煙的壞貨。就連李林,李慶,阮小二都不是省油燈,欺負地東京城的混混們都不敢在保康門附近過路。在百姓眼中,李逵無疑是個接地氣,且很有正義感的文官。

只是,耶律保機畢竟是小王爺,他總不能混跡在百姓之中吧?他對李逵的評價,只能從汴梁的上流社會聽來,文官,權貴口中對李逵的評價可不怎麼高。

這讓李逵摸不着頭腦了,他之前估摸着耶律保機來他這裡偷廢紙,多半是想要偷他的奏章草稿,甚至是用過文字來分析大宋使團和西夏之間的談判的細節,好讓契丹使團有所準備。可這傢伙,爲什麼不按套路出牌?

李逵摸了摸椅子腿,覺得耶律保機這貨說話不實在。

在他看來,說話不實在的原因,肯定是懲罰還不夠,或者更貼切的說,是挨的打不夠重。

可沒想到耶律保機卻湊上來對李逵挑起大拇哥道:“李兄弟,小弟無意間發現李兄弟的詩詞填的極爲高明。小弟可是信服萬分,恨不得與李兄弟秉燭夜談,可眼下正是大遼、大宋和西夏談判之前,你我都是使臣,各爲其主。冒然往來,恐惹人非議。”

“於是你就潛入我的書房,來偷我練字的廢紙?”

李逵是個不信邪的人,可見到耶律保機,他覺得自己撞邪了。什麼樣的家庭,能培養出耶律保機這等不靠譜的孩子?

答案只有一個——王府。

耶律保機的爹自然是王爺,這是毋庸置疑的。可你一個遼人,喜歡……唉等等,李逵伸手攔住了耶律保機往前湊的肩頭,沉聲道:“小王爺,某是個粗人不懂詞曲。”

能拒絕自然是最好的辦法。

李逵是大宋的文臣,怎麼可能和遼國的權貴往來?

這要是傳回到大宋的京城,會成爲李逵這輩子都無法洗刷的污點。

可耶律保機卻絲毫沒有被嫌棄的意思,對李逵道:“李大人,小李探花,你就別騙小王了。你是殿試第三的進士。年十四就在宰相章惇面前五步吟出立志詩的才子,你怎麼可能不會詩詞?小王雖然沒有詩詞上的天賦和造詣,但是你的詩詞小王也是崇拜萬分,而且還請了安大人鑑賞。就連安大人鬥讚許不已,說是今年少有的好詞。”

“我都寫啥了?”

李逵震驚了,他就練字而已。習慣使然,會在練字結束之後,寫上一兩件作品,一般都是詩詞。可讓他想起來自己到底寫過哪些詩詞,他自己都會蒙。畢竟太多了,而且他經常不過是摘錄幾句而已。

“你看這句: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還有這句: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衆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

……

李逵的眼珠子有點直,好在都是半闕,對外說起來還能用偶得來搪塞。真要是都寫出來,估計師祖的棺材板都要蓋不住了。對了,現在蘇軾還沒死,活得好好的,聽說要當爹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蘇軾被譽爲千古第一文人,最出彩的還是他的詩詞。

可即便是蘇軾,他比辛棄疾強,比陸游強,比李清照強……可他能強過這些文壇巨星的聯手嗎?

李逵可被嚇得不輕,照着這個路子下去,李逵可能在蘇軾活着的時候,搶了蘇軾的名頭。然後老頭鬱鬱而終……他卻大德了。

見李逵發愣,耶律保機卻表現出對這些氣勢不俗的詩詞表現出些許嫌棄之色。轉而指着紙上的一句小字道:“金戈鐵馬自然是英雄之氣,但小王認爲這句是李探花寫的最情深意切的詞句——‘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

李逵沉默了,這句詞是出自大名鼎鼎的辛棄疾,當然全詞氣勢磅礴,附和辛棄疾這位愛國詩人的風格,立意,情懷,志向高遠,卻又壯志未酬的遺憾。

但如果單獨拿出這兩句出來,這就古怪了。

似乎是色胚子,在秦淮河這等好去處的經驗之談。

曾經有個姐兒,悔不珍惜,等到他幡然醒悟的時候,卻發現已經過往雲煙,再也回不到之前的歡情。這是在傍晚的水岸邊上,看着紅澄澄的畫舫燈籠,心中懷念過去的老情人的臭不要臉。聽着就不像是正經的句子。

當然,辛棄疾是絕對沒錯的,他寫這些是要爲了描述當初中原的繁華,與南宋時期的蕭索做對比,立意高遠。

但耶律保機這個下流胚子,顯然是會錯意了。

要是李逵將全詞都默了出來,自然不會有這誤會。可問題是,他也就單單寫了這麼一句,這就尷尬了,按照李逵的一貫作風,他瞅了一眼耶律保機那出來的‘證據’,卻一笑道:“這不是我寫的。”

“李兄弟,你怎麼可以……這等佳作,如何能埋沒?”耶律保機頓時急了,拉着李逵的衣袂求證道:“你看看這字,是否是你的筆跡;你看看這詞曲,我可找人問過了,根本就沒人寫過,必然是你的佳作。當然了,你有顧慮自然是有原因的,大宋就這點不好,做了文官就不能去教坊了,就算是能去也是偷偷的去。”

“但李兄弟,你不願爲此詩揚名,小王願意啊!賣給我,小王高價收。小王在教坊看中了個姐兒,可沒好詞見不了人,見了李兄弟的才學,小王豁然開朗,只要兄弟出馬,必然手到擒來。就算是用寶馬換,小王也決無怨言。”

李逵看着誠意滿滿的耶律保機,他突然有點不忍傷人,可問題是李逵對蒙古馬沒有好感。

不是說對蒙古馬有偏見,而是遼國盛產蒙古馬,而蒙古馬普遍要比河曲馬矮小很多,可李逵還是個高個子,騎馬自然要騎大馬。他要是騎着匹蒙古馬出門,就像是騎頭驢趕集似的,有點滑稽。

李逵撇嘴道:“可遼國的馬太矮了。”

“偏見,絕對是偏見。”小王爺耶律保機爲自家的馬叫屈道:“李大人,草原馬任勞任怨,絕對是騎兵的利器。當然,小王封地雖地寡人稀,但也不能用尋常的馬來糊弄朋友。小王這匹寶馬來自大遼的屬國黑汗。就是你們所說的汗血寶馬……”

李逵也不知道黑漢國在哪裡,只是遼國的疆域實在太大,甚至不少遼國官員都說不清楚。

“在哪裡?”

“就在隔壁府上養着。”

耶律保機見李逵心動了,頓時覺得買賣有門。他的那匹馬自己馴服不了,要是讓人馴服了,給自己做坐騎,還是會出問題。馬就是很奇怪的動物,非要主人親自馴服了之後,才能服帖。當然,騸了也會無慾無求任人騎跨。可耶律保機大小也是個小王爺,在契丹勇武還是非常被注重的能力,他能給自己準備一匹騸馬?

見到寶馬的那一刻,李逵的眼珠子都快直了。

那通體暗紅色,高大的胸膛配合着修長的身體,不僅沒有違和感,還帶着一種矯健的視覺感受。匹馬體態修長,卻不失肌肉的完美,給人一種高雅卻不失爆發力的美感。毛色更是緞子似的,在陽光下反着光芒。

見李逵動心了,耶律保機伸手摸着馬脖子身上的馬毛,這也是這匹馬對他最大容忍度,要是再做過分的事,就該亮蹄子了。

耶律保機趁機道:“李兄,你覺得這馬如何?這可是黑汗國進貢給我大遼的寶馬,小王也只分得了這一匹。”

“好,太好了。”李逵回頭認真的盯着耶律保機,咧嘴笑道:“在下對於朋友向來有求必應,耶律兄不就是要首詩詞縱橫風月嗎?寫,小弟立刻給你寫,一首不行,就兩首。要是小弟寫的不成,我寫信給我家師祖,讓他老人家幫你。”

耶律保機幸福的鼻涕泡都快冒出來了,驚喜萬分道:“蘇學士能幫我?”

李逵之前是高興過頭了,見耶律保機轉而狂喜的樣子,哪裡會不明白這廝是看不起他的才學啊!想要讓蘇軾幫他把妹,這是砸自家的招牌。他堂堂進士老爺,還能蒙不了個契丹人?

“李兄弟,我要濃情蜜意的語句。”

“沒問題!”

“要是能夠加一點相思之苦的情愫就更好了。”

“我儘量。”

“小王還想要……”

……

李逵惱怒道:“還提要求,就得加錢,不對,加馬。”

就在李逵爲一匹汗血寶馬賣藝的時候,匆匆趕來的西夏大臣抵達了靜州。可是面對這位西夏新君的爺爺輩叔祖嵬名康達,大宋使團談判大臣安燾像是吃了個蒼蠅似的難受。

嵬名康達的好脾氣在西夏皇族內是出了名的好,大有唾面自乾的本事。誰都能欺負他,他也不會生氣。

可這傢伙雖然窩囊了些,可問題是活的長,愣是一個人,送走了西夏四代君王。他出現在安燾面前的那一刻,安燾還怕自己脾氣衝,氣死了老頭賴在他身上。可是才半天時間,他發現自己小看了對方,老頭八十多了,耳聰目明且不說,還是個蔫了吧唧的脾氣。

任何安燾的條件,他都能點着頭道:“安大人吶,老朽做不了主,得讓人去稟報我主。不着急,一兩天就有消息了。”

這日,又在嵬名康達面前受了一肚子氣的安燾走進了李逵的小院,卻見到耶律保機彷彿被雷擊中了般神情呆滯,臉上卻淚水橫流。他心頭頓時咯噔一下,心說不會李逵把這位這麼着了吧?

在看李逵,頗爲無辜。

汗血寶馬的生意不好做啊!他拿出不少名家的詩詞,都讓耶律保機給否決了。他要最好的,這可愁壞了李逵。男女之間,尤其是酸腐和姐兒的感覺,他也把握不太準啊!他終結起來就幾個字:沒有生活經驗。

無奈之下,他只能搬出大神納蘭性德。然後寫了兩句,小王爺看後就一個勁的喃喃自語:“這就是我啊!這就是我啊!”

‘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耶律保機想到了多少個風雨之夜,孤獨徘徊的悵然若失。

安燾老頭子氣地官帽都蓋不住他沖天的怒發,他累死累活和西夏的談判大臣交涉,而李逵呢?竟然和耶律保機倆人竟然在一起琢磨兒女情長,他記得自己離京的時候,遇到了在丞相蘇頌老爺子。哪位評價很高的對安燾道:“人傑做事有擔當,靠譜!”

第077章 仙子夢第197章 攻城第727章 花榮回來了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場子第402章 官迷第091章 關門放李逵!第457章 決戰之前第543章 賊叛軍第035章 天下第一的兇名第500章 皇城之內皆朋友第134章 大宋商業鄙視鏈第316章 御拳館第515章 被通緝了第114章 嚇唬人第3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22章 大放厥詞第510章 夏奸第067章 膨脹的老孃第076章 這弟子還能要嗎?第087章 人身攻擊第141章 奈我何?第626章 索大官人第456章 援軍被圍第199章 應戰第427章 他鄉遇故知第259章 小養由基第613章 挖了唃廝囉的祖墳第781章 海外封地第498章 讀書人的雅事第463章 鐵鷂子第549章 硬不硬?第010章 試身手第180章 捨生取義第115章 暴露了學渣屬性第101章 爆款書生第165章 挑動新舊之戰第052章 座下第一猛將第243章 要丟人了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第762章 產假引發的慘案第664章 公報私仇?第177章 喊爹都沒用第244章 官官相護第647章 問話都事堂第669章 齊州辛秘第647章 問話都事堂第775章 文官都是戲精第440章 竊喜第258章 孽緣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801章 沒人要的遼東第810章 人心第174章 旺火烹油第394章 歪主意第655章 陸海聯合作戰的宏圖第533章 抱上了弟子的大腿第343章 被逼婚了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405章 該來的還是回來第564章 送瘟神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第174章 旺火烹油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594章 決戰來臨第545章 問心第516章 劫富濟貧第735章 海軍纔是大宋的未來第525章 都是野心家第526章 被種地耽誤的党項大軍第69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273章 範老挖坑第474章 執念第675章 蘇門的以德服人第309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95章 殿上虎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020章 李捕頭第654章 技法之爭第384章 殺生成仁第352章 寶藏男孩第632章 東京快運第147章 打草驚蛇第278章 進獻秘方第041章 大氣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485章 蔡學士,你我一見如故!第750章 連蒙帶騙第454章 柳暗花明的小蘇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637章 興龍節第515章 被通緝了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賊第708章 牛頓的蘋果,李逵的拉麪!第815章 轟開一片新天地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406章 加猛料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690章 連大刑都沒用,你竟然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