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何言火繩勝燧發

“這是在打製鳥槍?”

洪大守好奇心再度氾濫,畢竟他雖然是在籍的武班軍吏戶。可李朝的朝廷只要求他習練弓馬,認識金鼓。

要的是百步穿楊,乘馬飛馳的功夫,以及排兵佈陣,披堅執銳的識略,而不是和抓來的貧民步兵一樣用三個月就能上陣的鳥槍,對着滿韃和倭寇擼噴子。

當然啦,理論上洪大守也可以用鳥槍。因爲大萌滅亡之後,孝宗大王矢志興復,算是有點不恥下問的學了學滿清的軍隊。

很顯然康熙年間的清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裝備鳥槍了,到雍正二年時,比如天津水師營的八旗兵已經全部棄用刀槍,也不做騎兵,二千人統統去做了鳥槍兵。

到了乾隆年間,更誇張啦。西山健銳營,八旗之中最能戰最敢戰的部隊之一,全部都使的鳥槍,練的攀緣登梯的功夫。

別看這位十全老人嘴上大放厥詞,只重弓馬,可到他的時代,連河南開(屏蔽)封駐防八旗等各地的八旗都改習鳥槍了。一營兵三百來號人,有一百二十二員鳥槍手。

八旗一多半都開始用鳥槍,更不要提綠營。當然綠營比較卑微,前不久剛鎮壓的川陝白蓮教大起義。起義之初,陝西綠營一鎮兵馬,在四川重慶和漢中地區被起義軍殲滅。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綠營兵很久不操練刀槍,至於鳥槍那訓練的更少。燕京八旗火槍營一月十五次會操,到如今也不過應付了事,遑論地方上的討飯兵綠營。

火槍已經大部充當了清國軍隊的制式裝備,火器兵的數量在全國軍隊中佔據百分之六十,數量十分的可觀。

與此同時,民間的鳥槍也已經完全的泛濫成災。清人紀昀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中,先後提及使用鳥槍多達二十三次。 很多農民、水手、獵戶,甚至大戶人家的奴僕都裝備和使用鳥槍。

就李朝對面的山(這破大學害我屏蔽)東一省在乾隆五十三年的收繳中就抄收了鳥槍超過六千杆,而到乾隆五十八年,全國查抄的鳥槍多達四萬三千杆。

民間私造和使用鳥槍蔚然成風,甚至到了福建兩廣以及湖南土客大械鬥的時候,上千支鳥槍輪番齊射,迭發迭進。乃至於最後擡出劈山炮等輕型火炮,進行攻擊。

四川大邑縣令甚至被人用擡槍自遠處轟擊,轎子都被轟碎。到最後居然還抓不到人犯,擡槍也是私造的無跡可尋。

同樣的也是嘉慶年,廣東海盜張保仔,不僅僅是數以千萬計的火槍了,這已經完全不能滿足他的軍事需求。他甚至在廣東境內購買到了六千斤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其餘大炮更是數以百計。

這是時代的潮流,就算李朝和滿清同樣下達私造或擁有鳥槍一件便要仗一百,件數多者流放三千里的嚴令,也難以阻止火槍的流行使用。

可李朝的在鄉兩班勢力還是十分強大的,作爲國家的統治階級,還是很害怕平民擁有火槍這種殺器。所以遠不如隔壁清國的管理鬆散,可以肆意持有。

“你們這個鳥槍是自己用嗎?”洪大守看鐵匠不理他,又問了一句。

那名鐵匠終於擡頭,看了一眼在他眼裡算是細皮嫩肉的洪大守。

“這位老爺怎麼會到我們這邋遢地方來?您還是讓開些吧,免得髒了您的靴子。”

這話裡的語氣要是聽不出來,洪大守也白活了。這人剛剛不是沒聽見,是純粹就不想搭理洪大守。實在是洪大守一再發問,於是纔沒好氣的回答一句。

“你沒看到他右手臂上的烙印嗎?”金斗吉看洪大守尷尬的站在那裡,悄悄指了指。

果然右臂上有一塊方形的烙印,是“平京營官”十個字。意思是平(屏蔽)壤監營這個地方所屬的官營手工作坊的官奴婢。

這鐵匠是個逃亡的奴婢,難怪對於兩班的洪大守沒有好聲氣。洪大守那個大檐紗帽看來以後不是正式場合少帶爲好,到哪裡去都被人一眼認出來是兩班,沒法和羣衆打成一片。

“我們這的鳥銃不是官制的,打得都是短銃,也不打多,我們自己留一部分,灣商團會買一些,剩下的對岸的清國有多少要多少。”那個暫時當介紹人的年輕小夥子突然開口。

“鳥銃在清國很好脫手?”

“一支能賣白銀七兩,比賣鐵掙錢多了。”

“白銀七兩?委實不貴。”洪大守記的英國現在裝備的棕貝斯差不多三英鎊,這時代一英鎊差不多8克黃金不到一點,三英鎊就是24克左右。

換成中國的官價,差不多十一兩的樣子,具體幾錢幾分幾釐就不去計較了。

“我們這是短銃,不及官制的長。”說着,那個年輕人就讓一個人拿了一把短銃出來。

此時清國的制式鳥槍大概全長一米六多,而眼前這支只有一米一的樣子,確實是只能叫一聲短銃。做的到是不太粗糙,該有的部件都有。

從那人手裡接過來仔細察看了一番,洪大守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

“銅帽槍會打嗎?”

銅帽槍就是嘉慶道光年間對燧發槍以及擊發槍的俗稱,不要以爲清軍不裝備。平張格爾之亂的時候有裝備,而且數量並不少。

“到底是老爺,分不清好壞,銅帽槍那玩意兒也就打打畜生,十下到有五下打不着火,不是個玩意兒。”

正在忙活的那名鐵匠聽到洪大守的問話,好不容易又開了口。話裡話外雖然是諷刺燧發槍啞火率極高,但實際上還是在鄙視洪大守沒見識,居然覺得燧發槍比火繩槍更好。

要是擱起點,洪大守早就噴上去了。保證幾百字都不帶一個髒字,不罵得這個鐵匠體無完膚不會停嘴。

可如今是人家賊巢裡,洪大守還是剋制住了。心裡反覆默唸不知者無罪,故腦(屏蔽)殘者無藥醫也。

這種人也就是個臭打鐵的了,完全看不出燧發槍和擊發槍的先進性。火繩槍在歐陸早就是老黃曆了,在李朝的這位鐵匠嘴裡居然還是個寶貝。

“這位老爺想要買支銅帽槍?”

34.堂堂正正用陽謀23.廣開土王大碑拓11.軍心正是可用時7.竟使李作說客30.廢墟中別有隱情35.舍科夫的一日夜11.誰叫小說掙錢多18.何言火繩勝燧發36.營外南面起煙塵9.大索漢陽城內外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21.李尚憲剋期會師7.漢江口十死無生14.滿城官吏氣洶洶30.盛京城外宗室營34.朝會痛哭哀思悼16.不止懈怠還魯莽11.臣有罪臣有大罪5.思慮己身出路途17.永平地龍大翻身7.不意前三之人選11.不做清官做循吏21.各自懷揣精明意9.安州城不戰自潰37.登用實學諸子弟7.鐘匠說打發條簧12.金芝淳三路進兵23.世上從無萬全法28.恰有文學清華缺4.不過區區衰草爾56.寸步難行真無力43.驚聞荷蘭大消息24.戶牌雖失事卻濟33.黃帶子欺上門來37.所謂官兵不堪樣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18.何言火繩勝燧發40.且隨我宮門領賞25.漫長一日琢磨度25.退而其次巡防艦20.商量鑄幣機等項3.李伸手圖金礦22.趙萬永察訪江原2.李玜問我年何歲18.聽聞朝議賑救災10.李朝漂民來坊津35.舍科夫的一日夜35.大赦八道官奴婢28.恰有文學清華缺8.終於尋得書儈商22.漢陽大人尚麻木11.偶見漢方中成藥38.孤身闖入漢陽府28.命做夷船三十條15.大明恩情說不完26.一哭能解萬般難28.日本國王作大君22.官督民辦不可行17.暗忖已身患風寒33.是反其道而行之8.教導兵嚴陣以待18.異變陡生宮門外16.通盤清算殺千人8.天字第一號欽案30.金平淳開肅靖門8.吉州郡好大官威17.暗忖已身患風寒6.出發吉州尋在朝1.爭相投效門下犬8.漳州口似可輕取18.敵來我往爭勝機26.小趙明眼洞時局12.平靜下暗流激涌27.王師飛檄復南北15.聚田莊謀改田制10.延攬吉州契兄弟8.東闕不幸遭祝融11.教導兵出動驅離52.囚徒困境尋真相16.空想無智改革者32.小洪未加知制教11.神話一夕即破滅7.不意前三之人選17.天平一朝換傾倒28.還請洪妃速納吉12.御門前臣有本奏27.羅禪國先使一步12.平靜下暗流激涌20.趙萬永千里來投11.亂局中似有良機10.江原一道盡慘白28.命做夷船三十條29.先行起復任諫臺15.竟爲盜賊所欺騙5.漢陽喚京亦如何30.難得一見李書久28.先從廢妃尋突破14.再見連襟話家常13.左右風向忽不定7.東萊有貢駭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