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鍊鐵亦有萬般難

洪大守穿之前是工科生,車牀磨牀那是見過不少,數控的手搖的都使過,腳踏的鑽牀也用過兩次。甚至還兼修了一段時間電氣自動化,三相電機啥的也知道一點。

可眼前這個六米見方的高大鐵爐還是讓他驚訝,光是給他鼓風的鼓風機就是四匹馬輪着轉在那裡拉。

難怪越往這走越熱,不過是春天的時節裡,爐工卻個個都是隻穿一條大褲衩。爐子旁邊熱浪逼人,那溫度像是要把人都化掉。

如此“宏偉”的舊式鐵爐,驚訝的卻只有洪大守,金斗吉和林尚沃居然一點也不奇怪,還裝模作樣的評頭論足。

金斗吉來過這賊窩,見過這景象,也就不去說他了。林尚沃一個義州人,乾的是賬房和翻譯,怎麼會知道鐵山五峰山的事情。

“你們灣商不會是他們的買家吧?”洪大守想到了一個很可能答案。

“是啊,姜行首之後,每年我們商團都從五峰山採購生鐵四萬斤,熟鐵五千斤。我在本店的賬簿上見過,這裡的鐵質量很好,比之清國的還要好上一些。”

“這可是賊!”洪大守小聲的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不過是一羣活不下去的百姓,自力更生而已,他們鍊鐵,也不過是掙一口飽飯罷了。”林尚沃他們這種大商團,黑白兩道通吃,很多事情看的更輕。

“那你們這生意做的好啊!”洪大守還能說啥,去舉報灣商通匪?不可能的,自己屁股都不乾淨。

那個帶路的漢子,招呼了一個年輕人過來盯着三人。就告辭往寨內一個大院裡去了,應該是去稟報洪大守三人的消息。

反正也沒有人阻攔,鐵匠活兒而已,人家也不遮着掩着,就擱哪兒給三個人看。像他們這種佔山爲王的,只要不下山侵犯官府和大戶的利益。就李朝如今這幅爛樣,別說不想管,就算想管,以如今官兵的水平也夠嗆。

洪大守盯着叮叮噹噹,正在敲敲打打的鐵匠們。確實如同之前那個漢子說的一樣,大部分都在打農具。這種商品在小農社會是不愁銷路的,價錢高低而已。

“這邊的鐵怎麼會比清國的鐵好呢?”洪大守邊看邊問。

“這邊鍊鐵用的是木炭,不是石炭。具體爲何我也不清楚,但確實比清國北方來的鐵好上一些,和廣鐵(佛山鐵)不相上下。”林尚沃像是知道一點,隨口回答道。

“木炭啊………”原來如此,木炭鍊鐵啊。(照例還是不百科,原理你們肯定看別人複製黏貼的都膩了。)

逛了一圈,新奇勁過去,洪大守也就算看完了。按他們的說法,一個月也就只能開兩三爐,一爐出不了幾千斤鐵,一年到頭二十萬斤鐵到頭了。

擱現在,年產百十噸鐵的小廠礦,早就關門大吉了。可就這麼一個不算大的井,加上個爐子,足足養活了山上山下幾千口人。

說來也無奈,不是他們不想擴大產能,是沒有辦法擴大。

就和很多穿越的帶科學家一樣,給鍊鐵高爐增加蓄熱室,增加爐溫。這種東西洪大守就算大學都還給老師了,也能說個一二三出來。

可有個屁用!

你就算把平爐鍊鋼法,轉爐鍊鋼法,全部倒背如流,照搬到這兒來也屁用沒有。你就是吹破天也沒一樣,不要以爲二十一世紀的百度能幫上啥大忙。

古人不是蠢人,現在的社會發展也是一代一代古人推動出來的。

就和洪大守眼前的鍊鐵爐一樣,明明一爐鼎峰能煉小一萬斤鐵,可實際上根本沒有這可能。

因爲最簡單的一個原因——沒礦石!

或者說有數不盡的鐵礦石,但你運不來!

像鐵山這種淺層礦,甚至可能整座山都是礦脈,往下挖十幾米或者二三十米,就能出礦石了。這石頭往礦井外面背卻不容易。

坑道又不是直來直去,斜着打進去的坑道,入地三十米,長卻有可能二百米。

你一個頂頂棒的大幫小夥子,一筐背二百斤鐵礦石出來,一天打三個來回,這人就幹不動了。不能幹了,再幹就死井裡了。

咱們國家同時代,燕京外邊門頭溝,出煤炭的地方。根本沒人願意幹礦工,太累了太難了。有清人筆記寫了,這些煤礦九成以上都是設法拐賣人口進礦,一般一個人幹兩年就死了。

沒錯,是死了!

兩年就活活累死了!

甚至有野史說有個四品官也被人套了麻袋,賣到井裡去,親眼目睹這時代礦井的恐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兩年後幾乎沒命才逃出來。

最後上奏朝廷,發了官兵,一體嚴查,解放了二千多被拐賣來的礦工。那慘狀,無以復加。

坑道里塌陷、滲水、通風、照明,什麼都是大問題。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配套,根本別想玩什麼坑道作業,深井挖掘。

老老實實去挖露天礦,沒有露天礦,那局面就和五峰山這一樣。礦石就在那兒,但你運不出來,就這麼不講理,就這麼現實,就這麼殘酷。

不服你就憋着!

也就是洪大守三個人剛巧碰上了,這個月正好湊夠了礦石,可以開一次爐。不然這鍊鐵爐就涼的通透,空有冶煉能力,卻無礦石冶煉。

如果擱英國1801年,火車應該還沒發明,但改良蒸汽機已經有了。那麼還有點搞頭,可以解決深井挖掘的部分問題。可洪大守不會徒手造蒸汽機,白瞎。

只能百無聊賴的隨便看看,除開打農具的,還有兩個鐵匠在打刀片,最普通的腰刀。沒有任何的鋼在裡面,上了戰場砍幾刀就能崩豁口出來,最廉價便宜的大路貨,僅次於更廉價的鐵槍頭。

等到最後一個鐵匠,拿着根鐵棍在卷鐵,叮鈴哐啷的敲個不停。像是在用一張鐵板,鍛打成一根鐵管。

還有一個鐵匠學徒在旁邊打邊錘,沒過多久,一根卷在鐵棍上的鐵管就打至成型。插進水中冷卻之後,從鐵棍上脫離。

等等!這不就是鳥槍的槍管嘛!

17.天平一朝換傾倒5.樸凖源病危請封36.間宮倫宗結善緣24.萬永愛我西洋學19.野店外槍林叢叢31.一語能得天子心19.京仁鐵道方初興10.協查綁架勒索案16.可惜宣紙不經用5.恢復鄉校選儒官21.李書久一力攪局3.高麗沙俄恰鄰居42.於寡人有何益哉8.錢囊空空赴義州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9.園中鬆植修剪來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19.京仁鐵道方初興4.偏生前月興教案33.一場機遇在眼前30.宣惠廳常平僉正24.洪景來好事將近38.國立仁川北學校17.疏通關係進九門13.韃騎一萬破慶興11.神話一夕即破滅26.常明替補升川督8.衆口一致請延後4.咱們景來到東萊21.李尚憲剋期會師30.盛京城外宗室營12.楓皋說我老實人4.何必定要服六孫6.曹允大告老還鄉18.抄家八道得暴富28.恰有文學清華缺4.李禧著舉兵響應16.原州鄉班大誇贊31.道光與我神助攻7.不意前三之人選15.竟敢甩鍋給乾隆7.對日貿易體量豐16.五峰山別有乾坤17.盤算時日業已近30.盛京城外宗室營5.思慮己身出路途17.鍊鐵亦有萬般難28.大監可識蒸汽機14.金昌始縱火拒捕19.當年善緣結善果13.韃騎一萬破慶興39.出乎意料全反對7.不意前三之人選29.兵進畿輔壓漢陽1.小洪僉正真清明29.京仁鐵路始通車18.抄家八道得暴富4.韓家兄弟助鄉鄰47.下臣萬不敢受書7.鐘匠說打發條簧22.水營戰船借商人3.金益淳不戰而降11.島津何物不敢售32.爲鄭神師所裹挾13.論理你我是叔侄22.帶清世有兩顯學25.揀辨飄民甚輕易32.上邦贈爾恭悼王30.難得一見李書久9.李氏如願得中標28.布衣上而交天子18.三足鼎立最安穩28.還請洪妃速納吉34.堂堂正正用陽謀22.官督民辦不可行37.登用實學諸子弟1.登壇誓師出兵去22.帶清世有兩顯學1.風起東萊新篇章19.華夷變態赫赫名29.漢陽有使傳信來24.趙萬永外放全羅18.異變陡生宮門外26.鋪裝枕木安鐵軌4.教旨明發天下驚30.宣惠廳常平僉正28.協濟上官得美評32.尚沃解來四十萬12.平靜下暗流激涌16.大事臨頭終決意5.樸凖源病危請封28.命做夷船三十條23.通融尚沃來結交1.東萊巡海備倭判30.原來清宮有巧匠11.不做清官做循吏52.囚徒困境尋真相9.安州城不戰自潰39.金錢至此不足惜27.王師飛檄復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