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官督民辦不可行

支使走三位商團方的首領,洪景來複又召趙萬永、崔正基、韓確以及金在昌等人第二輪商議。此前那一輪是從工商業者的角度,聽取羣衆意見,獲得專業方面的建議。現在這一輪是從政治角度,研判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從官僚系統的角度透觀此事。

首先作爲實際代理處置財政具體事務的戶曹參議,崔正基做了開篇發言,大致將洪景來個人的思路,以及三大商團的建議做了一個報告。

趙萬永並不怎麼了解市場流通,以及貨幣交易等問題,表示先聽大家的意見再說。韓確剛收完今年的秋糧貢米,對於朝鮮實行的實物稅制度還是有些見解的。

最明確的一點就是,朝廷需要現金收入,而現在的實物收入,尤其是糧食,必須折價發賣才能獲得朝廷各項支出所需要的經費。雖然俸祿、軍餉以及賞賜之類的開支都可以用大米作爲支付手段,可是日常的運轉,辦公場所的維護,紙張筆墨薪炭柴火,等等等等,都需要現金去支付去購買。

朝廷當然也有類似於鈔關稅所之類的機構,徵收商業稅,以及各地的礦坑上交坑冶的爐費,可這些現金完全不足以支應各處的開銷。

這也就使得包括樸賢瑜在內的貢商大發其財,不僅能通過承辦官方的採購事務獲利,還能夠從錢米兩者之間的折價獲利,幹一趟買賣掙雙份錢。當年的京商就是依靠這玩意兒發家的,歷年來不知道積累了多少財富。

總而言之一句話,朝廷需要現錢,你洪景來鑄造的越多越好!

其次是整個官僚系統內部,如果洪景來將來發俸祿能夠錢米各半這樣發放,既保證漢陽官吏家中有米下鍋,又能保證他們能拿到現錢去購買其他生活所需。想來整個漢陽朝廷的京官們會舉雙手雙腳支持洪景來鑄造新錢。

至於在外地當官的那些人,他們的俸祿理論上都是從地方官府的官衙田裡開銷的。而且都做地方官了,直接面對老百姓,能刮錢的辦法多了去了,根本沒幾個人在意朝廷該發的那點俸祿。一年十幾二十石米,夠幹啥的,想要全家吃飽穿暖都做不到。

當然啦,韓確也提出了那個李禧著他們也在意的問題,能不能保證新錢的含量!

別你倒是出於好意,鼓鑄新錢,結果頭幾天還是好錢,往後的就都是粗製濫造的垃圾玩意兒。那漢陽的文武百官能把你洪景來撕碎的心都能起來。到時候什麼民心向背,可不是簡單輕易的一個詞一句話咯。

其他人對於韓確所說的基本表示贊同,李朝這個坑爹朝廷,俸祿一減再減,還盡是發的實物。你要是大包大攬啥都有發也就算了,冬天家裡燒的炭你也不管,夏天需要穿的葛布衣裳你也不管,好像發了那十幾二十石米發的是黃金一樣。

頗有一些現在某大國傻批老闆的姿態,感覺自己發的那三千塊五千塊不是人民幣是美金,是黃金,覺得自己已經是全世界最有良心的資本家了,給員工發這麼高的工錢,感動宇宙啊!

呸!

金在昌是在座諸人中在漢陽曆官最久之人,他是閔景爀的同年,理論上洪景來也要喊他一聲叔伯的。他對於朝廷發不出俸祿來,那真是深惡痛絕。要不是他在吏曹當官,每個月都能分潤到一點地方官的孝敬銀子,不然他這個官根本就做不下去了。

京官難做,不僅僅是因爲隨時有可能捲入政治鬥爭之中,也因爲在漢陽開銷大。要維持一個兩班官員的體面,又要兼顧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家裡沒點老底的人,還真不一定能在漢陽熬出頭。

由此,金在昌對於鼓鑄新錢也完全是樂見其成的。同時他也很是直白的向洪景來提建議,鑄錢這個事情還是別自己幹了。

以前訓練營鑄錢,那是爲了發軍餉,所以不敢以次充好。畢竟訓練營好幾千廝殺漢,可是會殺官鬧餉的,手裡有刀子呢。至於宮中鑄錢,那肯定是爲了宮內開銷,爛錢拿出去沒人接受。而且還需要賞賜接濟那些窮鬼宗親,要是發爛錢,是準備讓自家的同族宗親活活餓死嘛。

到底因爲有所顧忌,所以以前的幾處鑄幣機構,都相對剋制,鑄造的銅錢也大致上相對能保證質量。

朝廷一貫以來對於民間私鑄處於嚴厲打擊的狀態,曾經有過一個官匠,僅僅是因爲自己鑄了好玩,私下裡多鑄了一枚常平通寶,被發現後,照舊處於極刑。至於民間私鑄的就更不要說了,甚至有牽連妻兒子女一道論死流放的事情。

雖然私鑄這東西屢禁不止,但是在嚴厲的打壓之下,朝鮮的私鑄情況並不嚴重。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以前日本的倭銀和紅銅十分廉價,整個朝鮮上下都懶得去開發自己本國的礦產,只管用明國清國的絲綢去換日本的貴重金屬即可。

直接導致了朝鮮本國礦業的發展緩慢,人才稀缺!

要不是英宗和正宗兩代大王的太平年月,外加日本自己發現貴重金屬外流嚴重,開始監管外流,倒逼朝鮮國內自己培養工匠,開發礦山,朝鮮現在可能連大規模開發甲山銅礦的工匠都不好找。

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現在的官僚都爛透了,上上下下都爛透了,這事情咱們想想就行,真要辦還是交給其他穩妥人來辦。

“由宣惠廳牽頭,聯合三大商團,成立一處新的錢櫃,兼營鑄幣,也做文武百官俸祿的發放和兌票的收兌交換?”洪景來自覺自己這個意見並不是太成熟。

“均交民辦?似乎不妥……”趙萬永只是天然的覺得這樣似乎不行。

別看他跟在洪景來後邊兒亦步亦趨,但是他也是個能握緊權柄的人,沒看着漢陽府衙門大風大浪過來還是握在他老趙家手裡。

“官督民辦,則官威太重,最後還是一樣。”洪景來那是曾經見識過的。

“能否這樣,交各商團聯合辦理,然後再由其互相監督,宣惠廳只作仲裁?”

10.辛酉大戲波折多17.柳大房裡通外國25.慶興大捷奏凱功28.還請洪妃速納吉24.一網兜盡漢陽兵24.洪景來好事將近4.感慨家中有好手2.金進士頗有盤算20.對半入股做生意28.先從廢妃尋突破20.舍科夫喚我親朋9.一包大米如何用19.野店外槍林叢叢33.天下第一好生意6.閔廷爀任請安使21.神思不屬嘉慶帝27.財政還需再整頓24.如今變法甚輕易16.可惜宣紙不經用24.忠君死國閔令監14.還是合作免紛爭27.漢陽喪鐘已敲響18.異變陡生宮門外30.逆教一案有眉目12.平靜下暗流激涌16.空想無智改革者23.雙腳踏上清國土24.嘉慶問話似平常1.洪妃鬆口聯姻事49.不意狂徒來自首35.夤夜催人填溝渠第一輪交鋒開始7.竟使李作說客34.裹挾民壯謀瑞興1.宮內家中齊有喜29.定獎敘功正當時23.再與趙氏一狀元26.鋪裝枕木安鐵軌16.趙萬永藉故離京10.李朝漂民來坊津34.我與尚沃論財計9.一包大米如何用35.規劃仁川大都市3.一因一果總難逃11.此人真一筆好字31.道光與我神助攻10.協查綁架勒索案28.四野鄉村無人煙4.偏生前月興教案18.攻摧驛站釋官奴49.區區己身不足惜21.所謂臉面價十兩22.官督民辦不可行9.昌德宮毀於一旦32.榮寶齋內談盜寶6.二輪競標求礦權29.洪妃問我私囊豐38.三輪火銃全軍潰8.請老爺暫借幾個1.禧著演說鹿兒島8.曠野傳道洪先知16.撿起一座慶興城47.下臣萬不敢受書5.可惜不曾得署理8.朱珪常明齊下力6.拯天救命大神師27.特命使日製述官16.不止懈怠還魯莽16.無人可得自由生4.辛酉大獄牽連廣15.王大妃棄卒保車9.李氏如願得中標22.搖身一變全州金35.被指惡逆非道孫7.僻派喪鐘已鳴響32.走馬上任常平司32.江戶盛景好畫卷11.九人蒸汽機小組45.因地制宜善民力3.一因一果總難逃32.小洪未加知制教30.原來清宮有巧匠1.籌謀甲山尋銅精3.鮁魚有利十六倍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9.昌德宮毀於一旦32.榮寶齋內談盜寶30.萬古逆賊洪景來6.曹允大告老還鄉28.日本國王作大君44.貞純王大妃薨逝33.沈西平舉郡來投32.王上在讀海東紀1.我今穿越入朝鮮11.大調京商出入賬24.如今變法甚輕易15.聚田莊謀改田制6.再逢禧著去對馬7.不意前三之人選22.行前淘換京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