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規劃仁川大都市

清使萬復和崇貴帶着超過二百馱的禮物,美滋滋的離開了漢陽。洪景來命李書九這個保王黨做遣清謝恩使,順便把這位立場轉向反對洪景來的大噴子趕得遠遠的。

偏偏現在李可以信用的保王黨以及保守派分子還真不多,他的王叔李書九還真就是他少有的幾個可以託付的人。護送清使,並且去燕京謝恩的事情,李還真就信任李書九,覺得別人不一定盡心盡力。

畢竟當初李書九那可是仗劍守護宮門,親自攙扶着李登上昌慶宮明政殿的寶座,又是第一個帶頭山呼千歲,恭迎李繼位的大臣外加李氏宗親。李連他都不信用的話,也沒什麼人能信用了。

真好,耳邊又可以安靜幾天!

量他李書九也不敢壞了李的大事,洪景來拍拍李書九的手,就把人給送走了。別提笑的有多開心了,就差鼓掌了。

李帶頭回宮,車架鼓吹好不熱鬧。洪景來就隨侍在車架旁邊,另外一邊的是李尚憲,作爲另一名保王黨兼實權保守派,李把這位也是當成臂膀一樣的人物。

“主上,現在京城街面市容甚好,但是尚需接濟錢款,纔可維持,還望主上能自內需司規劃善款,整備街道。”洪景來邊走邊搭話。

“確實一直那般髒污有礙觀瞻。”李點頭,他小時候也在漢陽生活過,對於那個骯髒的市容環境有很深的印象。

現在好不容易因爲迎接清使,把這茬子事情給辦成了,要是因爲後續維持乏力,就又荒敗下去,就太可惜。李自己也不願意活在滿是垃圾和臭氣的城市裡,但是這畢竟要花錢,所以他還是猶豫了。

“不過是僱募百十個隸役,委實花不上幾個銀錢,也是一樁善政。”李還在猶豫,到是李尚憲幫腔了一句。

他和洪景來畢竟是一道反正打出來的隊友,雖然因爲身份的不同,在某些方面有些意見相對,但是根子上還是屬於政治上的友善者。不是觸及到根本利益,或者傷害到李王統治的事情,李尚憲一般都是持同意或者默許的態度。

“也是,洪卿可委人寫了條陳送來,大致有個開銷去處。”李點頭,這基本就算是答應了。

“臣也已經命漢陽府和工曹,整備城內的溝渠,既可收防火之效,也可做排水之用。全賴主上的英明!”洪景來不介意嘴上拍拍李的馬屁。

“哈哈哈哈哈哈,都是諸位輔佐。”李那是今天心情好,辦啥都開心。

幾個人這便把漢陽城的這樁事情給敲定了,這便是勢道政治的某種好處,朝廷上大事小情幾個人點頭,就等於大半個官僚系統的點頭。

這邊洪景來管漢陽市容問題,那邊趕到濟物浦的林尚沃,正準備開始大展拳腳。與早就相熟的李禧著見了面,兩個人把臂言歡,邊走邊談。

已經被起復,任命爲三道水軍都統制使衙門判官的丁若鏞,爲林尚沃介紹他對新仁川府的規劃。從石巖裡遷移來的仁川府衙門,要就近設立在港鎮。整座城鎮就不再設置什麼城牆之類的東西了,反正有李禧著的水軍駐紮,就衝那幾百門大炮,也是出不了事情的。

至於城市的規模,按照丁若鏞的估計,很有可能會超過十萬人!

“不!丁判官要按三十萬人丁的大城來設計!”

林尚沃比丁若鏞的膽魄大多了,他是要在仁川大幹一場的。不僅要設立官辦仁川紡織所,還要設立其他大大小小的官辦事業,並將仁川作爲對請貿易的新節點,直接對接清國商貿發達的揚子江流域。

這不僅會使得商業人口逐漸增加,依附於官辦工商業上下游的各類行業人員也會大大增加,到時候還要從南道地方招募足夠多的造船工匠和木匠,在仁川搭建船塢。少說這也會聚集數千名工匠,拖家帶口的,又是三五萬人。

“三十萬人的大城!”丁若鏞有些難以置信。

要知道這時候的漢陽,也不過就是三五十萬人的城鎮罷了。這還是因爲數萬兵士及家屬,數千家兩班戶及其奴僕戶,都在漢陽的緣故。一座小小的貿易港口,能夠在未來發展成十萬人口的城鎮就已經是丁若鏞認爲的極限了。

只不過這兩個人都算錯了,將來的仁川會是一座人口三百萬以上的大城市!

“未來人口可能會更多!”林尚沃到是充滿了信心。

“這……”丁若鏞轉頭看向李禧著,兩個人最近搭檔,丁若鏞知道李禧著是個有本事有決斷的人,也比較相信李禧著。

“都按林參判的話去做!”李禧著既是相信洪景來的用人,也是相信林尚沃的眼光。

做生意這個事情,有時候帶一點“好高騖遠”,也許不是什麼壞事。要是不帶有一點冒險和賭博,全都想着按部就班的吃現成,那生意做不大。

把丁若鏞送走,李禧著排開閒雜人等,站在正在大興土木的碼頭上,指着處處動工的各項建築和形形色色的勞工。

“老弟這次來,想來是一定有任務的!”

“洪大哥允了我五萬兩,前來創辦紡織所,並聯通對岸清國揚子江的貿易。”兩個人私下聊,就不必要打什麼官腔了。

包括柳成用在內的萊商上下,此番舉商團投靠洪景來,未必不是想要通過這次風險投資,給貿易量日益萎縮的萊商尋一條新出路。

“紡織這事小事,來前洪大哥吩咐我,與你商談創辦國立中央收兌儲蓄所的事情。”林尚沃掏出一封洪景來的手信。

1.五峰鐵山初始興18.抄家八道得暴富8.萬折必東思皇明29.定獎敘功正當時13.威水廠兩案併發22.僱得韃兵做好戲24.嘉慶問話似平常3.行前放牌要驗看1.小洪僉正真清明12.父言神廟不可動25.旅途困頓摧人折36.官授堂上副承旨36.兄弟狀元世上無29.定獎敘功正當時9.合則兩利與書儈30.借清使整頓市容35.規劃仁川大都市7.刑場騷亂衆驚慌4.感慨家中有好手33.東南萬里波濤涌23.奉天倡義大元帥36.只聞一句大不好11.偶見漢方中成藥22.水營戰船借商人35.夤夜催人填溝渠27.清白人家怎談這9.合則兩利與書儈28.日本國王作大君31.道光與我神助攻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5.可惜不曾得署理8.怎苦我一郡百姓27.特命使日製述官20.繼位禮成大業定16.空想無智改革者25.鳳凰巡檢有女兒26.唯獨百姓不能食6.或可援引衆同年42.一身輕鬆反家鄉6.閔廷爀任請安使13.金斗吉精明會算19.也有人情留燕京29.先行起復任諫臺4.教旨明發天下驚15.疑心軍中有內鬼3.夜中有人求請來10.華陽萬人疏驚世24.戶牌雖失事卻濟14.公開對立無可救17.韓丞教我取任賄13.豆板倭銀新出爐26.添頭搭腳合六百31.漢陽一朝傾倒盡4.巧言變色金家奴24.一網兜盡漢陽兵27.孃舅猛打老岳父16.通盤清算殺千人34.朝會痛哭哀思悼40.德川家慶元服禮26.金斗吉尋得出路30.廢墟中別有隱情15.夕陽落幕萬東廟17.暗忖已身患風寒24.萬永愛我西洋學41.若使幕府財政寬18.抄家八道得暴富6.拯天救命大神師47.下臣萬不敢受書35.舍科夫的一日夜14.還是合作免紛爭16.可惜宣紙不經用3.高麗沙俄恰鄰居16.無人可得自由生47.下臣萬不敢受書20.商量鑄幣機等項13.鄉班實在意難平6.出發吉州尋在朝21.毫無反對之聲浪13.韃騎一萬破慶興1.小洪僉正真清明33.東南萬里波濤涌2.先行發現多砂金20.商量鑄幣機等項17.鍊鐵亦有萬般難36.間宮倫宗結善緣35.行前天下第一關24.萬永愛我西洋學5.漢陽喚京亦如何28.恰有文學清華缺23.世上從無萬全法21.只需請來今帝師20.屹立四朝之洪妃7.官民率次投軍前31.楓皋對我換顏色1.宮內家中齊有喜8.漳州口似可輕取49.不意狂徒來自首20.花住教我如何奏36.不意峰迴又路轉15.三石勸我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