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堂堂正正用陽謀

樸凖源明明是李玜的外祖父,爲啥還不是府院君呢?

金祖淳的女兒剛許配給李玜沒多久,他便受封永安府院君,以國舅的身份參與機要,謀劃朝政。

同樣是把女兒許配給大王,咋還差別待遇了呢?

用某部電視劇裡的話來說就是,“那邊宮裡的那個不是正經從大明門外迎進來的!”更加膾炙人口的一句話就是,“只要本宮一日不死,你們終究是妃!”

在朝鮮,作爲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自然是不存在什麼王后的,這都是私下叫叫,官稱一定是朝鮮國王妃。作爲朝鮮國王的正妻,受到中原王朝冊封的正妃。在封建禮教中,這就是朝鮮的小君,乃是萬民之母。

妃就是妃,嬪就是嬪,一字之差,天地之別!

包括此前未受冊封的洪妃,實際上她的身份最高就是思悼世子嬪,咱們稱呼她洪妃並不恰當。而嘉順宮綏妃其實也一樣,她始終是綏嬪,就算是李玜的生母也沒用。

正宗李算實際上是把李玜過繼給自己的元妃清風金氏撫養的,王妃金氏纔是李玜的嫡母,這一套封建宗法制度想必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

所以實際上權傾朝野的潘南樸氏始終不是王妃的母家,而只是一品嬪的母家,按律自然是沒有資格受封府院君的。

就算你肚子爭氣也不行!

景宗大王和英宗大王爲了防止後宮干政,母以子貴,挾制幼君。所以反覆明訓,禁止從後宮嬪御中拔升王妃。這也是爲什麼英宗的正妃貞純王大妃卻和洪妃差不多年紀的緣故,她是以十五歲之齡,被六十六歲的英宗大王從敦化門正式冊封送進宮來的王妃。

不出意外,綏妃到死爲止都一定是一品嬪,死後李玜如何操作那是後話!

一品嬪的爸爸受封判敦寧府事這樣的高官就完全足以酬謝她的母家了,所以別看樸凖源和樸宗慶兩人先後權傾朝野,但就是被金祖淳壓一頭。

你頂天就是個官兒!俺女兒嫁的卻是好,乃是府院君!

但是封不封府院君主要還是看李王的心思嘛,金祖淳受封那是慣例恩賜王妃的家人。樸凖源如果在死後追贈府院君,或者臨死前加封府院君,那就屬於功勳卓著,爲王分憂,敘前後功,乃是因功受爵,壓你裙帶關係受爵一籌。

起碼在短時間內,可以保證潘南樸氏的聲勢不被安東金氏壓制住。

洪妃這謀劃是什麼意思呢?

咱不是金祖淳的人馬嗎?怎麼幫樸宗慶家說起話來?

“你且說說,樸禁衛此生功績如何?”洪妃笑了笑,似乎是期待洪景來的答案。

“其他不論,僅就嘉順宮誕下主上,便是有大功於國家!”洪景來對樸凖源的瞭解不是非常深,回答的便也中規中矩。

“確實如此,但是主上乃是慈慶宮之嫡子。”洪妃糾正了一個不算錯誤的錯誤。

洪妃的意思就是如此,李玜是綏妃肚子裡生下來的沒錯,但在這有明朝鮮國,他就是王大妃金氏的子嗣!

“娘娘的意思是……”洪景來有些懂了。

“是故先正廟以從一品判府恩賜樸錦石,又授予樸氏管勾戶曹堂上,恩寵殊遇,世人皆知。”

綏妃是生下了李玜沒錯,所以正宗李算十分大度的獎賞了樸凖源從一品的高位,還將國家的財權交到樸氏手中,樸氏顯要十餘年,真就是榮華富貴盡享。

已經是報答至厚!

要知道朝鮮第一名將,東亞第一名將,世界第一名將,宇宙第一名將李舜臣,那可是打了半輩子爛仗,最後好不容易大勝一場,還把命給交代在了海里餵魚,這才混一個追封德豐府院君。

你樸凖源何德何能?有什麼資格受封府院君?

話是這個話,理也是這個理!

“此乃陽謀,汝善思之!”洪妃道了一聲乏,自有尚宮送洪景來出宮不提。

洪景來一邊走一邊想,也基本摸清了洪妃的意思。洪妃這一招那真就是堂堂正正,且不偏不倚同時擊中金祖淳和樸宗慶的心坎。

樸凖源如果受封府院君,那潘南樸氏的聲勢將大幅上漲,向八道內外昭示潘南樸氏的恩寵更甚,家門更加高貴。

眼下樸宗慶也肯定看出來他自己的實力是遜於金祖淳的,雙方現在的爭鬥已經逐步明面化,沒有人知道樸氏會在什麼時候露出敗像。這一點大概除了洪景來早有預料,其他人哪裡知道歷史上的潘南樸氏會因爲一場突如其來的農民起義而冰消瓦解。

不過是區區幾年之後而已!

二十餘年恩寵榮遇,崩塌不過只用了短短一日!

樸宗慶身爲整個派系的掌舵人,必須維持整個派系。不論是出於他自願,還是他逼迫,現如今就是他站的越高,能騰挪的餘地就更小。

到了如今的地位,只能進不能退,百尺竿頭才能更進一步,一旦退了,那就是萬劫深淵。就算知道洪景來上書請求賜封樸凖源府院君是包含着某些策略在其中,他也會欣然接受,因爲他可以藉此哄擡潘南樸氏的聲勢,維持潘南樸氏的威望不墜,以繼續和金祖淳爭鬥下去。

而金祖淳這邊,洪景來這一下表面上看絕對是吃裡扒外,身爲安東金氏提拔上來的官員,居然去捧潘南樸氏的臭腳,但是政治從來不是隻看表面的。樸凖源如果能受封府院君,那在政治地位上就和金祖淳正式齊平。

你是個府院君,我也是個府院君!

但是從更深層次來看,樸凖源受封府院君是不夠資格的,他的功績並不足以讓他獲此殊榮,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就是德不配位!你憑啥能受封府院君啊!你有本事也學李忠武公去海里打倭寇啊!

樸凖源活着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一旦樸凖源死了,士林清議就會對此大放厥詞,整個士林輿論就會快速的全部倒向金祖淳。畢竟“文人相輕”,各個都見不得別人好,尤其還是這個“好”確實有很值得爭議的地方。

31.道光與我神助攻4.洪妃教我查揀擇(爲昨日仗劍加更)24.可會造夾板大船6.拯天救命大神師6.黎民士庶皆可應19.江華道令李公子34.我與尚沃論財計30.逆教一案有眉目35.行前天下第一關10.口蘑一斤同白銀10.今年貢差大操辦7.有司衙門大比責7.官民率次投軍前1.行前先舉韓三石15.竟爲盜賊所欺騙51.抽絲剝繭細甄別8.終於尋得書儈商17.永平地龍大翻身28.先從廢妃尋突破5.李球承襲南延君1.五峰鐵山初始興37.沈煥改判敦寧府10.所謂繼統不繼嗣14.還是合作免紛爭23.竟有神仙來助我35.被指惡逆非道孫56.寸步難行真無力3.保舉漢陽進士科22.水營戰船借商人3.夜中有人求請來36.不意峰迴又路轉8.終於尋得書儈商24.可會造夾板大船49.區區己身不足惜42.菱刈金山可續命31.李喜命一案情由13.樟腦一丸覷變化2.韓五石衣錦還鄉29.洪妃傳遞密信來20.商量鑄幣機等項26.清核書院牽連大3.李伸手圖金礦47.無名一張大揭帖13.論理你我是叔侄4.年輕人還需努力2.巧遇故人選吏曹10.協查綁架勒索案31.怎爲周氏定罪名29.思慮前行第一步15.鳴炮升堂理政事29.洪妃傳遞密信來30.王大妃撤簾歸政22.無師自通打茶圍5.若問武藝有故人41.金在昌用力一擊20.金斗吉謀劃長久32.上邦贈爾恭悼王8.錢囊空空赴義州4.韓家兄弟助鄉鄰26.常明替補升川督27.唯有世兄大氣魄7.漢江口十死無生19.雄武真有義士守54.所謂議會不當開23.半推半就入廂房19.華夷變態赫赫名14.四處林林請託來56.寸步難行真無力10.口蘑一斤同白銀26.檢看大船驚一場34.一言能決人生死26.主上可願決死戰24.一網兜盡漢陽兵15.竟敢甩鍋給乾隆16.樸鹹魚巧遇機緣10.訓練營至大同江17.一步千鈞行難重2.洪妙妊一語得中18.洪景來暫充大使1.禧著演說鹿兒島50.趙大府明斷堂審21.一場謀劃似成空33.本官奉命發餉俸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5.惠慶宮惠嬪洪氏6.或可援引衆同年13.黃海苦旱民難存31.怎爲周氏定罪名20.屹立四朝之洪妃5.訓練營倉促出兵10.江原一道盡慘白15.大明恩情說不完30.宣惠廳常平僉正33.彼之破爛 我之國寶28.心中暗籌借洋兵28.古邑誠然真大勝21.李書久一力攪局19.急入宮來拜洪妃21.苛暴催人化做鬼6.洪大守再回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