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是反其道而行之

雖說李朝的承政院乾的就是知制誥的事情,甚至連官稱都是承旨,但這裡面其實多少還是有些門道的。畢竟皇帝開金口,句句按理說都是聖旨,可是實際操作中這玩意兒是分類的。

“制”、“詔”、“敕”、“諭”、“誥命”、“敕命”等等等等,這些東西既然分類,就肯定分專人去寫。洪景來沒加知制教,就不能夠全部一肩包攬,真有些什麼特殊的旨意下來,指不定還要委託同僚們來擬稿撰寫。

所以洪景來沒加知制教說來也不奇怪,畢竟才幹了八個多月,其中一多半的時間還在江原道賑災處理民情。說白了就是教旨都沒寫上幾封,勤政殿的辦公小板桌也沒坐上幾回。

資歷經驗還差着點唄!

這玩意兒特別好理解,但凡是個公家單位,哪有新人一上來就立刻開始寫單位重要材料的。一開始頂多簡單處理一下文字,跟着老人學習一通,纔會開始寫稿子。領導講話、單位總結什麼的肯定要資歷深、文字功底好的才行。

寫奏摺洪景來還算有兩把刀,畢竟不管前身還是現在見識的那可不少。倒是寫教旨嘛,這玩意兒又不是秋天菜場上論噸的大白菜,洪景來還就是真正的新人。這沒加知制教還真不算是忽視了你,或者看輕你什麼的。

“臣資尚淺,還需歷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洪景來水平還差那麼一點。

“那以後小洪副承你可常上殿來值,奎章閣父王的御寶也可多多瀏閱。”李玜隨意的說了這麼一句。

奎章閣是保存正宗大王諸多御寶筆墨的殿閣,以前洪景來做議政府檢詳的時候就掌管進入奎章閣的火牌,但那時候沒有認真看過歷年以來的教旨。自然也就沒有仔細學習列位前輩們的稿子,頗爲浪費啊!

“臣謹記!”洪景來趕忙躬身行禮。

一番君臣奏對到此結束,李玜也退殿去往後宮,他還要在傍晚前和他的兩位母親請個安,再問候一下洪妃。

趁着當口,洪景來趕緊見縫插針,往洪妃那裡跑,再晚怕是今天就見不到洪妃了。雖然現在入宮拜見不算難,但是老太太這邊早點問清楚比較安心。

前朝洪景來走的次數多了,路很熟,但是往後宮去,還是要按照規矩唱名領牌由小內侍帶領着去。其他的殿閣洪景來是不認識,但是洪妃這邊那早就熟的不得了了,閉着眼睛頂多踩着門檻摔一跤,卻絕對不會走錯。

別看前面帶路的那個小內侍好像走的普普通通,可是領進宮來這麼多次,洪景來發現每次走的步數都是一模一樣的,分毫不差。從進入後宮的那一刻起,到走到洪妃殿閣外,千人一步!

在這個後宮裡混,果然沒有一個人是簡單的。

“娘娘一切安好。”

“一切都好,你在關東辦差可盡力?”洪妃精神很好。

“不敢懈怠,已然妥帖。”洪景來行完禮,向後躬身退卻。不管洪妃年紀有多大,也不管洪景來是不是洪妃的親侄兒,但是禮教大防在這兒。

“聽說剛剛主上要爲你加知制教?”

“恩?是有此事。”

洪景來還真就楞了一下,這消息傳得也太快了吧!剛剛從大殿告退出來,洪景來幾乎是馬不停蹄的趕過來,洪妃居然還能提前一步知道消息。這勤政殿大殿裡何止是蜂窩煤啊,簡直是八面透風的紗窗淋浴房嘛。

李玜這日子過的,不就等於露天洗澡!

“你還資淺,再等一年半載也無妨。”洪妃到反過來開解起洪景來來。

大概以爲洪景來會因爲明明擔任了同副承旨,卻無法和其他承旨一樣加知制教而心中不滿。不過她這明顯多慮了,如果李玜不提,洪景來可能早把這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臣侄省得。”

“恩,你慣來能知輕重的。”

“娘娘,錦石公一事……”樸凖源纔是洪景來來此的目的,其他事情都可以稍後,畢竟這位大佬要是去世了,漢陽的朝局肯定有一番劇烈的變化。

“樸禁衛嘛……”洪妃自然知道洪景來的意思。

樸凖源身體不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這位大佬生於1739年,也就是清高宗乾隆四年,農曆戊午年。乾隆都蹬腿好幾年了,他這時候不行了也是很正常。

掐指算一算,都已經六十七歲高齡。這樣的年紀,哪一天不行都不奇怪。人到七十古來稀嘛,樸凖源六十七肯定已經不虧了。

榮華富貴都享過,士林清譽也擔過,天下權柄更掌過,人生贏家唄!

起碼比咱小洪現階段要混的好得多,說起來絕對是人人欣羨的一段人生。李玜見了都要喊外祖父,沒啥好遺憾的。

“主上已經開始加恩樸氏。”洪妃說的挺慢。

所謂的加恩樸氏,就是開始給恩典沖喜。樸凖源乃是從一品的判敦寧府事,地位上已經是位極人臣,現而今自然是要更加一級,授輔國崇祿大夫。

潘南樸氏的子弟,接二連三的授予各種恩蔭,包括但不限於直接授予成均館生的資格,授予各種郎官的散階等等。

恩愈重,病癒深!

如是而已!

“臣侄之前遣人探問,錦石公怕是……”就是要伸腿了唄,洪景來也知道。

“樸禁衛有大功於國家……”洪妃這句話有些似是而非,這個大功自然是生了一個好女兒,這個好女兒肚子爭氣,能生兒子。

封建時代爲大王生下子嗣,那自然是有功於國家,且是第一等的大功。李王家裡那是真有王位要繼承的,不生兒子怎麼行。

“大功自然是無疑,但是臣侄不知主上是否會奪情?”洪景來試探了一下。

“奪情嗎?”洪妃沒有什麼表示。

“還請娘娘不吝賜教。”

“這且不急,另有一事可先準備一二。”

“請娘娘教臣侄。”洪景來沒想到還有其他的事情會比這個更加重要的。

“你且回去擬寫上書,稍後請求主上恩榮樸氏,加贈府院君。”

49.區區己身不足惜10.敲定來年進士科18.何言火繩勝燧發12.方面兼顧不遺漏12.驚聞常明褫爵祿3.夜中有人求請來14.還要振奮思前路2.巧遇故人選吏曹4.咱們景來到東萊36.不意峰迴又路轉23.世上從無萬全法16.撿起一座慶興城32.上邦贈爾恭悼王17.幕後操縱坑純王21.只需請來今帝師19.孔尚炫圖窮匕見8.朱珪常明齊下力47.無名一張大揭帖15.終究再世何爲人18.洪景來暫充大使14.蒸汽機萬難推廣7.先生教我莫輕動7.洪母教子論時僻14.大災之年豐收年34.一言能決人生死21.禮曹典客司正郎23.再與趙氏一狀元29.禮曹門前衆生急25.走馬上任無波瀾45.因地制宜善民力28.大監可識蒸汽機29.此夷船非彼夷船36.間宮倫宗結善緣33.本官奉命發餉俸31.男人的苦誰都懂19.急入宮來拜洪妃5.今科我意選良民29.定獎敘功正當時17.疏通關係進九門33.洪妃猶自不鬆口3.李伸手圖金礦17.天欲亡我訓練營10.訓練營至大同江6.出發吉州尋在朝14.咱也算是大舅哥28.四野鄉村無人煙32.江戶盛景好畫卷29.定獎敘功正當時13.誘敵深入退城去2.黨內意見歸一致4.不過區區衰草爾14.公開對立無可救14.卻把桔梗做山參38.國立仁川北學校26.原來也無大代差15.終究再世何爲人14.純元王妃神助攻12.審問刑曹諸囚犯6.再逢禧著去對馬4.洪妃教我查揀擇(爲昨日仗劍加更)21.神思不屬嘉慶帝22.下官乃爲令監計3.書院七百遍八道24.戶牌雖失事卻濟27.唯有世兄大氣魄8.錢囊空空赴義州15.王大妃棄卒保車7.有司衙門大比責2.洪妙妊一語得中22.趙萬永察訪江原29.南川店廢墟一片31.修羅場裡有活人5.趙萬永不可小覷12.開足馬力磨細面18.洪景來暫充大使44.貞純王大妃薨逝1.宮內家中齊有喜20.君父神宗顯皇帝38.綏嬪樸氏不簡單15.竟爲盜賊所欺騙1.小洪僉正真清明22.帶清世有兩顯學5.趙萬永不可小覷24.一網兜盡漢陽兵4.咱們景來到東萊35.行前天下第一關3.夜中有人求請來11.誰叫小說掙錢多13.論理你我是叔侄14.還要振奮思前路13.鄭進煥乾坤一擲6.議政府學習行走10.延攬吉州契兄弟13.韃騎一萬破慶興5.李家宗親頗寒酸27.密不透風老朱珪4.巧言變色金家奴10.口蘑一斤同白銀39.出乎意料全反對4.巧言變色金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