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逆教一案有眉目

洪景來話一出口,就算是甚少關心這些的李濟初都猛地擡頭,更別說正和洪景來聊着的韓家兄弟。

樸凖源要死了!

別以爲樸凖源是禁衛大將就是個昂臧匹夫,他那個禁衛大將是正宗大王爲了方便他進入宮闕才做上的。人家的本官乃是堂堂的從一品判敦寧府事,曾經還是提調宣惠廳堂上,當然現在這個職位轉給他兒子樸宗慶了。

僅就洪景來和他的那幾次見面,還都是在朝堂上。雖然談不上什麼瞭解和認識,但人家老大爺那個風度擺在那裡,說的抽象點就是“淵渟嶽峙”,說得具體點就是有氣場。

一眼看過去,心生一句話,這是個真大佬!

有一說一這位老大爺可遠不同於他那個稱得上“不學無術”的好兒子樸宗慶,他與樸趾源、樸明源等兄弟並稱一時瑜亮。都是英宗朝正宗朝聞名八道的大學者,北學派的代表人物。

尤其是樸凖源編纂《書傳人物類聚》、《金石集》等,樸趾源著有《熱河日記》、《燕巖集》等,這些著作中的一部分甚至記載於《續修四庫全書》。

潘南樸氏這一輩兄弟幾個,在小說、散文、遊記等領域都頗有文名,士林中雖然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的,其追隨者大有人在。這也是他們一輩爲潘南樸氏留下的寶貴財富,有相當一部分的士林膺望匯聚在樸氏,爲人稱道。

不過樸明源早已去世,被稱爲“燕巖先生”的樸趾源也在去年末去世,現在碩果僅存的樸凖源也病入膏肓。

這意味着什麼?

最簡單最表面的就是樸宗慶樸宗來等兄弟要去服二十七個月的孝,脫離朝堂,素服冷食,以敦崇正道。

更深一層的說,原本底蘊就不算充足的潘南樸氏,失去了這些在士林中名望高深的前輩之後,很明顯又後繼無人。在與士林膺望所在的金祖淳的鬥爭中,將徹底喪失一切的士林輿論權,只能夠被動挨打,而無力反駁。

樸宗慶會不會真的去守二十七個月的重孝,這個不好說,也許就來一出移忠作孝,畢竟手裡掌握的戶曹和宣惠廳那是不捨得與人的。

可是樸凖源要是去世,潘南樸氏最後那點輿論陣地就將全部丟失,連最後一位能號召領袖士林輿論的大佬都沒有了。

“樸臺的父親已經病入膏肓?”韓三石低垂着腦袋,似乎在思考這件事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按娘娘說法,怕是如此……”洪景來也在考慮這件事。

這會不會成爲安東金氏對潘南樸氏展開全面攻擊的信號?如果樸宗慶按制守孝,那麼戶曹判書和宣惠廳提調兩個職務由誰出任,是不是會落入安東金氏一派的手中?

如果樸宗慶說服綏妃,幫助自己勸服李玜,頒下奪情的教旨。在失去了所有士林的輿論引導力量的情況下,會不會被安東金氏的言官諫官大舉攻訐,甚至活活噴下臺?

“三石,你說現在回京,算不算是個好時機呢?”

“唔……”

洪景來就沒準備問韓五石和李濟初,這兩個各有各的本事,但是出主意想辦法不是他們的強項。到是韓三石在議政府中樞幹了好兩年,多少能說個一二三。

“閣郎現在這同副承旨任了多久了?”

“算有八九個月吧。”沒想到韓三石反問洪景來。

“雖說閣郎是大妃娘娘的侄兒,但是閣郎的資歷怕是補不上戶判……”韓三石說的很慢。

“這倒是……”

話一點兒沒錯,不說別的,憑洪景來現在的資歷,不論回到漢陽後在這件事情中扮演何種角色,是絕沒有可能擔任戶曹判書這樣的要職的。

這個掌管全國財政的要職就算讓出來,肯定是金祖淳兼任,然後由他的堂兄弟們擔任一個參判實際處理事務。

和洪景來現任的同副承旨相比,做一個戶曹參判,似乎並沒有什麼好處!

更何況還不一定做的上!

那咱積極個屁啊!

難怪洪妃直接吩咐“一切如常,不改顏色!”,合着她老人家早就盤算清楚了。現而今看戲就得了,咱豐山洪氏的資本累積還沒到時候,就算下場也得不到好果子吃,還不如穩守家門,看看有沒有三瓜兩棗能落下,撿撿便宜拉倒。

淨想着樸凖源要是一蹬腿,怎樣怎樣,到底還是太年輕了!不過也有些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多少還是沒有洪妃老江湖,既沉得住氣,又看的明白。

人家比咱多活四十年,畢竟不是白活的!

正想着雖然不可能說真的在這趟渾水中擭取什麼,但是考慮一下怎麼樣才能讓豐山洪氏利益最大化卻沒啥問題。江原道這邊賑災已經步入平穩,不管是官吏還是鄉班和各大商團,全部被樸宗慶“救民水火”的王命所鎮壓。

現而今千錢每石的米價已經大致恆定,老百姓雖然花錢不少,但起碼不至於被敲骨吸髓,家破人亡。到也算是全活了一道無辜百姓,積了功德。

只要開春再下兩場雨,能讓春耕正常進行下去,那這場災也就算是完結了。天氣好,收成就能變好,靠天吃飯如是而已。

“世兄世兄!可在啊?”廳外傳來趙萬永的呼聲。

這個點了,天都要黑了,怎麼趙萬永還跑來。洪景來示意了一下韓五石,韓五石立刻起身迎出去,幫趙萬永開門。

“老弟少見這般急切的時候,是有何事啊?”洪景來讓了讓,示意小趙坐到自己的身邊。

“說來不是什麼大事,但逆教匪首一案有眉目了!”趙萬永對於這件上峰們吩咐的大案還是很上心的。如今有了消息自然高興。

“怎麼個說法?”

“春川縣令移文報來,擒獲逆教徒一人,喚做李喜命。”

“此人是逆教會首?”洪景來從來沒有聽禹君則提過這個人,估計應該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倒也不算會首,但其人曾爲逆教遣往關西接引外洋傳教士。”

“那確乎有西洋傳教士來國?”洪景來有些好奇。

24.樸臺插手賑災事45.調虎離山拆僻派40.且隨我宮門領賞12.開足馬力磨細面9.李氏如願得中標16.樸鹹魚巧遇機緣15.鳴炮升堂理政事5.李球承襲南延君1.揀選誰家好女兒13.想宮中如何應對36.官授堂上副承旨10.李朝漂民來坊津30.盛京城外宗室營15.王大妃棄卒保車14.金昌始縱火拒捕4.偏生前月興教案20.對半入股做生意11.山戶生活不容易15.大明恩情說不完34.爾朝鮮可有逆教16.大事臨頭終決意25.先擒後放通消息8.終於尋得書儈商14.公開對立無可救49.區區己身不足惜10.李朝漂民來坊津11.燕行之路不輕鬆11.神話一夕即破滅23.老父母寶城宣煙32.洪大爾來何其遲19.也有人情留燕京20.繼位禮成大業定30.借清使整頓市容20.世道不靖香教興26.再裹行囊向漢陽9.合則兩利與書儈1.行前先舉韓三石29.此夷船非彼夷船16.可惜宣紙不經用17.脫出漢陽成虎豹30.今上大王稱善之26.小趙明眼洞時局42.一身輕鬆反家鄉39.平山之事行跡露26.原來也無大代差3.李伸手圖金礦27.財政還需再整頓55.無有準備事難行24.狀元探花齊做賊27.羅禪國先使一步21.毫無反對之聲浪5.今科我意選良民30.難得一見李書久7.嘉慶直呼了不得8.錢囊空空赴義州14.四處林林請託來10.所謂繼統不繼嗣25.至親骨肉五百兩45.遣歐少年留學團29.我爲宗親不修學9.並非全然真好人41.兵臨昌慶弘化門26.常明替補升川督1.家鄉鐵山煤鐵全38.綏嬪樸氏不簡單19.當年善緣結善果24.忠君死國閔令監25.走馬上任無波瀾7.對日貿易體量豐1.爭相投效門下犬1.我今穿越入朝鮮6.朝中有人好定案5.今科我意選良民34.朝會痛哭哀思悼16.大事臨頭終決意23.老父母寶城宣煙10.訓練營至大同江8.衆口一致請延後32.走馬上任常平司10.敲定來年進士科7.有司衙門大比責37.登用實學諸子弟48.此功當賞錢一枚51.抽絲剝繭細甄別3.鮁魚有利十六倍37.德川家齊頗不快56.寸步難行真無力6.出發吉州尋在朝30.萬古逆賊洪景來25.旅途困頓摧人折32.收攏礦丁編行伍31.難道簡在帝王心22.僱得韃兵做好戲19.華夷變態赫赫名10.時代已變望周知6.出發吉州尋在朝33.天下第一好生意29.京仁鐵路始通車8.一場造化在眼前23.洗刷一新局勢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