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可會造夾板大船

洪景來手裡有兩封信,都是崔正基託他的姐夫送來的。

在洪景來的建議到後的第六天,自平京大同江而來的十一條糧船就到了富山浦。

崔正基的辦事效率還是值得稱道的,人家灣商的糧船卸完了米,也不走空,從富山浦的萊商手中購進了大量的俵物,帶回義州,轉賣到清國去。

“兩封都是崔主簿讓你送來的?”洪景來的記得這位好像是崔正基的大姐夫。

“是了,我們老爺讓我送來的。”

“他還有沒有說別的什麼?”

“老爺請您把這封信轉交給右水營的萬戶大人。”

接過信,洪景來打開一讀,和預想的一樣。崔正基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感謝信,又講了講自己的近況,以及任上的些許雜務。

至於另一封信,裡面是一張二千兩的兌票,由灣商特別開出的,作爲洪景來居中轉圜謀劃的謝禮。

這倒是讓洪景來有些意外,崔正基還真有些理財的功夫,居然已經把前任的虧空給填平了。不需要洪景來幫他想辦法,是個人才。

如今到是讓幾方得利。一萬三千多包米的鉅額拖欠,算下來大概有九千石到一萬石之間,拿去賣一石米能值小二兩。洪景來知道崔正基不可能獨吞,將近兩萬兩的鉅款,他的上司,他宮裡的姐姐們,洪景來,還有那封給李尚憲的,都是要分潤的。

崔正基能落進手裡七八千就了不起了,但做官才半年不到就能掙七八千,那也是美得很了。

“知道這封裡多少嗎?”

“五……不……不知道……”崔正基的姐夫剛想說五百兩,大概是崔正基吩咐了,不說了的好,所以趕忙改口。

“哈哈哈哈哈,我寫一封回信,你帶回去給崔主簿。”

“啊啊啊,小的明白。”說到底這位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家人長隨,但是好歹是崔正基的姐夫,屬於可以相信的自己人,沒有人手的情況下只好暫時用了。

帶着他往右水營去,他需要帶着李尚憲的交割文書,以及清欠公文才好回去交差。

李尚憲早就得了平京解來十一條糧船的消息,激動的在萬戶衙門搓手手。走來走去,不停地向外張望,這次聽到守兵彙報洪景來帶着不少牛車來了,趕忙走到衙門正門外迎接。

“洪老弟,你可算來了!”

“來得不夠早?”洪景來微笑以對,盯着喜笑顏開的李尚憲。

“早!怎麼不早!而且十分及時!”

話音未落,不由分說,就伸出手一把挽住洪景來的手臂,往衙門裡面迎。

好奇啊!真的好奇!怎麼洪景來一封信,就能讓鐵公雞一樣,一毛不拔的崔正基立刻解來二千包白米。來的還這麼快,算算日子一點都沒有拖沓。

“不知道洪老弟與平京的崔簿是?”

“原先一同在鹹境南北招討大使幕府帳下,爲閔大監參贊。”洪景來並沒有細言。

“恩?”結果李尚憲還一副你繼續的樣子。

“當時崔主簿還是雄武執掌,堅守孤城,第一個馳援到郡的文武官弁便是在下了。”

“噢~~這交情,難怪了……”

看到李尚憲恍然大悟的樣子,洪景來呵呵,還是我替他編造的守土忠臣的美名。

“還是交割吧,來時看營內的兵丁都得了消息,喜出望外。”

“是了是了,就在衙門前場交割。”

久違的慶尚道右水營的大鼓被敲響,滿營的男女老少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發欠餉了!

這時候哪還管什麼手裡的活計,男男女女一齊都往衙門口擁擠而來。很快就把萬戶衙門前的操場給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跟着洪景來絡繹不絕進入水營的牛車,水營裡的兵丁都看得分明,如今全部堆在萬戶衙門的前場上,就等着交割給萬戶衙門,然後就能派發給每一個小兵。

當然這裡只有三分之一,二千包大米,洪景來哪裡徵集得到那麼多的牛車給他一次性拉過來,已經讓韓家兄弟帶着回去,繼續往右水營拉來。

按照李尚憲的意思是不用公開的量,允許洪景來過手飄沒到一點,他自己也好再悄悄飄沒掉一點,不過如今都拉到了衙門口,衆目睽睽之下,也就算了。

“萬戶這一營兵有多少人?”看着下面的人頭攢動,洪景來隨意的問問。

“官冊上是兵弁將校合計一千零四十八員,不過那是兵曹文書上員額。如今在右水營內的,實額大概六百員。”

“那也算整治的不錯了!”只佔了四成的空額,這一營兵應該還能有一點戰鬥力。

“勉強應付了,有心無力,再整治也不過是不糜爛下去罷了。”

到底是他們老李家的王族,算是有一份保住自己家家產的心思,起碼不是無底線的任由這一營官兵糜爛下去。

“大人!覈收白米六百八十七包!開始發餉嗎?”衙門的書辦報上來一個數字,洪景來並沒有在其中飄沒一點。

“可。”

下面的男女一陣歡呼,紛紛喊着“謝萬戶大人!”“謝判官大人!”

前不久李尚憲發的那點米,一家分下來才幾斤,真的也就只是吃一頓年糕的米,如今那可是人手兩石白米,還全都是今年的新米。不僅全家能吃飽,還能出售部分,置辦身新衣服。

“能否叫營中的船匠單獨過來?”

“怎麼?洪老弟要?”

“萊商內有個書(屏蔽)記是我的故人,想替他打一條大船放洋,我也能分潤些利潤,做這個官的開銷不少。”

“這是小事!反正右水營都兩年沒有添過兵船了,他們現在本就是給萊商打洋船。”

很快的,幾十名船工被領到了洪景來面前,領到了欠餉的船工們一個個喜笑顏開。如今聽說洪景來有吩咐,很是心甘情願的過來聽用。

“不知道大人有什麼吩咐?”一個老船工走到洪景來面前,先是彎腰行禮,然後纔開口。

“我出工料,你們給我打一條能放外洋的大船。”

聽了洪景來的吩咐,所有的船工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這對他們而言不過是日常,畢竟他們本來就是造船出身。

“不過不是普通的船,夾板大船你們知道嗎?”

39.金錢至此不足惜6.君恩厚重教旨到8.天字第一號欽案12.父言神廟不可動25.至親骨肉五百兩19.舍科夫率兵來援1.我今穿越入朝鮮24.一網兜盡漢陽兵16.空想無智改革者18.何言火繩勝燧發27.唯有世兄大氣魄6.二輪競標求礦權4.李禧著舉兵響應19.京仁鐵道方初興21.外軍入城止兵戈23.漢陽已然有佈置29.先行起復任諫臺30.原來清宮有巧匠2.天下第一關與官17.一步千鈞行難重12.方面兼顧不遺漏35.賢表戚里堪行重22.昌慶宮外進士科27.似有波濤再興事11.燕行之路不輕鬆16.結親王室以緩和32.尚沃解來四十萬37.所謂官兵不堪樣15.鳴炮升堂理政事33.黃帶子欺上門來11.偶見漢方中成藥24.忠君死國閔令監4.洪妃教我查揀擇(爲昨日仗劍加更)28.先從廢妃尋突破21.八大胡同找樂子7.有司衙門大比責4.偏生前月興教案31.日本招待頗豐盛19.野店外槍林叢叢20.商量鑄幣機等項32.江戶盛景好畫卷15.大明恩情說不完12.御門前臣有本奏2.鐵山有人伸手來34.爾朝鮮可有逆教41.兵臨昌慶弘化門39.平山之事行跡露1.籌謀甲山尋銅精22.官督民辦不可行26.鋪裝枕木安鐵軌19.雄武真有義士守28.恰有文學清華缺2.鐵山有人伸手來11.臣有罪臣有大罪23.廣開土王大碑拓36.只聞一句大不好26.檢看大船驚一場56.寸步難行真無力6.二輪競標求礦權33.東南萬里波濤涌34.裹挾民壯謀瑞興19.孔尚炫圖窮匕見7.嘉慶直呼了不得6.議政府學習行走14.卻把桔梗做山參22.趙萬永察訪江原36.不意峰迴又路轉23.竟有神仙來助我19.急入宮來拜洪妃27.財政還需再整頓5.江原被災亂事起10.殿上爭鋒憑口舌18.三足鼎立最安穩8.吉州郡好大官威11.此人真一筆好字22.甲第高門盡血沒20.舍科夫喚我親朋12.對半來投小聰明17.疏通關係進九門11.亂局中似有良機2.洪妙妊一語得中11.亂局中似有良機19.急入宮來拜洪妃14.大災之年豐收年30.林尚沃攜款來投2.金進士頗有盤算33.本官奉命發餉俸42.於寡人有何益哉25.先擒後放通消息31.細究景來錯三連24.狀元探花齊做賊5.漢陽喚京亦如何38.一字避諱生煩惱44.鷹山公可資借鑑22.無師自通打茶圍1.我今穿越入朝鮮10.敲定來年進士科7.先生教我莫輕動9.合則兩利與書儈34.爾朝鮮可有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