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特命使日製述官

循聲望去,不是趙萬永是誰!

“哎呀,你怎麼會來東萊!”洪景來到了東萊連個同水平的吹牛批的人都沒有,這地方根本找不到同段位的選手,可寂寞死了。

趙萬永作爲沒有脫離時代潮流,知道英法百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的當代“新知識分子”,是這年頭僅有的幾個和洪景來能同在一個頻道的人才。

志趣相投這可是很難得的,你說洪景來驚喜不驚喜。

“奉命前來徵調使日洋船,辛苦活兒!洪世兄近來可好呀。”趙萬永也高興的上來,兩個人緊緊的握着手。

“這種小事,你行文一道給我,老哥替你辦好,何必親自來一趟。”

“難得有機會出京一趟,又能見到世兄。”

兩人把臂閒談,從明政殿前同寫一張卷,甚至更前打造蒸汽機就認識。往來之中,親密無間,甚至還有贈予“插圖”的妙談。聊得來,越聊越親近,自然喜歡。

“洪老弟,這位是?”李尚憲看洪景來下船就牽着趙萬永的手說個不停,知道是來了朋友了。

能和大貴族豐山洪氏做朋友的,必然也是大貴族,認識一下沒壞處。

“啊,這位是成均副校理趙萬永,奉命前來徵調洋船。”

“這位是慶尚道右水營水軍萬戶李尚憲李大人。”洪景來兩邊介紹。

“莫非是前吏判趙令監家的公子,壬戌科狀元郎。”趙萬永是天下馳名的狀元郎,登科當日就要廣發喜報,通知全國的,被人記住並不奇怪。

不過洪景來交友廣泛,居然能和前吏判家的公子如此的親密無間。倒是讓李尚憲又高看一眼,感覺自己親近洪景來沒錯。

而且洪景來還是壬戌科探花郎,可以想見,不出意外,洪景來和趙萬永將來會是天然的政治盟友。以趙萬永的家門,二十年後四十幾歲擔任天官,洪景來肯定也會被他援引進入中樞。

就算爲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抱住這兩個大腿,也只會有百利而無一害。

“區區薄名,有勞大人記掛。還有啊,世兄,年前按資徇歷,我已經升任成均校理啦。”

趙萬永翩翩貴公子,說話待人和煦春風,加上容貌氣度上佳,使人心生喜愛親近之感。

“哎呀呀,恭喜恭喜,賢弟大才,文學優選,升任校理理所當然。”洪景來那是真心祝願。

互相寒暄過後,李尚憲知道淺嘗輒止的道理,並不打擾兩人的親近。先混一個面熟,就把時間留給兩人。

這就是老官僚的眼力見兒,該厚臉皮的時候,城牆都比不過。該退的時候,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不會讓人覺得厭煩。

這一趟趙寅永居然也過來了,不過他醉心於收集碑帖,模仿石刻。好不容易出京一趟,撒歡兒就跑了,反正有家人跟着,也丟不了。

兩個人騎馬往富山浦城迴轉,路上大致聊了聊漢陽近來的景況。金祖淳進任吏曹判書,權勢更勝一籌。

倒是有一個消息更加令人關切,洪景來剛出道那會兒,在黃海道擔任道觀察使的金達淳由於治下發生民亂,又瞞報災情,被閔廷爀一本嚴參,直接倒臺。

結果幾個月後就改任了全羅道觀察使,積極鎮壓天主教徒,並設法網羅罪名陷害金祖淳,得到了貞純王大妃的格外青眼。

已然被拔入漢陽,擔任議政府右議政,成爲僻派的領袖人物。此時此刻風頭正勁,力壓金祖淳和樸宗慶,隱隱有朝中第一大佬的姿態。

說好的金祖淳開啓勢道政治,可是這麼好兩年,洪景來只看到他今天鬥你,明天鬥他,鬥來鬥去,也只是穩固了自己的地位。距離獨掌朝綱,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

“如今已經是主上殿下繼位第四載,朝中有沒有人提及親政?”

“這個……”趙萬永遲疑了一下。

“你放心,我只是一問,並非要如何。”

“宗親中有些議論。”

“李書久!”洪景來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這位炮王,仗着宗親,又算是王叔的身份,在朝廷上四面開炮,無人可擋。

“算是一個,還有些其他。”

“王大妃垂簾聽政日久,宗親們總會有些許不快。況且今上大婚已成,年歲亦長,也許……”

“咱們位卑權寡,這不是你我能議論的。”趙萬永眼神中閃過幾絲不同的神采,顯然是有看法的,但他並不表露出來。

“也對!”

隨後兩個人也就簡單的聊了聊趙萬永前來徵調出海洋船的事情,這個只要向萊商的柳成用下一道手書即可。他們萊商有足夠的洋船,而且被徵調又不是沒有好處。

對日通信使團那是正規的合法使團,帶上十條八條大船,可着勁的往日本傾銷洋貨,還不用納稅,這種好事可是隻有德川將軍死了或者繼位纔有機會。

剩下就是翻譯通事的事情,這個洪景來早就挑好了,六個萊商的本分行商已經寫了名冊報去漢陽禮曹。保準是身家清白,源流可以查明的中人家庭出身。

“對了,賢弟來不光是徵調洋船的事吧。”洪景來反映了過來。

“是啦,補了一個使團從事官,先到東萊安置。”

“那……”

“舍弟補了子弟軍官,去見識一趟。”趙萬永知道洪景來的疑惑,他作爲外交使團成員怎麼還能帶家屬。

真好!

出身大家庭,年輕的時候就能公費出國旅行,增長見聞,見識外國的風土人情。

洪景來在趙寅永這個年紀,還在老家的山溝裡,苦讀經書,學習漢語。過着勉強溫飽的生活,考着根本考不上的進士。

“哎呀,光顧着和你說話了,還有一樁事情沒有辦呢。”

“什麼事沒辦?東萊這個地面上,老哥我還有幾分薄面,等閒沒有辦不成的事情。”洪景來在東萊這半年多,也認識了不少人。

“哈哈哈哈哈,倒也沒有什麼。”趙萬永從家人手裡接過一卷細綢。

“本官現在宣讀的乃是教旨,東萊府判官洪景來接旨!”

洪景來一激靈,整了整大帽,立刻下跪。

“寡人之爲國也………茲爾洪景來,素來忠悃,文學優選,撫理富山,通曉倭情,特命爲使日製述(書狀)官。”

16.大事臨頭終決意34.一言能決人生死26.鋪裝枕木安鐵軌25.慶興大捷奏凱功19.孔尚炫圖窮匕見3.保舉漢陽進士科20.泮宮舉發大事件8.吉州郡好大官威53.另闢途徑樹望聲5.今科我意選良民32.洪大爾來何其遲1.風起東萊新篇章18.坐觀鬥米三百錢21.一場謀劃似成空13.想宮中如何應對10.時代已變望周知17.暗忖已身患風寒8.衆口一致請延後34.一言能決人生死12.世有如意天寶丸7.鐘匠說打發條簧11.島津何物不敢售11.偶見漢方中成藥28.古邑誠然真大勝6.黎民士庶皆可應11.九人蒸汽機小組30.逆教一案有眉目6.君恩厚重教旨到15.暫宿荒村野店中8.請老爺暫借幾個3.金益淳不戰而降13.黃海苦旱民難存21.只需請來今帝師30.宣惠廳常平僉正33.洪妃猶自不鬆口25.惠慶宮惠嬪洪氏34.裹挾民壯謀瑞興15.聚田莊謀改田制28.坐館成均好出路35.賢表戚里堪行重22.沉迷自我做明君36.生活就是互相借36.營外南面起煙塵13.黃海苦旱民難存28.前路艱難孤身行21.所謂臉面價十兩24.戶牌雖失事卻濟20.對半入股做生意35.大赦八道官奴婢3.院中一番口舌爭1.揀選誰家好女兒16.不止懈怠還魯莽29.紅頂皇商富貴傳53.另闢途徑樹望聲28.前路艱難孤身行17.吃一塹能長一智28.大監可識蒸汽機25.旅途困頓摧人折2.天下何處不吃人24.洪景來好事將近23.奉天倡義大元帥36.兄弟狀元世上無21.婚姻豈能同兒戲8.一場造化在眼前26.驟然發難夜混戰34.一言能決人生死6.或可援引衆同年11.軍心正是可用時19.江華道令李公子23.廣開土王大碑拓16.通盤清算殺千人24.洪景來好事將近26.添頭搭腳合六百22.無師自通打茶圍11.誰叫小說掙錢多32.一言顛倒黑白間12.方面兼顧不遺漏30.嘉慶年景愈漸衰8.漳州口似可輕取51.抽絲剝繭細甄別1.五峰鐵山初始興35.大赦八道官奴婢26.原來也無大代差8.漢陽血淚發家史13.樟腦一丸覷變化30.盛京城外宗室營26.常明替補升川督21.外軍入城止兵戈41.若使幕府財政寬27.暫且棲身大樹下25.朝中均勢正打破15.三石勸我做準備3.夜中有人求請來28.大監可識蒸汽機18.殿上因紙起爭鬥7.初議人選復着難19.身在局中卻無力32.王上在讀海東紀6.朝中有人好定案15.竟敢甩鍋給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