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壽州戰雲

青陽神女等人聞言,頓時沉默了起來。當日白蓮教、摩尼教和九山王聯手算計王豐,甚至祭告上天,請出天兵天將來,試圖限制王豐動用天仙傀儡,可惜最終結果卻是三家都損失慘重,王豐大獲全勝。

就連請來的天兵天將都反過來幫助王豐。在衆人心裡,這其實已經代表了天命所歸。

要不然的話,天庭又怎麼會幫着王豐打九山王?

白蓮教的一衆高層之所以此後都不再出死力與王豐爭戰,除了戰場上的確形勢不妙之外,察覺到天命已經悄然有了歸屬,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此時聽王豐提起當日之戰,衆人都心有慼慼。就聽紅蓮長老道:“王道友親自登門,前來化解恩怨,足見誠心。不過王道友要我們放棄世俗權力,這卻茲事體大,不是我等可以決定的。其實我教從最開始,也沒有想過將教衆組織起來,對抗朝廷,實在是朝廷不公,欺壓我教衆,出於互相幫助的目的,也出於維護世間公正、道義的目的,我教才漸漸團結起來,最初只不過是想顯示力量,叫朝廷不敢隨意欺壓我們而已。但誰想朝廷卻視我們這些良善教衆爲洪水猛獸,肆意打壓。我教自然不甘心。於是千百年來,鬥爭不斷。這團結互助的教義,實是我教歷經劫難依舊傳承不絕的根本。教中兵馬,更是維護教衆不受欺壓的保證。王道友,今日你要我們放棄兵馬,整肅教規,是要我們自斷雙手,日後任人宰割嗎?”

王豐搖頭道:“團結互助的教義並不壞,只是不要過度理解,最終執念成魔。朝廷自有律法,世間自有公義,教衆受了欺壓,可以逐級上告,倘若告到三法司,告到皇帝面前,都無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的話。那麼憑着貴教諸多高手的實力,再出手懲治那仗勢欺人之輩,也未嘗不可。只是以武犯禁的手段不可濫用,非到最後求告無門,律法空置,無法懲治惡人之時,不能行此非常手段。”

紅蓮長老道:“王道友還是給以武犯禁留了一線存留的機會,足見你也是個性情中人。可惜人有七情六慾,許多深入骨髓的怨憤仇恨,是等不及依靠律法來懲治的,甚至一拖再拖之下,律法反而成了庇護惡人,欺壓良善的工具。教衆之中,快意恩仇者不少,難道出於義憤公道而殺掉作惡多端的官吏,不應該嗎?”

王豐嘆了口氣,道:“道友不要胡亂攀扯!就算你所說的這些情有可原,但貴教落到如今近乎人人喊打的地步,可不單單只是爲了伸張正義,這才引來昏聵朝廷的打壓吧?別的不說,單隻我見過的,貴教以造畜之術拐賣人口,造成了多少骨肉分離的人間慘劇?貴教之中,良莠不齊,爲了修行道法,聚斂錢財。又殘害了多少無辜百姓?我的生祠之中每日收到的百姓禱告不少,前幾年一百件禍事之中,總有十來件最終都能與貴教扯上關係,這總不是假的。倘若貴教真的急公好義,就算惹得朝廷不快,但百姓和三山五嶽的道友們總不至於說你們不好。而這千百年來,貴教的名聲卻是每況日下。正道之士對你們人人喊打,世俗百姓談到貴教之名,也是盡皆色變。難道道友就不曾深思過其中根由?”

紅蓮長老沉吟不語,就聽青陽神女道:“世俗百姓不過是受了朝廷的蠱惑,對我們有所誤解而已。至於那所謂的三山五嶽的道友,也未必真有什麼公正之心。世間邪魔衆多,不見他們去除魔,但有天材地寶出世,他們卻跑的比誰都積極。可見也都是羣蠅營狗苟之輩。根本不值得一提。”

王豐聞言,笑了一下,看着青陽神女,道:“道友這想法倒是清奇。我也是奇怪,像你這樣的人,是怎麼能明心見性,築基成功,並凝結金丹的?難道你天生就好壞不分,講不通道理?”

青陽神女聞言,頓時怒視王豐。不過她倒也知道自己早已經不是王豐的對手,故此心中雖憤怒,卻也還是強行按捺住,不敢輕易向王豐動手。

王豐見狀,不再理會青陽神女,轉而看向了雲夢天女和紅蓮長老,道:“我知道你們其實早已看出貴教已經淪爲了邪道,因此有心革鼎教規,將之引入正途。若是你們需要,我可從旁協助。白蓮教若是真能改邪歸正,那將是數百年來,修行界最爲轟動的大事。”

雲夢天女沉吟了片刻,道:“王道友前來,欲要化解恩怨。這點本座可以答應你。天下之爭,戰場決勝,生死各安天命。由此造成的傷亡,我教不會過於責怪你。不過既然要化解恩怨,那麼我教的殘存兵馬可以就此解散,絕不再在你治下發動一場動亂。但王道友也要有所迴應纔是。”

王豐道:“不知道友欲要我給出何種迴應?”

雲夢天女道:“我教被俘將士不少,既然講和,還請王道友將他們盡數釋放,讓他們能夠安然回鄉務農,從此安居樂業。”

王豐點頭道:“這是自然!我豈是能做出坑殺或是虐待俘虜之事的?這些戰俘中的絕大部分,最終還是會被釋放回鄉的。不過在釋放之前,卻還需做好甄別。一般並未作惡的貴教士卒,自然立即釋放。但若是曾經放下殺人放火,姦淫擄掠之罪的,卻必須受到嚴懲。這點無可商量。”

雲夢天女道:“我教被俘的將士不下數萬之衆,若要一一甄別,那要做到什麼時候去?”

王豐道:“我保證在一年之內,陸續甄別完畢,絕不會藉故拖延,如何?”

雲夢天女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那就沒有問題了。至於道友說的,要我教放棄世俗權力,革鼎教規這兩點,卻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其間牽涉的利害關係極多,我們一時無法做主。放棄世俗權力這一點,我目前無法答覆你。不過革鼎教規這一點,實不相瞞,我教一直也在推動此事。不過這畢竟是我教內部之事,怎麼革鼎,革鼎成什麼樣子,都是由我教自己說了算。就不勞王道友費心記掛了。”

王豐聞言,忍不住笑了笑,道:“聖女此言,真是說的清楚明白。我懂了!那麼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先論我們眼前。貴教既然同意和解,那麼就請約束躲藏在各地的散兵遊勇,叫他們立即放下兵器,回鄉務農,不要再禍亂地方了。我也會立即啓動甄別之事,爭取儘早將被俘的貴教將士放還回家。從此之後,希望我們能相安無事纔好。”

雲夢天女和紅蓮長老點了點頭。雙方說定,王豐當即告辭離去。

回到金陵,又等了一日,果然各地傳來消息,原本尚未歸附的各府縣都紛紛開城投降,當地官吏不知所蹤。各路白蓮教的潰兵也都紛紛放下了兵器,逃散無蹤。

王豐當即下令,不要去深入追蹤逃散的白蓮教兵馬,只要認真巡查之後,確認沒有對方的兵馬暗中集結潛藏的跡象,那便也就此作罷。

當然,王豐並沒有對白蓮教真正放心,依舊還是命趙江、宗元興、海公子等人分駐各地,嚴防生變。同時,爲示誠意,王豐專門花費了一天時間,用本命靈鏡的心如明鏡神通,對兩千名白蓮教的戰俘進行了甄別,將其中百餘名惡貫滿盈之人留下,打入大牢,其餘的則當衆釋放,以此迴應了白蓮教的偃旗息鼓之舉。

如此過了十數日,揚州各地的局面已經基本穩定,百姓們又恢復了安居樂業。王豐總算放下了心,而此時,等待已久的白敖大軍的前鋒也終於抵達了淮北地區,戰事已經近在眼前。

王豐當即留王父坐鎮金陵,留石牛和麻西池保護,王豐自己則率領着新抽調的一萬兵馬,渡江北上,趕赴壽州,準備與白敖決戰。

大軍一路疾行,數日之內便抵達了壽州。於乘龍、潘刺史、於畏、雍寧、潘雲龍等人出營迎接。

王豐先拜見了潘刺史,隨後與衆將一一見禮。衆人進入中軍帳,王豐與潘刺史遜謝了一下,這才坐上了諸位,請潘刺史在自己旁邊稍下處坐定,於乘龍坐在潘刺史對面平齊處,只是方位略遜,於畏又坐在二人之下。

衆人依次坐定,就聽王豐詢問道:“連日來壽州戰事如何?”

於乘龍道:“韓禎並未大舉出城與我們交戰,只零星的斥候戰不少。我軍兵多,又圍着壽州城,極大地限制了敵軍斥候的活動空間,因此在零星交戰的時候,都能佔據上風。此外,我軍已經圍繞着壽州城建立了三座陸寨,一座水寨。各寨之間有深溝、高壘相連,並在兩旁佈設了許多絆馬索、陷坑、鐵蒺藜等,又設了不少箭樓,足可守禦。”

王豐點頭道:“我進營的時候也大致看了,圍困壽州的事情你們做的不錯。不過我軍自起兵以來,連日征戰,已經有近兩個月未曾真正休整過了。將士們如今情緒如何?”

於乘龍道:“情況還好,連戰連捷之下,衆軍都士氣高昂。再說我們畢竟也在壽州城下待了這麼多天,將士們雖在戰場,但飲食睡覺都能得到保證,雖然臨戰之下,精神難免有些損耗,但再怎麼樣也比白敖遠道而來的大軍要好吧!以逸待勞,無有不勝之理。因此,軍心士氣都還比較足。”

王豐聞言,點了點頭,道:“士卒臨戰之下,壓力較大,這是難免的。可以適時組織將士們開展蹴鞠、馬球等比賽,放鬆一下。此外,圍繞着壽州的溝壘還需再增加,要一刻不停地修築壕溝、長牆,放置拒馬、路障,不能滿足於僅有兩圈溝壘就夠了。若是可以,便繼續修三圈,四圈。總之,我們就是要困死壽州城內的韓禎,同時將白敖的大軍引來解圍,以層層疊疊的營壘不斷消耗對方的力量,最終以最小的代價,獲取勝利。”

於畏道:“這麼說我們不主動出擊?倘若白敖的大軍抵達之後,也不主動進攻,就這麼與我們耗着,怎麼辦?”

王豐笑道:“如今中原雖然初定,但北方尚有青州劉銘、幽州薛祿,西北尚有西夏、西涼,而在荊州方面,自從淨風使、十天大王、地藏明使三名地仙隕落之後,摩尼教實力大跌,在修士層面上已經無法抵擋鹿門山了,南陽戰局很快就將明朗。等到綠林軍奪取了南陽,其兵鋒便將直指開封。形勢如此,你們說,白敖能拖得下去嗎?他要敢拖,倒是正合我意了。”

於乘龍點頭道:“不錯,中原初定,民生凋敝,白敖不休養生息,卻反倒率領大軍前來與我們相爭,十八萬大軍啊,就算除去城中這三萬,那也還有十五萬人馬。要維持十五萬人馬的消耗,中原至少也要出動相當數量的青壯民夫運送糧草輜重,千里潰糧,日費千金,白敖拖不起的。反觀我們,這些年來揚州府庫之中積累的糧草軍資堆積如山,壽州又近,以船運送,並不會勞動多少人力。我們在打仗的同時,揚州、徐州的絕大多數百姓還能迅速恢復生產,休養生息。相持下去,對我們有利。”

衆將聞言,盡皆點頭。就聽潘刺史道:“王總管和於將軍說的不錯,揚州富庶,甲於天下,雖經過了白蓮教之亂,但所幸戰場都集中在鎮江、金陵、吳縣、杭州、盱眙這幾座大城,其餘地方的戰事都不算大。且除了盱眙之外,其餘幾戰耗費的時間都並不長,並沒有反覆拉鋸,相持不下的情況發生,對百姓的影響並不算大。以揚州之富庶,足以與白敖對耗。白敖若不想被拖垮拖疲,最終被青州劉銘、幽州薛祿、荊州綠林軍襲擊了自己的後方,那他就必然會尋求速戰速決。我們只需靜等他們來攻便可。”

說着,就見潘刺史頓了一頓,沉吟了片刻,復又道:“不過老夫這幾日在與雍寧討論戰局的時候,卻聽雍寧說了一個白敖可能的用兵方向,老夫覺得不得不防。”

王豐聞言,正色道:“還請潘刺史直言,我等洗耳恭聽。”

潘刺史笑了一下,道:“既然是雍寧提出來的,那還是請雍寧來說吧!”

第五百四十六章 各路妖魔第六百三十四章 勝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回山求助第二百一十六章 仙丹終成第五百零一章 洞中隱秘第三百九十七章 現身退敵第五百五十三章 黑龍到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燃元化虹第六百二十四章 正道齊聚第三百六十八章 嶺南毛家第五百九十五章 再訪白蓮第一百七十九章 嫁夢之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權之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戰決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嶺南狼族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中算計第五百二十一章 江北之戰第八十五章 愛就帶你走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沙神第一百五十二章 香魂入夢第三百四十章 斬侯靜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殺武親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中算計第四十八章 敗海盜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秘白虎第四百九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二十二章 兇陣棘手第五十九章 黃九郎第二百三十三章 圖曼毒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隴右戰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二百七十三章 傅廉巧娘第二百四十八章 邪佛一派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雍覆滅第三百四十八章 東風借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東海水軍第三百零八章 靈液朱果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心真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嶽大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全部倒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分身有術第二百一十五章 金劫神雷第四百三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四十五章 成丹之劫第四百九十三章 形勢又變第一百零六章 大羅明王第三百章 青霞玄虛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駕崩第一百二十章 破陣殺敵第四百八十九章 鬥法獲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香玉絳雪第一百九十九章 打架行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舉徵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六百三十六章 半隱第二百三十五章 京中風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揚州叛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終又重逢第一百六十六章 離島遇僧第二百四十章 敖均有請第八十章 對決第三百二十九章 積石山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破蘭陵第三百二十一章 黑白雙劍第二百八十章 三救幻月第三百七十六章 借寶路上第六百二十章 戰九山王第六十章 木魃第五百二十七章 武昌失陷第四百一十三章 庚金之氣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五百九十章 合法身份第四百七十九章 紅毛番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劍仙棄徒第二百七十四章 爭奪新娘第三百零五章 迴轉中原第六十九章 搬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劫雷陣陣第七十五章 紅煙第三百九十章 破陣廝殺第五十六章 練法術第五百三十章 殺黃天狼第三百一十一章 九層劍光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斷逼迫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蠶盅蟲第七十一章 白蓮蹤影第四百三十四章 夔鼓顯威第二百八十四章 仙境舊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八字義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嫁夢之術第五百三十五章 襄陽城坡第二十七章 九山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淮安大戰第二十四章 初戰勝第四十二章 衙中狐第四百零二章 潮陽之戰第十四章 大姨子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