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劃江成陸

王豐笑道:“怎麼調兵遣將,這是刺史的事,不必問我。我此來未帶一兵一卒,完全是來聽令行事的。若叛軍中有旁門左道之士用道術肆意逞兇,刺史便儘管叫我出手就是。”

潘刺史聞言,忍不住笑了一下,道:“聽你這意思,若是叛軍中沒有旁門左道之士,你就不出手了?”

王豐笑道:“若僅只是一羣烏合之衆,憑着刺史大人的用兵之能,以及麾下虎賁的強悍戰力,何愁不能將之輕易擊潰,又何必要我出手?”

潘刺史笑了笑,道:“罷了,便依你吧!我叫你來,本就是爲了對付叛軍之中可能出現的修士。”

王豐道:“其實張淮、李策雖各擁衆數萬,但卻都是地方豪強,並非什麼世家高門。他們雖得異人傳授了些道術,但想來的術法也並不怎麼高明。刺史的大軍之中有強悍的弩陣,又何必太過忌憚他們?”

潘刺史聞言,嘆了口氣,低聲道:“先帝在位後期,國庫空虛,各類強悍軍械都價值不菲,國庫支撐不起,因此基本停止了打造。而爲了在短時間內收集齊全給先帝煉丹的材料,朝廷暗衛更是四處出擊,不但自己損失慘重,而且還將庫存的許多厲害器械都給消耗殆盡。各州駐軍的軍械原本就已經很久沒有更換和補充了。這些年我揚州內部經過了幾次平叛之戰,又先後多次組織大軍北上,試圖打通運河,卻次次戰敗,損兵折將不說,還丟失了空耗了許多錢糧軍械。我也不瞞你,時至今日,軍中已經只剩下四支禁空箭,七支震天引雷霹靂箭了。破邪箭、破甲箭等次一等的器械也僅有不到千支,很難再支撐得起一場面對地仙高手的大戰了。”

王豐聽了潘刺史的話,不由沉默了片刻,嘆道:“新君登基,雖然施政上仍舊有問題,但卻是頗爲勤政的,爲何不詔令軍器監加緊打造兵器?”

潘刺史道:“打造軍械是需要材料和合格的工匠的!原本朝廷在軍械短缺的時候,也曾下詔儘快打造軍械,奈何停工了數年,老工匠們一個個的接連去世,懂得打造最強悍軍械的工匠幾乎都不在了。這且罷了,最關鍵的是,打造的軍械要能有擊殺鬼神的威力,必須在上面刻畫符篆,向前靈玉,佈設靈陣,需要用道的靈材極多,且十分難尋,朝廷根本就沒有多少庫存。各宗各派又紛紛關閉山門,不與朝廷來往,取得靈材的途徑一下子變得極爲狹小,勉強打造出來一些,還不夠冀州那邊消耗的,哪有多餘的分潤的其餘州府。”

王豐點了點頭,道:“沒有這些強悍軍械助戰,普通兵馬在面對修士的時候,的確要吃些虧。”頓了頓,王豐這才試探着道:“如今中原戰亂不休,揚州這邊的錢糧也很難運到朝廷去。刺史就沒有想過自己嘗試着打造軍械嗎?有了源源不斷的強悍軍械,揚州軍纔能有足夠的實力,北上攻打運河啊!要不然的話自保都難,哪還能出擊?”

潘刺史搖頭道:“自己打造軍械?你說的太簡單了!且不說朝廷軍器監的各類軍械打造之法都是完全保密的,根本可能會流傳出來。便是真的流傳出來,被我得到了,我一時之間,又到哪裡去尋找合格的工匠。便是有了工匠,又去哪裡尋找靈材?這事也就想想罷了,當不得真!”

王豐道:“這卻不然!軍器監的各類軍械也不是憑空來的吧。據我所知,是開國太祖得了鬼神之助,於無意中獲得的。後又有墨家的高人爲太祖將之打造了出來,並培養了工匠。我想太祖在最初打造這些軍械的時候,其勢力也不見得有多大,恐怕佔據的地盤還沒有揚州這麼大。他那時候能將這些軍械打造出來,刺史爲什麼不能?”

潘刺史道:“太祖有大氣運加身,自有百靈相助,每有難處,都有各派修士上門幫着解決。我豈能與太祖相提並論?”

王豐道:“不是還有我嗎?只要有那些軍械的打造之法,我相信我研究研究,一定能將之打造出來。”

潘刺史聞言,沉默了片刻,道:“你這是慫恿我去打軍器監那些軍械圖紙的主意?”

王豐笑道:“這怎麼是慫恿呢?打造出了軍械,我水師只要一半,另一半歸你。我們的軍力強盛了纔能有足夠的實力保境安民,也纔能有足夠的實力再次北上打通運河,掃滅羣賊啊!”

潘刺史聞言,沉吟了片刻,嘆道:“還是不用想了,朝廷絕不可能將這等國之重器交給我們的。況且打造這些軍械,需要耗費的靈材絕不是個小數目。你雖然修爲不弱,但僅靠你一人,也必定拿不出來。若是嶗山派全力助你,倒是有幾分可能。但現在各派修士都不願意沾惹紅塵,你雖是嶗山弟子,但他們又豈肯這個時候站隊表態?”

王豐道:“打不打造的出來是我的事,刺史只需找來圖紙就好!”

潘刺史搖頭道:“這事兒不需要再討論,做不成的。”

王豐將潘刺史始終不點頭,只得失望地輕嘆了口氣。當下二人沉默了下來,跟着大軍靜靜地前行。

兩日之後,大軍抵達了合肥城外五十里處的一處小河,由於剛發了大水,木橋被沖垮,潘刺史只得命人徵集船隻,並砍伐樹木,製造木筏。

大軍分批過河,不想兵馬纔剛過去七千人,王豐忽然神色一動,對潘刺史道:“不好,敵軍要半渡而擊!”

潘刺史聞言,急令大軍備戰。對岸的兵馬本就分出些人手警戒,此時更是迅速列陣等待。

果然,過了片刻,就聽遠處喊殺聲震天,無數叛軍殺了過來。與此同時,上游水面上也鼓聲大作,許多火船衝了下來,將正在渡河的揚州軍船隊衝的七零八落,一舉將兩岸的兵馬阻斷。

眼見得此,潘刺史頓時大爲焦急,一邊傳令叫對岸的兵馬堅守,一邊指揮衆軍收攏船隻,再次組織渡河,努力恢復兩岸的聯繫。

但上游那邊不斷放下火船,火船之後又有百餘艘滿載士卒的快船衝了過來,將河面上的揚州軍船隻打的七零八落,根本無法抵抗。

而對岸的七千揚州軍雖然十分精銳,但畢竟是在無遮無擋的岸邊列陣,眼見河面被敵軍船隊基本佔據,前方又有三四萬叛軍蜂擁衝來,衆軍心下都有些慌亂,士氣大跌之下,戰力頓時下滑嚴重,很快被叛軍衝擊的陣腳不穩,漸漸有崩潰之勢。

潘刺史見狀越發着急,思前想後,卻又始終無計可施,只得轉頭看向王豐,道:“王都督,你可有辦法救一救對岸的兵馬?”

王豐沉默了片刻,道:“敵軍並沒有施展道法,我若是出手……。”

“王都督,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拘泥這些?難道眼看着對岸的七千弟兄戰死嗎?”潘刺史眼見王豐有推脫之意,當即焦急地喝道。

王豐自然也想看到衆軍戰死,畢竟在王豐計劃中,揚州府自然是絕對不能亂的,而整個揚州的元氣自然也是保留的越多越好,只有揚州沒有被大肆破壞,日後天下局勢明朗之時,王豐才能藉助揚州的錢糧軍力,更快地席掃天下,蕩平各路叛軍。

故此,儘可能地保住揚州的精銳兵馬,並在揚州軍中刷好感,這都是王豐必須要做的。之所以假裝遲疑一下,只是想要讓揚州軍上下知道自己出手不易,將這份人情賣的重一些罷了。

此時見潘刺史有些急了,而且對岸的揚州軍的確看起來情況不妙,王豐自然不再遲疑,當下叫潘刺史清理出一塊空地來,王豐披髮仗劍,踏罡步鬥,口中唸唸有詞,施展起了劃江成陸之術,片刻之後,祝禱完畢,就見王豐將手中寶劍往小河上一劃,口中道了聲:“疾!”

一道清光射出,落在河面上,眨眼之間,就見濤濤河水分開兩邊,河底的泥土拱起來,化作一道大堤壩,寬有三丈,十分平坦。

這一番變故將兩岸敵我所有兵馬都看的呆了,叛軍認爲天不助我,一個個驚慌失措,一時再無戰心。揚州軍這邊卻認爲自己得了鬼神之助,全都士氣大振,一個個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後,全都興奮不已地吶喊叫戰。

潘刺史也驚喜不已,急令大軍沿着堤壩迅速過河增援對岸的兵馬。衆軍氣勢如虹地衝了過去,對叛軍發起了反衝鋒,一舉將叛軍沖垮,當日大獲全勝。

叛軍死傷五六千人,四散奔逃,直到李策領兵來援,親自出手,施展了火鴉之術,將揚州軍的攻勢阻遏住,叛軍這才緩過勁兒來。

那李策從敗軍口中得知揚州軍這邊竟然有人施展出了劃江成陸這等厲害的法術,頓時也心下發毛,不敢對戰,當即領兵撤退,返回合肥軍營去了。

潘刺史督率大軍過了河,回頭見那堤壩漸漸消失,這纔不無驚歎地道:“王都督的法術越發驚人了,如此神奇的道法,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王豐笑道:“這門法術名叫劃江成陸,乃是羅浮山的兩位前輩傳授的。我苦修了幾年,也才學成一點皮毛,僅能將這樣的小河阻斷,面對大江大河可就無能爲力了。”

潘刺史搖頭道:“你這可就是不知足了!這等神妙法術,用在行軍作戰之上,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啊!有這門法術在,哪還怕什麼半渡而擊?從此大軍過河如履平地,那是何等節省時間?我活了這麼大歲數,對劃江成陸這樣的法術也只是聽聞,這還是第一次真正見到。王都督,你的仙緣真是深厚,令我羨慕不已啊!”

王豐聞言,笑了一下,道:“都是前輩們關愛,我纔能有這點淺薄的修爲,不值一提。”

潘刺史豔羨歎息不已,卻也知道自己無緣仙道,對這等法術也只能羨慕一下而已,根本沒有學成的可能。不過好在王豐是自己這邊的人,王豐的本領越強,自己能得到的助力也就越多,算起來也仍然是自己得利。

這麼一想,潘刺史心下便對王豐越發高看了。

大軍略微休整了一下,隨後繼續前進,當夜黃昏時分終於趕到了合肥。

叛軍那邊知道官軍大軍增援而來,生怕被裡應外合,直接擊敗,當即撤開了一邊,不再包圍合肥,只在東城外紮營。

王豐點頭道:“自古流民都是不安定的因素,若是安置不好,走投無路的流民爲了活下去,便唯有鋌而走險,受有野心的豪強驅策,做出造反作亂的事來。這原本也怪不得他們,若不造反,便只有活活餓死,造反反而還有一線生機。對他們而言,是死中求活的無奈之舉。對野心勃勃者而言,卻是稱王稱霸的絕佳機會。故此,對於流民的安置,應該慎之又慎,否則便會釀成大害。”

潘刺史聞言,點了點頭,道:“這次是我疏忽了!等平滅了此次叛亂,我會對其中無奈從賊的百姓從輕發落的。此次平亂之後,只誅首惡,餘者不問。抓到的青壯全部用來屯田,你看如何?”

王豐笑道:“此時如此處置,乃是再好也沒有了。”

潘刺史點了點頭,忽然又嘆道:“淮南這邊突發叛亂,我雖有些措手不及,但好在揚州這兩年相比起來還算平靜,我還能第一時間抽調出數萬精兵前去平叛。我現在擔心的是,也接收額許多流民的徐州那邊,若是也突然爆發了叛亂,他們能否及時平定?”

王豐笑道:“刺史是揚州刺史,何必去替徐州那邊操心?”

潘刺史嘆道:“自古江淮一體,淮泗又是一體,原本就很難分割的開。倘若徐州那邊亂起來了,揚州又豈能好過得了?”

王豐點頭道:“刺史大人的全局觀不錯。不過現在要緊的是先平定張淮、李策之亂,至於徐州那邊,若是真的亂起來了,那等我們平亂之後,分兵一支去增援一下就行了。”

潘刺史聞言,點了點頭,道:“我的想法,也是如此。於畏的兵馬原本就駐紮在洪澤湖,等到平定了張淮、李策之亂,便讓於畏領兵進入徐州地界,你看如何?”

第一百七十章 海上遇盜第一百三十八章 夢魘之術第四百三十章 鼓動之言第三百九十六章 前鋒小敗第六十六章 入學第一天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服靈蜂第四百二十七章 荊州兵敗第一百零三章 爭奪神位第三百一十七章 接連擊殺第四百九十六章 重建邊軍第九十六章 救災第五十九章 黃九郎第四百一十三章 庚金之氣第二百八十四章 仙境舊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三十三章 圖曼毒計第十六章 城外莊園第三百七十一章 驚聞神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白蓮西進第四百四十五章 張相病亡第六百零六章 大勝聯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 芒碭山下第九十七章 困龍第二百零六章 佳期如夢第二百三十二章 結束使命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四百零二章 潮陽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無相天魔第三百五十五章 齊聚杭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浮出水面第五百二十一章 江北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強攻鎮江第三百二十九章 積石山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至羅剎國第三百零九章 法力大進第二百七十八章 避亂西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象羣之危第九十六章 救災第三百七十章 嶺南大亂第三百一十二章 揚州告急第一百五十二章 香魂入夢第一百七十八章 反殺海蛇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戰圖曼第二十四章 初戰勝第三百二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一十六章 西行東歸第八十二章 縣試第五百章 打赤神洞第五百一十四章 圍攻金陵第四百三十五章 揚州再亂第五百一十五章 開啓傳承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仙追隨第八十七章 離開金陵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力灌注第四十三章 築基成第三百六十四章 七煞魔魂第一百章 民亂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破敵軍第七十四章 案落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年時間第四十八章 敗海盜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二百六十七章 張老挽留第三百八十六章 伏殺虺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仙追隨第二十九章 放良書第六百三十二章 雷霆金瞳第三十六章 荷花三娘第十章 情敵忽現第四百四十一章 水衡尊者第三十五章 到吳縣第四百八十九章 鬥法獲勝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羅地網第七章 七十二小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隴右戰火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三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仇人見面第一百四十八章 歌姬水柔第三十一章 拐騙案第五章 小登科第六十六章 入學第一天第五十一章 山居第四百四十五章 張相病亡第六百一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九十九章 三妖第五百六十三章 全取徐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圍攻金陵第五百九十四章 亂成一團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發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交州安排第五百八十八章 起死回生第四百三十六章 見潘刺史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兵徐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借寶路上第八章 自心之慾障第二十章 百日築基第五百六十六章 八字義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二十八章 掃蕩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