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潛溪書院

垂拱元年正月初一,西北上空依舊飄着小雪,巨大的要塞之中不時的響起爆竹之聲,雖然是戰爭的最前線,但這裡依舊充滿着新年的氣氛。

遠在千里之外的京都,也下起了一場小雪,這場雪還讓百姓們想起了去年那場連下十日的大雪,去年那是一場百年難遇的災難,而今年這場雪便成了孩童們嬉戲的樂園。

大內慈寧宮的屋檐下,太后劉嫺身披紫色的絨毛披風,正擡起頭看着天空飄然落下的雪花,她的身後司禮監掌印太監魏思賢,帶着一羣宮娥太監躬身而立。

“聽說今日興建伯要在西北要塞祭天?可曾開始了?”沉默許久之後太后忽然開口問了一句,好似漫不經心。

魏思賢聞言連忙上前一步,而後小聲的答道:“時辰定在午時,尚有一個時辰。昨日倒是有許多大臣遞上摺子,請陛下率京城百官和民衆在京都祭天。”

太后聞言目光之中露出些許思索之色,想了一下才說道:“祭天就算了,讓皇帝明日去太廟祭祖吧。對了,皇帝最近功課如何?”

劉嫺沒有同意部分朝臣祭天的請求,在她看來此時祭天並不是時候,因爲她無法知道周昂祭天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西北祭天動靜太大,而京都皇帝祭天卻只是走個形式,那到時候丟的就是朝廷的臉面。

不過這大過年的,加上風雨飄搖的大寧朝怎麼說也又走過了一年,讓皇帝去太廟祭祖,告慰列祖列宗倒是比較合適的。

“有江都郡主陪讀,皇帝每日倒還按時完成功課,不過畢竟年幼,貪玩的心還是重了些,幾位老師對江都郡主倒是讚不絕口........”魏思賢繼續回答,可明明是在說垂拱小皇帝,但更多的其實是在說江都郡主。

“江都年長不少,經歷又非常人可比,自然會讓人省心不少,而且她還在興建伯手下耳濡目染過一段時間。不過皇帝的那些老師,還是換勤些好。”太后點了點頭很隨意的說了一句,而魏思賢聞言也瞭然的點了點頭。

此刻皇宮御花園中,江都郡主也是笑顏如花,而小皇帝更是一臉童真的笑容,兩人正在堆着雪人,看起來無比開心。

說到底這兩個確實都還只是孩子,此刻倒是難得的顯露出了天性的一面。

很快太后懿旨便出現在垂拱小皇帝的跟前,而這懿旨出現,立刻讓兩人變得拘謹起來,雖然太后沒有訓斥她們貪玩,但等到傳旨的宮娥離開後,小皇帝和江都郡主還是停止了繼續堆雪人。

“皇姐,你陪我去太廟祭祖好不好?那祭祖程序繁瑣,還規矩超多,我怕萬一忘了什麼,有皇姐在也能提醒我,省的回來又被太后一頓訓斥。”返回宮殿之後,小皇帝一臉央求的對江都郡主說道。

這半年的相處,小皇帝很明顯對江都郡主產生了依賴,而他對太后劉嫺則是又敬又怕。

雖然名義上小皇帝是過繼給元象帝的,按理說他應該稱呼劉嫺爲母后,但兩人毫無感情,加上劉嫺頗爲嚴厲,小皇帝從未稱呼過劉嫺爲母后,而是一直以太后相稱。

江都郡主目光略帶憐憫的看了小皇帝一眼,臉上還是帶着淡淡的微笑說道:“皇姐身爲女子,又怎麼能進太廟呢?皇帝只要打起精神來,照着流程走一遍就可以了,有什麼不懂的就問王太常。”

“可是.......我真的害怕,皇姐就陪我好不好?”小皇帝依舊不死心的央求道,看起來根本沒有一點皇帝的樣子,只是一個無助的孩子。

江都郡主有些無奈的看着小皇帝,而後心中一軟,像哄小孩一樣說道:“那皇姐在太廟外等你吧,裡面我真的不能進去的,你不想害死皇姐對吧?”

“好吧,那一定要等我。”小皇帝帶着哭腔說道。

“放心吧,皇姐什麼時候騙過你?”江都郡主半蹲着身子,一邊拍着小皇帝的肩膀,一邊認真的說道。

得到江都郡主的保證,小皇帝終於不再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而後便在江都郡主的指導下,開始爲明日的太廟祭告做着準備。

西北要塞,陝西布政司衙門外的廣場上,越來越多的百姓匯聚到這裡,因爲距離午時已經越來越近,所有人都自發的來到祭壇處,等候着周昂開始祭天。

雖然西北要塞原本近百萬的百姓遷出了一部分,分散到附近府縣,但要塞之中依舊有四五十萬百姓和十餘萬軍隊,此刻不僅布政司衙門外的廣場人滿爲患,就連附近的街道和房頂上都擠滿了人。

在無數目光翹首以盼下,布政司衙門的大門終於緩緩打開,而後一襲紫袍的身影首先出現在大門口,而在這道身影的後面,還有許多緋色、青色、綠色的身影。

這自然就是周昂帶着要塞中各級官員出現了。

朝野內外已經有種聲音,說興建伯在西北有另立朝廷的心思,這種事情目前倒是沒人擺在明面上說,但是看如今西北官場的氣象,又確實有着幾分這樣的味道。

周昂帶着數十位官員走出衙門,一步步的朝着祭壇走去,等到這些官員走下布政司衙門的臺階,便有序的停在原地,只剩周昂一人繼續向祭壇走去。

此刻一些眼尖的人已經發現,周昂手中還握着一個金色的卷軸。

那捲軸樣式有些像捲起的聖旨,只是顏色有別於明黃的聖旨,而且上面也沒有龍紋。

“難道那金色卷軸就是這次祭天的祭文?”許多人心中都下意識的想到,畢竟祭天要有祭文這是共識。

很快周昂就開始踏上祭壇臺階,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跟隨着他的腳步一點點上移,此刻整個西北要塞一片安靜,祭壇附近的人們更是屏住呼吸。

其實此刻還不僅是要塞中數十萬軍民屏氣凝神,就連虛空之中也有無數目光盯着這裡,其中不乏三教中的高手。

周昂踏上祭壇,最後站在了祭壇中央,那裡有一方香案,前面還擺着三牲祭品。

不過周昂這祭壇好像有別於以前所有的官員,因爲大家發現,那香案上的香爐中已經插上了香燭,而祭壇上也沒有其他人,更沒人爲周昂準備祭拜用的香燭。

只見周昂站在香案前,微微擡頭看向了前方,那裡是要塞的西門,城門外就是他親手立下的東方封神臺。

很快周昂收回目光,同時緩緩擡起手來,將手中的金色卷軸放在眼前,而後在萬衆矚目之中緩緩的展開卷軸。

那捲軸展開,所有人都有種恍惚的感覺,彷彿有一層金光籠罩在卷軸上,散發出堂皇浩大的氣息。

下一刻衆人就看到周昂微微張口,接着他威嚴的聲音響徹天地,即便距離很遠的百姓,也能清晰的聽到周昂說的每一個字。

“垂拱元年,正月初一,臣陝西布政使周昂,攜西北百姓,在此上祭蒼天,下告幽冥。今有外族入侵,侵我山河,戮我百姓,幸有仁人志士,披肝瀝膽不畏強敵,以命護山河。今本官欲代西北百姓封神,備三牲設祭壇,以告天地!”周昂的聲音抑揚頓挫,自有一股磅礴威嚴的氣勢。

他照着金色卷軸上提前寫好的祭文朗讀,雖說是在祭拜天地,但卻又給人一種只是在告知天地的感覺。

那感覺就好比是在說:我打算封神了,給你們打個招呼,不管你們同不同意,反正我就要開始封了。

“今有義士,嘉興人士柏小囡,心懷蒼生捨身成仁,入殺陣破強敵,不幸殞命。吾上感天心,下順民意,今冊封柏小囡爲咸陽縣城隍。命爾城隍之位,監察陰陽,享百姓香火。”周昂繼續說道,直接將柏小囡封爲了咸陽縣城隍。

就在周昂念出柏小囡名字的時候,他手中金色卷軸上射出一道金光,那金光一動,竟然牽引着虛空之中龐大的人道氣運向着東方封神臺而去。

而此刻柏小囡的英靈也已出現在封神臺上,很快那金光沒入柏小囡英靈之中,讓他沐浴在神聖的光輝之中,而後龐大的人道氣運也跟着注入到柏小囡陰魂之中,頃刻間已經死去的柏小囡再一次凝聚出一副軀體,甚至身上的氣勢比之死前還要強大。

“咸陽縣城隍廟荒廢已久,今城隍歸位,當重建城隍廟。”周昂依舊雙手握着金卷,口中又繼續說道。

這一次他話音剛落,原本已經破舊的咸陽縣城隍廟,竟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修復起來,甚至那原本並不大的廟堂也擴大了不少,還新出現了許多偏殿,就連城隍廟四周的土裡,也冒出一顆顆樹苗,樹苗迎風便漲,很快便綠樹成蔭,城隍廟瞬間大變樣。

百姓們早已目瞪口呆,封神之事他們還只當看熱鬧,可這城隍廟瞬間變樣,在百姓眼中堪稱神蹟。

只是百姓們自然不知道,這城隍廟能夠瞬間大變樣,全賴周昂指使那幾位得到妖仙暗中出力。

“咸陽縣城隍,還不速速歸位?”忽然周昂大喝一聲,聲音如滾滾驚雷,直接在柏小囡耳畔炸響。

柏小囡先是一愣,而後很快反應過來,先是對着周昂躬身一拜,隨即化作一道流光,直接落在了咸陽縣的城隍廟中。

原本咸陽縣城隍廟中雕像都已經殘缺,而當柏小囡落入廟中的時候,那座殘破的城隍雕像也開始自動修復起來,很快便成了一個虎背熊腰,渾身刷着金漆的城隍模樣,這神像一修復,身上立刻出現一套青色官服,樣式與大寧朝七品縣令的官服十分相似。

周昂見柏小囡歸位,依舊沒有收起金卷,而是繼續唸了起來:“今有義士孟元慶,捨身成仁,封爲咸陽縣城隍下轄陰陽司判官,有義士勞龜........義士程衍.......封爲咸陽縣城隍下轄速報司,糾察司判官。望爾等盡興輔佐縣城隍,助人道興盛,陰司有序。封神臺中其餘英靈,可爲咸陽縣城隍屬吏,共享人道香火!”

這一次周昂唸了許久,竟然一口氣將半月前陣亡的破陣英靈全部封了神位,當然除了柏小囡之外,其它那些也算不上真正的神,只是融入了城隍體系。

他們就像縣衙中的各房吏員,能夠享受俸祿,卻還算不上真正的官員。

很快一道道英靈落入咸陽縣城隍廟中,有了這些英靈駐守,原本還空蕩蕩的縣城隍廟中,一座座雕像出現,分列在縣城隍雕像的兩側,儼然有了一些衙門的雛形和威嚴。

而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咸陽縣城隍廟下,一處由香火之力組成的空間生成,形成了一處可供靈魂棲息生活的城隍法域。

這城隍法域上得人道氣運認可,下又與幽冥相連,幾乎就在它形成的剎那,虛空之中三道幽冥鬼域的氣息與這處法域相連。

只是瞬間,身爲咸陽縣城隍的柏小囡就知道,這三道氣息來自轉輪殿、碧真宮和枉死城。

從此以後自己這城隍法域就能與三座地府保持聯繫,也等於得到了幽冥陰司的承認。

周昂看到城隍法域出現在咸陽城中,這才緩緩收起金卷,至此他這祭天也差不多結束了。

此刻所有人才反應過來,原來這位布政使大人根本不是什麼祭天祈求風調雨順,而是在行人道冊封神祗的事情。

很快周昂冊封城隍,咸陽縣形成城隍法域的事情傳遍天下,而咸陽縣附近百姓也自發的開始前往城隍廟祭拜,畢竟周昂封神和咸陽縣城隍廟的神異,可是無數百姓親眼目睹的。

有了百姓的香火供奉,咸陽縣城隍法域的力量不斷壯大,就連法域中的縣城隍柏小囡,還有三司判官,以及一衆屬吏道行都跟着突飛猛進。

新的一年一天天開始,這春節也慢慢的遠去,有了周昂封神這件事,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奇人異士出現在西北要塞。

而這一次這些人,明顯要比第一批戰死的英靈強大不少,甚至其中已經出現了元神境的強者。

垂拱元年正月十五,新年的氣氛已經漸漸消失,這一日周昂再次出現在了要塞東北一隅的書院之中。

而這一次,周昂終於在進入書院前,在書院門口的石碑上寫下了幾個大字。

“潛溪書院”

這便是要塞中這座書院的名字,一座專門用來接待九州各地奇人異士的書院。

不過這名字倒也沒有什麼特殊含義,只是因爲在書院的一畔有條溪水名爲潛溪。

千里之外的京都之中也恢復如此,也沒人將新年皇帝祭拜太廟和西北興建伯封神之事做比較,只是偶爾還有人談論一下興建伯封神之事。

因爲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被另一件事吸引了,那就是即將開始的恩科。

第180章 此子需入我門下第94章 秀才朱爾旦第167章 雪妖畫皮第160章 王晉生背後有人第57章 還有本官第200章 各出手段(7000大章)第13章 劍城隍第192章 名字很長的劍招第7章 君子愛財第255章 一條新龍換舊龍第176章 安幼輿案第138章 曹公公一退第161章 妖瞳第239章 仗劍而起斬天地(7000章)第33章 雲深處第34章 《靈棋經》第201章 虛空論道第215章 金剛不壞神功(5000字章)第215章 金剛不壞神功(5000字章)第136章 煉丹一生專治腎虧第29章 縣衙班底第198章 餘鸞第二形態第158章 疑案頻發第86章 斬神劍第15章 神劍示警第251章 蘭臺書院與夫子第184章 道人餘十三第65章 帶兵進京第99章 秉筆太監第284章 諸天道場(大結局上)第67章 姜無畏關於後面的更新安排。第114章 成爲一個高品質大俠第215章 金剛不壞神功(5000字章)第4章 一杯老酒第46章 龍宮宴第197章 周元讓重傷第257章 夫子入京都第118章 泥書生第21章 浩氣長河第221章 法丈國師第254章 縣令周昂第152章 白蓮聖使第272章 聖人報仇第144章 紅丸第16章 百鬼幡第199章 四大真仙(6500大章)第241章 準備還朝第8章 望氣之術第161章 妖瞳第135章 不服就開戰第39章 清明詩會第95章 大理寺辦案第263章 妖穴魔窟第83章 畫壁上多出的人第63章 孤爲你鋪一條通天大道第120章 九宮神火柱第39章 清明詩會第240章 西北大捷,周子重生第41章 名妓瑞雲第46章 龍宮宴第169章 伯爺對你很感興趣第81章 臣還有事奏第3章 曇花一現關於後面的更新安排。第208章 地府娘娘第145章 第二枚紅丸第89章 上古石碑第224章 佈道天下第133章 西北急報第3章 曇花一現第76章 京城二傻第161章 妖瞳第235章 穿越者周昂第182章 秋容小謝第81章 臣還有事奏第60章 劍指杭州第281章 最終救贖第134章 走一步就是死第101章 鄉君(二更)第210章 你能把她當兄弟?第240章 西北大捷,周子重生第149章 垂簾聽政第14章 飛劍餘鸞第52章 今非昔比第127章 你舞劍我跳舞第156章 古琴雲掃第146章 專業造反白蓮教第242章 活在別人的念頭裡第163章 崆峒劍仙第176章 安幼輿案第189章 計先生與教宗第71章 大理寺卿第33章 雲深處第283章 征戰諸天第204章 後院起火第67章 姜無畏第66章 枉死城第55章 你母親是被你氣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