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回 青梅(二)

兩日後,有媒人上門替張生提親,王進士笑道:“窮書生與小丫鬟,正好配成一對,只是禮金太少,如果將青梅嫁入豪門,所得金銀必多數倍。”阿喜急忙勸道:“青梅伺候我多時,賣爲妾,於心不忍。”王進士點點頭,跟媒人說:“看在女兒面子上,我便吃一次虧,原價將青梅賣給張家,準備好銀子,隨時可來提人。”

青梅過門後,孝順公婆,曲意奉承,勤操家務,粗茶淡飯,不以爲苦,深得家人喜愛。她又擅長刺繡,刺得好,賣得快,購買者雲集,供不應求,藉此補貼家用,生活改善。青梅常勸張生上進,說道:“家務活由我一手包辦,相公你只管一心讀書,來日考取功名,我也跟着沾光。”

王進士上任那天,青梅前去送行,阿喜見之,哽咽道:“子得好歸宿,我不如你。”青梅道:“這都是拜小姐所賜,不敢忘懷。切莫再說婢不如主一類話語,奴婢受不起,會折壽的。”兩人灑淚而別。

王進士來到山西,半載後,夫人卒,靈柩停在寺中。又兩年,王進士因受賄罷官,罰款萬計,家貧不能自給,隨從逃散。是時,瘟疫大作,王某染病而死。留下一名老僕照料阿喜,未幾,女僕亦死。阿喜孤苦伶仃,鄰居婦女勸她嫁人。阿喜說道:“誰能爲我埋葬雙親,便嫁給他。”婦女聞言,對她又憐又敬,贈以鬥米而去。半月復來,說道:“我爲娘子極力奔波,事情難辦;貧者無力下葬,富者又嫌棄你家道中落,不願娶娘子爲妻,奈何!尚有一策,但恐娘子不能相從。”

阿喜問道:“什麼計策?”婦女道:“縣城李郎,欲覓側室,若見娘子姿容,必然高興,只要娘子點頭答允,厚葬雙親,不在話下。”阿喜大哭道:“我本官家小姐,如今要我給人做妾,實難從命。”婦女無言對答,嘆氣而去。阿喜日食一餐,殘喘度日,待價而沽。半年後,生活愈發難熬。

一日,婦女至,阿喜哭道:“困頓至此,每欲自盡。猶戀戀而苟活者,因雙親靈柩尚在,我若死去,誰替父母收斂屍骨?想來想去,姐姐昔日言語,未嘗無理,就按你說的辦吧。”婦人大喜,導引李公子前來,男女見面,李公子甚爲滿意,大悅,當即出錢料理後事,帶阿喜回家,拜見正室。大老婆爲人兇悍嫉妒,乍見阿喜,暴怒如狂,亂棒逐出,不許她入門。

阿喜披髮涕零,進退無依。有老尼過,邀與同居。女喜,從之。至庵中,懇求剃度,老尼不肯,說道:“我觀娘子,非久臥風塵之人。庵中陶器糧食,一一儲備,雖是粗米雜糧,但足以養活自己。且在此處安歇,時機一到,去留自便。”

住下沒多久,市中無賴見阿喜貌美,經常敲門騷擾,老尼不能制止。阿喜號泣欲死,老尼告到官府,官吏下令:嚴禁男子打攪出家人清修,衆無賴才稍稍收斂惡行。後來有人乘黑在寺壁底下挖洞,幸被老尼發覺,大聲呼叫,才肯離去。老尼再次告狀,官府抓住首惡,一頓死打,此後漸漸安寧。

一年之後,有貴公子自庵前經過,見阿喜容顏,驚爲天人,重金賄賂老尼,請她說情,撮合婚事,老尼婉言道:“她本是富貴人家女兒,怎甘心給公子做妾?你先回去,過一陣子再給你回覆。”公子既去,阿喜憤憤求死。夜夢父來,痛心說道:“孩子,以前你要嫁給張生,是我不許,連累你淪落至此,悔之晚矣。聽父親的勸,千萬別尋死,稍等數日,夙願尚可實現。”阿喜暗暗驚奇,天明盥洗,老尼進屋相見,說道:“瞧姑娘面容,濁氣盡消,福氣將至,煩惱不足憂,來日富貴,勿忘老身。”

語未畢,聞叩門聲。阿喜變色道:“必是貴公子家奴到了。”老尼開門查看,果然所料不差。家奴道:“少主命我前來詢問:那件事情辦得怎樣了?”老尼不動聲色,說道:“三天後再來,給你準信。”家奴道:“好吧,就給你三天。記住了:事若不成,你親自去跟少主交待。”老尼諾諾答允,將他送走。阿喜大悲,又欲自盡,老尼連忙制止。阿喜道:“三天後貴公子再來,到時怎麼辦?”老尼道:“一切有我,要殺要剮,一力承擔。”

次日午後,暴雨傾盆,忽聞數人敲門大叫,阿喜以爲又生變故,驚怯不知所爲。老尼冒雨開門,門外停着一擡軟轎,數名婢女,捧一麗人出;僕人簇擁,聲勢煊赫。老尼驚問道:“來者何人?”僕人道:“此乃司理大人內眷,暫避風雨。”老尼合十行禮,將麗人引入殿中,移榻請坐。家人女傭奔向禪房,各尋地方休憩,入室遇阿喜,見其容貌豔麗,爭相彙報夫人。無何,大雨更急,夫人起,請求道:“小女子想去禪舎轉轉,方便嗎?”老尼在前帶路,進入房舍,乍見阿喜,又驚又喜,目不稍瞬。阿喜亦顧盼良久。原來夫人正是青梅。

故人見面,各自失聲痛哭,青梅說起別離遭遇:自公公病故,張生守孝期滿,復出做官,仕途順利,連連升遷,眼下已受封司理職位。張生與母親先行上任,然後遷移家眷,自己此行便是去與相公會合。阿喜嘆道:“今日相逢,你我二人命運,可謂天壤之別。”青梅笑道:“幸虧娘子迭遇挫折,至今無偶,此乃上天欲令我姐妹重聚。若非下雨,何以有此邂逅?冥冥中自有天意,鬼神之力難測,人莫能知。”

說話間取出珠帽錦衣,催促阿喜換裝。阿喜俯首徘徊,意甚猶豫,老尼極力勸說,阿喜紅着臉道:“若與妹妹夫妻同居,名不正,言不順。”青梅勸道:“名分昔日早已定下,婢子怎敢忘記姐姐大德。試想一想,難道張郎是負義之人?”強令改裝,一行人辭別老尼而去。

至家,母子皆喜。阿喜拜見老夫人,說道:“今無顏見母。”老太太笑語安慰。隨即商量擇選吉日,替阿喜完婚。阿喜道:“庵中但有一線生路,亦不肯尾隨夫人至此。倘念舊好,賜予一間小屋,一隻蒲團,餘願足矣。”青梅笑而不語。

到了成親那天,青梅手持豔妝而來。阿喜左右爲難,不知如何是好。不一會,鼓樂大作,阿喜愈發難以主張。青梅率領幾名婢女,強行給她換上婚服,挽扶而出。大廳內,張生朝服而拜,阿喜無法,只得跟着盈盈對拜。青梅將二人送入洞房,說道:“虛位以待姐姐久矣。”又目視張生,說道:“今夜得以報恩,好自爲之。”返身欲去。阿喜捉住裙角不放,青梅笑道:“勿留我,洞房一事,我可不能代替。”輕輕掙脫手指,徑自去了。

婚後,青梅悉心伺候阿喜,從不冒犯。阿喜始終慚愧,難以心安。張母笑道:“不用彼此客氣,你兩位都是夫人,地位一般。”青梅一笑置之,仍是以奴婢之禮侍奉阿喜,不敢懈怠。

三年後,張生升遷入京,路過尼庵,以五百金替老尼賀壽。老尼不受,張生再三強求,才收下兩百金,起大士祠,建王夫人碑。後來張生官至侍郎,青梅生下二子一女,阿喜生下四子一女,張生上書陳情,聖旨嘉獎,二女俱封夫人。

第442章 居詐(三)第366章 安期島第236章 狼三則第412章 鴞鳥第449章 丐仙(一)第137回 庫官第274章 桔樹第452章 崔猛(二)第45回 廟鬼第50回 海公子第227章 顏氏第65回 酒友第149回 雨錢第86回 巧娘(三)第54回 聶小倩第99回 小髻第197章 西湖主第132回 產龍第236章 狼三則第68回 俠女第62回 豬婆龍第283章 胡四娘第7回 山魈第305章 梅女第352章 於中丞第136回 諸城某甲第262章 八大王第415章 周生第250章 考弊司第5回 瞳人語第281章 閻羅薨第207章 錢流第411章 青城婦第434章 青娥第160章 雙燈第345章 大鼠第309章 禽俠第296章 金和尚第35回 葉生第380章 瑞雲第340章 孫必振第397章 三仙第253章 向杲第410章 老龍船戶第312章 負屍第211章 堪輿第393章 於子游第360章 刁姓第185章 狐夢第271章 郭秀才第138回 宮夢弼第133回 保住第133回 保住第109回 商三官第400章 外國人第2回 耳中人第19回 蛇人第438章 小翠(二)第265章 羅祖第17回 嶗山道士第12回 王六郎第304章 醫術第300章 鬼妻第436章 宦娘第405章 蠍客第117回 番僧第57回 造畜第314章 周克昌第241章 蕙芳第402章 嘉平公子第168章 土地夫人第364章 義犬第397章 三仙第312章 負屍第409章 李八缸第348章 富翁第95回 李伯言第380章 瑞雲第49回 地震第233章 雲翠仙第415章 周生第398章 鬼隸第50回 海公子第23回 狐入瓶第128回 瓜異第326章 刑子儀第114回 劉海石第362章 金陵乙第13回 偷桃第8回 咬鬼第44回 齕石第42回 賈兒第297章 畫馬第68回 俠女第356章 抽腸第222章 荷花三娘子第403章 車伕第378章 喬女第298章 放蝶第356章 抽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