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

雖然我在此新開了一節,但袁盎的表演還遠沒結束,應該說關於他的事情還有很多。但這段時間發生過很多事情,爲儘量不打亂故事的先後順序,只好讓另外一個主角登場了,主角就是劉長。事實上,在劉長身上,袁盎也有極爲搶眼的表現。

關於劉長,我在前邊是做過介紹的。他比較囂張,人前人後稱呼皇帝爲“大兄”,還明目張膽地捶死了審食其(有人認爲此舉是劉恆授意),“暴戾”兩個字作爲他的評語,一點也不算過分。

縱然如此,劉恆還是沒去找他的麻煩,任憑他胡作非爲。

當然,劉恆鼓勵劉長的囂張行爲,是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因素在裡邊的,這我在前邊介紹過。

劉長捶死審食其後,劉恆不管不問。而袁盎在劉恆跟前說了這麼一句話:“過於驕橫必生禍患,應削減其封地。”

шωш ▲ttκá n ▲¢O

而劉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這件事也就這樣被擱了下來。

後來,劉長聞得袁盎的那句話後,罵了幾句娘,拎起錘子就準備去找袁盎的麻煩。幸虧身邊的人及時抱着他,沒讓他再搞一處恐怖事件。

雖然袁盎沒捱打,但沒少捱罵。劉長和袁盎兩個人就此也接下了仇恨,這終有一天會爆發。

在這段時期,劉長兇悍到了極致,誰敢說他的壞話,他會很不自覺地去抄傢伙。如此一來,人見人怕,連皇太后薄姬、太子劉啓都懼他三分。這,是危險的,然而劉長卻不自知。

可以說,劉長缺根筋,是個二球。他的這種性格,要是能老老實實在家裡待幾天,那簡直天方夜譚。出格的事情很快就被他搗鼓了出來。

在京城囂張一段時間後,劉長有些飄飄然,分不清了東南西北,認爲自己很牛,牛的連劉恆也得給他面子。劉恆是老大,他是老二,大有分庭抗禮的意思。

返回封地後,劉長把這種心理演繹到了極致,頗有創意地在他的一畝三分地上表演了起來。

他開動自己並不發達的腦子在自己的封地上搞了一套制度體系,把朝廷法令撂到了一邊,我行我素,甚至私自任命丞相(漢法,諸侯兩千石以上官員皆由朝廷指派),儼然成了另外一個朝廷。出入宮中皆警戒清道,把自己發佈的命令稱爲“制”,皇帝能搞的那一套,原封不動地用在了自己的身上。劉長這麼一搞,整個淮南成了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更誇張的是,不知道劉兄弟吃錯了什麼藥,不顧及自己的智商,毫不客氣、一本正經、言辭激烈、極爲囂張地給劉恆寫了幾份信,對時事做了些點評,還對劉恆的私生活指指點點。

劉恆的脾氣再好,也受不了劉長的折騰。最終,忍無可忍的劉恆給劉長寫了封長信,專業術語爲“申敕”。

這道詔令的原文很長,先把劉長捧了捧,然後是一連串的數落,最後引經據典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說,這篇文章寫的極好,雖然是罵人,但罵的極有水平,一針見血還滴水不漏。

並且此次前來負責申敕的人也很特殊——薄昭。這是皇帝的親舅舅,身居大將軍,身份特殊、位高權重。

薄昭把這道詔令生動傳神地給朗誦給劉長後,劉長的肺都要氣炸了。

這麼多年來,哪受過這等氣?呂雉在世時,還沒人敢用這等口氣和我說話。你薄昭算個什麼東西?他劉恆只因大我幾歲,才被功臣們擁立上位,我沒去爭那個位置,已很對得起他了,現在竟然蹬鼻子賞臉開始擺譜了。

不滿歸不滿,劉長還是規規矩矩地寫了封請罪書,違心地認了錯。雖然他很囂張,畢竟沒到精神失常的地步。

按理說,事情鬧到這地步,劉長也認了錯,應該消停了。名份已定,劉恆也掌控了朝局,這個時候,是不適合有非分之想的。然而,劉長卻咽不下這口氣,他用行動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劉長犯病了,一場荒唐的造反劇情開始上演。

就在劉長憤恨之時,一個人及時出現在他的身邊,這個人的名字叫柴奇。這個人的名字雖然叫“奇”,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如果不是有一個牛氣的老爹,根本就沒機會趟劉長這灘渾水。

柴奇的老爹叫柴武。

柴武我在前邊提到過,就是滅掉劉興居的那一位。雖然我在前邊沒有介紹過柴老同志,但這個人卻是位不折不扣的牛人。

柴武跟隨劉邦比較早,幾乎所有關鍵性戰役都有幸參加。

在劉邦革命的早期,柴武的任務是搞防禦,主要是守護老巢,爲劉邦有個穩定後方出力頗多。楚漢爭鋒時,曾跟隨韓信在齊國鬧騰了一陣,被封爲棘蒲侯。

後來韓王信、陳豨先後造反,柴武改防禦爲進攻,跟隨劉邦揮師北上,連勝三陣,一舉成名。一戰參和,擊斃韓王信;二戰擒獲王黃、曼丘臣;三戰擊潰陳豨。當然,那次戰役是劉邦親自帶隊,參戰的人有很多,但柴武的表現絕對可圈可點。

可以說,柴武打仗的水平,絕不在灌嬰、夏侯嬰之下,但由於他前期一直在搞防守,亮相的機會不多,因此在史料裡留下的痕跡比較少。

再後來就是劉興居造反,劉恆封柴武爲大將軍,率軍十萬,南下滎陽。柴武又一次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三下五除二就把劉興居打回了原形。

通常說“老子英雄兒好漢”,柴武如此牛氣,生出來的兒子不應該太差勁。然而,作爲長子的柴奇(棘蒲侯太子)卻並不那麼一回事。

柴奇畢竟出身於武將之間,從小喜歡打架,對惹是生非這種事情有獨鍾,並且長的魁梧彪悍,方圓幾十裡的地痞**見了他都得立正敬禮,稱一聲“老大”。在這一點上,他頗有劉邦的風範。

柴奇的行爲讓老爹很頭疼,也沒少收拾他,可效果不佳。因此,柴武把自己的好兒子看的很緊。

可後來,朝廷的一道詔令打亂了柴武的安排,這道詔令就是“諸侯就國”。當然,做爲棘蒲侯的柴武也在其列。

但柴武並沒去封地,而把太子柴奇打發回了老營。因爲朝廷的那道詔令還有一項補充:有詔令而留朝者,太子歸國。

這項補充規定依然適用於柴武,因爲柴武被留在了朝廷,而做爲太子的柴奇去了封地。

至此,沒人管束的柴奇成了一匹脫繮的野馬,其無厘頭的行爲終於演繹到了極致。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