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拜師

傅雲英最終沒能從傅雲章那裡借走黃汴的《一統路程圖記》。

傅雲章要求她每天到他的書房抄半個時辰的書,什麼時候抄完,什麼時候借她下一本書。

傅四老爺喜滋滋替傅雲英答應下來,眼珠一轉,試探着道,“這麼說,雲章你就是英姐的老師了,人家師傅教學徒手藝都有拜師儀式……”

說到一半,他故意壓低聲音,露出遲疑忐忑之色。

傅雲章善解人意,沒讓他爲難,道:“無妨,英姐,你去斟一盞茶。”

傅雲英一愣,她還沒開口呢,怎麼就拜師了?而且傅雲章不是說他的字寫得不好嗎?那他還誤人子弟?

傅四老爺看她發愣,使勁推她,“這孩子一定是歡喜傻了,英姐,茶壺在外面月牙桌上,快去。”

傅雲英暗歎一口氣,走到外間,月牙桌上一套梅蘭竹菊細瓷茶鍾。她墊腳夠到茶壺,倒了杯熱茶,走到傅雲章身邊,高高舉起茶盤,“二哥,吃茶。”

傅雲章垂目看她,一言不發。

她手舉茶盤,面色平靜,站得筆直。

傅四老爺屏息凝神,一顆心提了起來。

書房裡鴉雀無聲,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傅雲英一動不動,穩如庭外靜靜矗立在日光下的靈璧石。

傅四老爺擦了好幾回汗,傅雲章這才慢條斯理地把整隻茶盤接過去,擱在條桌上,端起茶鍾,淺啜一口,“明日巳時正過來,可能做到?”

傅雲英點點頭。

傅四老爺心花怒放,眉飛色舞,回到家裡,茶也不吃,帽子也不摘,先徑直去大吳氏的正院顯擺,“娘,二少爺答應收英姐當學生了!”

一片寂靜,屋子裡的女眷們呆若木雞。好半天后,還是盧氏最先反應過來,“果真?”

“這豈能有假?”

傅四老爺摘下六合帽,對着自己扇風,“從明天開始,英姐上午去二少爺那裡上課,下午還是孫先生教她。”

大吳氏從震驚中緩過神來,盯着傅雲英看了許久,皺紋舒展,笑眯眯道:“英姐,你過來,到奶奶這兒來。”

傅雲英走到大吳氏跟前,挨着大吳氏吃果子的傅桂和傅月讓開地方,拉她上羅漢牀。

大吳氏捧起她的臉,頭一次仔細地打量她,親熱地摩挲幾下,“二少爺是我們傅家的貴人,難得他喜歡你,你要好好聽話,不能惹二少爺生氣。回頭泰哥和啓哥有什麼問題想要請教二少爺,你幫他們說說好話,要論寫文章的本事,這黃州縣還是二少爺的功名最高,學問最好。以後泰哥和啓哥出息了,你們姐妹幾個才能挺直腰桿。”

“娘說得對,也是我們英姐有福氣,竟和二少爺投緣……”盧氏拉起傅雲英的手,笑道,“英姐好像長高了,得重新裁幾件新裙子,這袖子緊巴巴的。”

大吳氏道:“你看着辦,大房的容姐有什麼,英姐也不能少了,免得人家看輕我們。”

屋子裡的丫頭、婆子見大吳氏和盧氏高興,在一旁跟着起鬨,裁衣裳、打首飾、裝點書房……討論着討論着,忽然說起傅容和蘇桐的親事。

“庚帖已經換了。”

傅四老爺喝口茶,緩緩道,“不過容姐和蘇桐年紀不大,這事暫時只有咱們家裡人曉得。前幾天傅三老爺帶着蘇桐去縣禮房報名,找了五個秀才爲他作保。這是他頭一次下場考試,若能順利通過四場縣考,就能繼續參加府試,府試也通過的話,最後的院試基本沒什麼問題。陳老太太說等蘇桐考取功名,就對外宣佈親事。”

雖然知道以傅月的條件,難以和傅媛或者傅容競爭,但盧氏心底還是存了一點希望。蘇桐是傅三老爺養大的,和傅媛青梅竹馬,人人都看得出來傅媛喜歡蘇桐,但最後他們倆的親事不是還是告吹了麼?盧氏盼着陳老太太和傅媛的娘一樣嫌棄蘇桐貧苦,沒想到這一次事情定得這麼快,剛傳出風聲,兩家已經把婚期都定了。

她臉上難掩失望之色,又怕讓下人看出來落人話柄,遂強笑着道:“這可是一樁好姻緣!”

到底還是不甘心的,乾巴巴讚了一句後,她從傅月的攢盒裡抓起一把瓜子,藉口回房辦事,告退回去。趕走房裡的丫頭,一個人躺在窗下嗑瓜子,一顆接一顆咬得嘎吱響,把滿腔失望和憤恨都撒在瓜子皮上。

拜傅雲章當老師以後,家裡再沒有人敢當面非議傅雲英讀書上學的事。婆子、丫頭們一開始背地裡拿這事當笑話議論,好巧不巧被傅四老爺撞着幾次。傅四老爺大發雷霆,罰工錢的罰工錢,發賣的發賣,一時之間下人們噤若寒蟬,乾脆連五小姐幾個字也不提了。

傅雲英耳根清淨了不少。

傅雲章果然是傅家的金鳳凰,雖然他甚少在族中女眷長輩們面前奉承,但女眷們個個把他視作傅家的寶貝疙瘩,幾乎爲他馬首是瞻。

傅雲英成了傅雲章的學生,當夜大吳氏、盧氏、傅三嬸就紛紛給她送來各種禮物。大吳氏這次很大方,銀簪子、銀鐲子之類小娘子最喜歡的首飾送了一整套,盧氏送的是江南那邊時興的衣料,傅三嬸囊中羞澀,送了幾樣她自己親手做的針線。 ωωω●тtκan●C〇

連整日閉門不出、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小吳氏也做了幾雙鞋子送她。

韓氏清點各房的禮物,一一收好,驚喜道:“原來拜個老師就能讓你奶奶消氣,我這些天白擔心了。”

傅雲英坐在油燈前背書,聽了母親的話,笑而不語。

女眷們忽然改變態度,不是因爲她,而是爲了示好傅雲章,又或者是想討好傅四老爺。說到底,這個世道,一切標準都是男人定下來的,女人必須依照他們定下的準則行事。

憤恨無濟於事,她只是一個弱女子,不可能打破規則。那麼就努力適應規則,利用規則,直到有一天,能徹底擺脫規則。

甚至於,凌駕於規則之上。

翌日傅雲英準時起來。窗外鳥鳴啾啾,天已經亮了,晨光熹微,天邊泛白,草葉上露水未乾,芳歲拎着水壺從竈房一路走到院子裡,裙角溼了一大片。

她洗漱吃飯,吃的是五味肉粥,一盤油鹽炒茼蒿葉子,一盤蝦仁炒莧菜,一碗亮汪汪的油蒸茄子,一小碟桂花腐乳。

還有一碗現蒸的汽水肉。這是傅四老爺特意交代的,她每天早上必須喝小一盅汽水肉。汽水肉現蒸現吃,質嫩柔滑,營養豐富,最適合老人和幼兒吃,大吳氏就常吃這個。

她捱過餓,吃飯不需要別人勸哄,和韓氏對坐着吃完肉粥和汽水肉,走到院子裡漫步消食,然後默誦早起讀過的那一段書,等韓氏收拾好,母女倆一起去正院。

大吳氏年紀大,覺少,歪在榻上和丫鬟說話,裡間牀帳是掩着的,傅桂還沒起。看到傅雲英,大吳氏來了點精神,一迭聲問丫鬟敷兒,“什麼光景了?”

敷兒答道:“還早呢,辰時剛過。”

大吳氏催促傅雲英,“早點回去準備好,別誤了時辰,二少爺事情多,肯抽出半個時辰教導你,是你的福分。你機靈點,別使小性子。”

傅雲英聽祖母絮絮叨叨交待了一大堆,淡淡應一聲,告辭出來。路過梢間的時候,迎面剛好碰到指揮丫頭灑掃庭院的盧氏,又被拉着叮囑了一大堆,直到傅四老爺在裡屋喊盧氏過去幫他找一件春羅衣裳,她才脫身。

丫鬟芳歲和朱炎跟着她一起去大房,虧得她現在年紀小,行動不必忌諱什麼,如果她再大幾歲,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每天帶着丫頭出門。雖然這一條街住的全是傅家本家親戚,但小娘子到十三歲左右就不便出門走動。

她收拾好文具匣,隨即想到這文具匣是傅雲章送的,帶過去好像有點太刻意的感覺,而且只帶紙筆,用不着把文具匣都搬去。想了想,打發芳歲去找傅雲啓借他的招文袋一用。

傅雲啓端着粥碗哼哼唧唧不肯借,“讀書的東西,怎麼能隨便借人呢?”

芳歲回房原話學給傅雲英聽。

傅雲英嘴角輕扯。

韓氏怕她發脾氣,忙道:“算了,先拿竹絲攢盒頂一頂。招文袋不就是一個裝紙筆的袋子嗎?娘今天給你做一個,你明天就能用上新的。”

傅雲英沒說什麼,拾掇好隨身要帶的東西,出了院子,那頭卻有人來接。

是昨天見過的小廝蓮殼,袖手站在照壁後面等她,天生一張討喜的笑臉,“五小姐早。”

傅雲英向他道好,眼神淡掃,芳歲會意,從攢盒裡抓了一大把雲片糕、牛皮糖塞到蓮殼手裡。

蓮殼謝了又謝。

傅雲章身邊的人取名很隨便,蓮殼、蓮葉、蓮花,寓意“連中三元”,兆頭是好的,但是這名字未免太俗氣,尤其和他本人的氣質一對比,更顯粗陋。

這是傅雲章身上的矛盾之處,他給人的感覺本應該是一個雲淡風輕、超然物外的雅士,黃州縣人口中的傅二相公正是如此,溫文爾雅,天資聰穎。

但真正接觸到傅雲章以後,傅雲英發現他似乎和傳說中的不一樣。

比如他的書房……實在太亂了。

昨天還可能是意外,今天明知道她要來抄書,傅雲章還是沒有收拾書房,書架上仍然凌亂不堪,書本紙紮冊子畫軸胡亂堆疊在一起,牆角橫七豎八躺着一大疊散開的絹帛,顏料灑了一地,簡直觸目驚心。

傅雲英對着眼前雜亂的書桌發了會兒呆,再扭頭看幾眼坐在房廊檐下凝望院中山石、一派儒雅氣度的傅雲章,嘴角輕輕抽動了幾下……果然,人不可貌相。

她沒讓芳歲和朱炎進書房,以免這兩個小丫頭見到崇拜的二少爺真面目後大失所望。其實她完全是多慮,丫頭們看到二少爺的書房一團亂,心疼還來不及,絕對不會因此就對二少爺失望。

“二哥,這卷畫軸放在哪兒合適?”

她放下裝文具的攢盒,捲起袖子,小心翼翼逡巡一週,指指書桌上堆成小山包的畫軸,問道。其他翻開的書本她不敢碰,怕弄亂了傅雲章做的標記,唯有畫軸可以搬動。

傅雲章回過神,看她探出半邊身子認真詢問他,表情嚴肅,嘴角輕抿時頰邊似乎有個若隱若現的笑渦,太過正經,反而有種小丫頭裝大人的感覺,更顯可愛。

他笑了笑,起身進屋,寬袖隨意掃過書桌,嘩啦啦把所有書軸書冊粗暴地推到一邊,“等蓮殼進來收拾,你開始抄書吧。”

傅雲英歎爲觀止,難怪傅雲章的書房這麼亂,原來他就是這麼整理書桌的……

她朝傅雲章作揖,然後找到《一統路程圖記》,取出自己常用的筆,鋪好紙,開始抄寫。

傅雲章站在她身後看了一會兒,忽然問:“文具都是四叔買的?”

語氣不像是單純的詢問,有種淡淡的惆悵。

她愣了片刻,很快明白過來,“四叔對我很好。”

傅雲章是遺腹子,從出生起就沒了父親,陳老太太靠織布把他拉扯大,還供他讀書,孤兒寡母,肯定吃了很多苦頭。窮人家的孩子讀書上學,光是每天要用的紙筆文具這一項花費,就是一大難題。他當年讀書時,肯定曾經爲買文具四處受過不少委屈,說不定陳老太太不得不帶着他一家家去求親戚們施捨,才能湊夠買文具的錢。

她也沒了父親,傅雲章看到她,就會想起小時候的自己。

難道……他之所以順水推舟當她的老師,就是因爲這個?

她回答得乾脆,明顯發自內心,沒有一點勉強。傅雲章收起悵然之色,道:“那就好。”

第50章 第 50 章第46章 回家第122章 混亂第72章 祝壽(捉蟲)第44章 自救第42章 偷拿第16章 金銀蛋餃第54章 寫信(捉蟲)第18章 買書第122章 混亂第111章 下獄第160章 (十一)第42章 偷拿第57章 江城書院第48章 懲罰第71章 考課第4章 芝麻團第80章 出走第112章 保證第126章 宅子第57章 江城書院第37章 冤枉第66章 殺雞第32章 說定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捉蟲)第8章 訓兄第114章 回來第53章 破題第82章 制藝手冊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捉蟲)第11章 蜜汁燉肘子第11章 蜜汁燉肘子第24章 端午(修改)第59章 道歉第75章 踐行第39章 圖志第90章 驛站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03章 仇恨第94章 考試第138章 考官第145章 銀荒第27章 善後第31章 心事第131章 剿襲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捉蟲)第116章 交心第139章 並肩第153章 (四)第107章 懷疑第114章 回來第65章 藏書第72章 祝壽(捉蟲)第146章 過年第83章 高中第165章 結局(四)第82章 制藝手冊第12章 烤紅苕第53章 破題第139章 並肩第12章 烤紅苕第123章 說開第138章 考官第158章 (九)第85章 噩耗第9章 山楂糕第53章 破題第163章 結局(二)第121章 駕崩第71章 考課第44章 自救第106章 初案第18章 買書第61章 廢后(捉蟲)第155章 (六)捉蟲第138章 考官第111章 下獄第98章 選中第43章 返程第50章 第 50 章第24章 端午(修改)第64章 心機第22章 驚聞第110章 歸京第35章 高人第32章 說定第100章 回京第121章 駕崩第93章 解決第85章 噩耗第116章 交心第77章 黑手第24章 端午(修改)第73章 做戲第136章 夜談第106章 初案第32章 說定第106章 初案第96章 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