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仇恨

傅雲英正式開始幫汪玫畫插畫後,這位傳說中的南直隸大才子終於露出他的真面目。

他實在太挑剔了。大到整幅畫的運筆,小到完全看不出的線條,全都要符合他的要求,即使他的要求聽起來完全沒有什麼意義,一幅畫稿重畫了幾十甚至上百遍,他還因爲一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要求傅雲英重畫。

她終於明白爲什麼宮廷畫師都和汪玫劃清界限,唯恐避之不及。

別看他提要求時笑眯眯的,要多慈祥有多慈祥,折磨身邊的助手時他也是那張笑臉。

很多時候他最後選中的畫稿和一開始的幾本一模一樣,一點改動都沒有,但他就是要反反覆覆看過全部畫稿後才肯定下合格的。

助手們被他的反覆無常折騰得快要崩潰,每天都有人請辭。

除了汪玫自己的學生外,傅雲英是唯一一個一直堅持下來的人。

多虧當初趙師爺爲了磨鍊她,天天要她畫荷葉,她畫幾個月也沒有焦躁。現在汪玫只是一遍遍讓她按照要求重畫而已,她只當是畫新圖,每天交了畫稿,聽汪玫把畫稿罵得一無是處,然後按照他的要求重畫,如此周而復始。

到後來,汪玫的學生們一致決定每次的畫稿都由她主筆,因爲主筆也是主要捱罵的那一個。

這樣的好事,她欣然應允。面無表情畫好畫稿,面無表情拿去給汪玫觀閱,然後面無表情被笑眯眯的汪玫打回來重畫,接着面無表情回值房準備新的畫紙。

還別說,她一直這麼面無表情,古井無波,任勞任怨地辛苦作畫,汪玫竟然不好意思繼續罵她了。

又一個月下來,大家發現汪玫對她的態度從一開始的挑剔苛刻到慢慢的和風細雨,默許由她主筆,再到最後,竟然能心平氣和地和她討論,不會像對待其他學生那樣拿到畫稿就先罵一個狗血淋頭。

其他人不由嘖嘖稱奇,傅雲果然人不可貌相,竟然能承受住老師的摧殘。

汪玫罵學生們不爭氣:“光會捱罵有什麼用?還得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哪裡有不足,傅雲每天都在進步,我纔對他刮目相看,你們天天都跟在我身邊,光記得我是怎麼罵你們的了,其他的一點都沒學會!”

學生們羞慚不已,但是一想到進步的代價是天天被老師指着鼻子罵,而且是各種能把人罵得恨不能立刻尋死的諷刺、挖苦,認真權衡一番,算了,這種榮幸還是讓給傅雲吧。

汪玫奉皇上之命編書,皇上很關心書的進度,常常召他過去回話。他提起傅雲英,讚賞有加。

皇上得知傅雲英是太子東宮的人,點點頭,當着文武大臣的面頒下賞賜若干。

太子很高興,這天把傅雲英叫到跟前,賞她一套自己平時用的文具。

她終於有了正式的品級,雖然只是最末等的校書一職,但大小也是個官。

爲了和崇拜的人更近一步,袁文終於捨得放下架子,主動和傅雲英攀談,問她汪玫有沒有傳授她作詩的技巧,平時都教她什麼。

也有嫉妒汪玫受皇上重用的人說酸話,“汪玫那人性情暴躁,傅校書跟着他,最先學會的一定是怎麼罵人。”

周圍的人鬨然大笑。

說這話的人是吏部的一個從七品小官,汪玫前半生倒黴,但順利通過殿試後,明眼人都知道他以後必定能快速升遷,難免招來一些嫉恨。

這時候他們正從千步廊出來,周圍都是下衙準備歸家的六部官員。

傅雲英環顧一圈,朗聲回答袁文的話,道:“汪大人名揚天下,我能從他身上學到一點皮毛,便受益無窮了。他平時確實嚴格,但若能畫出讓他滿意的畫作,他也從不吝誇獎。而且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如此,寫一篇文章,往往要反覆修改幾十遍,爲了一個字,來來回回推敲好幾天,如此方能寫出字字珠璣的錦繡文章。金陵神童,非浪得虛名。且汪大人性情直率,從不會背後傷人。以身作則,乃爲良師。”

聽了這話,正湊在一處笑話汪玫的人不由訕訕,都沉默了。

剛纔說酸話的人臉拉得老長,拂袖而去。

袁文很仰慕汪玫,見她爲汪玫說話,頓時覺得她比平時順眼了不少,不過想起自己無緣受汪玫教導,又忍不住有些失落,嘆一聲,道:“可惜我不擅長丹青。”

如果能給汪玫當助手,他做夢都能笑醒,哪怕汪玫天天罵他,他也甘之如飴呀!

傅雲英瞥他一眼,沒有說什麼。

以袁文的承受能力,他最好還是不要和汪玫離得太近,要是哪天他真的如願以償,成了汪玫的助手,汪玫輕飄飄幾句批評的話說出口,袁文當場就得羞憤欲死。

一旁的周天祿很不屑地嗤了一聲,毫不留情地打擊袁文,“袁兄,就算你會畫畫,汪大人也不會挑中你的。”

袁文氣結。

不遠處,一輛馬車從三人身邊經過,慢慢駛過長街。

車廂裡,車簾落下,擋住長街的景象。王閣老微微一笑,捋須道:“你的這個助手倒是不錯。”

坐在他對面的人一張笑嘻嘻的和善臉孔,白白胖胖,手裡拿了把摺扇慢慢搖着,正是翰林院修撰汪玫。他嘴角翹起,笑道:“可惜他是霍明錦的人。”

王閣老嘆了一句,道:“霍明錦的人又如何?我只看他的品性。姚文達提起過他,你也知道姚文達那個人,眼光一向高。”

車廂中的另一人,王閣老的學生插言道:“他是傅雲章的弟弟,傅雲章爲人寬和,他卻不掩鋒芒,現在我們正缺這樣的人,若是他們兩兄弟都能爲我們所用,那就好了。”

王閣老笑了笑,另起話題,對汪玫道:“皇上有意讓你去刑部。”

刑部和大理寺都由沈介溪把持,有時候官員彈劾沈介溪,摺子根本送不出內閣,御狀還沒告,就被沈介溪的人抓住把柄或者隨便安一個罪名下獄害死。皇上怒極,但爲了朝堂穩固,不能大動干戈,只能先一步步安插他的人手進去。

霍明錦在明處,王閣老在暗處,等霍明錦和沈介溪分出勝負,王閣老將爲皇上一舉剷除兩個心腹大患。

汪玫不想和其他進士那樣慢慢熬資歷,雖然那樣是最平穩的,他蹉跎多年,想和族中那位讓汪家一舉成爲世家大族的汪閣老一樣破格升遷,那就必須得冒險,成功的話他將平步青雲,失敗的話可能一敗塗地,再無起復之日。

他毅然選擇冒險,富貴險中求,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自小就是人人矚目的天才,必將成就一番不俗的壯舉。不能青史留名,也得烜赫一時。

汪玫朝王閣老點點頭。

皇上命他爲太子編書,就是在爲提拔他鋪路。等書編成,他必定受到嘉獎,屆時授官名正言順。

……

春暖花開時節,會試如期舉行。

袁三從考場出來,臉發白,腿發軟,身上一股刺鼻的氣味,倒在前來接他的傅雲英腳下。

傅雲啓和王大郎合力將他擡到馬車上。

他睡了一天一夜,醒來之後第一句話就是:“老大,我想吃扣肉。”

肥肥膩膩的大塊燒肉是他的心頭好。

傅雲英失笑,先讓他吃了碗清淡的肉絲粥。

他三兩下吃完,把碗底颳得乾乾淨淨,道:“這一次我肯定考不中,我得寫點故事攢錢。我想過了,就寫一個落第舉人行俠仗義的故事!”

傅雲啓平時愛和他擡槓,這一次沒有笑話他,難得貼心了一回,和他說書坊新書的事。

“現在遊俠故事賣不動了,你還是寫神話故事吧,像《西遊記》那樣的。”

袁三翻了個白眼,“那還不如寫書生和富家小姐……”

他挑了挑眉,笑得很曖昧。

傅雲啓聽懂他的話外之音,強烈反對:“不行,我們家的書坊不賣豔情小說!”

兩人爭得臉紅脖子粗。

雖然袁三篤定自己考不上進士,放榜那天,傅雲英還是悄悄讓人去看榜。

下午下人回來稟報,沒有袁三的名字。

她嗯了一聲,袁三還年輕,考不上才正常。

下人又道:“公子,小的看榜上有一位叫蘇桐的進士老爺,籍貫是湖廣人,好像是我們家的親戚。”

傅雲英愣了片刻,微微一笑,點頭道:“確實是親戚,去準備賀禮吧。”

來到京師以後,蘇娘子和蘇妙姐曾來過高坡鋪,蘇桐隨他的老師出門遊歷,人不在京師,傅雲英很久沒見過他了。

兩天後,有人拿着蘇桐的帖子在外邊叩門。

傅雲章這天在家,正和傅雲英坐在廊前海棠花樹旁下棋,聞言,命請進來。

腳步聲由遠及近,一個戴大帽,穿青色交領青布直身的年輕男子走了進來,朝二人拱手致意。

好半晌後,傅雲英才認出蘇桐來。

幾年不見,他長高了許多,眉眼五官還是那個樣子,但是整個人的氣質和以前截然不同,明明還是一樣的眼睛一樣的鼻子,卻又像是變了一個人。

離了黃州縣,離了傅家,那股總纏綿在他眉宇之間的鬱氣煙消雲散。

以前的他是個俊秀斯文的少年,現在差不多和傅雲章一樣高挑,舉止沉穩,是個頂門立戶的男人了。

傅雲章也怔了一會兒,起身笑道:“桐哥長高了許多,竟認不出來了。”

蘇桐一笑,臉有些紅,這讓他瞬間又變回那個寄居傅家讓人捉摸不透的少年,摸摸鼻尖,道:“大概是來了北方多吃米麪的緣故。”

下人進來奉茶,傅雲英讓出位子,讓蘇桐和傅雲章對弈,自己找了張小鼓凳,陪坐一旁。

蘇桐進入國子監以後表現優異,之後憑國子監優等生的身份直接去考會試,他讀書很刻苦,來京師以後,除了去國子監應卯,每天安心在家中讀書,真正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國子監祭酒很賞識他,去年回鄉時特意帶上他,諄諄教導,他此次會試考了一百二十三名。

他和傅雲章一樣都是貢士了。

傅雲章以前就很看好蘇桐,得知他高中,自然欣慰。

說了些別後各自的經歷,傅雲啓和袁三從下人口中知道蘇桐登門,也過來了,大家說起以前在江城書院求學的事,說說笑笑,很熱鬧。

吃過飯,傅雲章把蘇桐叫進書房,告訴他保和殿複試要注意什麼,這一屆他們將一起參加殿試,說來大家都有些感慨。

午後,蘇桐告辭回去。

傅雲英親自送他出去。

天氣乍暖還寒,海棠花開得稀稀落落,臺階上紅白花瓣錯落,鋪了淺淺一層。

傅雲英示意僕從們都下去,從袖中摸出一封信,遞給蘇桐,“這是媛姐給你的,一直放在我這裡,我想還是親手交給你比較好。”

那是去年的事了。也不知道傅媛到底從哪裡打聽到他們即將上京,有一天家下人通報,說傅媛一個人找過來了,大家都吃了一驚。因爲傅媛一個未出閣的而且從未出過遠門的小娘子,竟然能一個人從黃州縣找到武昌府。

傅雲英見到傅媛的時候,她神情侷促,努力讓自己顯得大方一點,但一張嘴,說話卻是低聲下氣的:“雲少爺,求您了。”

傅媛是傅家這一代小娘子生得最漂亮標緻的,傅雲英還沒到黃州縣時,就常常聽傅家下人提起這位小姐,說她生來就好看,父母又疼寵,以後必定能嫁到大戶人家去。

這樣一位自小被家人捧在掌心裡呵護的小姐,卻衣衫襤褸,忍着羞恥求傅雲英幫她一個忙。

她給蘇桐寫了一封信……傅家的小娘子都不上學,傅媛卻能寫幾個字,只因爲蘇桐是個讀書人,她便偷偷學着認字。

蘇桐看到信上熟悉的筆跡,臉色變了變。

春風拂面,落英隨風飄落,擲地有聲。

傅雲英緩緩道:“媛姐嫁人了。她爹落魄了,她生得貌美,縣裡的潑皮趁機上門鬧事,她娘怕她受苦,做主將她嫁給鄉下一戶殷實人家,我聽嬸嬸說,她丈夫老實忠厚,對她很好。她一直是縣裡聞名的美人,她丈夫很早就喜歡她,能娶到她很高興。”

蘇桐沉默了許久,看着枝頭嬌豔欲滴的海棠花,嘴角一扯,“嫁人了?也好……”

語氣平靜,傅雲英聽不出他到底對傅媛有沒有一絲喜歡。

“我知道傅媛是個好姑娘,不過我絕不會娶她。”

蘇桐閉了閉眼睛,“這事藏在我心底很多年……我誰都沒說過……連我娘和我姐姐也一點都不知情。你知道,我姐姐是傅家的媳婦,因爲這一層關係,傅三老爺纔會照拂我們母子幾人……我姐姐……”

他彷彿在極力隱忍什麼,眼圈瞬時便紅了起來。

傅雲英按住他的手,她大概猜到了一些,只是沒有去證實過,“我明白了,你不用說出口。”

蘇桐渾身發抖,過了很久,才慢慢平復下來。

“不……我要告訴你……我親眼看着他們逼死我的姐姐……因爲傅三老爺的兒子死了,我姐姐成了寡婦,她年輕,長得漂亮,還能再嫁,有人上門求親,傅三老爺不答應,他要我姐姐一輩子給他兒子守寡,可我姐姐還沒有二十歲,她還那麼年輕!”

蘇桐眼中流下淚水。

這是傅雲英頭一次看他哭。

那一晚雷聲轟鳴,雨勢磅礴,蘇桐怕驚雷,找到姐姐房裡,躲在姐姐牀下不知不覺睡了過去。半夜裡,他忽然被一陣哭叫聲驚醒。

傅三老爺和族裡其他人闖進他姐姐的房裡,逼着他姐姐上吊,只因爲他姐姐想改嫁。

“我想爬出去,我要救姐姐……姐姐被他們拖走的時候,看到我了。”蘇桐擦了擦眼淚,眼神冷漠,“她脖子裡套了根繩子,她拼命對着我搖頭,我知道,如果我被他們發現,我們一家都得死……我沒有出去,姐姐對我笑了一下,然後被她們活活勒死。可笑他們後來還想給我姐姐請一座貞節牌坊,因爲她是殉夫而死……多少貞節牌坊,就是這麼來的。要不是二哥堅決反對,說不定他們真的能把牌坊蓋起來。”

他這一生都沒法忘記那個深沉的雨夜,屋外雷聲陣陣,雨水敲打在臺階上嘩嘩響。他的姐姐一邊掙扎,一邊努力用眼神安撫他,警告他不要出去,她死的時候,臉上還帶着笑。

多少次午夜夢迴,他哭着醒過來,第二天卻得掩下仇恨,恭恭敬敬朝傅三老爺行禮。他恨傅三老爺的虛僞,卻不得不在人前裝出感激模樣。他真的恨啊,恨不能生吞其肉,將傅三老爺挫骨揚灰……可他太小了,什麼都做不了。

他什麼都沒蘇娘子說,蘇娘子和蘇妙姐如果知道真相,早晚會露餡。他一個人每晚一遍遍在仇恨中鞭策自己,他要努力讀書,等他出人頭地了,就能親手爲姐姐報仇。他心中有一道傷口,從未癒合,每天鮮血淋漓,提醒他姐姐死得不明不白。

傅雲英沉默了很久。

難以想象,蘇桐小小年紀,要如何隱忍,才能一日復一日和仇人朝夕相處。

那太苦了。

苦得她不忍去想。

蘇桐說完當年的事,低頭,接過傅雲英手裡的信,沒拆信,臉上的表情一點一點冷下來,直接將信紙撕得粉碎。

清風拂過,將碎紙片吹得到處都是,落花夾雜着碎片,撲了他一臉。

他擡手揮開被風吹得到處都是的碎紙,輕聲道:“英姐……我以前曾想利用傅媛對我的愛慕報復傅家……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傅雲英望着一地碎紙,想了想,搖搖頭。

每個人對待仇恨的態度不一樣,親眼看着親姐姐慘死,那樣的仇恨,蘇桐做出什麼來她都不會驚訝。

她想起阮君澤,他那時候還是個孩子,卻有了狠厲的神情,他告訴她,他要殺光沈家每一個人,連襁褓中的嬰兒都不放過。

冤冤相報何時了,但真的事到臨頭,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忘記仇恨,和仇人一笑泯恩仇?

傅雲英覺得自己大概是做不到的。

她不會像阮君澤那樣決絕到想殺光仇家每一個人,但如果有一天沈家真的倒黴了,她心裡大概還是快慰居多。

他們是普通人,不是大徹大悟的聖賢。

蘇桐看着她,嘴角揚起,“我差一點就那樣做了……可是我總會想起二哥,他對我很好,很照顧我,他警告我,心機不能用在傅家小娘子身上……”

傅媛和他姐姐的死沒有關係,他不該拿傅媛泄恨。

但也僅限於此了,看到傅媛,他就會想起醜惡虛僞的傅三老爺,然後回憶起姐姐臨死前笑着流淚的臉。

所以他從來沒有喜歡過傅媛,一點點都沒有。

哪怕傅媛是黃州縣最漂亮的小娘子。

“我告訴你這些,是想告訴你……”蘇桐口氣一變,聲音略微拔高了點,“我已經放下以前的事了,逝者已逝,你不用爲我難過。不過仇還是要報的,傅老三還有他的幫手我全都記下了,待我考完殿試,我會親自找到他們,親手爲我姐姐報仇雪恨,以慰我姐姐在天之靈。他們一個都逃不掉。”

他現在變得強大起來了,可以爲姐姐報仇,保護家人。他以後再也不用怕傅三老爺了。

傅雲英心中百味雜陳,擡頭看房檐下的海棠花枝。

“我沒告訴二哥這事,但我覺得有必要告訴你。”蘇桐看她一眼,挪開視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那次你四叔出事,我和趙琪他們一起回黃州縣幫你,路上在村子裡遇到你,你把兩封信都燒了……那一刻,我就想把事情說出來。”

他笑了笑,“我知道你的秘密,現在你知道我的,這樣才公平。”

見他拿這事開玩笑,傅雲英知道,他真的放下前事了。

人總是要往前看的。

走之前,蘇桐笑道:“你和二哥分宗出來,我大概是最高興的。”

他頓了頓,低聲喃喃說:“謝謝你,英姐……你不知道,你燒燬那兩封信對我來說意味着什麼。”

仇恨一直折磨着他,他從來沒有鬆懈的時候,他痛苦而麻木,不知道什麼是快樂。如果沒有遇到她,他永生永世都無法解脫。

直到他決定把傅雲英當做朋友的那一瞬間,纏繞在他心頭的陰雲忽然飄散開來。

他終於不再一次次夢見那個冰冷的雨夜了。

傅雲英目送他離去。

在所有人都一無所知的時候,蘇桐一個人默默在仇恨中痛苦掙扎,猶如在刀尖上行走,徘徊,猶豫,然後慢慢蛻變,最終涅槃重生。

現在的他,真的長大了。

……

殿試當天,蘇桐特意繞路到高坡鋪,等傅雲章一起去保和殿。

傅雲英要去汪玫那裡應卯,沒能爲二人送行。

她坐在窗下一筆一畫描線,汪玫看她好幾眼,見她全神貫注,側頭和身邊的學生說:“今天殿試,傅雲的哥哥就在殿中,他還能這麼專注,你們都給我學着點!”

學生們欲哭無淚,他們好想去看熱鬧,等傘蓋儀仗出來,就能知道今年的狀元郎花落誰家,可汪玫卻把他們拘在這裡不放人。

長安左門外臨時搭建的龍篷就是張貼黃榜的地方,學生們偷偷使喚雜役,讓他們去看看今年一甲前三分別是哪裡的人。

雜役去了半天,回來時興高采烈的,一進門便給傅雲英道喜:“傅相公中了一甲,是第三名探花,皇上親自點的!”

шшш▲тTk an▲C○

汪玫的學生大多才學出衆,並不覺得進士有什麼稀罕,但一甲前三可就不簡單了,尤其傅雲章還是補試的身份,按理來說是絕不能進一甲的。

雜役還在興奮地說從其他人那裡打聽來的殿試上發生的事:“皇上看到傅相公,當場就點了探花,大臣們不答應,說不合規矩,皇上生氣了,後來崔大人和王大人都誇傅相公的文章寫得好,這事才定下來。”

傅雲英放下畫筆,揉了揉痠痛的手腕。

殿試上的驚心動魄,大臣和皇上的角力,不同黨派之間的你來我往,一定把新科進士們嚇壞了,不過此刻從雜役口中說出來,也不過一兩句話的事。

再過一會兒,傅雲章應該簪花披紅,在鼓樂護送中騎馬遊街。他生得那般俊朗,年輕俊秀,策馬徐徐穿過衆人,不知會有多轟動。

宮門外面的大街上一定萬人空巷,鼓樂所過之處則人山人海,熱鬧空前。

她正出神,啪的一聲巨響,汪玫忽然從她身後經過,把一本厚厚的書冊丟到她面前,“連你也浮躁了!繼續給我畫!”

傅雲英搖頭失笑。

她回到家裡的時候,天已經黑透。

傅家張燈結綵,大紅燈籠高掛,一派喜氣,門前一地鞭炮燃放過的紙屑。前來恭賀的人還沒完全散去,門裡歡聲笑語不絕。

門房聽到叩門聲,前來應門,臉上掛了一臉笑,“少爺,二少爺是探花郎!”

傅雲英微微一笑,把裝畫筆顏料的書包遞給迎過來的下人,“二哥呢?”

“在前頭吃酒呢。”

她想了想,沒去前廳,直接回內院梳洗,從淨房出來的時候,看到長廊底下站了一個人。

烏紗帽,旁邊簪花,緋紅圓領袍,素銀帶,站在幾枝橫斜的海棠花枝下,長身玉立,氣度優雅,剛吃了酒,臉頰微微有些薄紅,脣邊一抹淡笑,淡黃燈光籠在那張淺笑的臉上,愈顯溫柔繾綣。

“二哥!”她笑着迎上去,看他穿着一身紅袍,嘴角輕揚。

傅雲章接過守在門前的王大郎手裡抱着的斗篷,披到她肩上,擡手揉揉她的鬢髮,“怎麼不恭喜我?”

“今天恭喜你的人那麼多,你沒聽厭麼?”傅雲英笑了笑,打趣他道。

傅雲章揚揚眉,“順耳好聽的話,當然多多益善。”

說笑了一會兒,告訴她,“我這是運氣好,今年南方那邊的考生不知道怎麼回事,都不大會說官話,一口鄉音,皇上和他們說話時一句都沒聽懂。皇上力排衆議點我爲探花,許是要壓一壓南方的勢頭。”

南方有南方的官話,北方有北方的官話,天南海北的進士湊到一處,自然而然就形成以地域劃分的團體。北方士子瞧不起南方士子,南方士子也看不上北方士子。雙方經常隔空互罵,各種譏諷嘲笑。

湖廣總體來說並不屬於南方,自成一派,又或者說沒有派別,因爲雖然沈首輔是湖廣人,可湖廣人並不是都願意聽從他的話。他重用的主要是他的親族、學生和由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

皇上是故意的?

傅雲英皺眉沉思。

額頭突然被輕輕敲了幾下,傅雲章手指微微曲起,拍拍她,“別多想,這是好事,你該替我高興。”

她仰起頭朝他微笑,頰邊皺起笑渦,“你考中探花,我當然高興了!”

傅雲章脣角微翹。

他喜歡看她高興的樣子。

殿試第二天便是恩榮宴,禮部設宴宴請新科進士。

宴上賜官的旨意下來,傅雲章爲翰林院修撰,和汪玫一樣的品階。

姚文達要傅雲章立刻請病假,“翰林院你用不着去了,其他人也不會去的。王閣老和我說了,過幾個月想提拔你去刑部見習。”

大家都覺得很詫異……傅雲章這樣的人品,把他扔到刑部去,好像有點不大合適。

王閣老看準了人,不合適也得合適。

律議之類的傅雲章不大通,只得趕緊趁着翰林院清閒狠補相關的書。

蘇桐殿試發揮得平常,國子監祭酒幫他打點,將他外放出去任知縣,地方很不錯,屬於南直隸,和湖廣離的很近。

走的那天他來找傅雲英辭行,直接道:“我比不得二哥宅心仁厚,下手不會留情。你可有什麼要囑咐我的?我先申明一點,我不會傷及無辜。”

他那是殺姐之仇,傅雲英還能說什麼?

“你剛剛上任,一切當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別枉費這麼多年苦讀。”

蘇桐一笑,“你放心,我向來謹慎。”

如果不謹慎,這些年他怎麼能在傅三老爺的監視中一步步壯大起來呢?

……

月末的時候,汪玫編寫好的書送達御前,皇上龍顏大悅。

傅雲章告訴傅雲英,汪玫也即將去刑部任職,不過不是從底層做起,而是直接擔任正五品的刑部郎中。

“他以後還會升遷得更快。”

這一點朝中人心知肚明,沒辦法,誰讓人家當年太倒黴。

杏花落盡時節,庭院裡的繡球、芙蓉次第綻放,有些地方連榴花都開始冒花骨朵了。

這天,太子隨皇上去郊外行獵,百官隨行,太子點名要周天祿跟隨,傅雲英和袁文兩人得以在家休沐。

藤蘿花開得正好,她想起以前吃過的藤蘿花餅,讓袁三和傅雲啓幫她摘花。

摘了一大簍,大家坐在廊前挑挑揀揀,門外響起一陣喧嚷。

王大郎直奔進院,笑道:“少爺,四老爺來了!”

四叔來京城了?

傅雲英擡起頭,臉上露出笑容,拍拍衣袍上的落花,迎了出來。

走過長廊,聽到那邊腳步聲越來越近,她不由加快腳步,“四叔……”

對面的人看到她臉上燦爛的笑容,怔了怔,腳步沒收住,差點撞到她身上。

還好她及時在離他一步遠的距離停了下來,難掩詫異之色,忙行禮,乾巴巴地招呼一聲,“霍大人。”

來人一身利落的交領窄袖戎衣,眉宇軒昂,身姿高大,竟是闊別多日的霍明錦。

霍明錦收回想扶住她的手,目光還在她臉上打轉。

“雲哥!都長這麼高了!”

一聲熟悉的嗓音,傅四老爺從霍明錦身後轉了出來,拉着傅雲英細細打量幾眼,欣慰又感慨,忽然想起霍明錦還在一邊看着,忙朝他賠禮,“怠慢霍大人了,好久沒見着雲哥,一時忘情……”

霍明錦笑了笑,看着傅雲英,道:“無事。”

他也很久沒見着她了。

傅四老爺一臉很感動的神情,引着霍明錦往裡走,“霍大人裡面請,難得來一趟,吃杯茶再走。”

那副感恩戴德的模樣,熱情得近乎諂媚,就這麼把傅雲英撂在一邊,往裡頭走了。

這還是從未有過的事。

傅雲英一頭霧水,霍明錦不是外出公幹去了嗎,怎麼會和傅四老爺一起回京?

她往裡走,吩咐下人奉茶奉果點,好生招待霍明錦身後的隨從們。

一幫人風塵僕僕,看起來是剛進城就過來了。

下人應喏。

傅四老爺把霍明錦請進正堂坐下。

傅雲啓和袁三都過來廝見。

霍明錦沉默寡言,氣勢凌人,身邊兩個緹騎手提彎刀緊緊跟着他,兩人見了這架勢,都有些拘謹,站在一邊不說話。

傅家的下人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仗,嚇得直打哆嗦。

傅四老爺頻頻給傅雲英使眼色,要她給霍明錦斟茶。他太急於討好霍明錦了,以至於傅雲啓臉色尷尬。

傅雲英接過丫頭送來的茶,送到霍明錦手邊。

霍明錦接了茶,她看到他手腕上窄袖底下露出一截厚厚的紗布。

她沒有多看。

“今天怎麼沒去東宮?”霍明錦喝了口茶,問她。

她答道:“太子殿下今天隨皇上行獵去了。”

霍明錦唔了一聲。

傅雲英覺得他彷彿有話想和自己說,朝傅四老爺看過去。

傅四老爺會意,“雲哥啊,你陪着霍大人說說話,我去竈房看看飯菜準備得如何了。”

站起身,拉着傅雲啓和袁三出去了。

他們剛走,霍明錦的緹騎們也默默退了出去,守在不用方向的路口處,以防有人偷聽。

看其他人都走遠了,傅雲英立刻把霍明錦手裡端着的茶杯接下來,放到一邊的檀木桌上,“大人,您受傷了?”

霍明錦點了點頭,道:“我現在不能回內城值房。”

連宮裡都不安全,他這趟出去做了什麼?

傅雲英掩下疑惑,“晚輩能爲大人做什麼?”

霍明錦動了動,似乎扯着傷口了,皺了皺眉,說:“我是跟着你四叔回京的,外面的人還不知道我回來了,剛剛進了院子,我才讓隨從脫下僞裝。”

傅雲英明白過來,他這是要掩人耳目,隱瞞自己回京的消息,“大人可先在這裡住下,有什麼吩咐的,您儘管說便是。”

想了想,又道:“晚輩家中的下人雖然老實,但難保不會走漏風聲,大人最好讓您的隨從守着門戶,以免壞了您的事。”

霍明錦嗯了一聲,擡了擡手。

立刻有個緹騎奔進正堂。

他吩咐了幾句,緹騎應喏,出去了。

霍明錦看一眼傅雲英,見她脣角輕抿,神色緊張,道:“過了今晚就好了,不會連累到你的家人。”

傅雲英回過神,笑了一下,“大人誤會了,我……”

她指指霍明錦的手臂,他擡手的時候露出更多紗布,裡面隱隱有血跡溢出,“您的傷要不要緊?”

霍明錦怔了一下,聽她問起,彷彿忽然變得嬌氣了,傷口果真隱隱作痛起來。

第77章 黑手第9章 山楂糕第100章 回京第75章 踐行第36章 泥人第31章 心事第95章 案首第150章 (一)第133章 涼粉第96章 鐘聲第108章 試探第60章 再見第102章 才子第160章 (十一)第62章 公佈第51章 陰影(捉蟲)第94章 考試第22章 驚聞第74章 山間第44章 自救第30章 姐妹第145章 銀荒第133章 涼粉第16章 金銀蛋餃第159章 (十)第125章 準備第59章 道歉第21章 拜師第53章 破題第26章 打羣架第20章 借書第88章 上山第132章 第 132 章第99章 出發第153章 (四)第56章 雙陸第44章 自救第148章 華人(捉蟲)第17章 上課第164章 結局(三)第64章 心機第15章 湯圓第34章 出行第18章 買書第90章 驛站第15章 湯圓第92章 承諾第120章 生亂第54章 寫信(捉蟲)第140章 暴脾氣第65章 藏書第93章 解決第87章 走人第124章 剖白第19章 激動的四叔第92章 承諾第28章 糉子枇杷第75章 踐行第69章 指教第143章 平安符第157章 (八)第7章 八寶茶第24章 端午(修改)第163章 結局(二)第77章 黑手第157章 (八)第46章 回家第84章 喜訊第64章 心機第38章 化解第56章 雙陸第115章 守歲第78章 逃出第165章 結局(四)第103章 仇恨第82章 制藝手冊第119章 肉麻第25章 貴人第125章 準備第59章 道歉第111章 下獄第104章 殺良第152章 (三)第147章 跑馬第155章 (六)捉蟲第108章 試探第9章 山楂糕第7章 八寶茶第14章 餈糕第7章 八寶茶第75章 踐行第82章 制藝手冊第134章 選擇第149章 賠償第136章 夜談第88章 上山第22章 驚聞第17章 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