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劉慶義入彀

劉慶義已經在溳水邊上待了四五天,他其實早就接到了楊光義和王政忠的書信,告知他們與董遵誨結拜的消息,並邀劉慶義出山相助。對此,劉慶義有些個嗤之以鼻,天下烏鴉一般黑,在他看來,董遵誨也不例外。只是如今正依仗王政忠、楊光義,這纔將自己的真面目僞裝起來。

所以即便到了溳水,劉慶義也沒有立即入營,而是喬裝打扮,偷偷觀測。劉慶義甚至盤算着:如果那董遵誨所部真有不法之事,那他劉慶義就會立即回城,告知楊光義、王政忠兩人,讓他們及時脫離,免得惹禍上身,損害自己的名聲。

不過劉慶義在此偵察了四五天,卻沒有發現董遵誨所部有任何不法行爲,士兵們每天待在營中刻苦訓練,出外跑操、休整道路時也很有秩序,從不騷擾民衆。出來買菜的輜重都士兵也是一團和氣,公平買賣,按價付款,從不欺行霸市。

一些老兵打造了漁船,拖着漁網,就像漁民一樣,在溳水裡打漁,收成好了也會高興地給旁邊看熱鬧的小孩子幾尾鯉魚。他們手上也磨出來不少老繭,與漁民的區別只是從不飲酒而已。

每天都有一個都的士兵從軍營裡出來,在都頭的領導下,到碼頭上清理河道,修繕棧道。士兵們每次出來都給劉慶義不同的感覺,剛開始就像是趕大集的村民一般,嘰嘰喳喳吵個不停;後來就像是一羣不會說話的牲口一樣,埋頭做事,給人一種莫名的壓抑感;再到後來,雖然有說有笑,但是卻不再如沒頭蒼蠅一般糟亂,不僅效率極高而且士兵們個個看上去精神飽滿充滿了鬥志。

在這五天之內,過去面向碼頭的那些破舊房屋被統統拆除,士兵們進行了徹底的大掃除。從隨州僱來的木匠已經在碼頭對面規劃好哨卡、稅關、客棧等一系列建築物,士兵們也在木匠們的指導下,去樹林裡砍伐合適的樹木,並將它們拖到已規劃好的空地上。

輜重都的士兵們天天在這邊幹活,雖然還沒達到木匠的水平,可也算能勝任學徒的角色。他們跟着木匠們把樹木拋皮,選擇牢固的樹幹釘成大梁,從城裡請來磚窯師傅燒製土磚,又從田地裡割來大批茅草,一一晾乾。

劉慶義有時也會上前幫忙,他幹活又實在,士兵們也樂意與他打交道。每次幫完忙,都頭王老實總會硬塞給劉慶義十幾個銅錢做報酬,劉慶義幾次推辭,都被王老實硬塞進他的懷裡。銅錢雖少,卻也是一番心意,再說了,也夠買五六個粟麥餅了,就算是碼頭上的苦力,也經常願意來幫忙。現結現算,從不拖欠。

劉慶義在溳水旁待得越久,對這支部隊也就越發滿意,對董遵誨的看法也大爲改觀。而且他發現董遵誨辦事情非常靈活,比如說碼頭上新建的客棧,肯定會對原來的幾所破舊客棧造成重大沖擊,很可能導致客棧老闆的反感。而在這破舊碼頭開客棧的,往往就是附近村子裡的家族成員,在這個村民們很少出遠門的時代裡,大家都比較相信家族裡的人。這樣一來,村子裡的百姓就會對董遵誨起敵對態度。

但是董遵誨卻沒有排擠這些原有客棧,而是將新建成的客棧以優惠的價格租賃出去,或者讓那些客棧老闆入股聯合經營,這樣一來,緩和了軍民關係,也節省了部隊的開支。而且那些客棧原有的客源,軍隊也得以共享,並能得到四方的情報。

不到十天,原本髒亂差的碼頭就煥然一新了,水道也被董遵誨重新派人清理過,連接溳水碼頭和隨州城的官道也被董遵誨親自率人清理出來,方便商人運貨通行。

董遵誨在客棧等顯眼地方,派人書寫、宣讀隨州城的優惠政策,很快就有人開始在關卡交稅,然後拿着票據去隨州城賣貨,果然便宜了許多。消息傳出,許多商船開始在碼頭停靠,也有不少客商租下董遵誨建好的店鋪,在這裡經商。

隨着商販們的到來,到碼頭上謀生的苦力們越來越多,有些人就在碼頭附近搭起了草棚,相信再過一段時間,碼頭附近便能形成一個新的村鎮。

當然,人多了,治安問題也應該多了。可是董遵誨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每天都有接近一個隊的士兵(五十人左右)在碼頭附近巡邏站崗,維持治安。這一天也是這一隊士兵的假期,他們可以不參加訓練,稍微休息一下、洗洗衣物。五天一輪迴,實行休沐。

wωω▪Tтka n▪c○ 同時,董遵誨在碼頭實行實名制登記,每個上岸的人都必須在上岸時就在碼頭設立的治安處填好表格,上面有他的名字、籍貫、出生地、常住地、父親及祖父名諱、保人姓名,一式兩份。所有人必須揣好這一表格,丟失應及時補辦。

通過這一措施,董遵誨對附近人員進行了摸底排查,已經揪出來十餘名探子和二三十名小偷,這三十來人全被送到了輜重都看押,在士兵們的監督下從事重體力活。

同樣,董遵誨通過這一方式,也得知了劉慶義的下落。他立即將軍事訓練委託給楊偉等人,自己快馬前來拜訪,正好在路上遇見了想要去軍營的劉慶義。

董遵誨早聽楊光義說過劉慶義的相貌,連忙滾鞍下馬,納頭就拜:“多謝義士救我性命!”

劉慶義連忙上前,攙起董遵誨的手臂:“指揮使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我什麼時候救過您了,指揮使大人認錯人了吧!”

董遵誨哪裡會起來,他可是記得這納頭就拜的法寶必須心誠才靈,所以他還是拜了下去:“劉大哥,上次我隨同我家大哥外出遊玩,不料遭遇猛虎。聽我大哥說,在我力竭昏迷之後,正是您將猛虎一舉擊殺,才救了我的性命……”

劉慶義雖然見過世面,但卻從沒有一個官宦子弟向他拜倒稱謝,他頗受感動。再加上當時他擊殺猛虎的時候,那猛虎其實也是強弩之末毫無危險,所以他連連搖頭,向董遵誨解釋一二,並再次請求董遵誨起身。

見劉慶義誠意十足,董遵誨這才從地上站起身來,兩人把臂而行,向軍營方向走去。

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461章 活下去第360章 截流!?第22章 初入兵營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225章 逐鹿攆虎!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414章 大戰洪澤湖(上)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27章 行軍途中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209章 大政變(2)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427章 三碗酒!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28章 巧做整編第270章 大戰長壽村(下)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367章 唐使乞和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263章 增援晉州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96章 走鏢(一)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368章 拯救袍澤(上)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43章 打開心結第59章 包辦婚姻(下)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28章 巧做整編第304章 郭威駕崩第195章 《爭座位帖》第412章 較量(中)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223章 澶州示警第250章 誰爲皇帝(2)第54章 趙匡胤的出走(下)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325章 北上抗遼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484章 京中來信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226章 野外定計第271章 遼國劇變(上)第484章 京中來信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432章 北疆鉅變第102章 上奏朝廷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13章 坊中亂戰(上)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329章 殉國(上)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373章 重創劉仁瞻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449章 橐駝兒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473章 老將末路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309章 高平之戰(3)第52章 趙匡胤的出走(上)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第277章 漫長血夜(下)第310章 高平之戰(完)第113章 浴血搏殺(1)第88章 誤食砒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