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希紹曾經說道:“對於先天記憶能力的開發,普通人只做到了不高於百分之十,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則因不遵守記憶的自然規律而白白浪費掉了。”

那麼你屬於這種普通人嗎?若是,則說明你已經在社會或商務的重擔下壓得喘不過氣來。由此,我認爲你會充滿興趣地研讀這一章,並切會受益匪淺。

首先我需要向你展示如何在商務性、社交性的會談中或演講中使用這些自然規律。

事實上,這些“記憶的自然規律”十分簡單,它只包括三點。任何一個所謂的“記憶系統”都是由這三點構築的。它們是:印記、複述、聯想。

要對記憶的內容做到深刻、生動而持久的印記。這是記憶的第一道指令。而要達到這一點則必須聚精會神。西奧多·羅斯福憑藉自己非凡的記憶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那出色的記憶就根源於此:深烙於心中的印記。在頑強的信念和不懈地磨練的引導下,羅斯福使自己即使在最不利的環境中都能夠全神貫注,不被外界干擾。1912年,在芝加哥“公牛與駝鹿會議”期間,國會賓館成了他的辦公地點。當時,很多人都涌入了賓館樓下的街道,他們揮舞着旗幟,大聲叫喊着:“我們需要泰德!泰德!需要泰德!”賓館周圍被人們的怒吼聲、樂隊的演奏聲包圍着,還有來來往往的政客、緊張的會談安排,以及頻繁的請示足可以使一個普通人無法專心工作。但羅斯福卻做到了。他坐在房間的搖椅裡,似乎對外面發生的一切都渾然不覺,依舊全神貫注地閱讀着哈洛德特斯——那是一位希臘歷史學家的故事。在去去往巴西荒野的途中,每到一處宿營地,他都會在樹下找塊乾燥的地方,然後坐在小凳上閱讀根布本的《羅馬帝國的衰落》。他是這般沉醉於此,以至於忘記了身邊的雨聲、吵鬧聲,甚至是營地裡的活動和熱帶森林中的各種聲響。這或許也是他過目不忘的原因。

僅僅五分鐘的全神貫注,其記憶的效果都要超過精神萎靡時的記憶效果。亨利·沃德·比切爾寫道:“集中精力的一小時,遠遠勝過迷迷糊糊的數年。”作爲伯利恆鋼鐵公司的總裁,艾伍真的年收入可以達到一百萬美金以上。他說:“到目前爲止,我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天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做的——全神貫注於眼前的工作。”

這就是增強力量,特別是提高記憶能力的秘密。

他們未曾留意一棵櫻桃樹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髮現,半年來,他的二十七個助手在從電燈廠到新澤西門羅公園的總廠時,都走同一條路。路旁有一株櫻桃樹,但所有助手都對此都熟視無睹。

愛迪生曾經擲地有聲地說:“普通人的大腦,對其看到的事物所產生的反應僅僅是千分之一。我們的觀察力,那種真正的觀察力,是多麼的薄弱啊。”

如果將一些普通人介紹給你的朋友,那麼結果會怎樣?通常會是這種結果:不出幾分鐘,你的朋友就會將那些人的姓名全部忘記。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爲你的朋友沒有更多的關注他們。或許你的朋友會說是由於自己的記憶力太差,但事實並非如此,這隻能說明他的觀察力也很差。如果你的這位朋友在一個大霧的天氣裡拍了一些照片,但照片卻因爲霧氣而不清晰,那麼他一定不會埋怨照相機不好。同樣道理,因爲對別人印象模糊不清,又怎麼能幻想給對方留下清晰的記憶和埋怨自己的記憶力呢?

作爲《紐約世界》的創辦者,宙斯夫·佈雷澤在其出版社的每一位員工的辦公桌上,都留下了這樣一行字:

準確、準確、準確

這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應該準確地聽到別人的姓名,並且請求他再重複一遍,耐心地詢問對方的名字是如何拼寫的。這樣一來,他會被你的興趣所激勵,而你,也會因爲自己的集中精神而記住對方的姓名。從而你也就獲得了清楚、準確的印記。

林肯爲什麼大聲朗讀

林肯少年時期,在一所鄉村學校讀書。學校很破舊,地板都是用碎木鋪成的,爲了防止太陽的照射,學生們只好將課本撕開粘在窗戶的玻璃上。當然,他們沒有撕毀自己需要的教科書,上課的時候,老師首先大聲朗讀,學生們則跟着讀。每當這個時候,整個校園就像陷入一片沸騰的海洋一樣。正因如此,人們將這所學校稱之爲“喧鬧的校園”。

在這所“喧鬧的校園”裡,林肯養成了一個習慣,這個習慣陪伴他終生。那就是,每當需要記憶的時候,他就會大聲朗讀。每天早晨,林肯一來到斯普林菲爾德的律師事務所,他就會立刻躺在躺椅上,然後將不靈活的那條腿放在旁邊的椅子上,開始大聲朗讀晨報。他的同事總是抱怨“他讓我厭煩透了!”“實在難以忍受!我曾經問過他,必要這樣閱讀嗎?他回答我:‘只有這樣我才能記得更清楚,因爲閱讀讓我的聽覺感官和視覺感官都參與其中。’”

林肯的記憶力相當出色。他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大腦:“我的大腦好比一塊鋼鐵,雖然很難在上面留下什麼,但是一旦留下了,就永遠不會抹去。”

因此,想要調動你的聽覺和視覺,就必須像林肯那樣去做。

當然,理想的記憶方除了聽和看以外,還包括觸摸它、嗅它、體味它。但是,最爲有效的當屬視覺。因爲,我們是視覺動物,視覺記憶最爲普遍,也最爲深刻。例如,我們很容易記住一個人的樣貌,卻時常忘記他們的姓名。研究得出,視覺神經比聽覺神經的功能高二十五倍。所以,中國有句俗語:“百聞不如一見。”

因此,將需要記憶的姓名、數據,以及演講提綱記錄下來,然後仔細看一遍,再將眼睛閉上,在大腦中回憶看過的內容,以輔助記憶。

那麼,馬克·吐溫是如何做到不帶筆記演講呢?

最初幾年,馬克·吐溫在演講的時候,總是需要藉助筆記,最終視覺記憶讓他克服了這一難題。在《哈珀雜誌》裡,他向我們介紹了這一轉變的緣由:

我們往往很難記住日期,因爲日期都是用數字組成的;而數字又非常乏味,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它們又沒能形成一幅圖畫,因此,視覺記憶就會顯得毫無用處。很明顯,日期圖畫能夠讓我們更好的記憶。甚至可以說,圖畫,特別是親自構組的圖畫,更能幫助我們記憶。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必須親自構組圖畫。三十年前,每天晚上我都要發表演講,每次講演之前,我都會把內容完整地背下來,有時候爲了避免失敗,我甚至在紙上寫下一些提示,這些提示幾乎都是每段開頭幾句。下面這一組提示共有十一個,它們大致如此:

地區天氣——

時代風俗——

加利福尼亞的人們從來沒有聽說過——

……

這十一個提示就是每次演講的主要內容,有了它們就能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要點。但是,它們看起來非常相似,想要構組成一幅難以忘懷的圖畫的確很難。因此,我雖然用心記憶,但是仍然無法達到預想的效果。無奈,我只好將提示寫在紙上放在身邊,在演講的過程中我總會不時地看看它。有一次,提示不知被我放在哪裡了,那個夜晚我過得非常恐慌。正因如此,我才清楚地意識到,我必須採取應對措施。於是,按照演講的順序,我把每個提示開頭的字母寫在手指甲上,例如“I、A、B”。當我第二天晚上登臺演講的時候,我發現這個辦法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爲,我不停地看手指頭,以至於我忘記了哪個指頭已經看過了。也許,這種方法不會讓我遺漏演講的重點,但是,聽衆一定會非常好奇:這位演講者爲什麼對自己的手指頭那麼好奇呢?演講結束之後,甚至有聽衆詢問我的手怎麼了。

就在此時,我的眼前一亮——構組圖畫!最終,這種方法消除了我的煩惱。兩分鐘以內,六幅圖畫就在我的手裡誕生了,這些圖畫徹底代替了提示句子的作用,並且非常完美。當圖畫完成之後,我可以立馬撕毀,因爲,它們已經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了。雖然這場演講已經過了二十年,但是那些圖畫仍然讓我記憶猶新,只要想着圖畫我就可以複寫出其中的內容來。

一次演講中,我試圖使用這一章所涉及到的內容,憑藉記憶作一場講演。於是,我材料用圖畫的形式構組出來,例如:喧譁中的人羣中,羅斯福正在閱讀歷史資料;愛迪生仰望一棵櫻桃樹;林肯大聲地朗讀報紙;馬克·吐溫試圖在聽衆面前,擦拭自己指甲上的墨水印。

那麼,我是如何記憶圖畫的順序呢?當然不是通過序號,因爲這很難。我的方法是將序號轉變爲圖畫,並將其與要點畫面結合起來。例如:序號“一”聽起來很像“跑”,於是奔跑的馬兒就用來表示“一”,而羅斯福騎在這匹馬上,在房間裡看書;序號“二”聽起來很像“動物園”,於是圖畫就變成愛迪生在動物園裡看一棵櫻桃樹;序號“三”聽起來很像“樹”,我便把林肯畫在一棵樹上,對着同事大聲朗讀;序號“四”聽起來很像“門”,畫面變成爲馬克·吐溫靠在門邊,一邊演講一邊擦拭指甲上的墨水印。

也許你們會覺得這種方法既荒唐又可笑,但是它的確是一個有效的記憶工具。因爲,荒唐古怪的事情反而更容易被人們記住;相反,枯燥的序號則很容易被遺忘。例如,按照圖畫記憶法回憶第三點內容,只要問自己樹的頂端是什麼?很快,林肯便出現在我的眼前。

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13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1)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27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3)第12章 成功演講的要素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12章 成功演講的要素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12章 成功演講的要素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27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3)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13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1)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3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1)第29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3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1)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3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1)第26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2)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29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2)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26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2)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