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

開頭與結尾是演講中,是最能體現一個演講者水平的。在戲劇界,有這樣一句諺語:“通過演員的出場和退場,便可以很好地瞭解他們的水平。”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事實的確如此,開頭與結尾幾乎在所有的活動中,都是最難處理的環節。開始與結束的場面在各種重大的社會慶典活動中,都努力達到完美。在各種商業會晤中,要營造成功開始的氛圍和圓滿結束的場面也是最難做到的。

顯而易見,整個演講中最具有全局意義的一環就是演講的結尾。演講者的結束語在演講結束後,將會深刻地留在聽衆的心中。然而,演講的初學者極少意識到這一環節的重要性,這一點上,他們還有很多要學習的東西。

一般看來,演講初學者會忽略哪些事情呢?讓我們嘗試着對這些初學者所犯的錯誤進行分析並找出相應的對策。

首先,有的演講初學者在演說結束時會說:“我能說的都說了,我想我的演講該結束了。”這其實只是一個錯誤,不能算作是演講的結尾。它恰恰演講中是不可原諒的,也真實反映了一個初學演講者的缺陷。所以,當你感到沒有什麼可以再說的了,並不需要告訴衆人你已講完了,只要立即坐回原位就可以了。事實上,這個無聲的動作,已向聽衆們表明,你的演講已經結束了。

其次,還有一些演講者不知道該怎樣中止他們的演說,即使他們已經告訴了聽衆,他們的演講即將結束。要想讓牛停下來,不要去抓牛角而要去拽牛尾巴,喬治·比靈斯建議人們使牛停下來的方法。這些演講者就是那些企圖抓牛角讓牛停下來的人,即使費了吃奶的力氣,卻只是在原地打轉,始終不能讓牛停下來,這會給聽衆留下極不好的印象。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進行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我們始終要堅持的就是:務必對演講的結尾部分有一個充分的準備。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對於演講結束語的準備上,一種方法是在演講的過程中就講究措辭,小心翼翼,以免在演講的過程中出現尷尬和不安,另一種是在演講之前就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兩種方案,我們應該選擇哪個呢?

衆所周知,像韋伯斯特、布蘭特、格萊特斯通等,這樣優秀的演講者,他們也不會把演講的結尾一字不漏地背下來,雖然他們已經擁有了嫺熟的演講技巧。

作爲演講的初學者,要想讓自己的演說不留下任何遺憾,就要在演講前精心地做好準備,確保對自己演說的結束語做到胸有成竹,只有這樣做了,才能像那些優秀的演說家一樣。初學者爲了在演說中以防萬一,會在演講之前反覆地排練,直至做到熟練。當然,在每一次的排練中,只要確保演說意思的確切、完整,我們也不必苛求自己每次排練言說的詞語都完全一致。

但是,我們一定要準備二至三個的演講結束語,這是爲了應付在正式的演講過程中,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和滿足聽衆的要求。

事實並非想象的那樣順利,有一些演講者在演講的中途就變得語無倫次、大腦一片空白,不知所云了,他們就好像耗幹了汽油的機器,苦苦掙扎一番之後,只得在慌亂和遺憾中下臺了。這樣的演講者就更需要在演說前進行精心的準備和充分的練習。

另外,許多初學者的演講結束得十分唐突,讓人感到十分生硬,這樣的結束語缺少圓滑和流暢的感覺。換句話說,他們的演說顯得很不專業,他們只是爲了結束演講,就突然地停頓了下來,而不是有一個鮮明的結尾,這讓人感到非常不適應。好像在好朋友的聚會中,突然有一個人不辭而別一樣。

林肯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它發生在林肯的第一次就職演說的草稿上。那一年,國內形勢十分緊張,人們在分離和怨恨中惶恐不安。在他演說結束後的幾個星期,國家就要面臨一場令人感到沉重的戰爭。林肯要向美國南部省份宣講演說草稿,卻是以這樣的內容結尾的:

滿腔憤怒的朋友們,是否發動內戰是由你們來決定,而不是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只要你們不侵略我們,我們不會向你們發動進攻,戰爭就不會存在。作爲一個立場最爲堅定和最爲維護國家的人,我要告訴你們,沒有人能夠擁有破壞政府的權力。你們可以把戰爭的災難降臨在她頭上,但我絕不會在這場維護她的戰爭中退縮。現在,到了由你們決定“是戰爭還是和平”的時刻了。

林肯把這份起草的演講稿,交給了他的秘書西沃德。閱讀後,西沃德十分準確地指出了草稿的結尾部分過於具有煽動性,而且顯得過於直白和突兀。於是,西沃德爲林肯寫了兩個供其參考的演講結尾。最後,林肯對其中的一份稍作修改,代替了自己草稿的最後三句話。所以,在林肯的首次就職演中,不再顯得突兀直白和具有煽動性,而是表現了無限的友善、純美的好感和詩話一般的美好:

現在,這次演說就要結束了,即使我是這樣的不願停下來,但我又不得不這樣做啊。我要衷心地告訴你們,我們是朋友而不是敵人,我們絕不能成爲敵人。即使現在我們的熱情有所消退,但我們之間的血肉聯繫是誰也不能割斷的。今天,在每一個戰場、烈士的墳墓和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偉大國度的土地上,人們高呼和睦團結的聲音正響徹南北。明天,這種美德將指引着美國人民,我們將重新擁有這種和睦和團結。

作爲演講的初學者,要在找到演講的結束部分的感覺,有一定之規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就如太過繁複和敏感的文化一樣,很難找到掌握它的機械而固定的方法。自己的理解力、自己的靈感和頓悟,就是作爲一名演講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但只有經過你熟練地演講,纔會慢慢具備。

這些素質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我們可以從成功的演講者那裡,學習到他們成長的經過,獲得演講的經驗。我們可以從威爾士王子在多倫多的帝國俱樂部所作演說的結尾部分得到借鑑:

先生們,今天的演說,我講述了太多自己的事情,恐怕離這次演講的主題太遠了,這是因爲,自從在加拿大演講以來,這是我面對我最多聽衆的一次。此刻,我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爲了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殷切期望,爲了不逃避自己的責任,我認爲只有如此,纔是竭盡所能了。

即使是身爲一個盲人,在聽到這段話之後,也會知道演講已然結束。因爲,它絲毫沒有給人留下一種拖拖拉拉、欲說還休的感覺,而是完整、乾淨利落地結束了演講。

著名的哈利·埃默森·弗斯迪克博士參加了在皮爾市的日內瓦天主教堂舉行的第六次全美社團會議的開幕式。哈利博士爲這次會議獻上了一次完美的演說,那個星期天也因此變得美妙。他所演講的主題是“擁有軍權的人要慎用自己的權力”。這篇演講的結尾部分文辭優美、結構縝密、滿腔熱忱:

問題實質的所在,就是在和平與戰爭之間,我們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這也是一種挑戰,是對今天存在良知的基督教徒們的挑戰。戰爭,對我們人類社會來說,是對社會犯下的罪惡,它最具毀滅性,是最徹底的,對社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悲慘損失,正因如此,戰爭與基督的教義完全相反,格格不入,它是有史以來對基督教義最大的不敬和不恭。我們殷切地希望:能夠將基督教再次發揚光大,讓基督教神聖的殿堂重新擁有今日的崇高精神;重新與異教徒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我們要爲此築起一道防線;不要再爲了討好那些好戰的國家而丟棄自己的責任;堅定地把上帝賦予的人類自由定位在國家主義之上;呼喚全世界擁抱和平。這一切,是對愛國主義的發揚光大,而不是對它的拋棄。

在如今這個環境,身爲一名沉浸在一片安樂祥和中的美國人和基督教徒,我不會對我的國家有任何怨言,但我要代表我的同胞鄭重地呼籲:我們殷勤地期望着基督教會能夠爲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和平,擔當起神聖的使命。這就是我們一生爲之奮鬥的目標,人類的任何一場巨大災難都是對這個目標的篡改和違背。這個爲之努力的目標就好像萬有引力在力學中的意義和地位一樣,“擁有軍權的人要慎用自己的權力。”就是上帝不變的旨義。

但是,這段演講的結束語如果缺乏了鏗鏘感人的語調和悠揚婉約的音調,就不是完美的結語,這和林肯的第二次就職演說的情況一樣。剛剛去世的哈佛大學的校長,凱得萊斯騰的厄爾先生曾稱這段演講爲“人類的榮譽和財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類演說史上的最精美、最閃亮的寶石。”

一直以來,我們一直期望着引發戰爭的萬惡根源能夠被消滅。但是,上帝認爲:我們的願望能夠實現的條件是,已存在了二百五十餘年的農奴剝削制度不再延續下去,衆多勞苦的人民血汗不再被無辜敲詐。在這裡,我們可以引用三千年前的一句名言:“上帝的論斷是無比英明而公正的。”

胸懷博大的愛、仁慈的心、堅定的信念和上帝賦予我們的機會,讓我們爲了全人類的和平、爲了那些飽經戰爭磨難的人們以及他們的親人,爲自己從事的事業而獻身,癒合我們自己的傷口,總之,我們甘願付出一切。

這是我聽到過的世界上最感人肺腑、最流露真情的演說。如果你不認爲這是最完美的演說,那麼在所有的演講中,還能夠找出任何一個比這更富有深情、更妙語連珠、更充滿激情的演說嗎?

威廉·巴頓在《林肯的一生》中對以上的演說是這樣評述的:“葛底斯堡演說雖然精神弘大,但這個演講比葛底斯堡演講更爲甚之……這是林肯的衆多演說中最爲出色的一個,它標誌着亞伯拉罕·林肯的智慧、精神達到了一個最高的境界。”

卡爾·史克伍茲也曾寫道:“這段演講就像一首詩,在這之前,還沒有哪一位美國總統能達到亞伯拉罕·林肯的思想深度,向自己的民衆發表過如此精彩的演說。”

但是,作爲普通的人,我們並不需要像美國總統或加拿大、澳大利亞的總理那樣發表流芳千古的演講。我們要面臨的問題是,作爲一名普通的社會工作者,如何能在一場演說中順利地結束,究竟需要去做什麼?讓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並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要總結演講要點

即使是一場幾分鐘的簡短演說,也常常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聽衆也往往在演說結束時感到一頭霧水,不知曉演說者到底要表明什麼觀點。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個問題上,只有極少數演講者能夠意識到,而其他大多數的演講者都陷入了一種誤區,因爲他們認爲,既然已經講的十分清楚了,聽衆也理應明白他所說的話。然而,事情往往事與願違,演講者早已對演講的要點,爛熟於心;但是,演講的內容對於聽衆來說,卻是新奇而又陌生的,它們就像是投向了現場衆人的一把子彈,它們中有的會令人記憶深刻,但大部分會聽衆的困惑中慢慢失去印記,演講的內容就這樣被聽衆所忘記了。在演講的最後,聽衆最終是不知其所云。

據報道,在蘇格蘭,有位不知名的政治家提出了自己對於演講的方法:首先,打算講些什麼要告訴聽衆;接着,開始演講;最後,自己演講的主要內容在演講結束時應進行重申。這種三部曲的演講方法還是很實用的,而且,實際效果上講,“演說主要內容的重申”是非常明智的做法。所以,養成“總結演講要點”的好習慣,在演講時是十分必要的。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名芝加哥鐵路運營公司的經理的優秀的演講:

綜上所述,先生們,在我們的東部、西部、北部鐵路支線上這種制動裝置已得到了廣泛地採用。一年來,我們避免了多起事故,並且挽回了大量的經濟損失,事實證明,這是因爲在操作中運用了完美的操作原理和方法。這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我迫不及待地決定,這種制動裝置在南部鐵路支線也要安裝上。

所有的一切都已涵蓋在這幾句話之中,使得聽衆在演講結束時,對整篇演講的內容一清二楚。

你不妨掌握這種技巧或方法,在演講中,用這種方法大顯身手一番。

呼籲採取某種措施

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29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2)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13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1)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29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2)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3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1)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29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2)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27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3)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第13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1)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26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2)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3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1)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27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3)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