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

b.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皮特大街上的教堂,兩座白宮重疊起來才能和它一樣大。

奧利弗·勞茲十分擅長使用上述方法,向普通的聽衆們解釋原子的大小和性質。他在給歐洲的聽衆們進行演講時,做了這樣一個比較:一滴水中所包含的原子數目,就像整個地中海中所含有的水滴數目。當時,有很多聽衆乘船要花費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才能從直布羅陀抵達蘇伊士運河。爲了使表述更貼近於人們的現實生活,他又作了一個比較:一滴水中所包含的原子數目就如整個地球上的小草葉子那麼多。

理查德·哈丁·戴維斯在一個演講中說道:“它和第五大街劇院裡的觀衆席一般大小。”這是他對一羣紐約聽衆評述索菲婭街的清真寺的情景。在評述布林底希海港時又說道:“布林底希看上去就與長島城一模一樣,前提是你要從海港港尾進入。”

所以,你應該使用我們一直闡述的這些方法來進行你的演講。例如,如果你要描述金字塔,你首先應告訴聽衆它有四百五十一英尺高,接下來,你就可以用聽衆們日常所能看到的建築物與金字塔進行比較,這樣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金字塔的高度;如果你要說明它的佔地面積,可以用它能夠覆蓋的街區面積來描述。再如,如果你要描述二十英尺高的某東西,就可以打個比方爲,從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的一點五倍。如果你想表達有多少竿或多少英里,就可以用此地到聯合車站或到某個街道的距離來比較。

竭力避免使用專業術語

假如你從事的是一個對專業技術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比如說律師、醫生、工程師以及與此類似的一些高度專業性的工作,那麼,在你面向普通民衆進行演講時,竭力避免使用專業術語是非常必要的,你應該藉助一些淺顯易懂的詞彙去替代那些專業術語,即使你這樣做了,對一些緊要之處再加以詳細的解釋說明還是很必要的。以上這一點,在演講時你應該加倍注意。

我之所以要在這裡嘮叨幾句,提醒大家加倍注意這個問題,那是因爲曾經有許多的演說皆是因此而導失敗的。顯然,這些演講者在演講之前壓跟兒就沒有研究過自己的聽衆,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聽衆只是些普通民衆,他們壓跟兒就不知道這些專業詞彙到底代表着怎樣的含義。因此,儘管他們滔滔不絕地講得天花亂墜,自己也感覺不錯,但這對於那些根本沒有受過什麼專業知識教育的普通聽衆來說,就如同六月雨後暴漲的密西西比河衝上了衣阿華州和堪薩斯州新犁過的棉花田一樣,一塌糊塗了。

那麼,演講者應該如何去應對以免這樣尷尬的場面再次發生呢?下面是一段印第安那州前任參議員比沃瑞茲先生送給我們的一些寶貴的建議,我想任何一個演講者和將要成爲演講者的人都完全有必要認真仔細地閱讀和體味下面這段話的:

在演講的時候,爲了使自己的表達清楚明白,你可以試着採用下面這個還算不賴的方法:首先,你要把佔聽衆大多數的普通民衆作爲自己假想中的演說對象。這樣,爲了使他們能清楚明白地理解自己的演說,你自然就會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淺顯的邏輯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那就是你也可以把小孩子當作自己演說的對象。如果是這樣的話,爲了讓這些小孩子明白你說的到底是什麼,你也必須用一些簡單明瞭的語言來解釋自己的問題。

一位醫生的演講至今還令我記憶猶新,在演講中他這樣講道:“橫膈膜呼吸法——利用橫膈膜進行呼吸對於人們腸部的蠕動以及身體的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說完這些他並沒有進一步地對這個橫膈膜呼吸法做詳細的說明或者解釋,而是繼續按照他的計劃講起別的內容了。沒有辦法,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橫膈膜呼吸法,於是,我只好打斷他了的演講,然後,向大家問大道:“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有人知道這個所謂的橫膈膜呼吸法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呼吸法?它與其它的呼吸法比起來究竟有何不同?此外,它對人體有益有什麼科學根據?這個腸部蠕動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問題的答案令這位醫生詫異不已,因爲幾乎沒有人能完完全全的明白他所說的話。因而,這位醫生又不得不回過頭來,對我所提的問題一一解釋,內容如下:

橫膈膜說白了就是位於肺的底部一片薄薄的肌肉,它把人的肚子分成了上部的把胸腔和下部的腹腔。在我們心情平靜地用胸部呼吸時,橫膈膜通常是處於弓形狀態的,那樣子就好像一個倒置的洗臉盆。

在我們使用胸部呼吸吸入空氣時,氣流將會向下壓迫橫膈膜,使其向下部凸起,一直至接近扁平狀,這時,你會明顯地感覺到胃部肌肉向下壓迫自己的腰部。這種向下的壓力將會按摩並刺激你腹腔上部的各個器官包括胃、肝、胰、脾等等。

而在我們呼出氣流的時候,胃和腸在恢復原來狀態的過程中又會向上壓迫橫膈膜,這就等於再來了一次按摩活動,它將有利於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

我們都知道,人體很多的不健康因素的源頭都在腸道之中的。而通過這種橫膈膜呼吸法,我們的胃和腸道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活動,那麼我們諸如消化不良、便秘、人體自我中毒等病症就會不藥而癒了。

林肯得以清晰表達的奧妙

爲了讓自己的演講能夠迅速而明白的被聽衆理解並接受,林肯一直樂於接受別人的忠告。當林肯第一次在國會做演講時,他使用了“有糖衣的”這個俗語。在演講之前,作爲林肯好友的大衆印刷公司老闆戴夫瑞斯先生向他建議,這個短語太俗了,如果這是一篇在伊利諾斯舉行的演講的演講稿的話,勉強還能說得過去,也沒什麼大問題的,但這是你歷史性的第一次在國會演講啊,用在這兒就太不雅觀了。林肯是這樣回答戴夫瑞斯先生的:“好的,戴夫瑞斯,如果你認爲大多數的人們都很難理解‘有糖衣的’這個短語的話,那我不妨就修改一下;反之,我想我還就不要做什麼變更的好。”

有一次,林肯就向諾克斯大學的校長古雷沃博士解釋了他爲什麼偏愛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原因,現收錄如下:

在我的記憶裡,一直有一些孩提時代的情形珍藏在最深處。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如果別人的話讓我感到雲裡霧裡不知所以然,我會變得非常煩躁,這比任何事都更能影響我的情緒,而且,從那以後,這種情形就一直困擾着我。有一次,鄰居到我們家裡來拜訪,父親和他們聊了整整一個晚上。在鄰居離開後,我就回到屬於自己的小臥室休息去了,儘管我很想睡覺,但我卻失眠了。爲什麼呢?因爲我在牀上輾轉反側思來想去卻怎麼也弄不明白他們所說的一些話的含義,而只是弄清楚它們的含義是不能讓我滿意的,我總是會試圖用一些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的語句把它們表達出來,直到其他的任何孩子都能聽明白爲止。這就是我偏愛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的表達的原因,也是我一直堅持這樣做的動力所在。

的確如此,林肯是特別偏愛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她對它們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林肯曾經就讀過的新塞勒姆小學的校長曼託·格雷安這樣證實道:“假如一個意思能用三種方式表達的話,林肯一定會把三種方式一一找出來,然後再花上幾個小時去反覆思考和比較究竟哪個纔是最佳的也就是最簡單易懂的表達方式。”

人們表達含糊不清的原因都大體相似並且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對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晦澀的、模糊的,就憑着這些模糊的印象、晦澀的表達又怎麼使人明白呢?這就好比是在一個大霧瀰漫的日子裡拍攝照片一樣,能拍攝出清晰的相片嗎。這些人是應該向林肯學習的,學習他那種弄不明白就難以入眠的精神,學習他應對的方法。

要充分利用視覺

就像前面第四章中所提到的那樣,從耳朵到大腦的神經的功能要遠遜於從眼睛到大腦的神經的功能;科學家會更加準確地告訴我們,視覺功能要比聽覺功能強二十五倍。

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也與這個道理如出一轍:“百聞不如一見。”

因此,如果你想讓聽衆快速而清楚明瞭地理解你的演講,那麼你最好是把自己演講的要點畫出來,使聽衆能夠看見。這就是新近故去的著名的國家資產註冊公司的總經理約翰·帕特森演講成功的秘訣。他曾經爲《系統方法雜誌》撰寫過一篇介紹這一秘訣的文章:

就我個人的演講經驗而言,僅僅靠演講辭就想讓聽衆清楚明瞭地理解你、接受你無疑是遠遠不夠的,爲了使你的演講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還應該使用大量的輔助手段作爲補充,而圖畫法就是應該採用的輔助方法之一。如果說圖表的說服力比單純的文字要強的話,那麼圖畫的說服力又遠遠強過圖表。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演講方法,它要求演講者把要演講的各個分要點用圖畫的方式表示出來,再在這些要點之間用必要的文字串聯起來。很早以前我就發現,對於聽衆來說,圖畫的力量實在是遠遠超過枯燥說教的。

不要小看了這些看起來有點兒滑稽可笑的小圖畫,它們的功效可是不一般啊。而對於這些“圖畫語言”,我自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一個圓圈裡面加上一個美元符號就表示一張紙幣,一個書包上面畫上一個美元符號表示許多紙幣;月亮形裝的臉龐表示好的結果和影響;一個圓圈裡面畫上五道模線分別代表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隨意改變這些模線的形狀則其表示的含義也跟着改變——嘴角向下代表落伍的人、嘴角上翹代表緊跟時代潮流的人。的確,這些圖畫在人們看來也許不是很漂亮,但我們應該懂得,一個卓越的卡通畫家作畫時,他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才能準確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圖,而不是這幅畫畫出來是否是最美的。

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12章 成功演講的要素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27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3)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1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1)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13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1)第4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2)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10章 增強記憶力 (2)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3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1)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5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3)第16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2)第13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1)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3章 自信源於充分的準備 (1)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19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3)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28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1)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8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3)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12章 成功演講的要素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27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3)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2章 培養勇氣與自信 (2)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30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3)第14章 優秀演講的奧妙 (2)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第17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1)第29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2)第31章 潤飾語言的重要性及途徑 (4)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3)第11章 增強記憶力 (3)第18章 如何開始一個演講 (2)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26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2)第21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2)第9章 增強記憶力 (1)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1)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6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1)第20章 如何結束一個演講 (1)第7章 著名的演講家如何準備演講 (2)第15章 臺上氣質和個性 (1)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達清楚 (2)第25章 如何激發聽衆的興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