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鄭經

這麼多年,表哥待自己一直這般好,四貞心中浮起暖意,想到表哥今年總算在自己的安排下,定了一門好親事,以後再不會孤燈冷竈的孤單下去,她的神情更加柔和幾分。

“表哥和額駙爺都是好男兒,視保家衛國爲自任,自該去做那大事,我又不是那拈針繡花的婦人,哪裡需要他圍在身邊?若不是懷了身孕,我都想跟皇上請命,也到那沙場上去感受下真正的刀光劍影……這事我們之前商量好的,你不用勸他。倒是表哥該選迎娶了那李家的姑娘進門再走,不然,這一仗打個一年兩載的,你一直叫人家等着,可不是耽擱李家姐姐嘛?”

“表哥,你是不是一聽到我說婚事就這個樣子?”四貞張口叫住他,“難道你不希望在出徵前完成婚事,就算有什麼,也能給白家留個後嗎?再說,李家姐姐對你一直都很好,雖然這門婚事我促的,其實也是李家姐姐自己的意思,她是個好女孩子,你應該珍惜。”

白彥鬆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他說:“你也知道,沙場上,刀槍無眼戰火無情,聽說那鄭經是個厲害角色,這次出征能不能夠活着回來我都不知道,萬一有什麼事情,這會成了親,將來豈不是耽擱人家!”

四貞看着他,輕聲道:“表哥,我如今過得很好,希望你也過得好,你不必恪守當年的誓言,一味地不我們孔家盡忠,惦記着保護我。不管怎麼說,李家姐姐對你一片深情,你確實該考慮終身大事了!至於,能不能夠活着回來這個事,我覺得成了親,你心中更有盼望,那就一定能夠惜命惜身,若是家裡頭沒個留戀的,你恐怕就會過於膽大,以至於莽撞行事,反倒可能誤事。”

她溫言勸道:“再一個,李家姐姐的意思,你怎麼知道?你不能打着爲她好的名義,自作主張,這個事我覺得你還是跟李家姐姐見上一面,問問她的意思,何苦你走了還叫她傷心呢!”

四貞想自己還是和表哥說明白些,他能夠和李家姐姐在一起久了,或許就能看到她是個好姑娘,與李姐姐性情相投,此生恩愛。

她誠摯地看着白彥鬆道:“表哥多年來對我的好,我一直記在心裡頭,所以,我希望表哥你也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幸福,如果表哥只是想着要報答定南王府的恩情,或者保護我,卻葬送了你自己的幸福,對我來說,就成了還不起的情意,所以,我希望表哥你能見見李家姐姐,和她商談一下你們的婚事。”

四貞的話令白彥鬆心疼,他故意露出輕鬆的語氣說:“放心好了,我當然要爲白家傳宗接代,不過你現在是公主,可不能一直都叫我表哥,不然,你們家那個,聽到了可非吃醋不可。”

“你要和額駙爺好好的過,別盡操心我的事。你放心,這次出去我會保盡我所能保護他。”

看了看四貞的臉色,他又說:“我護着他,可不是爲了你,我得考慮你腹中的小侄兒,聽說你和額駙爺商量好了,你們的第一個孩子會姓孔,過繼到世子爺的名下,那定南王一脈也算是後繼有人,我當初在父親面前發了的要好好護着你和世子,你腹中的孩子寄在世子爺的名下,將來就是定南王小世子,我自然是要好好保護他的孃親。”

四珍知道表哥嘰裡咕嚕的說了這麼大一堆,其實還是爲了她放心,但是他對李家姑娘一事避而不談,到底,還是,因爲感覺差那麼一點點吧!

她看着白彥鬆懇切地說:“不管怎樣,我希望表哥你幸福,也希望你這次能夠和額駙爺也一樣平安歸來,我們好爲你們慶功。”

“行了,沒什麼事情我就先走了,至於李姑娘那邊啊,我會再想一下。”說着,白彥鬆轉身離開了,他離開的背影看上去有些寂寥。

“表哥——”看着他的背影,四貞輕聲道:“珍重!”

鄭家如今當權的,是鄭成功的兒子鄭經。

鄭經是個狠角色,有勇有謀不說,還殺伐果斷,能忍人所不能忍。

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攻下東都(臺灣)後,命鄭經鎮守思明(廈門),調度沿海各島。當時鄭經年僅十九歲,已經娶了尚書唐顯悅之女爲妻,但兩個人的感情不大好,不知怎麼的,他就和自個四弟的乳母陳氏昭娘私通,生下一子。

康熙元年(1662年),唐顯悅因爲這個事致書鄭成功,責其“治家不嚴,安能治國?”

受到重臣的指責,鄭成功大怒,命自個的哥哥鄭泰到思明陳昭娘和那個私生子處死,鄭經不肯,還暗中保護昭娘,鄭成功得知消息後,盛怒難耐,命鄭泰等人連其妻董氏和鄭經一併斬殺,鄭泰與洪旭等人商議後,覺得董氏是主母,鄭經是小主不能殺,打算只斬殺陳氏及其子覆命。

鄭成功不同意,再次發出諭令,讓鄭泰等人必須連董氏和鄭經都殺了,結果,鄭秦聯合諸將抗命不遵,並且在鄭經的保護下,陳氏和那個私生子也都平安無事,鄭成功這會兒才意識到,鄭經在軍中的勢力已經如此之大,震怒不已!

這簡直就像皇帝尚在世,就要被已經成年,勢力逐漸壯大的太子架空一般,鄭成功爲此怒火攻心,加之當時其父鄭芝龍在北京被殺,又聞永曆帝朱由榔在緬甸遇害之事,數痛並襲,他一病不起,於五月初一日病逝在東都。

鄭成功病逝那會兒,鄭經率軍在思明駐守,留在東都鄭家大本營的,是鄭成功的弟弟,鄭經的叔叔——鄭世襲。

鄭成功一死,提督馬信及黃昭等鎮守在東都的部將,以鄭經“亂倫”,“不堪爲人上”等理由,擁立鄭世襲爲東都主、代護理招討大將軍,沒過不久,馬信等人相繼病故,當上東都主的鄭世襲以黃昭、蕭拱宸爲心腹,圖謀自立,而他的另一名親信蔡雲則假借鄭成功的遺言,擁立鄭世襲繼位,佈告四方,說鄭世襲纔是東都之主,同時排兵佈陣,做好了和鄭經開戰的準備。

五月十四日,接到鄭成功病逝的消息,戶官鄭泰、兵官洪旭、工官馮澄世和提督黃廷、參軍蔡鳴雷等請鄭經在廈門嗣位,稱世藩,發喪辦事,鄭經坐上了延平王的位置,雖然有了名頭,但就實力來說,鄭經和鎮守在臺灣大本營的叔叔差距很大,畢竟,由他率領駐守在思明的軍將,只佔鄭家軍中很少的一部分,鄭家的底子,主要在東都。

至此,鄭家叔侄爲了爭奪王位,必將一戰,鄭氏內部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同年九月,清廷這邊的靖南王耿繼茂、福建總督李率泰利用鄭家叔侄相爭這個難得的機會,派了官吏前往思明招撫鄭經,要求鄭經送還其攻取的州縣印信,許諾歸還印信後,爲鄭經奏請朝廷,將其部衆按投誠官員照例補用。

接到大清朝廷的招撫之際,正是鄭經急欲平定內亂之時,於是,他和鄭泰、洪旭、黃廷等密議此事。

經過深思熟慮,鄭經道:“東都纔拿下來兩年,先王陡然逝世,又有蕭拱宸、黃昭等人制造內亂。清廷聞信,一再派遣官員招撫於我。順從他們,有負先王的宿志;拒絕他們,戰爭則迫在眉睫。內外交困,實在太危險!不如,我們就以暫借招撫爲理由,拖延些時間,待平定內亂,再作打算,諸位以爲如何?”

“妙啊!”洪旭第一個大叫好,他道,“與滿清韃子就不用講什麼信用,王爺這‘陽和陰違’的計策甚好,等咱們拿下了東都,內亂平定之後,再與清廷翻臉不遲。”

其他諸將也對此深表贊同,商議之後,鄭經命楊來嘉等爲使臣,將鄭家攻下的十五座州縣所所屬大印送還給了清廷,取得信任,爲自己這邊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同年十月,在認真準備部署之後,鄭經命周全斌爲五軍都督,陳永華爲諮議參軍,馮錫範爲侍衛,率舟師五千,啓錨東進。僅留了洪旭和鄭泰留守思明。一方面,他派兵積極進攻東都,另一方面,又派了禮官鄭斌前去勸說鄭世襲、黃昭等人息亂歸順。

因爲鄭經畢竟是鄭成功的嫡長子,按照正統的說法,父死子繼,加之他在鄭家軍中頗有人心,東都那邊,僅有黃昭、肖拱宸嚴詞抗拒,其餘衆將則持觀望態度,等兩軍在大員赤崁(今臺南)海岸開戰,黃昭戰死後,原本支持鄭世襲的將領就紛紛向鄭經投降,鄭經在陳永華等人的輔助之下,入主東都。

得勝之後,鄭世襲的另一名親信蔡雲則自知難逃一死自盡了,鄭經沒有追究其家人,東都的降將裡,他也只命人殺了頑固派蕭拱辰,處死黃昭、蕭拱辰等人的親信,其餘官吏均不問罪,優撫人心,爲示寬仁,包括對其叔父鄭世襲也一如從前般親切友善,僅將其軟禁于思明。

做爲勝利者,鄭經表現出的寬宏大量,爲他贏得了東都諸將士的人心,他在東都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128章 煽惑 補9月14日姵璃鑽石捧場加更第37章 不耐第137章 石榴第179章 衝關第51章 閨蜜第3章 猛藥第60章 認親第215章 茶經第124章 招親第39章 表哥第95章 吃醋第56章 質問第17章 驚馬第106章 說服第56章 質問第111章 綢繆第112章 暗涌第22章 諸美第196章 暗鬥第43章 雌雄 補風風9月9日捧場皇冠加更一第142章 婚禮第77章 兄妹第196章 暗鬥第80章 風俗第131章 繾綣第2章 真相第45章 狂買第154章 研墨第139章 兩心第194章 表妹第126章 中計第130章 在懷第172章 威嚇第157章 應對第7章 警告第38章 將雨第230章 交心第198章 秘方第112章 暗涌第109章 比試第21章 敲打第69章 共騎第3章 猛藥第208章 迷香第5章 慈寧第16章 彩頭第175章 御膳第95章 吃醋第15章 挑唆第194章 表妹第215章 茶經第183章 小印第179章 衝關第32章 心跳第68章 遇襲第195章 擠兌第187章 做戲第214章 色曉第185章 揭曉第133章 多蘭第192章 摔倒上架公告第146章 歸寧第74章 抵達第101章 成全第46章 刺客 補風風9月9日捧場皇冠加更二第121章 衝撞第26章 承澤219章 飛醋第10章 說笑第94章 狐狸第54章 前緣第101章 成全前言(還珠格格的原型)第154章 研墨第224章 摔倒第113章 冊妃第52章 試探第181章 離奇第19章 滿漢第217章 追查第76章 笑容第100章 落水第1章 虛幻第138章 藥丸第81章 對答第172章 威嚇第195章 擠兌第228章 蠱惑第44章 出宮第44章 出宮第166章 不醒第172章 威嚇第194章 表妹第84章 遇劫第125章 不肯 補跳海躲魚9月9日捧場鑽石加更前言(還珠格格的原型)第123章 琴音第92章 藉機第158章 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