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渭水之盟(三)

渭水河畔,李世民與突厥大軍隔河對峙。

“朕乃大唐天子李世民,請頡利可汗出陣說話。”李世民宏亮的嗓音響徹在渭水上空。

頡利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只帶了兩千人馬就敢出長安城。或者說,他跟本就沒有想到李世民敢出城見他。

聽到李世民點名要見自己,頡利也不甘落了膽魄,他只帶着左右十名親衛催馬出陣,來到了便橋橋頭,與李世民隔橋對望。

“賢侄別來無恙乎?”頡利很託大的朝李世民打招呼。

當年,李淵太原起兵之時,爲了穩定自己後方,同時也是爲了取得草原民族的貿易幫助,曾經向突厥稱臣。因此,頡利在大唐君臣面前,很有優越感。加上他的年齡比李淵小不了多少,稱李世民一聲賢侄,倒也說的過去。

李世民卻不買他的賬,直接冷着臉問道:“頡利可汗,此來是敘舊情還是與我爲敵?”

“哈哈,聽說我那位兄長李淵家中不寧,某深爲掛懷,特來長安看看。”頡利一張嘴也不饒人,開口便打李世民的臉,話語直指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位之事。

李世民一張臉鐵青,厲聲說道:“我大唐內務,不勞外人掛懷。頡利,你也是一方豪傑,強詞掩蓋你兵犯大唐之實,就不臉紅嗎?”

“哈哈,賢侄貴人多忘事,大概是忘了吧,當年你父李淵,可是向我突厥稱臣的。如此說來,大唐的內務,我自是可以過問的。”

聽頡利說起此事,李世民不由怒火中燒。曾向突厥稱臣一事,無論是已經退位的李淵還是現在的大唐君臣,都深以爲莫大恥辱。這會兒頡利卻一口道出此事,叫李世民怎麼壓得住火氣?

“頡利,虧你還記得我大唐與你突厥交和通好之事。從當年父皇起兵到現在,我大唐前後送與突厥金銀財寶無數。你卻不念舊情,屢次興兵進犯。背信棄義之徒,也敢當人主之謀?”李世民右手雙指並劍,直指頡利大罵。

頡利被李世民罵的臉上表情數變,他忽然哈哈一笑道:“賢侄,你們漢人有句話,叫做‘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何爲天命?何爲有德?今我突厥大軍二十萬在此,只要我一聲令下,長安城旦夕可破。所謂天命,所謂有德,唯實力而!”

頡利圖窮匕首見,以武力威脅李世民。李世民卻冷冷一笑,道:“頡利,你當真以爲憑你這些烏合之衆,就能破我長安?”

“能不能破長安,試試就知道了。”頡利很隨意的說道。

李世民也笑了起來:“頡利,你別自欺欺人了。你雖有狼兵二十萬,可這二十萬人裡,真正與你同心的又有幾人?有便宜可佔或許人人上前,可若戰事遇挫,有沒有人背後給你使刀子,你自己心裡清楚。反觀我大唐,保家衛國之志上下一心。雖不敢說一戰而破你大軍,可把你拖在長安城下數日,還是能做到的。你深入我國境,後路盡斷,待各地勤王大軍齊至,你能不能回草原還兩說呢!”

李世民的一番話,正中頡利心事。長安畢竟是大唐的國都,城高牆堅,要不是擔心不能一鼓而下,讓那些與自己不同心的部落生出異志,頡利也不會拖到現在還不攻城。

就在這時,李世民身邊的程咬金忽然一舉手中馬槊,大吼一聲:“殺!”

程咬金一聲吼,他們站立處身後的兩千玄甲軍,也一齊舉高馬槊附和,喊“殺”之聲直衝雲霄。

緊接着,長安城城牆上也忽然豎起一片旗幟,黑壓壓的一片人頭也從城牆垛口間顯露出來。更大的喊殺聲,在城牆上響起。

連續三聲喊殺之音,一聲比一聲雄壯,如海浪拍擊巨石一般轟鳴。長安城北叢山之中,迴音久久不息。

頡利胯下戰馬被大唐將士的軍威所嚇,忽然往後退了幾步。雖然僅僅是幾步,可這一退,看在衆人眼中,頡利的氣勢頓時大減。

頡利剛想說幾句狠話挽回面子。忽然,突厥大陣後軍傳來嘈亂之聲。頡利忙詫異的回頭觀望。

李世民等人也好奇的望向突厥後陣。只是大軍齊集,佔地極廣,無論是頡利還是李世民等,都看不清突厥後陣的情況。

過了一會兒,突利可汗單騎越陣而出,一臉驚慌的跑到頡利面前,說道:“叔叔,不好了,執失思力扎於穿風谷的大寨被尉遲恭破了。我軍死傷過半,潰兵剛剛逃回來,阿史德烏默啜也生死不知。”

“什麼?尉遲恭只有不到一萬人馬,如何破得了那座大寨?”頡利一聽,大吃一驚道。

突利又道:“據逃回來的那些潰兵說,尉遲恭不是一萬人馬,而是足足八萬。”

“哪來這麼多人?”頡利不可置信道。

“怕是別處回長安勤王的兵馬,與尉遲恭合兵了。”突利猜測道。

“這麼說,尉遲恭也快回到長安了?”頡利這時真的有些心慌了。

“想來是了。”突利點頭道。

頡利和突利兩人說話時,因爲心情緊張,便忽略了對面的李世民君臣,說話的聲音並沒有刻意壓低,因此,他倆剛纔的話,全傳進了李世民耳朵裡。

“哈哈哈,頡利,我勤王大軍頃刻便至,你還敢叫囂破我長安嗎?”李世民此刻的說話語氣表情,完全就是一副勝利者的姿態。

頡利猶豫起來了。

穿風谷大營的突厥潰兵爲什麼這時才逃回來?這還要從大營被破時說起。

因爲戰馬都驚了,所以那些逃向南方的突厥士兵,只能靠兩條腿狂奔。可人的力氣終有用盡之時。跑出約二十里路,突厥人跑不動了。於是就地休息。

幾個執失思力的心腹也在潰軍之列。他們聚攏潰兵一看,身邊就只有兩千來人了。

帶着這麼點人馬回去見頡利,恐怕會被頡利生撕了吧。幾個人一商量,先不走了,四下收攏潰兵,能多帶回一個是一個。好在,唐軍並沒有銜尾追殺,這就給了他們充足的時間。

於是,那兩千潰兵又四散而開,尋找自己的同胞。等到天亮時,好歹聚齊了八千來人。幾個人又一商量,就這些人似乎也會被頡利可汗追究責任。乾脆,把責任往唐軍身上推吧,幫唐軍吹乎下兵威,就說他們是五萬……不,八萬人攻打大寨。

八萬打三萬,自己等人最後還帶出了八千士兵,已經殊爲不易了。想來頡利可汗應該能饒過自己等人了。要是還平息不了頡利的怒火,就把責任往阿史德烏默啜身上推,誰讓他是大營的主帥呢。反正那小子估計是見不到頡利了。

就這樣,幾名怕被追究敗軍之責的突厥將領,編出的一個謊言,把頡利和突利都嚇到了。

其實這種虛報軍情的事情在戰爭中也是常見的。得勝時,多報殲敵數字;吃敗仗時,誇大敵軍數量和實力。這些本來就是帶兵人最常見的伎倆。

只是,那幾個執失思力的心腹,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編了一個謊言,他們不會想到,這個謊言,足以改變一場戰爭的最終結果。

第371章 互相試探第418章 裴寂罷官(上)第440章 鴻門宴(上)第66章 功成第103章 傢俱廠開業(中)第118章 爲李世民科普(下)第559章 天可汗第378章 糊弄頡利(中)第285章 缺錢啊第208章 仙人跳(上)第303章 煙囪軍第1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486章 九江公主拒婚第548章 大捷報第34章 神秘的宮女第161章 敵友難辨(下)第18章 突襲前奏(中)第398章 受冷落了第539章 大火拼(上)第361章 戲弄趙德言第65章 再見孫思邈第117章 爲李世民科普(上)第436章 一堂雞毛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505章 熱氣球(下)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232章 腮幫子疼第420章 裴寂罷官(下)第264章 沐清風的陰謀第315章 與胡商談判(下)第404章 遼東方略(上)第16章 大唐首跳第97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112章 故人來訪(下)第539章 大火拼(上)第57章 重陽登高(上)第99章 政治小白第399章 被告狀了第286章 李靖與李道宗第295章 重組護龍會(下)第369章 攪屎棍第196章 提親(下)第195章 提親(上)第412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6章 入涇陽第240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上)第469章 槍聲與鮮花(中)第96章 黑寡婦第368章 酒後真言第193章 瘋瘋傻傻到天涯第182章 朔方之變(一)第273章 再戰王晊(上)第479章 石城大開發(中二)第223章 物證第213章 裴寂眼裡的沙子第246章 護龍會總舵第458章 神秘人第278章 旱情現第527章 運籌帷幄(中)第295章 重組護龍會(下)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76章 許敬宗第61章 馬穿鞋第521章 運籌帷幄(上)第81章 差點捱了板子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518章 相約來生第547章 善後第450章 借糧(上)第84章 軍訓(下)第150章 護龍會(上)第512章 秋狩(一)第86章 皇帝來了也不用理第24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中)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384章 陰山之變(續二)第337章 鍛造兵王(上)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145章 蒸酒與淨鹽(下)第450章 借糧(上)第17章 突襲前奏(上)第116章 豬頭豬腦豬尾巴第80章 烏合之衆第440章 鴻門宴(上)第253章 大朝會第185章 朔方之變(四)第381章 陰山之變(中)第37章 巷間偶遇第462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上)第192章 樑康登基第412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73章 再戰王晊(上)第279章 賑災第62章 馬蹄鐵(上)第259章 詩驚玄武門第180章 內訌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189章 朔方之變(八)第237章 開中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