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渭水之盟(二)

就在李世民於太極殿大罵執失思力的時候,涇陽城南穿風谷處尉遲恭的大軍也開動了。進軍的方向,自然是長安。

天亮後,留守涇陽的閻立本也趕到了穿風谷。與他一起到來的,還有一萬名涇陽城的百姓。這些百姓都是男丁,有老有少,老的大約四十多歲了,年幼的也就是十三四歲的樣子。

令趙雲澤感到好奇的是,這一萬名百姓,居然人人手中都拿着一杆旗子。那些旗子的顏色、規格不一,上面繡的圖案、字號也是不盡相同。

“閻兄,你帶這麼多百姓來幹嘛?”趙雲澤耐不住好奇,向閻立本請教道。

閻立本神秘的一笑,道:“無他,疑兵而。”

趙雲澤恍然大悟:“嚇唬頡利的?”

閻立本點了點頭,道:“你們在穿風谷打的熱鬧,閻某也是一夜未閤眼啊。製作軍旗、召集百姓,同樣忙的不可開交。”

“莫非大總管就是爲了等你們。”直到此刻,趙雲澤才明白了尉遲恭的安排。

閻立本道:“疑兵之計,最忌消息外泄。定計之時,只有我和大總管知曉,沒有通知趙兄,還望萬勿見怪。”

趙雲澤自嘲道:“我就是個從九品的小官,哪裡敢爲此事見責於閻兄和大總管。”

閻立本輕輕搖了搖頭,道:“此戰過後,以趙兄的功勞,怕是要連升數級了。”

“那敢情好!借閻兄吉言,要是李二陛下真的給我升官,到時請你喝酒。”

趙雲澤嘴一禿嚕,把“李二陛下”四個字說了出來,話剛說完,他就意識到不妥。

果然,閻立本眉頭一皺,口中吶吶:“李二陛下?”

“呃,口不擇言,口不擇言。”趙雲澤尷尬道。

閻立本笑着搖了搖頭,道:“趙兄,你這張嘴呀!在軍中都是粗豪漢子,倒是沒人在意,可今後若進了長安爲官,一言一行都要謹慎爲之呀。”

趙雲澤朝閻立本一拱手,鄭重道:“趙某受教了。”

這時,有尉遲恭的親兵過來,催促趙雲澤和閻立本出發,兩人不再多言,各自帶着隊伍,跟隨在大軍之後,向長安進發。

長安城北,渭水河邊,突厥大軍面向長安城列起了大陣。

“叔叔,執失思力去了這麼久,怎麼還沒回來。”

中軍位置,突利可汗向他身邊的頡利可汗說道。

突利可汗今年才二十三歲,身形較爲瘦削,面白無鬚。他雖然也是突厥一部可汗,可比起已經四十七歲的頡利可汗來,難免有些稚氣未脫的青澀之感。

反觀頡利可汗,身形魁梧,生的一臉橫肉,望向長安城的眼神中透出凜凜寒光,草原霸主的氣質盡顯無餘。

“大概是李世民留他作客吧。”頡利輕飄飄的說了一句。

突利微不可查的翻了個白眼。哼,說的好聽,還作客?別被唐朝皇帝殺了就萬幸了。那位李世民陛下,可是個狠人。

“叔叔,咱們都已經列出大陣了,怎麼長安城還沒有任何動靜呀?”看着一如平常的長安城,突利狐疑的說道。

頡利道:“我也正在奇怪呢。按說,咱們兵臨城下,就算是長安城中兵力再少,可青壯民夫總是有的。李世民隨便一動員,此刻城牆上也應該是人頭密集,做好防禦我們攻城的準備了。可現在卻毫無動靜,城牆上也只是那些例行值守的士兵。”

“會不會是李世民想投降?”突利猜測道。

頡利用看白癡一般的眼神橫了突利一眼,道:“李世民這個人,要他的腦袋可以,要他投降,連想都別想。”

“那唐人到底是在……”

突利的話還沒說完,身邊一個親衛突然手指長安城,說道:“兩位可汗快看,城門打開了。”

頡利和突利同時望向長安城城門位置。

那裡,是長安城北門玄武門,也是皇城的北門。此刻,大門打開,一隊皁衣黑甲的騎兵陸續開出。

這隊騎兵不同於別的唐軍,不但馬上騎士全身披甲,就連戰馬身上,也批着甲冑。馬上騎士人人手持長長的馬槊,腰間還掛着橫刀。

全部出城後,這隊騎兵一分爲二,在城門兩邊雁翅擺開,共約兩千人的樣子。陣型擺好,人馬皆肅然,偌大的隊伍,除了軍旗的迎風獵獵之聲,竟再聽不到別的響動。

人馬不動如山,然而那份沉穩中,卻透露出凜凜殺氣。猶是隻有兩千人,但渭河對面的突厥將領,卻人人不敢小視這支騎兵。

“是唐朝的玄甲軍。”頡利只從裝備上就認出這隊騎兵的身份。

“玄甲軍?那不是李世民的親衛部隊嘛。”突利說道。

頡利點了點頭,靜心觀察對面情況。

玄武門城門洞裡,蕭瑀正在苦勸李世民。

“陛下,您乃一國之君,切不可輕易犯險呢!”

另一個五十歲左右的文官也說道:“陛下,您還是再考慮一下吧,老臣實在不放心讓陛下涉險。”

此人名喚高士廉,官拜侍中,乃是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的親舅舅。

李世民端坐馬上,用力一擺手道:“衆卿勿憂,朕十六歲便起于軍陣,什麼樣的險惡沒有遇見過。區區頡利,一化外蠻族酋首而,在朕眼中,實不足懼。朕這便親去會他一會。”

高士廉和蕭瑀還想再勸,一旁的房玄齡卻說道:“既然我們已經看破了突厥實乃外強中乾,陛下此去,正顯我大唐對其蔑視之意。”

李世民欣慰的望向房玄齡,微笑道:“還是玄齡知朕呀!”

除了高士廉、蕭瑀、房玄齡,此時城門洞中還有三員大臣,分別是長孫無忌、程咬金和秦瓊。

程咬金這時不耐煩了,他兩眼一瞪,對高士廉和蕭瑀吼道:“你們這兩個老兒忒囉嗦,有俺和秦二哥隨護陛下,那突厥人老實便罷,敢起什麼幺蛾子,俺和二哥也定能護陛下週全。”

長孫無忌也說道:“有兩千玄甲軍壓陣,再加上李靖居中策應,陛下最多是有驚無險。”

見秦王府出來的幾個李世民的心腹之人也都贊成李世民去會頡利,高士廉和蕭瑀也不再勸。

兩人對視一眼,忽然一齊朝李世民請命:“老臣願隨陛下左右。”

李世民哈哈一笑,豪情萬丈的說道:“走,咱們君臣一齊去大罵頡利一頓。”

蹄聲踏踏,大唐皇帝李世民,帶着高士廉、蕭瑀、房玄齡、長孫無忌、程咬金、秦瓊六人,輕騎直出,來到了渭水河南岸。

第512章 秋狩(一)第180章 內訌第74章 找個人管管他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176章 樑師都的反應第194章 回長安第28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97章 藏寶圖(上)第457章 主客易位第198章 辭親?結親?(上)第427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上)第305章 活字印刷術(上)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247章 刁鑽的條件第463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中)第544章 夜襲陰山(中)第259章 詩驚玄武門第379章 糊弄頡利(下)第307章 利益同步第344章 夜梟演習(五)第482章 孫思邈提親第210章 胡江之殤(上)第71章 土匪,全是土匪第557章 真相大白第497章 藏寶圖(上)第400章 新師孃?第29章 論功行賞(上)第214章 七大罪(上)第168章 渭水逢故人(下)第346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286章 李靖與李道宗第223章 物證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119章 李淳風第145章 蒸酒與淨鹽(下)第262章 趙雲澤的新任務第209章 仙人跳(下)第178章 離間(中)第290章 羅神棍與丹藥(下)第544章 夜襲陰山(中)第206章 喂兔子借錢第139章 吃大戶第438章 吃飯,是件大事第73章 羣英薈萃(上)第282章 泰康堂第546章 義釋義成公主第93章 到底誰是賊(上)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222章 秦府後花園第23章 渭水之盟(二)第193章 瘋瘋傻傻到天涯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495章 夫人駕到第416章 鬥法第514章 秋狩(三)第297章 免租第258章 涇州之變(下)第424章 查賬第562章 施治第389章 出使薛延陀第498章 藏寶圖(下)第41章 一縷鄉愁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416章 鬥法第413章 大鬧甘露殿(上)第327章 兒名趙日天第562章 施治第47章 火鍋夜宴(中)第498章 藏寶圖(下)第21章 善後第33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下)第399章 被告狀了第536章 二將奪一城(上)第28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42章 勢如破竹第392章 歸途漫漫(下)第409章 貶官第122章 四方館疑案(三)第331章 大比武(中)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24章 渭水之盟(三)第548章 大捷報第51章 收徒與暖牀丫頭(下)第513章 秋狩(二)第178章 離間(中)第544章 夜襲陰山(中)第463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中)第300章 馬周發威(下)第17章 突襲前奏(上)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109章 講武堂的構想(上)第166章 渭水遇故人(上)第35章 地主階級第433章 買店變買人第281章 夫人有喜第468章 槍與鮮花(上)第427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上)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529章 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