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赫里奧波里斯”計劃

在三個學生還沒有來得及看完那些參考書的時候,他們就被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命令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面了。

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開始了他的課程講授:

“各位同學,今年是我們整個課程的第一年,主要的研究項目是埃及學中的克蘇魯學現象。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埃及學和克蘇魯學之間的關係。

首先,我們應該感謝讓-帕斯卡爾·商博良先生。他是法國偉大的埃及學之父,讓-弗朗索瓦·商博良的後人。

是讓-帕斯卡爾·商博良先生頭一次注意到了在非洲的大湖地區存在着一個更古老的文明,可能是埃及文明的源頭。

也是他頭一次把克蘇魯學與埃及學嫁接在了一起,提出了古埃及文明的克蘇魯神話源流。

早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後,在埃及學研究之中,就有一個關於早期古埃及文明起源的爭論。

有一大部分學者認爲古埃及文明是在尼羅河中下游以及三角洲地區產生的,是一種原生性質的文明。

但是,還有一少部分學者指出來,在沒有對於尼羅河上游地區進行完整的勘探之前,古埃及文明的原生性質是無法定論的。

當然了,其實這一爭論一直持續到了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之後。

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但是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西非、東非和北非地區存在着不同的歐洲殖民主義勢力,各個殖民主義勢力都想在其殖民地上建立一個非洲殖民世界的中心。

當時的大英帝國佔領着埃及和蘇丹,面積涵蓋了當年古埃及文明和古代努比亞文明的範圍;

而法國人則控制着馬格里布非洲和西非的廣大地區;

比利時人控制着大湖地區的大部分地區;

而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在東非也想染指一下。

所以當時的大英帝國認爲想要把埃及打造成非洲殖民世界的中心,就必須要有一個有說服力的文化上的觀點。

所以組織了大量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民族學家以及宗教學家,制定了一個名叫‘赫里奧波里斯’的計劃。

‘赫里奧波里斯’計劃的核心內容就是把古埃及文明徹底的推向非洲文明的頂峰,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歷史撰寫計劃。

而‘赫里奧波里斯’計劃最終擴展到了所有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系統之中,形成了一個系統的有機整體。

它的大致脈絡包括,這麼幾項內容:

第一,要認定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歷史第二早的文明,是非洲第一早期的文明;

第二,認定世界上第一早的文明是蘇美爾文明,因爲當時伊拉克地區是大英帝國的委任統治地,是整個英國殖民體系的中心樞紐;

第三,認定第三早的文明是古印度文明,因爲當時的南亞次大陸還是英屬印度殖民地,而且已經被英國牢牢控制着;

第四,認定華夏國是世界第四古老的文明,因爲大英帝國還佔領了香江地區和許多涵蓋華夏沿海地區的租界地。它們是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樞紐,

所以這樣一來,大英帝國等於就佔有了人類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的三個,第四個也佔領了一部分。

世界古代四大文明的發源地全都被大英帝國給征服了,就像日耳曼人征服了摧毀了古羅馬帝國,而他們則自詡爲是古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一樣。

所以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大英帝國的民族自信心,盎格魯-撒克遜文明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個包容多元化文明,既可以繼承人類最古老文明,但是又可以帶領着人類繼續向前發展的偉大新文明。

當時的大英帝國準備利用他們掌握的這些考古學和歷史學資源,進行更大規模的殖民地文化建設,以及深入人心的統治。

這其中包括了深刻的統治手腕兒:

當時大英帝國對於埃及、印度、伊拉克和東亞殖民地的統治是有着長遠打算的,因爲在殖民地英國人畢竟是少數,而當地人則是多數。

所以任用和選拔當地的親英勢力來進行代理人統治就非常重要。將非盎格魯-撒克遜人種進行分而治之的統治,讓當地人幫助大英帝國的殖民者統治當地人,對於殖民主義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策略。

而基於印度的種姓制度,以及印度教與英屬印度境內的其它宗教勢力勢均力敵的分佈狀況,這種政策在印度是很容易實施的。

大英帝國的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深入研究了印度的歷史和社會現實,設計了很多順應當地歷史和社會現實的分而治之的方案。

比如大量吸收了當地的驕傲而尚武,又處於少數派的錫克教徒當軍官和警察,讓他們管理印度教徒和天方教義的信徒;

承認信奉天方教義的王公統治信奉印度教的土邦,讓少數派統治多數派,這樣少數派就要依靠殖民者的武力,更便於殖民統治;

把天方教徒和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佛教徒在土兵軍隊之中分別列編,讓他們互相監視,無法團結一致反對殖民者,反而互相競爭,競相效忠於殖民當局。”

西瓦吉聽到這裡不禁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

“唉,偉大的印度就是這樣子被弄得四分五裂的!”

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並沒有理會西瓦吉的感嘆,接着說道:

“但是,在埃及我們就遇到了困難,當地的阿拉伯人處於軍事上、宗教上和民族上的絕對優勢,而天方教義事實上又提倡平等,認爲所有教徒都是兄弟姐妹,所以與我們的統治目的背道而馳。

而最重要的是天方教義鼓勵反抗壓迫,在蘇丹的馬赫迪大起義,甚至打死了當地的殖民軍隊的領袖,圍困了殖民地首府,最後摧毀了當地殖民地統治機構,曾經一度獲得獨立。

因此我們的殖民者急需要一種可以把當地人從天方教義之中分離出來,形成三六九等的不同階層,讓他們和印度人一樣無法團結一致對外反抗殖民統治的文化和宗教意識形態。

而‘赫里奧波里斯’計劃之中的某些內容恰恰就是滿足了這個訴求,比如計劃中關於古代埃及祭司階層的研究,以及國王和武士階層的研究,各個城市和地區有不同的保護神,這些如果加以發展的話,正好可以從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上,用來對抗埃及和蘇丹地區的反對勢力。

藉着‘赫里奧波里斯’計劃提供的大量資金,殖民當局僱傭了很多學者來進行古埃及文明的研究。

但是,在他們的研究方向上卻與殖民當局的初衷事與願違。

很多學者在閱讀了讓-帕斯卡爾·商博良的著作之後,發覺古埃及文明並非是一個原生性的文明。

它應該是一個受到過尼羅河上游地區更高級的文明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傳來性文明。

第五十五章 劍橋鬼影(五)第六十九章 貝葉魔經(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德魯伊重金屬搖滾樂隊第二百三十章 半路遇襲第二百九十章 進入利莫里亞文明第一百零二章 魔經新考(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十九)第二百五十五章 誰是誰的祖宗?第二百零四章 阿瑟·卡特的屈服第三十四章 血濺五步第九十章奈亞拉託提普的名字第二百三十五章 黑風滅族第二百六十二章 過關不斬將,全靠手裡錢第八十六章 煉金術士,來自西非第十七章 廁所裡面的地獄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十)第二十一章 迴歸現實第三十三章 意見不合第一百二十章 地下祭壇第二百二十六章 機場裡面的插曲第二百八十九章 海底怪物大戰美國艦隊!第三百零一章 拉萊耶城大戰第八十四章 “不糊塗”的偵探第二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金融城(二)第十九章 人形蜘蛛的罪惡生涯第六十三章 邪神奴僕狗咬狗(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九)第一百零五章 歷史性的遺憾(二)第九十六章 他人即地獄(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古神的執着第一百八十三章 臨陣換將的矛盾第六十八章 血債得不到血償(二)第三十九章 退化的人形第二百八十四章 要去英雄救美第一百零二章 魔經新考(一)第四十四章 制服瘦長鬼影第一百三十六章 埃及考古遠征計劃第四十六章 靈魂園丁第三十七章 食屍鬼美食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德魯伊之祖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十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深情的離別第五十五章 劍橋鬼影(五)第四十二章 惡魔的迴歸第四十五章 瘦長鬼影的來歷第一百八十二章 回到現實第十九章 人形蜘蛛的罪惡生涯第二百一十五章 來自亞述的恐怖魔怪第一百七十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十)第五章 黑夜之中的惡魔第五章 黑夜之中的惡魔第二百九十二章 利莫里亞文明必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埃及古神的密咒第十四章 軍情處詢問第二百二十六章 機場裡面的插曲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腥鬥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科技聖殿是座城第四十三章 張着臉的瘦長鬼影第九十章奈亞拉託提普的名字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埋在熱帶雨林裡面的聖靈之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陰暗的真相第二百一十二章 古神的解決方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倫道夫·卡特的遺產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襲金融城(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臨陣換將的矛盾第三十一章 黑夜跟蹤第二百八十四章 要去英雄救美第十二章 砍頭之交第二十章 惡靈的建築師第一百八十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二十)第五十章 火車怪客(四)第六十八章 血債得不到血償(二)第三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進入古神的虛擬世界第二百一十八章 像人面獅鷲一樣飛翔第一百二十八章 卡達斯的毀滅第三十五章 死亡之屋第一百九十章 金字塔上的妖魔第一百一十三章 德魯伊的綁架第一百零八章 金雀花隱修會(三)第四十一章 食人宴席也要散去第一百一十三章 德魯伊的綁架第二百四十五章 香蕉飯裡面暗藏殺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襲金融城(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偏方三八面體的傳說第一百零七章 金雀花隱修會(二)第六十二章 喪心病狂(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埃及學狂人第一百零二章 魔經新考(一)第四十九章 火車怪客(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深情的離別第九十七章 他人即地獄(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利莫里亞人比美軍厲害第二百八十九章 海底怪物大戰美國艦隊!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埃及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