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各方反應

這次對馬步芳部作戰,整的作戰思想,是正面迎戰,全殲來犯之敵。從而達到敲山震虎的戰略目的。

部隊開拔,吳應祺、黃文忠這些甘州地方官員,在全城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歡送部隊出征示威遊行活動。

李若風也沒打算再藏着掖着,除了部分用作儲備的輕重武器,大部分的火炮和重機槍在部隊出城的時候公開亮相。

馬步芳在收到安插在甘州的眼線傳來了情報後,馬上命令部隊在距民樂縣交界的風峽灣停止前進,就地駐紮。

同時發電報給馬馴的騎兵旅,叮囑馬馴千萬不可冒進。

情報顯示,馬仲英的部隊已經在民樂縣南的臺子溝鎮構築防線,而且在山丹也有重兵佈防。

兵力的數量馬步芳沒太看重,他所重視的是情報中報告的那幾十門山炮,百多門迫擊炮,近百挺重機槍,幾百挺勃朗寧輕機槍。

騎兵是不在乎步兵人數多,但就怕步兵的重火力。

照情報上的火力配置,他馬步芳再多幾個旅,也不夠人家轟殺。

這麼多的重武器,他整個青海一省的火炮機槍全加起來也沒這麼多。

“他媽的,馬大愣子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大的家當?難道他取得了蘇俄的支持?”

設在風峽灣鎮鎮政府的前敵指揮部大廳,馬步芳深鎖着眉頭,不停地來回走動着,想起馬仲英這段時間的赤化,還有他身邊那個留蘇的共黨份子張韶雅,馬步芳開始有點相信自己的推測。

甘州現有近三萬兵力駐守,再加上這麼多的重火力,他開始覺得自己這次出兵有點過於輕率。

但是,如果再多給馬仲英時間,等他真正在河西走廊站穩了,憑他對馬仲英的人解,這小子早晚會殺進青海來跟他搶青海的控制權。

馬步芳這個時候剛剛取得青海還沒多久,他的實力比起歷史上紅軍西征的時候他所擁有的近八萬人馬還差很遠。手上全部兵力加起來也不到三萬人槍。火炮只有二十四門半舊的老式國產75炮,三十餘挺重機槍也絕大多數槍管老化,還經常卡殼。

自己有點太小瞧馬大愣子了,這仗不好打,弄不好,他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這點家底,一戰下來全都會打沒掉。

看來,必須馬上將這個情況向南京城蔣總司令彙報,只有取得蔣總司令的支持,纔有可能將馬大愣子趕出河西走廊。

馬步芳之前敢只動三旅二營萬餘人馬北上攻打有近三萬兵力駐守護甘州,是因爲他對自己手下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充滿信心。

他部下士兵主要來自甘青兩省交界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撒拉族、東鄉族,濃厚的宗教觀念意識,成爲部隊強大的維繫力量。宗教禮法形式也被他導入了部隊。

宗教觀念及其禮法形式歷來都統治者控制部隊的手段。在上層統治階級利用宗教觀念矇蔽驅使下,也由於歷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閡與仇殺,這使他的部隊在對外族和外族軍隊的征戰中表現了很強的內聚力和奮勇精神以及殘暴行爲。

這一點,在馬步芳統兵征伐青海南部的藏區的過程中,得到充分展現。

(據軍史資料所載,青馬士兵兇悍頑強。由於武器比較差,因此士兵在戰鬥中敢於近戰格鬥,若對方火力弱,工事不堅是很難對付青馬的。紅軍西路軍吃虧就是這樣,紅軍火力弱,難以阻擋行動迅速的騎兵的悍勇衝鋒,最後在白刃格鬥中被優勢敵人消耗。

解放戰爭期間,咸陽戰鬥,解放軍集中了優勢炮火始擊退青馬,蘭州戰役時,解放軍各軍都將自動火器集中於一線才起了作用。

共軍一向認爲,青馬除了武器裝備差以外,戰鬥力同於日軍。

在對藏軍或藏民部落土兵作戰時,由於青馬的武器也有了優勢,青馬士兵表現更爲出色,曾有青馬一個營(300人)擊退數千藏軍和部落土兵的圍攻並使之棄屍數百的戰例。

在青馬與藏民的爭鬥中,藏民處於絕對劣勢,其火器、戰術、社會組織的落後根本無法與青馬抗衡。)青馬寧馬是對馬步芳和馬鴻奎的簡稱

這時遠在南京的蔣大總統,打完了中原大戰,馬上便把軍事重心投入剿共大計。

接到馬步芳的電報,蔣大總統自然不會掉以輕心。

如果讓蘇俄紅軍的勢力滲透進河西走廊,繼而擴大,全面佔領甘肅青海,那將來不得跟江西的*連成一片。那絕對成黨國之大患。

蔣大總統馬上命令侍從室把何應欽、陳誠、陳立夫等人叫來,共同商議如何解決河西走廊的赤化局勢。

與此同時,中統情報分析室外,葉蓓正拿着手上剛得到的一份情報發愣。

這份情報是從滲透到甘州的中統情報人員對近期甘州赤化形勢發回來的總結報告。

這類情報原本不會引起葉蓓的關注,他是無意中看到情報裡有“李若風”三個字,才引起重視的。

自陳立夫下令中統所屬全力展開對李若風的調查,中統在國內的各個分部都接到了這份任務通報。

陳主任親自過問的事,中統沒有哪個敢怠慢。

網撒下去,但人海茫茫,中國這麼大,想找個人談何容易,爲此,葉蓓多次受到陳立夫的嚴厲指責。爲這事,葉大美人委屈得好幾次揹着人悄然落淚。

直到去年六月中旬,才從長春中統分部傳來消息,報告說他們當中有人親眼見過李若風,而且還有過接觸。

再後來,中統黑河分部也傳來報告,中統全力所查的那個李若風,人在嫩江,任嫩江守備團上校團長,是馬占山推薦,張少帥任命的。

接到這個消息,葉蓓親自啓程前往嫩江。

哪知道辛辛苦苦趕到嫩江,卻吃了閉門羹。李若風根本就不在嫩江。

葉蓓打出中統的招牌,要求嫩江守備團提供李若風的具體行蹤,結果對方一句軍事機密,無可奉告,根本就不賣中統的面子。

這個時候,李若風已經悄悄地帶着人前往甘州。

在嫩江守了大半個月,葉蓓最後只得無功而返。

回到南京,向陳立夫作了詳細彙報後,陳立夫只說了句繼續查,就沒下文了。

可憐的葉大美女,心裡早把李若風恨得牙都癢癢的。

現在好不容易又看到了線索,她當然不會輕易錯過。哪怕是個同名同姓的傢伙,也得把它查個水落石出。

甘州的這份報告,只提了有個叫李若風的青年軍人,在甘州駐防部隊有很高的地位。就連該部最高軍事長官都對其有禮有節。而且,好像與自命河西行省省主席的馬仲英關係非淺。因爲情報上提了,這個李若風,曾經在馬仲英檢閱甘州守軍的時候,二人一起在閱兵校場有比較親密的舉動。

出於女人的直覺,葉蓓覺得這個李若風,就是她一直在尋找的那個可恨的傢伙。

經過仔細推敲,葉蓓決定應該將這個情況向陳主任報告。

她去找李立夫的時候,正好碰上陳立夫接到總統侍從室的電話,準備去見蔣大總統。

“主任,剛接到的關於李若風的最新消息。”葉蓓一個敬禮,攔住了從主任室走出來的陳立夫。

“什麼情況?”陳立夫一邊將門帶關一邊問道。

“剛接到的情報,在甘州,有個跟馬仲英關係密切的青年軍官,也叫李若風。”葉蓓謹慎地報告道:“不過,這份情報沒能附上照片,但是,據情報上對此人的描述,屬下有八成把握,肯定這個李若風就是從嫩江失蹤的那個李若風!”

陳立夫一聽是跟甘州馬仲英有關,馬上興趣大增。因爲剛剛總統侍從室的人透露,蔣總統這次召見,就是跟甘州赤化局勢有關。

如果那個叫李若風的留日士官生,跟馬仲英扯上了關係,這裡面估計就有點複雜了。

“讓我們在甘州的人馬上確定這個情報!”陳立夫當即下命令。

“是,主任,屬下馬上給甘州發報。”葉蓓敬禮答道,轉身就走。

“等等!”陳立夫沉吟片刻,方道:“去把關於李若風的全部資料拿一份給我。馬上,我有用。”

“是,主任。”葉蓓答道。

沒一會兒,葉蓓拿着一個檔案袋小跑着過來。

陳立夫接過來,也沒多看,順手塞進公文包,行色匆匆而去,但沒走幾步,又停下來交待道:“如果一下有消息,馬上向我報告。我現在去總統府,呆會兒我會交待侍從室。”

“是,主任。”

待陳立夫的背影從視線中消失,“該死的李若風,這次你就是藏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揪出來。”葉蓓恨恨地躲了一腳,咬牙自語着朝報務室快步走去。

甘州中統分部的辦事效率你說他高吧,也不對,說他們差,也不對。

原本中統甘州分部也接到過查找李若風的任務,但這個任務因爲時間拖得太久,所屬工作人員差不多都淡忘了。

但他們在接到葉蓓措辭嚴厲的電報後,馬上將以前的那份任務檔案翻了出來,覈對後迅速給出回電,電文就三個字:“同一人!”

“這下你跑不了了!”葉蓓抓起電文,飛快地出了中統辦公大樓,駕車就朝總統府駛去。

等她一路風馳電掣般衝到總統府時,距陳立夫離開,差不多一個小時。

此時,總統府內

蔣大總統的書房裡,何應欽,陳誠,陳立夫,賀衷寒正分兩列站在蔣大總統的書桌前,恭聽總統指示。

“你們的意思,是讓馬鴻奎回師寧夏,策應馬步芳一起解決甘州叛亂?”蔣介石用他特有的奉溪口音緩緩問道。

“是的,校長。”陳誠神態恭敬地答道:“如果馬步芳的電文沒有誇大,那麼可以肯定,馬仲英除了接受蘇俄的援助,他不可能會擁有那麼多的重武器。以甘、肅二州的貧脊,他既買不起,也沒那個渠道。以馬步芳的兵力,很顯然,他不具備獨立攻打甘州的能力,不然以他跟馬仲英之間的關係,他不會在出兵後又停下來。”

“馬步芳的電文並沒有明確是蘇制武器,此事還得等查清楚了再作結論。”何應欽持不同意見,“涉及到外交方面的事,都需慎重。”

這時,門外傳來輕輕輕敲門聲。

“什麼事。”蔣介石平和地問道。對侍從室的人,他還是瞭解的,如果沒什麼重要的事,他們是不會在這個時候前來打擾的。

房門輕輕推開,進來一個身着黑色中山裝的精幹侍衛,先是朝蔣中正敬禮,然後從容說道:“校長,陳主任的人說有重要情報報告。”

陳立夫聞聲,跟蔣介石禮貌地打了招呼,快步走出門外。

兩分鐘後,他腳步輕快地走了進來,然後在一邊的沙發上拿起他來時來着的黑皮公文包,從裡面拿出一個檔案袋。

“我這有份關於甘州的新情報。”說着,他將檔案袋打開,將那份關於李若風的資料雙手遞給蔣介石。

蔣介石隨手接過資料,仔細翻看,越看神情越凝重,最後,他沉着臉問陳立夫,道:“爲何之前你沒把這個人的情況向我彙報?”

“校長,因爲一直沒能掌握此人的行蹤,也就沒能與他接觸。在沒找到他之前,向您報告了也只是徒增煩惱。再說,當時您忙於中原戰事,實在不便分心。”陳立夫鎮定地答道。

“你們也都看看,這樣的一個人,居然跟馬仲英扯上了關係,這個馬仲英,讓我很失望,非常失望。”蔣介石順手將那份文件遞給何應欽。

何應欽看完後,再轉交給陳誠,賀衷寒。三人在看完後,都同一個表情:凝重。

“談談你們的看法。”蔣介石面無表情地說道。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沒搶着出風頭。

“立夫你先說。”蔣介石見這幫傢伙都在耍滑頭,皺着眉點將。

“這個李若風必須馬上引起重視。”陳立夫理了理思路,說道:“他的經歷剛纔諸位都看了,關鍵是,他是東北軍馬占山的人,爲什麼隱瞞行蹤,跑到西北跟馬仲英攪到一起?根據我們調查,李若風不僅僅在日本有着相對輝煌的經歷,而且,他的家族,也不簡單。

四通商社各位可能沒聽過,但如果孔部長在,他肯定知道這個新冒出來的龐大的商團。這個商團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都有分部,生意做得相當大,財力非常雄厚。而且和多家外國洋行有生意往來。他在嫩江的那個守備團,全部人馬,都是他岳父原鐵騎寨大當家林守仁的部下,也就是說,這個團,完全就是他們家的私兵。

通過這層關係,我們最終了解道,四通商社的背後,居然是關外盤龍嶺李家堡。關於盤龍嶺的李家堡,基本上關東的土匪都知道,這是個有兩百多年曆史的土匪世家,據說,在東北,就連俄國人和日本人都不願輕易得罪這個家族。因此,我的結論是,李若風隱藏的實力到底有多大,還需要更深入的調查。但就他目前所顯露出來的,已經不可小視。如果他真的跟馬仲英有溝結,意圖割據河西走廊,我估計,西北很可能再出一個張作霖一樣的大軍閥。”

“你的意思,是李若風在背後支持馬仲英建立河西行省?”何應欽敏感地問道。

“不排除了這種可能。”陳立夫點頭道。

“他的家族根基都在東北,爲什麼要捨近求遠,跑到西北去?”陳誠提出疑問。

“我猜測,李若風已經知道日本要對東北動手。”賀衷寒語出驚人,深沉地道:“以他在日本的經歷,肯定對日本有着非常深入的瞭解。從他回國後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得出,他是想把家族的根基遷往西北。”

陳立夫被充道:“據查,日本人也在極爲關注這個人。”

“中日之間遲早會有一戰,這點我是很清楚的。”蔣介石沉緩地開口了,“這個李若風,他似乎在告訴我們,中日開戰的時間,不遠了。對此人,我比較欣慰的是,整個報告裡都沒有半個字顯示他跟共黨有關係。立夫,我希望你能親自去甘州,跟李若風好好談談,如果他肯歸附國民政府,可以考慮讓他取代馬仲英。”

“校長高明。”何應欽馬上明白了蔣介石的想法,拍了蔣介石一記馬屁。

用封官許願劃分瓦解,這是蔣介石常用的手段。

蔣介石一錘定音,馬步芳的求援,暫時被撇在一邊了。

第39章 大伯來訪第101章 合縱連橫第89章 連鎖反應第209章 核暴風雲第244章 延伸破擊第22章 揮師出征第88章 遼陽光復第210章 強硬立場第205章 家族論計第48章 再添勝算第124章 鬆滬抗戰(十三)第46章 秘密謀劃第149章 全軍備戰第143章 暮路梟雄第177章 出乎意料第218章 定計印度第199章 日美合謀第156章 焦灼戰局第184章 強勢逼第146章 杜公登門第110章 誓師祭旗第96章 策反魔女第123章 鬆滬抗戰(十二)第98章 夫妻夜話第173章 以退爲進第204章 天意使然第224章 殲滅蒙哥馬利(下)第72章 奉天會晤第75章 日軍部署第202章 四虎歸來第53章 戰鬥怒吼第194章 政治妥協第210章 強硬立場第102章 盤點日資第215章 朝鮮事變第15章 家族會議第141章 鞭刑之懲第75章 日軍部署第183章 平息風波第141章 鞭刑之懲第110章 誓師祭旗第85章 反間之計(二)第226章 大殲滅(二)第160章 瘋狂反撲第91章 奉天諜影第248章 利益互換第5章 國內局勢第4章 ,冰山一角第152章 迷離戰局第136章 鬆滬抗戰(二十五)第73章 風良結盟第7章 偶然之得第213章 還施彼身第207章 利劍出鞘第132章 鬆滬抗戰(二十一)第236章 哥城事變第58章 巧奪重炮第120章 鬆滬抗戰(九)第21章 部屬交心第45章 秘密潛入第174章 國防改革第237章 登陸序幕第34章 己所不欲第16章 深謀遠慮(上)第251章 大將和元帥第101章 合縱連橫第145章 戰略構想第182章 觸目驚心第63章 重炮攻擊第180章 諜影迷蹤第126章 鬆滬抗戰(十五)第16章 深謀遠慮(上)第74章 歃血爲盟第244章 延伸破擊第140章 風起上海灘第78章 以獅搏兔第71章 國內態勢第43章 迴歸軍營第79章 美女柔情第35章 採取措施第130章 鬆滬抗戰(十九)第202章 四虎歸來第229章 佔領印度第243章 雙線激戰第144章 被訛上了第127章 鬆滬抗戰(十六)第113章 鬆滬抗戰(二)第63章 重炮攻擊第156章 焦灼戰局第100章 權衡得失第29章 難言心結第204章 天意使然第105章 對日宣戰第202章 四虎歸來第163章 斬首行動第43章 迴歸軍營第22章 揮師出征第184章 強勢逼第150章 對應策略第74章 歃血爲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