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國府來客

李若風輕取金昌和涼州,自然讓馬仲英欣喜若狂。

當然驚喜的同時,心裡對李若風的實力也越來越忌憚。

身邊守着一頭不受控制的猛虎,任誰也睡不好覺。

李若風能這麼輕鬆下滲透進河西走廊,便實際控制了甘州、金昌和涼州,很大程度上,鑽了西北兵力分散空虛的漏洞。

再加上馬仲英急於擴充勢力,求賢若渴,結果“引狼入室”,導至河西行省的絕大多數軍權被李若風控制,不得已才接受城下之盟。

拿下金昌和涼州後,李若風馬上召集部屬,一方面穩定地方政治、經濟,一方面商量謀取蘭州。

馬仲英的迅速擴張,讓蘭州陷入慌亂之中。甘肅省主席馬鴻賓一面安排手下八大員楊思、張維、裴建準、喇世俊、趙元貞、王廷翰、王禎、李朝傑加強輿論造勢,誇大河西行省赤化形勢,一面加緊連繫馬鴻奎,讓他趕緊帶兵增援。

馬鴻賓雖被老蔣任何爲甘肅省主席,但他的政令有時連蘭州都出不了。這個時候的甘肅,自從馮玉祥軍大部調走,地方大小軍閥分割盤踞,極爲混亂,馬仲英等在張掖、酒泉一帶;馬步芳部下馬馴在涼州、金昌一帶;馬廷賢在天水一帶;魯大昌在隴西、洮、岷一帶;陳珪璋在平涼一帶;黃得貴、王富德、李貴清等在固原一帶,蔣介石都給以各種名義,使之反馮。所以各霸一方,不相統屬.橫徵暴斂,爲所欲爲。

馮玉祥殘部只有吉鴻昌留下的一個旅,旅長是雷中田,後擴充爲一個師,蔣介石也給以暫編第八師的番號,雷任師長,駐在蘭州。

蘭州此時的兵力,也就馬鴻賓的暫編第七師和雷中田的暫編第八師。

雷中田的暫編第八師根本就不聽馬鴻賓的調動,馬鴻賓能動用只有暫編第七師。

而暫編第七師的兵力連馬步芳的兵力都比不上。其編制:十九旅旅長馬玉麟,第一團團長冶成章(後升騎兵旅長),第二團團長馬應圖。二十旅旅長馬顯誠,第一團團長馬贊良(兼北路保安司令),第二團團長馬開基。直屬工兵營長馬忠,炮兵營長馬普仁。全部兵力加起來不足一萬五千人馬。

而就是這個時候,陳立夫帶着葉蓓等一衆國府官員,乘飛機經西安中轉來到蘭州。

陳立夫的到來,讓馬鴻賓心中大定,他極力誇大馬仲英赤化的程度,要求中央派兵進行圍剿,不然後果難測。

陳立夫一面安撫馬鴻賓,一面派人與馬仲英進行聯絡。

馬仲英接到蘭州方面的電報,當即回電熱烈歡迎南京國府特派員來河西行省視察政務、民生。

聰明如馬仲英之流,當然知道能得到南京中央政府的認可,對他經略河西行省的重要意義,同時,他也認識到這是他跟李若風攤牌的絕佳機會。

地盤已經打了下來,李若風也不打算再躲在幕後,從家族所擁有的情報網傳來消息,知道自己近年來的作爲已經成功引起了國民政府高層人士的注意。是以他按自己的既定思路,開始整編部隊。

李承嘯這個時候也迅速安排人員,進駐涼州和金昌,整合這兩塊地盤的地方經濟。

儘管李若風實施的商業經濟政策,與馬仲英推行的新政有所區別,但二者卻在某些方面有着異曲同工之處。

特別是在土地政策方面,馬仲英也沒完全按張韶雅、吳應祺等共黨人士提出的蘇維埃模式,把地主富農資本家一杆子打死,而是隻對在當地民憤較大的惡紳劣霸採取鎮壓手段,對開明富紳則用溫和策略要求其降租減賦以減輕農民的負擔。

讓農民擁有土地,是李若風和馬仲英在他們的領地實施地方治理的共同方針。也正因爲這樣,李若風纔沒有對馬仲英及其勢力動用暴力手段。

陳立夫的到來,讓李若風的蘭州只能攻略胎死腹中,從而把精力集中起來應對陳立夫這位最高當局派來的欽差大臣。

對老蔣的治國方針和政治手段,李若風還是有所瞭解,明白只要不碰老蔣的“逆鱗”,老蔣對那些已經取得地盤的地方軍閥基本上還是以安撫拉攏分主。

談判,當然其核心就是各自利益。要想在談判桌上將利益最大化,手中有副好牌無疑是最佳選擇。

李若風從來就不擔心自己手中沒牌。

四月二十一日,陳立夫一行抵達甘州。

以馬仲英爲首的甘州勢力,進行了相當隆重的歡迎活動。

其中尤以李若風刻意組成的那支由三百名身高體型基本相當的年輕戰士組成的儀仗隊,最爲引人注目。

這些支儀仗隊,是李若風從現有部屬中精調細選組成的。他們年齡都在二十左右,身高在一米八零上下,體重在七十五公斤左右,全部五官端正,臉上沒任何傷痕。

三百名戰士,分成三個百人方陣,橫成排直成線,斜看也是一溜線。每人身裝嶄新的西北軍制式軍裝,一水的德國毛瑟98步槍,刺刀擦得雪亮。

每個方陣前架了六挺馬克沁重機槍,八門60迫擊炮,四門80迫擊炮,十八挺勃朗寧輕機槍。

此番隨李立夫一道前來的,還有馬鴻賓和陳誠。作爲軍事觀察員,陳誠和馬鴻賓對馬仲英部下所展現出來的士兵素質和裝備,感到深深震驚。

作爲馬仲英的唯一陪同者,一身西北軍上校軍裝的李若風,從見到他的第一面起,便引起了陳立夫的莫大興趣。

對於這個只聞其名而不得見其人的神秘人物,陳立夫可是關注他差不多一年了。

於是,這就造成了陳立夫一路上大多數時間都在跟李若風交談,無形中把馬仲英給晾在了一邊。

這種場面,也讓馬仲英暗暗驚心。因爲他沒想過李若風居然早就受到了南京政府的關注。他現在甚至有點懷疑,李若風會不會是南京中央政府特意安排對西北勢力進行滲透安插的棋子。

以馬鴻賓的精明,他當然也看出了此中的奧妙,敢情現在的甘州也不是鐵板一塊啊!此下他心中更定。

李若風及其部下全都穿着西北軍制式軍裝,明顯跟馬仲英自制的甘寧青聯軍灰色服裝不同。

馬仲英的失意,自然也落入了張韶雅、吳應祺、黃文忠等人的眼中。

李若風的突然崛起,讓張韶雅、吳應祺等共黨人士有點措手不及,他們一直以爲甘州的軍權是掌握在孫震和莊宇這兩人手中,對於李若風,他們手頭沒有任何關於此人的資料。

一旦馬仲英失勢,河西走廊重新落入國民黨反動勢力的掌握,他們這些共產黨勢必遭到反動武裝的清洗。而此時江西瑞金的蘇維埃政權正面臨蔣介石的第一次圍剿,形勢非常嚴峻。

甘州的局勢,幾方歡喜幾方憂。

在陳立夫的暗中示意下,歡迎活動結束,李若風撇開馬仲英,將陳立夫、陳誠請進了司令部辦公室進行密談。

李若風的氣質、風度,以及不亢不卑的談吐,深得陳立夫、陳誠的好感。

陳立夫來之前,沒想到李若風如此好說話。他原本以爲以己度人,憑李若風的家世經歷應該是那等心高氣傲年少輕狂之流,哪想到他會如此恭謙隨和有禮有節。

其實,陳立夫又哪會明白李若風的心思。

第155章 無奈決策第228章 大殲滅(三)第54章 誓死還擊第197章 民主專政第128章 鬆滬抗戰(十七)第38章 防範未然第6章 未雨先籌第105章 對日宣戰第172章 順勢而爲第28章 正式編制第87章 城內混戰第39章 大伯來訪第161章 狙擊建功第210章 強硬立場第147章 曝光黑幕第113章 鬆滬抗戰(二)第115章 鬆滬抗戰(四)第60章 活捉建川第34章 己所不欲第209章 核暴風雲第63章 重炮攻擊第248章 利益互換第246章 兄弟同心第206章 末日疑雲第159章 勢均力敵第231章 摩步逞威第108章 馮帥出山第176章 對蘇作戰第92章 少帥返程第94章 智鬥女諜第129章 鬆滬抗戰(十八)第61章 反戈一擊第82章 親臨前線第153章 當即立斷第112章 鬆滬抗戰(一)第51章 板垣之智第130章 鬆滬抗戰(十九)第74章 歃血爲盟第47章 歷史真相第103章 搶佔日資第233章 印度之用第74章 歃血爲盟第193章 謀定而動第75章 日軍部署第33章 諜影浮現第132章 鬆滬抗戰(二十一)第95章 川島芳子第38章 防範未然第170章 佳人在懷第14章 洞房花燭(完)第205章 家族論計第182章 觸目驚心第225章 大圍殲(一)148章 情勢驟變第112章 鬆滬抗戰(一)第52章 戰前結盟第226章 大殲滅(二)第47章 歷史真相第236章 哥城事變第178章 艦隊出訪第141章 鞭刑之懲第19章 謀取甘州第122章 鬆滬抗戰(十一)第147章 曝光黑幕第36章 準備嚴打第25章 各方反應第22章 揮師出征第105章 對日宣戰第108章 馮帥出山第34章 己所不欲第12章 洞房花燭(二)第43章 迴歸軍營第209章 核暴風雲第131章 鬆滬抗戰(二十)第2章 ,遊子歸來(二)第245章 國家戰略第42章 整合西北第4章 ,冰山一角第132章 鬆滬抗戰(二十一)第227章 大殲滅(三)第180章 諜影迷蹤第85章 反間之計(二)第79章 美女柔情第114章 鬆滬抗戰(三)第13章 洞房花燭(三)第119章 鬆滬抗戰(八)第111章 整合資源第33章 諜影浮現第181章 鐵血手腕第42章 整合西北第70章 奉天整編第49章 掠奪計劃第28章 正式編制第227章 大殲滅(三)第225章 大圍殲(一)第9章 謀定方動第201章 忙裡偷閒第35章 採取措施第247章 東西搏奕第67章 防禦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