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鬆滬抗戰(一)

加強遼寧和黑龍江的防禦力量,是目前新成立的國防軍頭等大事。

在一致對外共同抗日這個原則下,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的各路諸侯沒有任何不和諧的聲音發出。

西北軍、東北軍、晉綏軍、馬家軍在部隊整編工作方面順利得出人意料。畢竟這些原大小軍閥都明白一個道理,擴軍整編不會削弱他們的軍事實力,反而大大提高了他們掌握的軍隊人數,就連裝備也得到大量換裝,實力不降反升。

新政府剛成立,李若風當然不會傻得去對北方原來的那幾大地方勢力玩滲透,現在穩定、和諧壓倒一切,只要那幫傢伙不在背後扯他的後腿,他就阿彌佗佛了,暫時還沒奢望那些老油條能真正做到衆望所歸萬衆一心。

加強北方各省的工業、經濟建設,同樣讓閻錫山、傅作義、馬步芳、馬鴻奎、楊虎城、金樹仁等人大開方便之門。這是增強他們的錢袋子,能跟河西行省那三大工業園的數百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傻子纔會把這等大好事往外推。

在李若風祭出金手指後,山西的煤礦、綏遠的鐵礦、新疆的石油和煤礦先後進入勘探、開發進程。

在李氏財團和張學良原有黃金儲備的支撐下,北方抗日民主政府開始了金融體制的改革,逐漸原來在北方各地使用的大洋或者紙幣,由新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推出金本位制的華元,以求在中國整個北方統一貨幣,爲即將迎來的經濟大躍進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

此舉,對於原本就陷入經濟危機的國民政府財政更是雪上加霜。但李若風現在也管不得這麼多了,只要不引發內戰,他巴不得長江以南的百姓能盡大可能的往北方政府移民。

土地改革制度有了河西行省之前的實施經驗,也在逐步推行。用土地資源來換取各類工業技術投資辦實業,這使得多數地主富農家族在精打細算後發現,帶來的收入遠比將土地租給那些佃農要大得多。特別是在張學良、閻錫山、馬步芳、馬鴻奎等真正意義上大地主的全力支持下,土地改革的執行力度也大大超出了李若風的預料。

日貨已經完全被從中國北方各省擠出,逐漸被來自河西行省所生產出來的價格更便宜質量更優良的產品所取代,就連美國、英國、法國等列強傾銷到中國的很多商品的市場空間也在一點點縮小。

現在李若風比較有信在二戰爆發之前在中國的北方建立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化體系,使得飛機、坦克、重炮都能做到自給自足,甚至還能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分一杯羹。

將這些煩人的政務公事一股腦的扔給張學良等人,李若風一門心思撲在東北戰場上。

有了吳佩孚、傅作義、楊虎城、葉挺、蔣百里等軍中名將加盟,李若風對戰略戰術方面的部署總算可以稍稍鬆口氣。

奉天少帥府,現在成了對日前敵總指揮部。

隨着遼南大地各種工礦設備和產業工人的大轉移,奉天現在也進入戰時經濟管制,所有資源統一劃歸戰略資源部計劃分配。

李若風沒有阻止關東軍策劃的在吉林成立“滿州國”的陰謀。更沒對關東軍策劃的發生在上海的“一·二八事變”橫加干涉。他希望能通過“一·二八事變”讓國民政府更加清晰地看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狼子野心。

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初建,中國人民國防軍的整編也需要時間,雖然北方新政府已經向日本宣戰,但目前而言暫時還只能採取戰略防禦。

東北軍及時向黑龍江增兵,也使得關東軍北上佔領黑龍江的軍事行動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石原莞爾和本莊繁都是有頭腦的軍事家,張學良的反應實在太快了,不但組建了三個黑龍江獨立師增強黑龍江省的駐兵力,而且爲原黑龍江駐軍提供、補充了大量的軍火物資,使得黑龍江的防禦體系空前增強。

如果在這個時候對黑龍江發動大的軍事行動,早就調集重兵在鐵嶺一帶集結的國防軍完全有可能揮師北上,讓關東軍陷入南北受敵的不利局面。關東軍的擴編目前還只是完成了七個師團的準備工作,坦克師團剛剛接收了一個聯隊的坦克,形成戰鬥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

既然宣戰方不主動採取軍事行動,關東軍也樂得加緊時間擴編和訓練。現在的中國軍隊已經不再是他們從前眼中的三流軍隊,世界各大報紙媒體都有關於中國人民國防軍建軍誓師的大量報到,國防軍展現出來的雄壯軍威讓日本軍部不再敢小瞧中國軍隊。

爲了轉移國防軍的注意力,順便還能將日本海軍省拖下水,歷史由板垣徵四郎策劃的“一·二八事變”變成了由石原莞爾和土肥原賢二爲主謀,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館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謀在上海製造事端。

李若風在第一時間接到了川島芳子送來的“投命狀”。對此,李若風給川島芳子作出指示,讓她全力配合田中隆吉策動這次事件。

1932年1月18日,川島芳子唆使日本僧侶天崎啓升等五人向馬玉山路中國三友實業社總廠的工人義勇軍投石挑釁,與工人發生互毆。

田中隆吉操縱流氓漢奸乘機將兩名日僧毆至重傷,日方傳出其中一人死於醫院。隨即以此爲藉口,指使日僑青年同志會一夥暴徒於19日深夜焚燒三友實業社,砍死砍傷三名中國警員。

20日,又煽動千餘日僑集會遊行,強烈要求日本總領事和海軍陸戰隊出面干涉。

21日,日本總領事村井蒼松向上海市長提出道歉、懲兇、賠償、解散抗日團體四項無理要求。

22日,日本駐上海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發表恫嚇性聲明,以保護僑民爲由加緊備戰,並從日本國內向上海調兵。

27日,村井蒼松向上海市當局發出最後通牒,限28日18時以前給予滿意答覆,否則採取必要行動。

日本海軍歷來就比日本陸軍更加強勢和囂張。畢竟這時的日本擁有亞洲最強大的艦隊。中國北方新成立的抗日民主政府竟然不知死活地敢向大日本帝國宣戰,這讓日本海軍省也非常憤怒。現在有機會能將矛盾激發擴大,海軍省怎麼可能錯過這次機會。決定一定要好好教訓一下支那人,讓陸軍省那幫無能的丟盡帝國臉色的傢伙知道,海軍纔是大日本帝國的強力支柱。

李若風通過張學良出面,在1月22日便將日本海軍有可能在上海滋事的情報向駐紮在上海的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鼎和軍長蔡廷鍇進行了通報,並答應援助十九路軍一批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同時,張學良也委婉的提出,願意派部隊來上海支援。

27日晚,奉天少帥府大青樓二樓作戰室。

一身國防軍上將常服的李若風,與同樣是一身國防軍中將常服的蔣百里和葉挺圍坐在沙發上,就上海目前的局勢進行討論。

由於有了川島芳子提前發過來的情報,使得李若風這一回不用再祭出他的先知法寶,讓國防軍一衆高級將領都知道了日本人在上海發動的陰謀。

隨着上海事態的進展,一步一步都證實了川島芳子所提供情報的準確性,對此,張學良深爲李若風策反川島芳子的先見之明大爲歎服。

老蔣這個時候雖然已經下野,但軍政部長何應敬歷來就是個親日軟弱份子,爲了確保其既得利益,對蔣光鼎向他報告的日本海軍企圖在上海發動軍事行動根本就不相信,更對蔣光鼎報告的北方國防軍要求增兵上海嚴辭拒絕。

何應欽聲稱這是張學良的陰謀,說就是傻子都猜得到張學良此舉是想染指上海,企圖讓北方的國防軍朝長江以南的富庶之地滲透。

“何敬之不同意我們出兵上海,十九路軍的壓力可就大了。”蔣百里綜合了多方情報後,嘆然說道:“別看日本在上海的駐軍只有一千八百名海軍陸戰隊,四千餘名的武裝日僑,但是,他們有四十餘架飛機,和數十輛坦克、裝甲車,還有二十三艘軍艦在長江口外的海上和黃浦江遊弋,艦炮的威力可不是一般的步兵炮所能比似的。此戰,十九路軍凶多吉少啊!”

“最讓人可惱的是何敬之不僅僅是不同意我們增援,他連讓駐南京的第5軍和88師、87師加強上海的防務都不答應,而且還要求十九路軍忍辱求全,這簡直就是置國家和民族利益於不顧!”葉挺氣憤地重重在沙發的扶手上捶了捶,“他們難道以爲我們向日本宣戰,他們就可以置身於事外嗎?”

“其實我還是比較能理解南京那幫人的想法。”李若風淡然地笑了笑,說道:“南京政府一直在跟日本內閣商談和平解決東北事端,而且從內心對日本的軍事實力在着相當在原畏懼,他們擔心戰事一啓,日軍從上海登陸,南京政府勢必首當其衝,江南一帶無險可守,很容易讓日軍長驅直入,這使得南京政府實際控制的那麼一點點地盤也得全部丟掉。再說了,他們覺得上海是國際大都會,是各國租界所在,不比東北,日本再狂妄,也不能不顧及國際輿論,這麼多的小九九加在一塊,何敬之怎麼可能會我們插手,將事態擴大?”

第222章 殲滅蒙哥馬利(上)第70章 奉天整編第117章 鬆滬抗戰(六)第144章 被訛上了第144章 被訛上了第14章 洞房花燭(完)第141章 鞭刑之懲第2章 ,遊子歸來(二)第53章 戰鬥怒吼第248章 利益互換第140章 風起上海灘第149章 全軍備戰第224章 殲滅蒙哥馬利(下)第240章 兩島齊進第3章 ,四通商社第161章 狙擊建功第24章 外籍兵團第229章 佔領印度第227章 大殲滅(三)第141章 鞭刑之懲第24章 外籍兵團第161章 狙擊建功第36章 準備嚴打第48章 再添勝算第29章 難言心結第228章 大殲滅(三)第89章 連鎖反應第230章 搶灘登陸第232章 攻克要地第85章 反間之計(二)第38章 防範未然第35章 採取措施第125章 鬆滬抗戰(十四)第181章 鐵血手腕第94章 智鬥女諜第154章 從容應對第232章 攻克要地第34章 己所不欲第96章 策反魔女第89章 連鎖反應第12章 洞房花燭(二)第169章 偷得浮生第170章 佳人在懷第7章 偶然之得第110章 誓師祭旗第207章 利劍出鞘第230章 搶灘登陸第174章 國防改革第175章 戰爭策劃第145章 戰略構想第250章 絕對國防圈第208章 末日之光第47章 歷史真相第200章 費盡心機第103章 搶佔日資第185章 狼煙將起第139章 無心之失第85章 反間之計(二)第205章 家族論計第191章 肢解蘇俄第218章 定計印度第220章 陰謀論(中)第32章 夫妻情話第166章 接見石原第238章 撕殺大島第208章 末日之光第21章 部屬交心第230章 搶灘登陸第11章 洞房花燭(一)第216章 深謀遠慮第239章 海港激戰第168章 大跌眼鏡第92章 少帥返程第172章 順勢而爲第239章 海港激戰第30章 經略甘州第108章 馮帥出山第13章 洞房花燭(三)第90章 精打細算第163章 斬首行動第173章 以退爲進第214章 無可奈何第123章 鬆滬抗戰(十二)第246章 兄弟同心第59章 奉天戰況第217章 小家大國第57章 活捉板垣第61章 反戈一擊第106章 風起雲涌第227章 大殲滅(三)第142章 戴笠求情第202章 四虎歸來第205章 家族論計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83章 鬥智鬥勇第176章 對蘇作戰第71章 國內態勢第184章 強勢逼第208章 末日之光第54章 誓死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