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

此時所有的炮聲已經全部停止,整個蓮江口一線除了江面上被燃燒彈點燃的軍艦上的熊熊大火之外,一片寂靜。楊震舉着望遠鏡望着江面被炸的東倒西歪,半浮半沉的軍艦,暗暗覈對了一下數目之後,暗暗的點了點頭。

江面上僞滿江上軍的炮艦、炮艇加上武裝駁船總計十三四艘,此刻江面上半浮半沉,還在猛烈燃燒足足有六艘。幾艘防護力相對較弱的小炮艇則被擊沉在江中,江面上只露出一個桅杆的頂。

就在楊震抵達江邊不久,馬其昌也趕了過來。馬其昌並不是因爲楊震過來,也不知道楊震來到江邊觀察戰果。他過來,只是他在參加楊震部隊後,養成的一個習慣而已。

每次戰鬥結束後,只要條件允許,他都要親眼看看自己炮兵打出的效果,以便在下次戰鬥之中根據此次暴露出的問題做一些戰術上的調整。

馬其昌見到楊震就在江邊,嚇了一大跳,將手中的那部佳木斯戰役後,楊震送給他繳獲關東軍第五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的德制七倍望遠鏡連忙丟給身後的參謀後,幾步走到楊震身邊。

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傳來,楊震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卻沒有回頭的道:“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不是嗎。你們打的很好,這一仗過後,我可以放心了。沒有了僞滿江上軍,這條松花江可以成爲我們的一條動脈。”

楊震不用轉身便知道身後來人是誰,倒不是他有什麼未卜先知的本領。而是馬其昌的這個習慣,他早就已經知道。而且他也專門叮囑過小虎子,馬其昌來的時候,不用通報。自己站的處位置是整個蓮江口一線江岸上觀察位置最好的地方。馬其昌要看自己的戰果,不來這裡就怪了。

楊震的話音落下,馬其昌走到楊震的身邊道:“司令員,這一仗打只能算是差強人意而已,遠遠稱不上好。一個火箭炮兵團的主力加上部分野炮,以及江南那邊的速射炮配合,還跑了四艘。要是跑了四艘小炮艇也就罷了,可偏偏跑的都是大型的炮艦。”

“雖說這四艘艦艇也算是損毀嚴重,可小鬼子在哈爾濱有修船廠,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全部修復。六月份您在松花江口重創的江清、利綏兩艦這纔多長時間,不僅全部修好,甚至武備上還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要是咱們的野炮也有穿甲彈,這些鬼子的老爺艦我可以跟您保證,一條都跑不了。順天、養民兩艦倒也罷了,都是三四年才下水的新艦。腿快,裝甲厚實。可那兩艘在濱綏曾被您重創過的兩艘老爺艦,老胳膊老腿的,航速才十節都不到。這一次又讓他們跑了,真不甘心。”

對於馬其昌的不甘心,楊震笑了笑不以爲意的道:“他們跑不了。你忘了,一旅的炮兵還在上游等着他們那。這四艘艦艇雖然在你的手中跑掉了,可也受到了重創了。根據觀察哨報告,這幾艘軍艦的火炮已經全部失效,可以說已經失去了戰鬥力。最主要的是你這一仗擊沉了僞滿江上軍的主力定邊號與親仁兩艦,以及所有的炮艇。”

“相對於江清與利綏這兩艘艦齡老化,只有一門七十五毫米主炮,裝備較弱的老爺艦來說。裝備了三門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的定邊、親仁兩艦和那些機動靈活的炮艇纔是我們今後最大的威脅。”

“一發一百二十毫米榴彈落在陣地上,最少可以打掉我們一個步兵班。而那些機動靈活的炮艇,對我們的威脅更大。它們不像那些大軍艦,目標明顯。那些大型軍艦給我們帶來的威脅雖然大。但在狹窄的江面上,面對我軍隨時可以集中的優勢火力。尤其是那些老爺艦,其巨大的艦身,就是一個活靶子。”

“而且這些軍艦身型巨大,爲了補給方便,又多使用煙很大的煤作爲燃料。他們一出動,冒出的濃煙我們遠遠就可以發現。很多靠近江邊的淺灘他們又進不去。就算我們打不起,還是可以躲的。”

“但這些炮艇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裝備雖然弱,甚至很多隻有一挺機槍。但勝在機動性極強,很多大型軍艦進不去的淺灘他們都可以進去。我們沒有造船能力,很多的情況之下,只能指望基本沒有防護的木筏渡江。這些炮艇對我們的威脅纔是真正的大,別看他們小,一艘炮艇拱翻我們上百條木筏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

兩個人正說着,江心上正在劇烈燃燒的幾艘江上軍的軍艦突然傳來了劇烈的爆炸聲。伴隨着劇烈的爆炸聲落下,半沉在江中的曾經威風八面的日僞江上軍主力定邊、親仁兩艦,痛苦的翻了一個身,徹底的沉了下去。只剩下浮在江面上水兵屍體,以及露出的少許桅杆,見證了他們往昔的猖狂。

楊震與馬其昌都明白,這幾聲劇烈的爆炸聲是艦上的彈藥殉爆了。艦艇內部裝載的大量一百二十毫米炮彈威力果然不是蓋的。

也不知道是三七速射炮打出去的穿甲彈威力過小,還是日本人造船工藝過硬。這兩艘捱了上百發三七速射炮彈,加上幾十發野炮彈依舊苦苦掙扎,儘管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與行動能力。

在炮擊的時候,這兩艘炮艦與逃走的養民、定邊兩艦因爲艦上火炮口徑最大,數量也多,反擊火力最猛。所以成爲了主要的打擊目標,幾乎所有的野炮彈以及火箭炮打出的爆破彈的一半,都集中在這四艘炮艦上。

也許是缺乏大口徑的穿甲彈,儘管成爲主要打擊目標。這四艘江上軍的主力艦艇跑了兩艘不說,剩下受到重創的這兩艘,儘管已經是遍體鱗傷,但無論如何就是不沉下去。

直到內部彈藥在熊熊大火的燒烤之下殉爆,這兩艘滿載排水量達到二百九十多噸的內河炮艦。才最終無可奈何的徹底的沉入了江中。

看着因自己內部炮彈殉爆,才快速的下沉的兩艘僞滿江上軍中噸位最大,火力配置最強的兩艘軍艦,楊震與馬其昌的臉色都不好看。只是兩個人面色都不好看,但是難看的原因卻是不同。

相對於考慮戰術上得失的馬其昌來說,楊震考慮問題更多的是戰役方面的。這一戰的確擊沉了僞滿江上軍的主力這不假,雖然跑了四艘軍艦,但一鼓作氣擊沉了僞滿江上軍幾乎全部的炮艇。

但日軍有強大的造艦能力,這四艘僞滿成立後才補充進江上軍的艦艇都是由日本本土建造的,後拆卸成零部件用火車運到哈爾濱重新組裝的。自己今天打沉了幾艘,只要有哈爾濱的造船廠在,有日本本土強大的造船工業在,日僞可以重建,甚至建立更多的江上軍。

從今天這一戰的結果來看,僞滿江上軍的炮艦數量雖然不多,但生存能力卻是極強的。捱了這麼多發炮彈,最終的沉默還是由於自己內部炮彈殉爆。一旦日僞軍建造更多類似的艦艇,嚴重缺乏穿甲彈的自己,又該如何的面對?

單單這幾條大艦已經集中了大半的火力,卻依舊沒有打沉。這還是在日軍淬不及防的情況之下。要是日軍有了準備,軍艦的數量再多一些,按照火炮口徑以及剛剛雙方表現出的軍事素養來看,自己一方需要集中更多,甚至倍於今天的火炮才能打成平手。

剛剛的炮戰楊震已經看到,這些軍艦的反應速度,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自己這些火箭炮兵第一輪的齊射還沒有打完,對方的反擊炮火就已經跟了過來。甚至沒有經過試射,單憑對己方彈道的判斷就打出了近矢彈。

要不是這些一零七毫米火箭炮輕便,轉移快。弄不好,被對方反噬一口的可能性相當的大。打完一輪便迅速轉移陣地的火箭炮兵剛剛轉移,對方的反擊炮火便已經覆蓋了其之前的發射陣地。

松花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不假。有了這道松花江,就算自己南下受挫,退回江北,但畢竟還有一條天然的防禦屏障。但在必要的時候,尤其是對手擁有一支可以縱橫江上的艦隊時候,這條江卻成了自己的致命軟肋。

只要日僞的艦艇一日還在江上,自己南下的補給、運輸將隨時有被切斷的危險,時時讓自己有股子芒刺在背的感覺。自己即便是南下佔領了佳木斯地區,但只要這支江上軍還在松花江上,自己也佔不安穩。

一旦這支艦隊重建恢復,從今天戰鬥之中表現的素質來看,在戰時隨時切斷松花江這道自己南下後,已經成爲自己生命線大江。除非自己拿出大量的炮兵沿江重點佈防,否則根本就沒有與其抗衡的手段。

如果松花江一旦被其切斷,到時候自己極有可能陷入因後路被切斷而北撤不能,補給線被掐斷而南下不得的被動境地。

也許身處的地位不同,馬其昌考慮的卻沒有楊震那樣的高度。但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就是對這支江上軍遇襲時的超乎意料的反應速度,火炮射擊時的準確性都感覺到極爲的震驚。

這支僞滿江上軍的前身東北軍江防艦隊,馬其昌曾經見過。其火炮射擊技術很差的,艦艇保養的也不算好。艦艇中除了江亨艦、利綏、利捷三艦之外,其餘的全部都是商船改裝的炮艦、炮艇。

九一八事變前的同江口一戰之所以失利,除了雙方裝備上的差距過於懸殊之外,水兵的技戰術上的差別也是原因之一。但九一八事變後,不過僅僅幾年的時間,不僅裝備大大的改觀。

除了以前的老艦普遍得到了有效的保養,裝備得到了更換之外,僅僅大型的淺水炮艦就增加了四艘。至於炮艇,比以前至少增加了十餘艘。最主要的是其水兵的技戰術水平,比以前江防艦隊的時候,提高相當的多。

之前的炮戰之中,雖然幾艘大艦因爲火炮口徑大,彈道的原因,對江邊的步兵炮、速射炮威脅不大。但其小口徑火炮的反應速度之快,射擊的準確性之高,卻給馬其昌留下很深的印象。

如果不是自己先下手爲強,先對江面來了一個覆蓋射擊,打掉了一半的炮艇。其餘的軍艦上也因爲自己打出的那二百多發燃燒彈,而燃起了熊熊大火,使得這些軍艦上至少一半的火炮已經無法使用,這陣子炮戰還指不定誰笑到最後。

要知道自己的那些爆破殺傷榴彈,對付皮糙肉厚的軍艦不行,但對付操作軍艦和艦炮的水兵的殺傷力還是極大的。尤其是那些基本上無防護的炮手,殺傷力還是極大的。

三個速射炮連,在幾乎一邊倒的炮戰中,被對方快速反應過來的四十七毫米炮火敲掉了三分之一。而對方几艘大艦上的那幾門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加上八十毫米平射炮 也曾經打的自己手下的火箭炮與野炮幾換陣地。

這支出身於自己那支熟悉的東北江防艦隊的僞滿江上軍與之前幾乎是脫胎換骨的表現,讓馬其昌生出了從被打撈上來的被俘官兵中尋找幾個炮兵教官的念頭。

而對於楊震現在的臉色不好看的原因,馬其昌自然明白因爲什麼。只是楊震的做法之中有一點讓馬其昌百思不得其解。這支江上軍在江面上橫行,自己除了集中炮兵搞他一傢伙之外,自然拿着沒有辦法。

但司令員卻不同了,作爲全軍有數的旅級以上幹部,馬其昌可是見過偵察營的那幫傢伙的。這些人讓他們面對面的與這些軍艦作戰不行,但是趁着夜色摸上去,至少兵不血刃的悄無聲息控制住那些大艦不成問題。

只要控制住那幾艘大型炮艦,有了他們作爲基礎,成了自己的艦隊。小鬼子重新組建這支所謂的江上軍時,自己一方總歸不是沒有一點的還手之力。整個松花江這麼長,自己手頭的炮兵又是有限,總不能沿江全部部署上炮兵吧。而且在目前主力南下,炮兵主力還要支援部隊作戰的情況之下,也拿不出火炮與炮彈去沿江佈防。

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七章 刻薄對尖酸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二百九十九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關真是一關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第一百零九章 開溜的二十九師團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五十八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