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

雖說本鄉義夫指揮的三十軍,也在杜開山的四面圍攻之下也損失不輕,四十四軍所有參戰各部隊,至少都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但相對於被衝的七零八落的三十軍來說,他的整個防禦體系仍然保持着相對完整。

最關鍵的是儘管被切斷了與三十軍之間的聯繫,但是他的四十四軍在苦心經營之下,依託中固至柴河堡一線的山區有利地形,在周圍的抗聯圍攻之下,自身卻始終牢牢的抱成一團,並未被自己的對手分割。

而且這位狡猾的日本陸軍中將在會戰剛一打響,便將原有儲備在撫順的大量的彈藥和糧食,全部運到了中固、柴河堡一線二線陣地。相對於在鐵嶺、平頂堡一線失守後,幾乎丟光了原有儲備在鐵嶺的儲備彈藥和糧食,已經快要彈盡糧絕的三十軍。他的四十四軍,眼下依舊還是衣食無憂、彈藥充足。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因爲後路被切斷,所屬部隊本應該換季的冬裝卻送不過來。眼下南滿的天氣雖說還可以,但是早晚卻已經涼的很。在加上在山區作戰,這夜晚的氣候還是多少有些涼。這個季節穿着單薄的夏裝作戰,讓他的部隊感冒很嚴重。

但糧食和彈藥,四十四軍還是很充足的。除了在敵軍空中優勢面前,這生火做飯有些不方便之外,其他的方面倒是不用任何的擔心。即便是在圍困半個月,他的四十四軍也不會有餓肚子的危險。

最關鍵的是本鄉義夫認爲,整個中長鐵路以東山區面積廣大。而自己的四十四軍,雖說也是傷亡慘重,但遠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眼下元氣還尚存,手頭彈藥相當充足的四十四軍,只要集中拳頭向着柴河堡東北方向攻擊,還是有把握突圍成功的。

抗聯的坦克都能通過山區,繞過自己的防線穿插到自己身後。難道一向擅長在複雜地形下作戰的日軍,就不能通過山區轉移?敵軍不可能在面積這麼廣大的山區處處設防,只要能打開一條撤退的通道,逃出昇天還是有把握的。

手頭彈藥、糧食充足,各部隊雖說也損失不輕。除了個別部隊之外,絕大部分的部隊建制還保存完整,這給了本鄉義夫突圍相當的底氣。他認爲只要自己的動作能夠達到突然性,突出去的機率還是相當大的。

只是在周邊抗聯部隊的合圍圈,收縮的越來越緊情況之下,怎麼才能安全的突出去。這對於本鄉義夫中將與其參謀長大野武城少將來說,卻是一個相當難解的題目。突圍方向只能是東面,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在眼下的態勢之下,向西面突圍與三十軍匯合是不可能的。

但向東突圍在打開突破口之後撤退的路線,怎麼才能避開敵軍的追擊,以及怎麼才能在敵軍的眼皮子底下,擺脫敵軍的糾纏,將部隊隱蔽的撤下來。這讓本鄉義夫中將與大野武城少將,卻是相當的頭疼。

幾天的鏖戰下來,四十四軍的確是守住了二道防線。但在敵軍刻意爲之的態勢之下,卻是與敵軍越纏越緊。想要儘可能的悄無聲息擺脫敵軍,將部隊撤下來,對於眼下的四十四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唯一能選擇的突圍方向,全部都是山區地形。四十四軍眼下裝備的重武器,根本就無法攜帶。剩下的是全部丟棄還是全部炸燬,還有大批的傷員怎麼攜帶,對於本鄉義夫中將來說也是一個難題。

這二位湊在地圖上,仔細研究了整整大半天的時間,卻是決定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以一部兵力向西南方向,全力反擊鐵嶺、平頂堡一線,擺出一副四十四軍要重新打通,與三十軍聯繫的態勢。

同時主力在南北兩線逐步收縮,並放棄部分次要的陣地。以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分別依託有利地形,準備接替南北兩個方向的防禦,其餘他的兵力秘密向柴河堡兩翼進發。待所有的部隊趕到後,全軍沿着柴河堡兩翼山地向東全力突圍。

能攜帶的迫擊炮和山炮,全部拆卸開來上馬匹。無法攜帶的野炮和榴彈炮,在掩護主力突圍之後,除了拆卸下炮閂帶走之外全部拋棄掉。重傷員全部火化燒掉,輕傷員則編入兩翼阻擊部隊。突圍部隊每人攜帶五天的補給,以及一百二十發子彈、四枚手榴彈。

輕重機槍、擲彈筒各攜帶兩個基數的彈藥,迫擊炮、山炮和步兵炮,則每門炮攜帶六十發炮彈。其餘的糧食、彈藥和其他物資,包括所有的卡車在內全部丟掉。由掩護部隊在主力突圍之後,連同無法攜帶的野炮和榴彈炮在內,全部統統的炸掉。

在突出柴河堡沿線敵軍的防禦圈之後,全軍經大甸子,在南雜木一線越過奉海鐵路,然後全力向本溪方向撤退。利用遼東敵軍主力,正在與第三軍激戰,身後兵力薄弱的態勢,經新賓、桓仁撤往寬甸。

至於前線與敵軍糾纏過緊,實在無法撤下來的部隊,則就地擔任掩護全軍突圍的重任。壁虎斷尾戰術該用的時候,就一定要果斷的使用。怎麼樣保證大部分的兵力衝出去,纔是自己最應該考慮的。

爲了保證四十四軍主力能夠最終突圍成功,並且能夠儘可能多的將四十四軍主力帶出去。這二位帶着四十四軍司令部一羣高級參謀,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拿出了一個他們認爲最詳盡的計劃。

其所屬的所有部隊,都規定了嚴密的突圍計劃。各部隊在突圍的時候或是該反擊,或是該向那個方向繞路。那一個部隊打頭陣,那一個部隊留在後邊斷後。那一支部隊在什麼時間,向什麼方向突圍都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其整個突圍方案,甚至直接落實到了大隊一級。

在減輕所謂負擔,也就是那些不方便攜帶的重裝備,以及所有傷員的時候,這二位更是顯示出了決斷,甚至是心狠手辣的一面。除了將所有無法攜帶的重武器,全部通通炸掉之外。他們居然下令將那些無法行動的重傷員,全部活活的直接火化掉。

要知道在這幾天激戰之中,整個四十四軍的重傷員,可並不是幾十人而是上千人。將這麼多的重傷員,與那些戰死者的屍體一起全部燒掉,這二位爲了所謂的突圍行動,甚至連最基本的人性都顧不上了。

而關東軍司令部要求四十四軍撤往本溪,配合第三軍作戰的命令。本鄉義夫與大野武城少將,則乾脆直接丟到一邊去了。本溪距離敵軍太近,即便能夠一時佔據到便宜,但一旦尾隨的敵軍追擊過來,那麼倒黴的就是四十四軍了。所以這二位決定一口氣,乾脆直接撤到寬甸。

這邊本鄉義夫小心翼翼的在進行着突圍前的準備,以及不斷的調整部署的時刻,在他對面的杜開山卻是有些心煩意燥。西線兵團已經完成對三十軍的分割,自己這邊攻勢卻始終無重大進展。

雖說這合圍圈完成,但是面對着刺蝟一樣的這個四十四軍,整體上的進展卻相當有限。眼前這些小鬼子的確是相當有一手,整個防線設置的相當狡猾。數日的攻擊儘管已經掃清了大部分的外圍據點,卻還未能攻進其整個防禦體系的核心區。

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杜開山轉過頭對身邊的參謀長葉超道:“老葉,這種攻擊力度不行。中固與柴河堡之間的聯繫必須要切斷,否則在這麼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啃,就再有個月把我們也搞不定這個四十四軍。”

“告訴一線各部隊,我在給他們兩天時間,南線的上峪、下峪、馬家寨一線,北線的孟家寨、雙臺嶺、達子溝幾個要點必須給我拿下來,以完成對敵四十四軍的分割。告訴他們要敢於大膽的穿插,不要這麼一線平推。”

“還有告訴熊伯濤,我不管他用什麼辦法,今晚之前雙臺嶺、靠山一線之敵必須要肅清。我將上級配給的一個二零三榴彈炮連都交給了他,怎麼進展還這麼緩慢?靠山是柴河堡外圍最重要的據點,無法奪取靠山我們就無法直接攻擊柴河堡。”

快速記錄完畢杜開山的命令之後,葉超有些猶豫的道:“杜司令,我看我們現在是不是該穩一穩?眼下我們越是接近日軍核心區域,日軍抵抗的力度就越大。而且敵軍的炮兵都部署在半地下工事內,掌握了制高點的日軍,其火力射程幾乎可以覆蓋整個戰場。”

“我們各個部隊的攻擊路線,始終都在敵軍的炮火封鎖之下。我們進展始終緩慢,主要問題就是無法壓制敵軍的炮兵。山區可以利用攻擊路線又有限,我們一個戰場上又不可能展開太多的兵力。”

“在這種逐山爭奪戰之中,敵軍炮兵始終對我軍作戰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再這麼打下去,就算我們能夠全殲這個四十四軍,我們付出的代價會很大。我看是不是暫時停一下,讓各個部隊總結一下經驗,並根據之前的戰鬥調整一下戰術?”

葉超的勸說,杜開山敲了敲地圖道:“同志哥,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但你沒有發現這些天的戰事下來,我們正面的這些日軍有些反常?表面上看日軍打的是中規中矩,但你沒有發現日軍始終在收縮兵力嗎?”

“的確,每一個山頭看來他們都要反覆的爭奪。但實際上,其每一次的爭奪,除了趙家屯、金家寨北山、柴河東溝、雙臺嶺等中部要點,直到柴河堡以東柴河沿岸之外,其餘的方向主要的是以炮兵爲主要反擊手段,其實際上投入的兵力並不多。”

“他們這是在依託其固守的相對有利地形,有意識的削弱我們進攻實力。你沒有發現他們在其二道陣地的外圍被我軍突破之後,在我軍向其縱深攻擊前進的時候,其主要與我軍反覆爭奪的陣地,大多都集中在其炮火可以交叉覆蓋的地區。”

“相對於正斜面,更注重依託周邊的制高點,與我軍爭奪棱線與反斜面陣地。甚至棱線部位,都不是與我軍爭奪的主要焦點。一旦棱線爭奪失敗,他們便立即後退到反斜面陣地。而這個時候,我軍的炮兵很難打到他們的反斜面陣地。”

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六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1)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一百章 那就是敵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