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

眼看着自己嚴格按照訓練模式,以行動分散、目標集中爲原則行動的各個戰術小組,一個個的被消滅。知道如果形勢在這樣的發展下去,自己所有的部下,只能被敵軍一口口的吃掉,恐怕一個也難以逃出去的益子重雄。也算是相當果斷的,做出了一個在他看來異常艱難的選擇。

面對着四周合圍上來的抗聯部隊,以及敵軍突然出現的優勢火力。知道在磨蹭下去,自己將會陷入死境的他。給所有的部下下令,在已經無法集結的情況之下,各自以戰術小組的方式分散突圍。

所有的部隊不要在回原來的藏身地,在突圍之後也不必集結,以各自的戰術小組分散行動。或是自行向河間戰場上的大部隊靠攏,或是向保定方向靠攏。總之無論是向那個方向突圍都行,只要能突出去就好。

可益子重雄的想法是不錯,選擇的突圍戰術也很對頭。但是已經下定決心,將其徹底的全殲在這裡的楊震,會給他這個機會嗎?很明顯,這個榮幸的能夠與抗聯一號軍事主官親自對抗的,其實最多也就算是日軍大隊長一級的人物,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楊震爲何在所有的兵力都迂迴到位,還要等到這個時候才發起反擊,就是爲了要等到這個傢伙沉不住氣,將所有的有生力量全部派上戰場。這麼苦心的籌劃,早就爲他們準備好應對方案的楊震,又哪裡還會讓他們有機會突圍?

但在自己手頭可動用兵力並不充足的情況之下,楊震卻依舊沒有調動外圍的晉察冀部隊那個團參戰。就是擔心這支新部隊因爲缺乏實戰經驗,貿然參戰反倒會給這些日軍創造突圍的機會。

而且楊震也擔心,從這支日軍表現出的戰術素養來看,就是一般的老部隊也很難是對手,更別提新部隊。同時戰場的格局就這麼大,來太多的部隊,反倒是施展不開。所以在柴世榮被自己換下去之前,楊震再三叮囑他回前指之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一定要攔住那個團參戰。

不管他們有什麼樣的要求,求戰如何的心切都一定要攔住。外圍晉察冀警戒部隊,如果出現一兵一卒在戰場就爲他是問。楊震這麼做,除了一些其他考慮之外。更多的是從這支部隊成長,以及眼下戰場戰況出發。

如果一支新部隊剛上戰場就遇到這樣兇悍的對手,要麼通過血戰真正的成長起來,要麼連脊樑骨都有可能被打斷。對於一支裡外全新,沒有經過任何戰火考驗的部隊,真的讓他們去對付任丘戰場的這樣敵人,按照雙方戰術素養對比,第二種情況出現的機率可能性會更大。

一旦出現第二種情況,那樣會給這支部隊從心裡上,帶來徹底的滅頂之災。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一點可以肯定。但是如果首戰不利,對於一支部隊士氣和發展的影響也將是致命的。所以楊震堅決不同意調這個團參戰,還是那句話鍛鍊部隊,不能這麼一個鍛鍊法。

楊震告訴柴世榮,這支部隊如果請戰,就告訴他們一句話。讓他們一定要保護好,眼下正在他們哪裡檢查工作老總的安全。只要保護好老總的安全,對於整個戰局來說就是大功一件。

儘管即便是加上自己的貼身警衛排,手中的兵力也不過三個連。在還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防禦其他幾個城門的情況之下,可用的兵力更少。但楊震依舊沒有調動任何外圍的部隊參戰,包括杜開山在呂公堡給他留下的一個加強營,就使用在任丘的警衛部隊。

很清楚自己警衛部隊性質的楊震,是否具備對付這支日軍所謂的特種部隊的能力,還是相當有信心的。他認爲對付這種部隊,普通部隊能夠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以特對特,纔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任丘北門的戰場並不太寬,如果投入兵力過多,反倒是容易自己給自己造成混亂。老部隊還好說一些,但是眼下偏偏在任丘外圍擔任警戒的,都是從裡到外一水新的部隊。貿然的增援,恐怕搞亂的更多是自己的陣腳。

而戰場上的事實也證明,楊震的判斷還是正確的。在益子重雄下令分散突圍之後,部署包抄的部隊儘管兵力不多。在城牆上的狙擊手配合之下,採取以戰鬥小組對小組的戰術,一個個的敲掉以戰術小組形式,採取滲透式突圍的日軍。

至於在正面向北門拼命進攻的日軍,想要轉身突圍,更沒有任何的可能。在解決了城上的日軍兵力後,城牆上的抗聯部隊立即順城而下。除了以一部分兵力配合從身後殺出來的部隊,解決試圖突圍的日軍之外。其餘的兵力,則全部投入到包抄北門正面日軍的戰鬥之中。

雖然益子重雄採取了壁虎斷尾戰術,以一部兵力向城門口處不斷髮起反衝鋒,阻擊正在從北門向外突擊的抗聯兵力。其餘的兵力則在自己親自指揮之下,調轉一百八十度,試圖同樣以戰術小組的形勢,向西北方向強行突圍。

但幾次組織的突圍行動,卻被抗聯的精確火力又給打了回來。包抄北門正面後路的抗聯的兵力雖說不多,但是火力卻異常的精確。幾乎每一聲槍響,他的部下都要倒下一個。而他的部隊則在敵軍直瞄炮火以及迫擊炮彈的打擊之下,戰術動作很難做出。

什麼運動中的精確射擊,什麼戰術規避動作,在又準又狠的炮火下面根本就無法做出。步槍和機槍,打不穿敵軍的裝甲車。幾次組織肉彈攻擊,又在裝甲車周邊掩護步兵的火力打擊之下,還未等靠前就被打成了肉篩子。

步兵火力上大家都是半斤對八兩,誰也沒有比誰好到哪裡去。但是抗聯的戰術小組運用,卻遠遠的超過了日軍。在兩挺重機槍被炸燬之後,在重武器上抗聯佔據的便宜更大。尤其是那幾輛成扇形部署的裝甲車,幾乎成了日軍突圍路線上最兇狠的攔路虎。

在投入戰場之後,抗聯的裝甲車並不向日軍陣型縱深突擊,只在視線內的距離上,始終與日軍保持一段的距離。以兩輛裝甲車爲一個火力單元,成四十五度角部署,不斷的以自身裝甲優勢以及火力壓制日軍,給身邊的步兵消滅敵軍創造戰機。

其機槍和直瞄火炮,打的是又準又狠。配合步兵的精確射擊,以及狙擊手的狙殺戰術,一層層的給日軍剝着皮。日軍第一批突圍的戰術小組,儘管距離拉的很開,但依舊全部被撂倒在突圍的半路上。後續的日軍梯隊,儘管不斷的發起突擊,卻依舊無法擺脫火力打擊。

儘管益子重雄調整了突圍戰術,不在集中突圍。其實他在抗聯的直瞄炮火外加迫擊炮的火力之下,也集結不起來部隊。但他的突圍行動,無論朝那個方向,卻都無法成功。他的部隊分成小組,人家也一樣以戰術小組的形勢對抗。

但是抗聯雖說將兵力,同樣採取以戰術小組行動的戰術。但之間的配合卻是相當的縝密,再加上任丘北門除了幾處墳地之外,一馬平川無則無擋的地形,將日軍所有的戰術企圖暴露無遺。

以及抗聯部署在縱深的大量狙擊手,採取遠距離精確狙擊的配合,讓日軍多路突圍的戰術,並未能夠持續多長時間直接歇了菜。非但未能突出去一個,自身在突圍行動之中,損失了剩餘兵力的一半還多。

其實要說戰術上和單兵作戰能力上,益子重雄的部下,並不比當面的抗聯這個警衛營差。但是差就差在整個戰術的運用上,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以兩人戰術小組爲建制的分散突圍,能突出去多少是多少的辦法。以這些日軍所受的訓練和自身的能力,以及當面抗聯的兵力來說,無疑還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但關鍵的問題,也同樣出在這裡。當初這個新益子重雄挺進隊在訓練時候,只注重了從兩人戰術小組到分隊,乃至所有的兵力在一起的協同作戰的戰術配合。但是卻沒有訓練過,以戰術小組形式突圍的戰術。

按照華北方面軍組建這支部隊的思維方式來說,就只有兩個字進攻,所以他們只經過了進攻時候的各種戰術配合訓練。至於僅有的不多的撤退訓練,還是按照日軍慣用的小隊爲建制,分散突圍的訓練。以戰術小組形勢的突圍,很抱歉根本就沒有訓練過。

也就是說,在取消了日軍慣用的撤退戰術,改爲以戰術小組的形勢分散突圍。益子重雄的部下就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了,結果搞的自己給自己放了羊。犯了中國軍隊突圍時候慣有的毛病,自己把自己給搞散了架。

而且益子重雄下達的命令是分散突圍,各個戰術小組自行選擇突圍方向,並未給各個戰術小組指定突圍方向。當然他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給這麼多的戰術小組,一一指明突圍的路線和方向。

可他這麼一搞,日軍各個戰術小組原來配合有效的戰術,整個變成了各自爲戰。各個戰術小組之間,原有的戰術配合都被打亂,難以形成一個有效的配合。所有的戰術小組在突圍的過程之中,基本上得不到友鄰部隊的配合。

最關鍵的是,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指明的撤退方向。各部日軍在選擇其他方向突圍全面受挫之後,突圍的方向基本上都集中在東北與西北兩個方向。結果在相互基本上已經無配合的情況之下,倒是更給了抗聯阻擊部隊發揮火力的機會。

而日軍原有的配合體系被打亂,可抗聯的配合體系卻相當的完整。雖然也組成戰術小組應對,但是卻相互之間配合的異常縝密。各個戰術小組之間相互聯絡用的戰術手語,更是隻能相互喊叫,反倒是暴露了自己的日軍無法相比的。

一方配合默契,戰術運用流暢自如。並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緊逼的戰術,不僅攔住了日軍突圍的路線,還逐步將日軍整個戰線不斷的在壓縮。一方自己把自己搞亂了陣腳,失去了幾乎所有的配合。戰鬥打到這裡,其實已經無太多的懸念。

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八十七章 拉網排查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歡喜一場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二十五師團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十四章 行動(4)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營的算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懼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