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垂涎三尺東南亞

中日兩國在新牆河的激戰吸引了國內外吃瓜羣衆的目光,這次戰役是華中地區的日軍佔領武漢之後發動的最大規模的戰役,也是汪僞政權成立之後日軍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

事實上,日軍攻佔武漢之後,抗戰就進入了持久階段。日軍由於佔領地域太大,敵後****反抗力量太多,導致兵力薄弱,進攻力量大減。

此時日軍在華兵力已經到達極限,雖然還有一定餘力發動進攻,但必須割肉補瘡的調動後方的衛戍部隊彌補一線的防禦的空檔。這就像乞丐的破衣服一樣,拉上來護住胸口,屁股就露出來。如果拉下去護住屁股,胸口又露出來。

話雖如此,在華日軍實力最爲強大的第11軍來說,它尚且可以調動約20萬大軍發動全面的進攻。所以,這一階段,戰場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日軍手中。日軍在軍事上,仍然具有相當壓倒性的優勢。

經過平津會戰,南口會戰,太原會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隨棗會戰這若干次主力決戰以後,日軍傷亡數十萬人,戰鬥力有相當的損耗。更因爲控制地區太廣,敵後反抗力量過強,無力進行類似於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這種使用數十萬大軍持續進攻作戰。

於是,從39年開始到現在,岡村寧次和他的繼任者阿南維幾在華中地區,便只能連續不斷的發動這種兵力控制在幾萬人之間的攻勢,以此來維持對國民政府的高壓態勢。

但是日本人的衰弱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因此在武漢會戰結束以後,中日雙方都開始調整的戰略戰術。中國方面,老蔣在南嶽召開會議,佈置第二階段的任務,也就是戰略防禦階段。由於相持階段的主要目的,在於讓日軍長期陷入戰爭泥潭,損失巨大,又無法獲勝,從而被拖垮拖死。

隨後在會議上老蔣做出了兩個部署:第一是?將部隊分爲三部分,三分之一的部隊在一線正面對抗日軍,三分之一部隊在後方進行訓練,另外有三分之一的部隊在敵後作戰。

一線部隊和敵後部隊,在必要時候,由後方預備的三分之一部隊進行輪換,從而保持戰鬥力。這種打法,除了可以保持長久的作戰能力以外,更迫使日寇首尾不能顧,大大虛弱他的力量。

第二是?一再強調,****在這個階段不強調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目的在於消耗日軍有生力量,以達到拖垮日軍的目標。

而日本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舉措,日本方面開始爲持久作戰做準備,由於開始認爲最多打一年,因爲日本方面根本沒有什麼準備,軍工廠生產能力嚴重不足。所以此時日軍開始編組新的師團,擴大軍工生產,大量訓練適齡青年,準備持久作戰。

同時,?由於自知戰爭很難在幾年內解決,所以日軍迫切希望以華制華,以及早從中國抽身。他們除了引誘****將領投降以外,還全力扶持各地的僞政權。

此外,日軍認爲目前第一線的部隊畢竟還有戰鬥力上的巨大優勢,務必保持進攻的勢頭,進行部隊的進攻作戰。因爲日軍很明白,****還具有強大的力量,如果日軍轉而防禦,恐怕****就會主動進攻。所以,日軍必須保持進攻,掌握戰場主動權。

爲了持久作戰,也是由於希特勒這個小鬍子在歐洲打的太過於耀眼,極大的刺激了日本人的野心,因此日本人開始謀求長久的對外擴張。爲此日本政府連續召開了三次御前會議以及八次四相會議,統一了思想。

包括日本首相近衛文磨在內的幾位重臣都一致認爲,只要大日本皇軍以最快的速度擊潰印度支那的法國軍隊以及駐守在緬甸的英國軍隊,另外還有駐紮在印尼以及東南亞其他島嶼上的荷蘭軍隊,那麼大日本帝國不但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包括石油在內的戰爭資源。

同時還可以切斷中國政府唯一的對外通道——滇緬公路,因此,日本政府認爲有必要與上述幾個國家談一談了。

根據前一段時間日本政府制定的《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日本政府上下對解決中日戰爭的態度已決定轉入長期持久的態勢,所以此時日本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到南方去了。

這幾個月來的國債歐洲戰場上取得戰績令日本人震驚,法國政府已經徹底投降了,雖然戴高樂在英國組成了流亡政府,但是這在日本人看來不過是個笑話。而逃往英國的荷蘭女王除了空喊幾句口號之外,對德國人也沒有半點威脅。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等國依然沒有半點起色,整個歐洲基本上保持着暫時平靜的狀態。

歐洲各國依然是半死不活的狀態,而德國也同樣沒有和談的意思,這讓日本人極爲興奮,再加上德國政府承諾過,他們無意插手亞洲事務,更不會染指東南亞,這無疑是給了日本人一個信號。於是日本人決定試試水深淺,看看歐洲人的態度。

日本政府接觸的第一個國家是荷蘭,荷蘭這個國家有過自己的輝煌時代,曾經的荷蘭號稱歐洲的海上馬車伕,曾經是一個經濟和海軍實力強大的國家,在荷蘭最強盛的時候,其在海外的殖民地的大小相當於其國土面積的數百倍,包括中國的臺灣曾經都是其殖民地。

即便是現在荷蘭已經沒落了,其在海外的殖民地絕大多數都被英法等國瓜分了,但是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荷蘭依然有大量的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統歸荷屬東印度公司管理。

日本打上荷屬東印度的主意是有原因的,荷蘭在亞洲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後世的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當然還包括文萊,所以那裡是橡膠和石油的王國,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這裡號稱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產約800萬噸,大約相當於日本的20倍。

日本此時每年需要石油約500萬噸,但自給能力卻不足十分之一。爲了獲得大陸土地,爲了獲得更多的戰爭資源,爲了取得戰爭的勝利,日本對於荷蘭這個弱小的國家早就虎視眈眈了。沒落的荷蘭在日本看來和中國一樣,都是那種捧着黃金滿地爬的小屁孩,天生惹人犯罪。

不過一直以來荷蘭這個國家都很明智,在1939年戰爭爆發時,荷蘭的政策卻是明白無誤的,這個已經經歷了一百年和平的國家,決心實行“堅決的、不言而喻的中立政策”,它雖然是國際聯盟的成員,但已明確表示不受強制維護集體安全決議的約束。

儘管它的國民情感是偏向英國的,但是並不介意與德國做生意,這一點和一戰時期倒是一樣。荷蘭對德國的入侵可能高度警惕,並做了一些初步的準備,但同時它對英國的海上封鎖措施持續地表達着不滿,認爲這妨礙了中立國正常的貿易往來。

荷蘭國內的黨派不少,但是謝天謝地,無論是在政治光譜最左端的共.產黨還是最右端的納粹主義,都處於基本無足輕重的地位。由於荷蘭在政策上的正確,所以直接導致其國力雖然不強,但是在國家上的地位卻不低,因此在沒有決心與英法開戰之前,日本人雖然眼饞,但是卻沒有對荷蘭下手。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在經過短短5天的戰鬥後荷蘭迅速被德國征服。而荷蘭人的軟弱徹底刺激了日本人,就這點實力還想擁有大半個富饒的東南亞,真的是白日做夢,異想天開。日本政府根據《時局處理綱要》的決定,於1940年3月底特派商工大臣小林一三,前往荷屬東印度,進行關於密切兩國經濟關係的談判。(。)

第979章 想當漁翁的馬崢第279章 劍指大同第951章 默契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一干一百六十四章 火箭筒再建奇功第1133章 請求增援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480章 憤怒的****第782章 誘人的條件第1138章 垂死掙扎第623章 兵圍開魯第1132章 突然出現的戰車部隊第1182章 驚天鉅變第885章 焦急的前田中將第973章 蘇德戰爭全面爆發第370章 杉山元的目的第945章 實地考察第458章 棄卒保車第324章 組建縣大隊第387章 聯隊級衝鋒第185章 憤怒的岡村第898章 美國人的新動作第527章 馬錚的“殺器”第1012章 狠毒的岡村第893章 開戰五天的戰果第874章 壓力山大第943章 大生產運動第649章 龐然大物第269章 日軍的危機第662章 閻王與小鬼第520章 花和尚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228章 價值五個師團第369章 筱冢義男第824章 反擊第一干一百五十六章 捲土重來第274章 馬錚遇襲第86章 裝備換兵員第1096章 中場休息第646章 延安的反應第942章 臭脾氣第579章 總結與獎勵第204章 虎嘯峽伏擊戰第72章 馬錚的胃口第962章 風起雲涌第871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71章 賭贏了第1141章 破雙遼!第97章 不安的蓮沼潘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248章 中國有我——不亡!第223章 老蔣的心思第264章 返回歸綏第281章 接風洗塵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1136章 戰車咆哮第244章 面見統帥第231章 第一道防線失守第171章 換人第1013章 大戰落幕第71章 賭贏了第643章 強佔天津第1174章 大局已定第213章 痛打落水狗第357章 特戰隊的對手第136章 “武士刀”出擊第797章 “春雨”計劃第811章 金百合組織第400章 血債血償第75章 驕傲的黑田第408章 佐藤愛子的發現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7章 戰前訓練(一)第663章 關東軍入關第678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857章 反常的日軍第141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386章 困守孤城第833章 大變局第249章 突然出現的破壞者第289章 日軍大本營的命令第635章 再戰宣化第417章 日軍的“杉工作”第1005章 談判結果出爐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694章 絕對信任第23章 閻王山下第466章 形勢險惡第137章 寧死不做俘虜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232章 令日本陸軍尷尬的奇人第1126章 搭臺唱戲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621章 鈴木少將驚恐的記憶第100章 高壓180第14章 以打代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