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美國方面的改變

顯然,不管是日軍還是國民政府都清楚新牆河一線陣地的重要性,紛紛對這一線戰場進行增兵。

爲了加強新牆河一線的防禦力量,11日晚上10點,第九戰區長官部發出緊急命令,令第72軍從修水、三都地區西進至通城附近,並指揮暫編第54師,準備擔任該方面的反擊作戰.

同時命令第20軍(缺暫編第54師)進至王安屋、朱公橋方面,協同第58、第4軍向西側擊渡河南進的日軍,以加強湘北方面主戰場力量。

接到第九戰區長官部的命令之後,川軍第20軍軍長楊漢域不敢怠慢,立即指揮軍隊由桃樹港向朱公橋疾進,並且在12日黃昏前到達指定位置。

爲了給第20軍爭取時間,第58軍在高家橋附近與當面日軍激戰。第58軍軍長孫渡知道第58軍現在所處的位置,無論如何必須撐下去,爲楊漢域所部爭取時間,否則的話戰區長官部的部署就成了泡影,數萬大軍將會徹底陷入苦戰,因此他親自到前線督戰。

與此同時,第4軍的第59、第60、第90師陣地也均遭到日軍第40師團攻擊,激戰竟日,雙方仍在對峙中。日軍第3、第6師團快速向南突進,傍晚分別到達汨羅江北岸的石頭鋪、長樂街附近;第6師團還以一部從磨刀石渡河,與南岸守軍第37軍在顏家鋪、浯口一帶交戰。

這時,第九戰區在汨羅江南岸擔任守備的部隊只有第37軍的第95、第140師和第99軍的第92、第99、第197師。薛嶽認爲日軍主要兵力都被牽制在了新牆河北岸,所以,薛嶽打算在汨羅江兩岸與日軍決戰,並且反擊殲滅日軍。

於是命令第37軍(欠第60師)守備浯口至駱公橋之線;第99軍的第99師守備絡公橋以西、營田至湘陰之線;第92師推進於三姐橋以北,佔領陣地,統歸第37軍軍長指揮,堅決阻擊日軍;第26軍主力即由瀏陽開赴金井附近;第72軍改調平江,準備作戰。

隨後,第九戰區又命令第27集團軍各軍向汨羅江以北日軍側背的長樂街、磨刀石、歸義、新市等地攻擊,遲滯其南進;命令第26軍由金井向甕江推進;令在衡山、淥口的第10軍即向高橋、金井一帶開進。

此次長沙會戰戰場雖然還在長沙外圍,但是它卻牽掛着包括老蔣在內所有人的心。4月12日,軍事委員會電令第九戰區固守湘江兩岸及汨羅江南各既設陣地,加強抵抗,保持主力於外翼,力求攻擊敵之側背。同時令第三、第五戰區乘虛向當面敵人攻擊,以策應第九戰區作戰。

此外還令第六戰區向荊州、宜昌地區日軍積極襲擊,相機收復宜昌。軍事委員會除明確將第10、第26軍撥歸第九戰區指揮外,還命令從第六戰區抽調第79軍、從第七戰區抽調暫編第2軍增援第九戰區。

國民政府的強勢反擊不但有效遏制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同時也爲國民政府在國際上贏得了不少讚譽,尤其是美國方面對此極爲欣慰。美國國會緊急批准議案,短期內爲國民政府提供2000萬美元的軍火,爲國民政府裝備4個美械師。

接到美國方面發來的電報之後,老蔣大喜,雖然這次援助只有2000萬美元,與之前美國答應的五億美元相差甚遠,但是美國如此爽快地答應給國民政府提供援助這是一個極好的信號,透露出來的信息令人欣喜。這也讓老蔣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空前膨脹,這兩日連續接見了何應欽、陳誠等人,大談他的抗戰策略。

關於老蔣對於這場戰爭有沒有通盤的考慮,是不是有詳細的實施戰略何應欽等人是很清楚,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百里先生曾牽頭制定過一份關於抗日的詳細作戰計劃,盧溝橋事變之後老蔣也向他們說過自己的抗戰設想,此後也成爲了八年抗戰中國的國家戰略。

老蔣雖然是個二流軍事指揮官,其軍事指揮能力也就相當於個普通的步兵營長,但是其政治手腕卻極爲高明的。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又該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西方國家看來,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從37年開始的,但是事實上中國的抗日戰爭早在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之後就開始了。

老蔣在很早之前就考慮過抗日問題了,但是他這個人權力慾望比較重。而且戰略眼光還比較準,所以很早之前就看到真正能威脅到他的統治的並不是日本人,而是另有其人,所以老蔣在制定抗日戰略方針時最先從個人或者是其政治黨派執政的角度來考慮。

正如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者兼政治傳記作家布萊恩說的那樣:“作爲一個政治家和政治領袖,蔣是一個戰術家而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比他的競爭對手們略高一籌並善於控制他們。但是,儘管他統治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但他實際上不了解整個政權的社會基礎。對蔣的一生進行總結,蔣有自己的勇氣、精力和領袖品質,他不僅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從希臘悲劇的意義上講。他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的悲劇是他個人造成的!”

正因爲不瞭解社會的基礎,也正因爲老蔣從事活動的政治背景以及他所繼承的歷史遺產,所以老蔣在考慮對日關係時出現了與民衆願望極不相符的結果。

事實上,國民政府面對日本的侵略早就有了應對策略,這種應對策略共有四步,第一步是以確保本政黨絕對統治爲第一目標以及在此目標下的對日妥協。

自31年開始,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一直以確保本政黨的統治爲第一目標。尤其在七七事變前。以“攘外必先安內”爲宗旨。對內全力壓制中共政權。對外則儘量實行妥協政策,避免與日作戰。

第二步是積極改革,完善國防體系,整編軍隊。面對日軍的全面侵華的企圖,國民政府一邊上訴國聯,一邊積極備戰。1936年7月的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通過了《國防會議條例》,1937年2月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又通過《國防委員會條例》,並依據條例成立了國防委員會。國防委員會是爲中國最高軍事機構,統一處理中國的國防作戰方針、國家兵力調集、國防財政預算等,並有權利要求各級行政配合其執行所有決議。

自1936年起,改變以往師一級的編制,軍隊內部各式武器或配合或集中使用。增強各單位的戰鬥力,至1936年底共完成改編師20個。同時對各地派系武裝統一整編,整編東北軍10個師,桂系軍隊10個師等。

同時收編各地軍閥勢力,整編全國軍隊,以求做到:全國軍隊統一編制,調整各層作戰單位的部署和兵種的調配,各部隊的人事調動劃歸中央統一管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四川軍閥的整編,從1937年7月到1937年9月,國民政府在舉國抗戰的背景下,成功的對四川軍閥進行整編。

此次整編川軍16萬餘人,不僅結束了四川的軍閥內亂的局勢,也爲抗日提供了一支生力軍,川軍幾乎參加了日後的所有大型會戰,共計傷亡60餘萬人,爲抗日做出不朽的貢獻。此次整編的成功也爲日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領導全國抗戰打下基礎。(。)

第一干一百六十二章 佐藤策一第859章 關東軍入關的可能性第615章 晉綏軍與磨刀石第794章 責問第874章 壓力山大第34章 別無選擇第140章 屈服第178章 血戰獅子山第1126章 搭臺唱戲第310章 撤離大同第185章 憤怒的岡村第417章 日軍的“杉工作”第751章 援兵至敵軍撤第874章 壓力山大第462章 媳婦兒走了第1195章 建國大業第3章 兵和槍第887章 再下一城第1077章 斷後路第732章 佐佐木的末日第680章 重兵出擊第665章 戰鬥總結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971章 戴笠的陰謀第825章 烽煙四起第546章 兇悍的山下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507章 山東獨立師第268章 長詩共勉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275章 山田枝子第912章 鈴木一郎的“悔”意第558章 大戰再起第335章 劃分防區第607章 兇殘的日軍第196章 我看懸!第240章 繳獲半部軍旗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第712章 騎虎難下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36章 連下三城第1057章 存在的問題第752章 覆滅倒計時第1066章 戰爭動員令第890章 疑惑第474章 爲晨泳堂主法第893章 開戰五天的戰果第991章 形勢大好第1029章 航空隊出擊第519章 服部藏臣第199章 達成協議第279章 劍指大同第1176章 東條內閣倒臺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459章 好大的胃口第1079章 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535章 撤退前的出擊第493章 老虎發威第2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一干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陰雲第一干一百六十五章 增兵滿洲第560章 各有所持第636章 突圍第485章 誠意!第97章 不安的蓮沼潘第567章 川軍威武第410章 會議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1109章 “吃人肉?”第420章 瘋狂的方案第996章 大本營的應對之策第876章 笑到最後的纔是最幸福的第73章 戰鬥結束第695章 試探**手第991章 形勢大好第814章 回爐集訓第587章 達成協議第一干一百六十八章 大連登陸第1086章 發現問題第149章 功過相抵第418章 被打土豪了第454章 戰朔縣第82章 集寧論戰!第774章 喜當爹第1002章 戰果喜人第828章 新牆河戰役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538章 汪僞投敵第1055章 大獲全勝第387章 聯隊級衝鋒第594章 日本親王的關注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894章 新兵種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628章 驚天計劃第756章 下遵化第1185章 空降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