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抵達武漢

經過三天兩夜的疾馳,馬錚等人終於於7月18日凌晨2點到達了武漢。在武漢火車站馬錚見到了專門來迎接他們這支部隊的國民黨軍官,其中包括何應欽、白崇禧、胡璉、李及蘭、李樹森、柳際明、夏楚中、葉佩高等人。

一下車,馬錚立即指揮部隊下車整隊。等部隊按照各自的番號站好隊後,馬錚帶着黃思成、徐虎、邢超等高級軍官快步向陳誠等人走去。

在馬錚的示意下,黃思成等人跟隨馬錚向何應欽等人敬了一個軍禮,同時馬錚大聲道:“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七師師長馬錚向長官致敬。”

馬錚現在雖然是獨七師師長,按照國民政府授予的軍銜乃是陸軍中將,但是現在前來迎接他的可都是國民政府有名的軍政大員,諸如何應欽、白崇禧之流可都是上將軍銜,職位也比馬錚這個小小的師長大得多,因此馬錚必須給予他們相當的尊敬。

何應欽等人給馬錚回了一個軍禮,誠懇的說道:“我代表國民政府歡迎馬師長的到來,敬之早就從委員長那裡得知馬師長的大名了,今日一見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在此國難之際,有馬師長如此的少年英才橫空出世,國家之幸,民族之幸啊”

“何部長謬讚了,馬錚愧不敢當,不管我們以前有什麼分歧,但是我們現在卻處在統一戰線上,因爲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龍的傳人。是龍怎能讓東洋小丑騎在我堂堂中華的頭上,所以抗擊日寇。還我河山不只是國民政府的責任!”

接着馬錚又說道:“就像蔣委員長在去年發表的廬山抗戰聲明中說的那樣,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抗日大業人人有責,我們雖政見不一,但是不會在這個時候拉整個中華民族的後腿的,這是我馬錚的承諾,也是我們所有共產黨人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在我軍對日作戰中,如滿足我部生存之基本要求,我部絕不僥存保存實力之念。保證完成武漢守衛司令部下達的作戰任務。”

其實,在馬錚所部到達之前,何應欽等人就同*商談過,雖然他們說動了延安方面派部隊參加武漢會戰,但是如果來的不是馬錚所部的主力,那麼對大戰的幫助實在有限。況且,如果八路軍在戰鬥正酣的時候被擊潰了或者是在大戰中保存實力,那就不是在幫忙了,而是在拉後腿,他們不得不防。

但是現在看到馬錚身後已經完成集結的部隊。何應欽白崇禧等人知道這肯定是一支百戰精銳。不說別的,單單這些人的體格就比南方的士兵要強壯很多,一個個膀大腰圓滿臉的橫肉。一看就是狠角色。

再看這些人站立的姿勢,一個個宛如標槍一樣,臥如弓站如鬆,目不斜視,更無交頭接耳談笑打鬧之人,即便是比之他們精心訓練出來的德械師還要有紀律。

還有就是這支部隊的武器裝備,好傢伙,清一色的三八大蓋,連一支雜牌槍都沒有。而衆所周知。這三八大蓋乃是日軍的制式裝備,絕對不可能出售給中國人的。因此想要得到三八大蓋唯一的途徑就是戰鬥繳獲。

這數千支三八大蓋得需要擊垮多少日軍才能繳獲這麼多的武器,看來日本人確實是在這支部隊手上吃了不小的虧。總而言之這支部隊絕對是一支難得的精銳。只可惜人數還是太少了,只有不到八千人。如果兵力可以番一倍的話那就可以當一支戰略力量使用了,而八千人只能稱之爲一支戰術力量。

聽完馬錚的話,何應欽身後的一個軍官有些不滿地問道:“那請問馬師長所說的滿足你部生存之基本要求指的是什麼,如果你部以這樣的藉口來推脫戰鬥任務,我們又如何知道呢?”

馬錚並不認識此人,但是他卻知道能跟在何應欽身後的絕對不是無名之輩,而且此人還是佩戴陸軍上將銜,這肯定是國民黨部隊中有名的戰將,不然言語和目光都是不可能這麼犀利。

“不知這位將軍是誰?還望何部長介紹一下。”馬錚彬彬有禮地說道。

何應欽正要介紹,但是這位發話的將軍卻搶先說道:“鄙人顧祝同,就不勞老長官介紹了。”

馬錚心裡一稟,對於顧祝同他還是知道的,何應欽麾下骨幹軍官之一,同時還是何部的四大金剛之一,資歷極高。而此人還是抗日戰場上有名的悍將,所部第三戰區各部隊從淞滬會戰開始一直打到現在,幾乎是大小戰役均爲落下。

“原來是顧長官,對於你的問題馬錚會向大家解釋清楚地,但是我想現在這個地方可不是談話的好地方,可允許稍後再做解釋好嗎?”馬錚不亢不卑地說道。

何應欽笑着說道:“對、對、對!這倒是我們失禮了,馬師長的部隊今晚就到西山軍營休息吧,至於馬師長以及諸位就同我回我的官邸吧,我已經命人在家裡設宴爲諸位接風,馬師長你認爲呢?”

馬錚知道何應欽的爲人,當即說道:“好,那馬錚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何應欽的府邸很大,和國民黨其他高官的府邸公館沒什麼不一樣,但是走進裡面卻發現有很大的區別。何公館裝飾裝修的很簡單,就連民國時期盛行的字畫和西方油畫等裝飾品都很少見,只是在大廳的正對面放着一副大大的何應欽本人的戎裝油畫。

看到馬錚緊盯着這幅油畫,何應欽笑着解釋道:“這是委員長年前送給我的,我這個人對這些東西都不怎麼懂,也不在意。放在書房裡又佔地方,索性就讓我擺在了大廳。”

“何部長這張戎裝照看起來確實很威武,很不錯!”馬錚評價道。

“呵呵,光威武也沒什麼用,嚇不退小鬼子,只能留在自己家裡辟邪而已!”何部長自嘲道。

接着何部長又說道:“馬師長來自延安方面,有些話我還是要說一說的!以前我們雖然雙方因爲政治分歧發生過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甚至還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武裝對峙。但是那都是我們國家內部的事情,無論誰對誰錯都是我們國家的內政問題。”

“而現在日軍橫插一槓子,那事情的性質就變了,就好比兄弟兩人因分歧而出手,在自己家裡打的不可開交,而此時卻有一個外人破門而入,欲搶這兄弟二人的傳家之寶。你說這兄弟倆能答應嗎?即然不能答應,那麼只能合夥先把傳家之寶保下來,至於怎麼分那就是以後的事了。”

馬錚明白陳誠話中的意思,其核心意思就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所以接口道:“國共兩黨本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倆,兩黨的目的都是想把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建設成爲國富民強的強國,而不再是列強夾縫下苦苦掙扎的螻蟻。至於以後怎麼樣我們都不需要講太多,船到橋頭自然直,但是現在東洋強盜已經搶到咱們家裡來了,那我們沒有什麼好說的,客人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那隻好拿獵槍招呼了。”

何應欽笑了笑說道:“有馬師長這句話敬之就放心了!走吧,家人已經在內廳擺好了酒菜,雖說是些粗茶淡飯,還望馬師長不要介意......”

第699章 魚兒上鉤第713章 轉機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931章 糾結的岡村第951章 默契第626章 搖錢樹第64章 毒計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384章 攻破承德城第159章 窯洞夜話第703章 增援第288章 表態!第107章 馬錚感興趣的東西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719章 高樹勳與高樹勳運動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635章 再戰宣化第201章 情況有變第1011章 綏西換天津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1068章 躍馬東京的夙願第996章 大本營的應對之策第1042章 刺第417章 日軍的“杉工作”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1065章 天津空戰第955章 朱可夫訪延安第616章 大戰又起第12章 憤怒的酒井少第123章 樂觀的馬錚第1125章 帶刺的玫瑰第699章 魚兒上鉤第918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323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633章 攻佔青島第439章 疫情撲滅第672章 外貿戰略計劃第235章 滯敵前進第543章 王對王第1038章 空投物質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776章 激烈的爭執第538章 汪僞投敵第521章 設套第589章 挖坑第1179章 狡猾的岡村第378章 何秀林的想法第664章 撤兵第389章 生死考驗第473章 謀劃馬東洋第178章 血戰獅子山第371章 殺雞儆猴第1118章 奈曼炮聲第524章 花和尚的慾望第889章 趣事逸聞第259章 要回去了第862章 特戰隊在行動第1051章 戰魂碰撞第448章 服部藏臣第987章 計劃實施第1125章 帶刺的玫瑰第173章 行動進行時第777章 糟糕的情況第1037章 大戰再起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294章 不一樣的高橋聯隊第774章 喜當爹第556章 戰前部署第748章 藤田少將的野望第365章 負隅頑抗第157章 未雨綢繆第618章 關東軍參戰第603章 遷安大轟炸第772章 大調整第618章 關東軍參戰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405章 強大的火力第90章 趁火打劫第893章 開戰五天的戰果第42章 無名山道伏第421章 李瀾清的責問第675章 焦頭爛額多田駿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一干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陰雲第627章 劍指青島第132章 駐蒙軍衆將官的驚訝第5章 首戰告捷第一干一百五十五章 戲劇性的收場第741章 重兵壓境第987章 計劃實施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919章 識破陰謀第958章 形勢危急第707章 烽煙四起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30章 唱一出好戲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586章 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