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來自日本海軍的威脅

聞言,老蔣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沉聲問道:“辭修,你的意思是第九戰區十萬大軍抵擋不住日軍兩萬人的進攻?”

陳誠並未因爲老蔣的責問而誠惶誠恐,而是不慌不忙地說道:“委座,昨日第二兵團司令張發奎發來一封關於九江形勢的分析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他列呈瞭如下幾條不利因素:首先是我軍對交通線破壞過早,陣地未能預先完成。查九江附近公路如九星、九瑞、瑞昌至陽新、瑞昌至德安、永修至若溪,以及南潯鐵路北段,早經徹底破壞,九江附近工事,事先並未構築。”

“此次於短期內決定固守,九江軍隊雖勉強集中,而交通困難、築城材料運輸不及,陣地無法立臻鞏固。職到潯視察時,野戰工事僅及三分之一,因之不能長期固守。”

“其次運輸不良,兵站設施欠缺。九江方面兵站,事先殊欠準備,臨時無人負責,使前線部隊白晝困於飛機轟炸,夜間一面作工,一面運米,兵力疲憊警戒自難周全。故自敵在姑塘登陸後,九星路不能利用。在九江附近部隊將近十萬,但恃九江至馬回嶺小徑爲後方聯絡線,因之糧彈之補給,傷兵之後送,均無法實施。士兵枵腹應戰,傷兵呻吟道左,作戰精神頓形頹喪。”

“軍紀不良,民衆逃亡。各部向九江附近集中時,因運輸困難,戰時增設部隊又驟難足額,沿途鳴槍拉夫搜尋給養,不肖者且因而強姦擄掠,軍行所至村舍爲墟。”

“啪!”

老蔣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然後大聲說道:“這些都是藉口,十萬大軍抵擋不住日軍兩萬疲兵的進攻,實在是丟人。不管你們第九戰區用什麼方法。必須守住九江!你們應該清楚,九江乃是武漢的門戶,九江一丟,武漢便全部暴露在了日軍的刀鋒之下。守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陳誠沉聲說道:“委座,我們必須對就將進行增援,不然的話卑職很擔心他們連今天都無法支撐下去!”

“戰局已經糜爛到這種地步了嗎?”老蔣苦澀地問道。

“委座,現在不單單是形勢對我軍不利,更重要的是我軍中高級將領間缺乏自信心。中、下級幹部多無力掌握部下。每逢大戰多借口新兵過多、防區太廣或武器不足、戰鬥力弱,動搖必勝信念,影響作戰士氣。益以中下級幹部掌握不力、精神渙散,故每遇敵機襲擊多數潰散,甚有未見敵人潰不成軍者。”陳誠道。

“那你們說派那支部隊去增援九江呢?”老蔣沉聲問道。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馬錚突然起身說道:“委員長,陳長官,我們八路軍自抗戰爆發後大多數都是在敵後作戰,正面與鬼子對抗的戰例卻不多,所以黨中央才決定派我部南下支援武漢戰場。所以我認爲我部可以作爲支援九江的部隊,還希望陳長官考慮。”

這樣的問題陳誠自然不敢私自做主,當即說道:“委座...你看...”

然而不待老蔣說話,現任第九戰區第一兵團指揮官的薛嶽起身道:“委座,卑職認爲此事不妥!”

“伯陵有何高見,爲何獨七師增援九江不妥?”老蔣沉聲問道。

“委座,獨七師畢竟遠來是客,第一戰就讓馬師長的部隊上去有些不妥,好剛要用在刀刃上。況且據我所知馬師長的部隊特別善於長途奔襲作戰,所以我認爲此戰應該由我第一兵團出戰支援。和鬼子在九江一決高低,不知委座意下如何?”薛嶽大聲說道。

Wшw◆ ttκǎ n◆ C〇

聞言,老蔣皺了皺眉頭說道:“辭修,你一下如何?”

陳誠也覺得第一戰就動用馬錚所部確實不妥。不管如何,馬錚所部畢竟是延安方面的部隊,用起來要特別注意,要是出現了什麼意外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確實不好交代。

當即說道:“委座,卑職也不建議讓獨七師增援九江!”

說着陳誠走到懸掛地圖的牆跟下,指着懸掛在會議室牆壁上碩大的軍事地圖說道:“現在我軍的佈防是這樣的:在長江南岸地區。我第九戰區以第一兵團駐紮在鄱陽湖西岸地區!第二兵團在江西星子、九江至碼頭鎮一線組織防禦。而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的當面之敵是日軍第十一集團軍主力一部,該集團軍主力沿長江南岸地區進攻,和我軍的兩個兵團在長江南岸對峙。”

“從地理位置上看第一兵團距離九江最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九江。而大青山如果增援九江的話卻還要長途跋涉幾百裡,實在是力有不怠,時間上也趕不及!”

老蔣想了想說道:“既然伯陵和辭修都同意第一兵團增援九江,那就從第一兵團抽調兩個師前往九江!”

“是!”

“至於獨七師,暫時就編入武漢衛戍司令部直屬部隊,隨同戰區司令部直轄的三個師一起趕往九江以西的瑞昌駐防,如果九江失守,那裡將會成爲阻擊日軍的第一線!”老蔣沉聲說道。

“是!”

“大家還有其他要說的沒有?”主持會議的陳誠再次問道。

薛嶽再次起身說道:“長官,現在陸地方面的戰事卑職倒是不擔心,畢竟我軍在武漢方面集結了近百萬大軍,一時之間日軍想要攻擊武漢根本不可能。但是水路方面卻力有不怠,不知我軍該如何應對日軍的艦艇?”

薛嶽乃是第九戰區有名的悍將,對於武漢保衛戰薛嶽雖不說有多大的信心,但是卻也不悲觀。早在戰前他就曾做過推演,自信憑藉國民政府佈置在武漢外圍的上百萬大軍完全有能力抵擋得住日軍的進攻。

但是水路方面卻很是難辦,中國海軍已經完全不能稱之爲獨立的兵種了,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中國的海軍的元氣就一直都沒有恢復過來。而開戰之後,江陰一戰中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直到現在國民政府的海軍只剩下幾十艘大小艦艇總排水量還不到幾萬噸。

而同時期的日軍的海軍卻有幾十萬噸的總排水量,單單航空母艦這樣的戰略性武器就有四艘,戰列艦更是中國的無法比的。另外日本海軍的航空兵部隊也極其的強大,擁有大量的九六式艦載機,其性能遠比國民政府裝備的老****戰鬥機要先進。

因此中國的海軍只能淪爲內河航運船隻,況且戰爭一開始中國就把所有的沿海城市丟了,諾大的一箇中國竟然連海軍可以棲息停航的海港都沒有,全部的制海權都丟失的一乾二淨。如此一來中國雖然還有海軍,但是卻沒有可以用來保衛的海疆線,真的是極其的悲哀。

所以說現在的中國海軍比之日軍的海軍那都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對手,而武漢這個水陸交通發達的城市,其內河航運也是極其便利的,在方便中國抗戰物資運輸的同時也給日軍留下了可趁之機。

薛嶽以及一些有遠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都極其擔心日軍的海軍沿着長江一路逆江而上,那可不只是武漢危機了,連現在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都會直接受到日軍的威脅。而且事實上日本人就是這麼幹的,不管是馬當戰役還是湖口戰役以及正在進行的九江戰役都能看到日本海軍的身影,其第三艦隊主力現在就停泊在九江長江江面上。(。)

第613章 高橋賀一第759章 致命的威脅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一干一百五十四章 聚焦七臺河第1088章 預言成真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665章 戰鬥總結第613章 高橋賀一第569章 殺手鐗第1040章 奸商第973章 蘇德戰爭全面爆發第446章 再臨大同第893章 開戰五天的戰果第843章 蘇日媾和背後的意味第775章 御前會議第966章 直搗黃龍第598章 抵達冀東第184章 勝算幾乎第183章 劍指湖口第127章 日軍的人事調整第935章 戰後總結第39章 天鎮第26章 智取紅砂壩第1053章 進攻!第1034章 繼續南下第1038章 空投物質第673章 中蘇交易第751章 援兵至敵軍撤第645章 即將組建的戰車第三師團第1105章 酣戰第95章 劍指張家口第1067章 中途島海戰的消息第57章 閻老西的糟第520章 花和尚第215章 戰略決戰第973章 蘇德戰爭全面爆發第1147章 掌聲如雷第444章 露出獠牙第59章 糖衣吃下第961章 老蔣的分析第1141章 破雙遼!第926章 出兵保定第858章 大戰爆發的前奏第962章 風起雲涌第673章 中蘇交易第601章 掉鏈子的南部手槍第656章 馬錚的條件第77章 BOSS出擊第556章 戰前部署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322章 杉山元到任第858章 大戰爆發的前奏第35章 捅屁眼兒第243章 特別的入城儀式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788章 整飭軍紀第1002章 戰果喜人第383章 訓練裝甲部隊第16章 剿匪擴編第744章 寬城第285章 那就練練吧!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287章 大獲全勝第662章 閻王與小鬼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453章 孤注一擲第692章 調兵遣將第646章 延安的反應第557章 閻老西的想法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1123章 “第9號作戰計劃”第508章 新民會第99章 發財了第511章 煙霧彈第463章 糟糕的武漢戰場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759章 致命的威脅第2章 糟糕的情況第701章 關門打狗第234章 倒三角伏擊陣第409章 青黴素問世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1044章 撤兵第38章 總部首長的第1086章 發現問題第508章 新民會第1130章 阿爾都戰鬥第302章 兵臨礦區第954章 蘇聯來客第1193章 中國無戰事第125章 作戰指導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431章 王濟堂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237章 槍響了第2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661章 傘兵來襲第393章 開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