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章:阻截李浩 上

其實這個問題,李世民當然考慮過,這份聖旨,由李治授意,由中書省草擬,經李世民過目批准,還要經門下省把關,並且六部以及羣臣有知情權。

然而,這樣的聖旨還是發出來了,爲什麼?

當李治把這份草擬好的聖旨拿到李世民牀頭的時候,李世民看後雙眉緊擰,很想搖頭,這樣非常時期,還把大唐所有的兵權都交給李浩,這簡直就是讓李世民用大唐江山和自己的身家性命來賭一把,就賭李浩是不是赤膽忠心。

李世民對李浩並不夠信任,畢竟李浩曾經欺騙過他,還有,侯君集謀反的事情也讓李世民耿耿於懷,從侯君集謀反的事情,他得出了結論,人心隔肚皮,當年一起征戰的朋友,也會因爲小小的怨恨而反自己,李浩被流放瓊南,他的心中難道就沒有怨氣嗎?

然而,李治的一句話卻讓李世民無言以對,當時,李治是這樣說的:“父皇,我們已經別無選擇了,若沒有足夠兵馬,就算是李浩出馬,也無濟於事,只有予之重權,方能成功,退一萬步講,假如李浩打敗吐蕃之後,藉機謀反,兒臣也認了,至少……李浩是漢人。”

這句話像一柄刀,扎進了李世民的心窩,是啊,中華大地,豈容胡虜橫行,就算是將這江山送給李浩,也不能讓吐蕃蠻夷踐踏漢人百姓。

李世民感到很悲哀,當年天下無敵的天可汗,老了卻落得如此下場,竟要有求於人,而且要押上大唐江山,可以這麼說,李浩獲得十道兵馬大元帥的軍職後,大唐皇位,他唾手可得。

有些人,終究不被世人所理解,因爲他的思想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李浩就是這樣的人。皇位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人間的終極權力,然而對他來說,仿若一片浮雲,從未在他心中存在過。

收到聖旨的當晚,李浩整束行囊,安排了一下王府內的事情,第二天便出發了,爲了能儘快趕到長安,李浩這次輕裝出發,只帶了兩個人,分別是他的徒弟司徒楓還有薛仁貴,其他人全都留在了瓊南。

他們從雷州登岸,登岸後便策馬一路向北疾馳,李浩的坐騎是獅子驄,薛仁貴和司徒楓的馬也是千里良駒,都是李世民賞賜的,趕起路來自然風馳電掣,一天便行出了六百多裡,當晚他們在白州留宿。

可天公不作美,隔日一早,便下起了雨,雨雖然不大,但也不算小,李浩急於趕路,買了三件蓑衣,三人穿上蓑衣冒雨趕路,雨天行程自然不會太快,傍晚時分雨停了,氣溫卻有所下降,三人雖然穿着蓑衣,但蓑衣的防水功能真的很一般,三人身上都淋溼了,特別是李浩,身上幾乎就找不到一塊乾燥的地方,感覺蓑衣白穿了。

當天夜裡,李浩便感覺渾身發燙,口乾舌燥,到了第二天早上,薛仁貴起牀後發現頭疼欲裂,似乎是生病了,但即便如此,他也要趕路,勤王可是大事,然而李浩卻遲遲不起牀,薛仁貴到李浩房間裡一看,發現李浩渾身滾燙,意識都模糊了,病得極重。

這時司徒楓也從他的房間過來了,司徒楓則不斷流鼻涕,似乎也病了,看到李浩病得如此之重,二人趕忙送李浩去醫館醫治。

李浩這次病得是真不輕,吃了三天藥,才退燒,身子也漸漸有了力氣,這一耽誤就是三天,這對心急如焚的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噩耗。

李浩也暗歎自己身體不爭氣,怎麼偏偏趕在這個時候生病,其實他也不想想,現在已是冬天,就算南方天氣暖和,晚上還是比較冷的,淋溼全身之後還騎馬吹風,他不生病誰生病。

又休息了一天,李浩的身子終於大好,司徒楓和薛仁貴的病也早已痊癒,三人再次上路,兩天之後,他們到了賀州,李浩和薛仁貴對照地圖商量了一下行程路線,決定直向北橫貫江南道,經嶽州入山南道,然後沿着山南道的東邊沿去商州,這條路線是最快的。因爲山南道的西半部屬於巴蜀地帶,自古就有蜀道難的說法,他們必須繞過巴蜀。

定下行程後,三人按照既定路線一路狂奔,十天之後,終於到達了嶽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陽。不過他們沒入岳陽城,而是在岳陽附近的巴陵縣歇腳,到達巴陵的時候,正值中午,李浩算了一下,下午如果行得快一點的話,可以在日落前趕到山南道的復州,完全可以在那裡投宿。

李浩既然如此說了,薛仁貴和司徒楓自然點頭,畢竟李浩纔是領導,一切由他說了算,快出巴陵地界的時候,前方就是臥龍崗,這裡是巴陵最後一站,再往前有很遠都荒無人煙了,李浩他們便在臥龍崗的茶肆飲馬歇腳,順便喝點茶,吃點乾糧。

這臥龍崗的茶肆在官道之旁,生意還挺不錯,此刻正值趕路的最佳時間,道上時常有行人經過,走累了便坐下喝杯茶,歇歇腳,所以現在茶肆的五張桌子已有四桌坐着行客。

李浩他們坐下後,要了一壺茶,就着茶吃起了乾糧,趕路可不能餓着自己。

李浩剛吃完一個乾糧,忽然看到北邊有個桌上的兩個客人都在盯着自己看,而且這兩個客人似乎並不是漢人,卻穿着漢人的衣服,茶桌旁還放着一隻大鳥籠,裡面關着一隻母雞大小的海東青。

這二人給李浩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李浩低聲朝薛仁貴還有司徒楓說道:“快點吃,吃完就走。”

“嗯。”二人點頭,拼命塞乾糧,特別是薛仁貴,他飯量比較大,一頓不吃五個乾糧都感覺不得勁。

北邊桌上的那兩個客人忽然打開了鳥籠,將裡面的海東青給放了出來,海東青出來後撲棱了一下翅膀,嚇了周圍茶客一跳,不過海東青並沒有攻擊他們,而是飛到天空盤旋起來,大家見狀也不再驚怕,繼續喝茶。

李浩擡頭望着天空盤旋的海東青,漸漸蹙起了眉,他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吐蕃人善馴鷹,他們不僅能用獵鷹捕獵,還能用鷹傳達訊息,這海東青盛產於遼東和雪域高原,又名矛隼,絕對的猛禽,怎會出現在這裡,他意識到事情不妙,趕忙低下頭來,小聲道:“別吃了,情況不妙,趕緊走!”

薛仁貴和司徒楓聞言一驚,趕忙停止吃喝,雙雙起身,李浩丟了幾枚銅錢在桌上,高叫了聲:“店家,結賬!”說完便去牽馬走人。

382章:太子人選827章:又見程處默406章:酒樓驚言 上365章:李浩的大計劃678章:喝點水不容易374章:致命一擊840章:換血470章:噶爾欽陵的心動女生335章:廬山真面目217章:李浩遇刺34章:大小混賬764章:長孫無忌探監145章:樓蘭古城224章:牢中談大事640章:敲山震虎(上)807章:大唐有李浩真好433章:滿載而歸 下500章:戰後喜訊163章:老子是刺史827章:又見程處默735章:天算-人算786章:羣臣跪諫795章:舌燦蓮花劉玄機385章:救魏徵582章:薛仁貴登頂(上)551章:兄弟齊得子790章:殖民計劃817章:李浩的喪禮(下)652章:趙國公府密謀355章:擺陸雲一道597章:樊梨花掛帥徵西449章:十道兵馬大元帥17章:缺錢223章:探監李道宗288章:葛爾東贊來使846章:金牌特工795章:舌燦蓮花劉玄機694章:風雲際會735章:天算-人算62章:合約夫妻441章:殺奸商 下642章:城下立威462章:問策195章:唐魂864章:李浩敗了336章:李浩自救317章:大雪災225章:回南陀山466章:庭辯國策 上275章:惡向膽邊生274章:任性的諾曷鉢242章:爭奪於三泰658章:背水一戰71章:風力水車642章:城下立威433章:滿載而歸 下56章:頭疼的李世民105章:國之利器 上590章:隆寵734章:強烈的高原反應52章:冠禮 下388章:懷疑李浩172章:徐圖670章:大熊貓423章:收買人心697章:山河社稷圖652章:趙國公府密謀638章:有人潑髒水779章:王皇后見武媚娘437章:李浩收徒 中794章:搶灘登陸153章:馬賊寶庫619章:坑新羅使者(下)38章:李浩從軍731章:君臣淚別230章:雜交水稻522章:她是我的!250章:潛伏的高手735章:天算-人算460章:真正的長城203章:滔天之恨 下617章:坑新羅使臣(上)521章:說服吳王175章:營救行動 下582章:薛仁貴登頂(上)361章:魏王密謀538章:樊梨花三戰三捷235章:賊心不死的李承乾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612章:吐蕃兵敗786章:羣臣跪諫571章:江南442章:移民海外568章:殺倭寇318章:治災之議70章:關中大旱542章:捨命相救135章:試探與猜測297章:吐蕃悔婚749章:雪原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