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白銀貨幣化

朱高煦的眼神,愚蠢到顯得單純。

但是毫無疑問,他充滿了對知識的熱忱和渴望。

尤其是這種知識能夠幫助他在朱棣面前加分,有助於他坐在監國或是皇帝的位置上處理朝政的時候。

《華夏貨幣史》,這種聽起來就是朱高煦所渴望的知識。

朱高煦原以爲自己最近已經變得聰慧一些了,可是剛纔李景隆隨口扯出的一番話,讓他覺得自己還是很愚鈍,頗有些相形見絀。

所以朱高煦認爲,自己還需要跟着姜先生加倍學習。

而且朱高煦覺得,既然父皇已經知道了姜星火的才能和重要性,那麼他也不需要再用替死脫身那種不入流的方式來幫助姜星火脫身了。

朱高煦暗暗下定決心,等今天的講課結束,他就通過三弟帶話給父皇,讓父皇赦免姜星火。

自己原本就在靖難武勳中有着無與倫比的威望,如今有了姜星火這種王佐之才的幫助,豈不是如劉備困頓半生得遇臥龍一般?便是如元雜劇《兩軍師隔江鬥智》那般唱的“摔破玉籠飛彩風,頓開金鎖走蛟龍”是也。

等我朱高煦出獄之日,便是王者歸來之時!

且不提朱高煦這邊腦海裡,馬上都快預演到登基的時候怎麼操辦儀式了。

就說姜星火這邊,他對李景隆略微解釋了一句:“其實也沒什麼怪異的,華夏文明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包括經濟發展,都是由貨幣這個基礎開始的......而且我覺得貨幣這種東西,它比一些同時期史書上的記載,都更能更加真實地反應當時的社會狀況。”

“竟是如此嗎?”李景隆半信半疑,倒也不爭辯。

至於姜星火是否真的有辦法解決,稅收時糧食被貪官污吏貪墨的事情,李景隆認爲是基本不可能有辦法的。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貪墨賦稅糧食的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是絕不了根的。

哪怕是如朱元璋那般殺得人頭滾滾又如何呢?

建文帝剛一即位,底下的那羣官吏不就又故態萌發肆意妄爲了起來。

甚至於,洪武朝末期,那些酷烈的手段都壓制不住官吏們的貪婪之心了。

公家的東西嘛,糟踐了、貪墨了,不心疼。

這種古老的官場陋習上千年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就憑他姜星火,就能解決了?

反正李景隆是不信的,但既然已經身不由己當了朱棣在詔獄的探子,李景隆也不好多做質疑,姜星火講啥就是啥吧。

至於姜星火是不是真的能整個“攤役入畝”那般驚世神策,李景隆的腦海裡也不是沒有設想過這個概率。

可是有一個這般神策,就已經足夠驚豔的了,還能再整出一個來?

李景隆甩了甩頭,把自己一閃而逝的想法拋之腦後。

隔壁密室。

“《華夏貨幣史》,是給自炎黃以來的華夏文明,用貨幣的形式著書立說嗎?”朱棣疑惑問道。

“回稟父皇,兒臣覺得應是如此。”朱高熾點頭笑道,“兒臣雖未親見北魏以前的貨幣,但據兒臣所知,上古時期是以貝殼作爲貨幣的,而到了漢唐則用銅錢,宋元流行交子、紙鈔,如今大明也是寶鈔與銅錢並行,銅錢大抵與古代相似,但其他的總歸是有個說法的。”

“姜星火選的這個角度倒是奇特。”

“財貨一道。”朱棣若有所思道:“朕看你好像懂得很多。”

朱高熾忙搖頭道:“兒臣並非專業,

只是對歷史、民俗稍微熟悉一些。若是父皇想仔細瞭解其中的門道,還是要去召戶部的夏尚書來給您解釋。”

“哦……”朱棣沉吟片刻後,又擡頭帶了幾分考校的意味問道:“那你認爲,姜星火所提的《華夏貨幣史》,跟解決土地稅收制度方面的‘糧食’問題,有什麼聯繫?”

朱高熾想了想答道:“父皇,目前的賦稅主要是收取糧食和各種實物,或許姜先生的對策是收銅錢?”

“有可能吧,接着聽。”朱棣不置可否,“總不能是兩宋的‘撲買’稅制吧?”

所謂“撲買”亦稱“買撲”,便是指國家將某一種捐稅按一定數額包給私人或團體徵收的制度,也就是“包稅制”。

撲買最早起源於五代的後唐政權,後唐曾在酒類專賣中出現撲買,而在商業發達的宋朝,撲買曾一度盛行,從官營的酒、鹽、茶、醋、坑冶、河渡產業,到官府採購,再到官田經營,都廣泛存在着私人承包的撲買現象。

朱高熾搖頭,懇切答道:“以兒臣對姜先生的瞭解,姜先生斷不會提撲買的......跟徭役僱傭還不一樣,有些東西是官府越向外包出去越禍害百姓的,撲買這種制度官府是省心了,但只對富戶有益,對百姓反而負擔更重。”

事實上,包稅制這個選擇也壓根不在隔壁姜星火的考慮範圍之內。

開玩笑!

官府把收稅的事情外包給私人,那百姓得被糟踐成什麼樣子?

官府要收一千文,私人定是會翻着倍收的,不然怎麼賺錢?

難不成是白白簽了契約,自家墊着錢幫官府收稅嗎?

“解決糧食在稅收過程中被貪官污吏貪墨的問題,辦法其實很簡單。”

姜星火開口說道:“不收糧食就可以了。”

朱高煦一怔,脫口問道:“賦稅不收糧食收什麼?”

李景隆則是想起了姜星火剛剛提到的《華夏貨幣史》,不確定地問道。

“收銅錢?那不是更麻煩?”

“如何麻煩?”朱高煦好奇問道。

“先不說銅價的出入問題。”李景隆勉力解釋,“就說老百姓把糧食賣了換銅錢,秋收的時候也一定是低價賤賣的,最後用銅錢交了賦稅,剩下的錢冬天熬不過去的時候,或是家裡突發了什麼情況,買回自己辛苦種的糧食,反而價格更高......一來一回傷民,還不如直接收糧食,用銅錢收稅不可取的。”

姜星火搖了搖頭,直接說道:“用白銀,白銀貨幣化!”

“我知道你們要說什麼,譬如首先大明本土白銀產量很少;其次如今大明開國只有數十年,民間白銀存量極度不足且多集中在權貴手中,百姓手裡壓根沒有多少;最後糧食換白銀面臨着跟剛纔說的銅錢一樣的差價,過於傷農......這些問題我都知道,聽我解釋完,再下定論不遲。”

“讓子彈飛一會兒。”

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六章 糾結的朱棣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二十九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七十九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五十七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六十二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七十七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十章 君不見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八十一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三十三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六十章 《華夏貨幣史》第五十三章 公平與平等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六十一章 白銀貨幣化第五十六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五十章 道衍瘋了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五十三章 公平與平等上架感言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五十七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七十一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二十七章 臣有辦法第八十一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二十八章 解縉的質疑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十章 君不見第三十三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六十二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二十二章 恐怖王朝第一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三十章 姜星火丟了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六十五章 不顧身第七十八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六十五章 不顧身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