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

“陛下不可!”

身着紵絲緋袍,以玉帶繫腰的戶部尚書夏原吉毅然出列,慷慨而言。

“國家方經戰亂,民生凋敝,正是與民生息的時候,賑災、重建、收納流民,處處都要花錢。大明十三布政使司,一年歲入不過一千五百萬石,如今陛下撥出整整一百萬石賞賜諸藩,戶部沒有這個錢!”

夏原吉昂着腦袋,已經做好面對朱棣龍顏大怒的準備。

但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朱棣的表情非常平靜,並沒有因爲他的直言進諫而生氣,也不是那種隱藏着殺意的平靜。

“夏尚書忠貞體國,賜麒麟服一領,銀幣十枚。”

夏原吉率先趟了雷,衆多文臣看到皇帝並沒有震怒,於是紛紛上奏。

其中無非就是國家財政吃緊,祖宗成法不可廢等等說辭。

朱棣耐心地聽完後,示意大臣們坐下,說道:“朕知道夏尚書的擔憂,但此事卻不得不更改太祖舊制,至於爲何,諸位不妨一看。”

隨後,便有宦官在宴席中的空地上,鋪上了一張棋盤狀的碩大地毯。

而衣袂翩躚的宮女們,則捧着一盒盒棋子,將其有規律的放在地毯上。

當第一個格子放了一枚棋子時,衆臣不以爲意。

而隨着棋子越放越多,終究有聰明人意識到了,朱棣爲什麼會說出這番話。

先是最擅長術數之道的戶部尚書夏原吉,然後是楊榮,楊士奇,解縉......

衆臣開始交頭接耳,明白的人恍然大悟了起來,不明白的則是在一旁抓耳撓腮,竭盡探聽。

朱棣微微示意,“黑衣宰相”道衍站起身來給衆臣解釋。

“......如不更改太祖舊制,大明宗室在第九代,將繁衍數十萬上百萬人,到時候,國家要花的錢,可就不止一百萬石了!”

衆臣鴉雀無聲,一片震驚!

諸藩更是對日後子孫極有可能因爲國家財政無法負擔,而自身又沒有謀生能力,最終落得衣食無着的慘狀,頗爲心悸。

朱棣滿意地看着這些被震驚的大臣們。

想當初,他可是同樣這麼被姜星火震驚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該輪到你們了。

朱棣的目光,落到了戶部尚書夏原吉身上,夏原吉忽然覺得,皇帝似乎就在等他......反對?

夏原吉硬着頭皮說道:“陛下有陛下的道理,可這畢竟是大明日後的事情,現在國家是掏不出這個錢的。”

朱棣似乎就在等他這句話。

聞言,朱棣微微一笑。

“國家有困難,朕是知道的,不過老二還提出了一個思路,能改善國家財政的困境,朕也覺得可行,諸位不妨再聽聽。”

當聽到永樂帝打算放開海禁,由皇帝、宗室、勳貴,一起出錢下西洋進行海外貿易的時候,在場的諸藩和勳貴武臣,頓時沸騰了起來。

武將之首的燕軍宿將,年逾花甲的邱福站了出來,率先支持。

“臣淇國公丘福,願獻兩萬石!”

曹國公李景隆地位尷尬,此時也不甘落後,這位英俊瀟灑的中年帥哥,一出手就是震驚全場。

“臣曹國公李景隆,願獻白銀兩萬五千兩!”

就是一直在默默傾聽的大皇子朱高熾聽聞,都不由地咂舌。

一兩白銀能買兩石多米,曹國公是真有錢啊。

“臣弟周王朱橚,願獻白銀三萬兩!”

幾乎是短短一盞茶的時間,

在場的宗室勳貴,就湊出了高達二百餘萬石的海洋貿易啓動資金。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

“夏尚書,如何?戶部先替朕把今年的‘年終賞賜包’發下去,這個錢算是朕替宗室向戶部借的,朕三年之內,就能徹底解決國家的財政困難!”

隨着夏原吉的應允,朱棣達成了他的所有目的。

逼迫諸藩獻還三護衛兵馬,重立宗室供養制度,許諾“年終賞賜包”,籌集下西洋啓動資金。

朱棣看着眼前的場景,再回想起姜星火所說的話,根本就是一點都不差。

朱棣再次深深歎服。

姜星火,天下奇才也!

............

中秋大宴,可謂是主賓盡歡。

喝的醉醺醺的大皇子朱高熾,被幾名貼身宦官架着擡進馬車,送回了王府。

回到王府,楊士奇、楊榮、解縉,這三個一同迎附朱棣進南京,一同成爲大皇子朱高熾支持者,一同被選入文淵閣的才子,早已等候在內廳。

朱高熾洗了把臉後坐在了主位,眸中清亮,毫無醉意可言。

而就在楊士奇打算親手去關門的時候,一個小小的身影卻忽地竄了進來。

“兒,且去你母妃那裡。”

朱高熾看着氣喘吁吁的朱瞻基,和藹地吩咐道。

“兒子有要事稟報!嘔......”

解縉看着眼前的小孩有些想發笑,皇長孫能有什麼要事,宴會上糕點沒吃夠?

而楊榮回想起宴會上皇長孫一直在皇后懷中埋頭乾飯,不斷地吃糕點的場景,卻忽然蹙起眉來。

“父親,兒子聽到三叔親口跟皇爺爺說,二叔在詔獄裡,跟‘姜星火’吃月餅。”

“皇爺爺還問,‘姜星火’怎麼樣了,有沒有吃上月餅。”

衆人一臉茫然,誰都不知道,姜星火是誰。

而朱高熾則深深地看了年幼的兒子一眼, 費力地挪動肥胖的身軀,甚至彎下腰,撫摸着兒子的腦袋。

“你剛纔一直在皇奶奶懷裡吃糕點,是不是想替父親聽到更多的消息?”

“兒,這些事,父親希望你不要參與,好嗎?”

“嘔......”朱瞻基一邊乾嘔,卻一邊堅定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此言一出,楊士奇、楊榮、解縉,不由地肅然起敬。

朱高熾親手把兒子抱了出去,交給侍女,隨後返回內廳。

解縉也把他昨日在大天界寺的見聞說了一番,不僅說了朱棣提出的削藩後遺症和他的委婉勸諫,當他說自己在離開大天界寺時,看到紀綱從詔獄方向匆匆趕來時,幾人都沉默了。

“殿下,二皇子決不會有如此智慧,臣原以爲是道衍大師借二皇子之口說出的。”

“這份奏摺,根本就不是二皇子的主意!”

“還好殿下並未發言,否則,恐怕此計一出,殿下的威望就會被打擊。”

朱高熾苦澀一笑,他揉了揉自己胖胖的臉龐,無奈地說道。

“看來老二確實在詔獄中得了高人指點......你們可能不知道,除了如何削藩,父皇還給我留了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恐怕就是詔獄中那位高人留下的。”

聽完姜星火留下的兩個問題後,楊士奇和楊榮、解縉,同時陷入了沉思。

良久,一直沒有說話的楊榮感嘆一聲。

“能提出這種問題,並且似乎早有結論,這個名叫‘姜星火’之人,恐怕已經學究天人!”

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四十二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六十一章 白銀貨幣化第三十七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六十二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六十二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十章 君不見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四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四十二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六十章 《華夏貨幣史》第三十七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二十四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七十五章 貨幣凝結着血汗第五十章 道衍瘋了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四十七章 攤役入畝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四十二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七十五章 貨幣凝結着血汗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五十章 道衍瘋了第二十二章 恐怖王朝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三十九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七十九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五十三章 公平與平等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七十九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一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三十四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七十五章 貨幣凝結着血汗第三十九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七十九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五十章 道衍瘋了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六十一章 白銀貨幣化第七十五章 貨幣凝結着血汗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七十七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二十一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五十三章 公平與平等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三十九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第二十七章 臣有辦法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六十二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四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二十八章 解縉的質疑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七十一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二十八章 解縉的質疑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