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

皇宮中,此時正在舉行盛大的中秋晚宴。

夜幕降臨之後,天空中綻放着五彩繽紛的煙花,那絢爛奪目的光芒,讓整個皇宮都籠罩在了璀璨之中。

今天是中秋節,本來是闔家團圓、歡聚一堂的日子。但是,這樣喜慶的日子裡,卻有很多人的心情並不如外表看上去的那麼輕鬆。

大皇子朱高熾牽着皇長孫朱瞻基的手,坐在永樂帝的左手下側,而永樂帝右側並坐着的則是徐皇后,永樂帝和徐皇后的右手下側的位置,則空無一人。

而更下面,則是諸藩與一些代表諸藩的世子、王子、使臣。

文武官員則依着左右兩列坐了下去,位列百官之首的是曹國公李景隆,右側武將之首的則是淇國公丘福。

“待會兒去給你皇爺爺問安,知道嗎?”

朱高熾胖胖的身軀坐在那裡,像是一頭憨厚的熊,他把兒子朱瞻基抱在懷裡,貼着耳朵低聲說道。

“嗯!”

朱瞻基用力地點點頭,小臉上並無緊張之色。

大皇子朱高熾很清楚,“好聖孫”是他爭奪皇位極爲有分量的憑仗,因此平時都將朱瞻基保護的很好,親自看管着,絕對不會讓兒子重蹈洪武朝皇長孫朱雄英的覆轍。

而就在朱瞻基臉上綻放笑容,邁開腿準備向永樂帝和徐皇后跑去時,卻突然止住了腳步。

身着鬥牛服的三叔朱高燧,與侍立在永樂帝身後的馬和打了個招呼後,徑直疾步走到朱棣身側要說些什麼。

小小的朱瞻基尷尬地站在永樂帝的身側,還好他反應快,直接快跑兩步,竄到了向他招手的徐皇后懷裡。

永樂帝聽後,拍了拍手,正在交談的宗室、勳戚、文武大臣們,紛紛肅靜擡起頭來。

“今日是中秋佳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

這是正式的國宴,朱棣的穿着非常正式,頭戴金博山通天冠,以玉簪束髮,身着垂到膝間的絳紗袍,腰間掛着革帶、佩綬,腳踏白襪黑靴。

隨着朱棣的發言,中秋宴會現場頓時鴉雀無聲。

“可惜,卻有一些人並沒能看到這個團團圓圓的日子。”

說罷,朱棣雙手捧着酒盞,站了起來。

這時的朱棣,與在大天界寺中跟道衍敘話時的昂然而立,絕然不同。

朱棣睥睨四顧,有着令人威服的帝王霸氣,無人敢與之對視。

出乎衆臣意料,朱棣撩起大袖彎着腰,酹酒於地。

“第一杯酒,敬四年靖難之役中,爲平定國難而英勇捐軀的將士們。”

衆臣怔了片刻,隨後竟是曹國公李景隆率先同樣酹酒於地,同時應道:“陛下萬歲,大明萬歲!”

“陛下萬歲!”

“大明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萬歲中,定然不乏對李景隆的鄙夷,但也有紅了眼眶的勳貴武將,想來是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兄弟戰友們。

站在勳貴列中稍稍靠後的新城侯張輔,更是幾度哽咽。

“第二杯酒,敬朕的兄弟湘王朱柏。”

建文元年,在齊泰和黃子澄兩位臥龍鳳雛的指導下,朱允炆連削了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爲庶人。

聖旨傳到湘王府,性情剛烈的湘王朱柏又懼又怒,無以自明,遂闔宮焚死。

由此,湘王朱柏成爲了靖難中唯一一個死難的藩王。

很顯然,朱棣在明示一些東西。

同樣山呼海嘯般的萬歲過後,朱棣再一次舉起了酒杯。

“第三杯酒,敬太祖高皇帝在天之靈,願大明宗親和睦,再無奸佞當國!”

這次的萬歲聲,爭先恐後,經久不息。

不認同這一點的人,現在不是在詔獄,就是已經在投胎了。

朱棣敬酒完畢,終於開始步入今天中秋宴的正題。

“朕登基之後,時常在反思一個問題。”

“那就是爲什麼皇帝那麼容易被奸臣蠱惑,對自己的骨血宗親拿起屠刀?”

看着噤若寒蟬的衆臣,朱棣束着手,嘆了口氣點名道。

“周王,你說說,怎麼能讓以後大明的皇帝,能跟宗室們躬親孝悌,彼此不再生分?”

被點名的,就是在建文削藩中遭受重點打擊的周王朱橚。

沒辦法,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弟,感情最爲深厚,封地又在中原腹心,建文帝不打擊他打擊誰呢?

而周王朱橚,隨着歷史時間線的改變,顯然已經提前得到了朱棣放的口風與許諾。

周王朱橚起身說道:“臣弟覺得,若是想日後的宗親與皇帝不相生疑,諸藩的三護衛還是獻還朝廷比較好,畢竟,這也都是太祖高皇帝封藩時的賞賜,本就是朝廷的東西。 ”

“臣弟願給諸藩做個表率,於今日向朝廷獻還三護衛兵馬!”

在場的諸藩與諸藩世子、王子、使臣,面面相覷。

我們中出了個叛徒!

可在朱棣威嚴的目光中,卻不得不唯唯不敢言。

楚王亦是出列附和,反正他要兵馬也沒用,索性交了省心,當個太平王爺,免得落得跟湘王一樣的下場。

至此,在場的幾個藩王紛紛表態,剩下的便是由傳旨給不在場的諸藩了。

在自己的威逼利誘佈局下,獻還三護衛的事情已經定下,朱棣心頭的石頭也落了地。

朱棣從袖中掏出一份奏摺說道:“一家人呢,不說兩家話,諸藩既然獻還三護衛,朕也是要有所表示的。”

“老二上次被朕訓斥莽撞,思過後也上了個摺子,正好談及此事,朕覺得有些道理,說與諸藩聽聽......當然了,這些東西也不是就定下來了,還可以討論。”

隨後,朱棣便親自將關於縮減宗室等級,宗室俸祿減半,並於今年年末給諸藩發放數額爲整整一百萬石的“年終賞賜包”,公佈了出來。

此言一出,諸藩幾乎瞬間就紅了眼!

一百萬石!

要知道,一個藩王的俸祿一年“也就”一萬石,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一百萬石,相當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布政使司,一年的賦稅!

皇帝雖然給他們減了一半的俸祿,但卻給了一份天文數字一樣的大禮!

而反對的聲音馬上激烈地出現了。

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八十一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四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六十三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六章 糾結的朱棣第七十一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六十二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三十三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六十五章 不顧身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五十六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六十三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二十七章 臣有辦法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三十四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六十章 《華夏貨幣史》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八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三十章 姜星火丟了第七十六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二十九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二十八章 解縉的質疑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七十八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六章 糾結的朱棣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五十三章 公平與平等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八十一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七十五章 貨幣凝結着血汗第七十八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六十三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一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七十七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一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六十一章 白銀貨幣化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二十一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七十八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六十三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七十五章 貨幣凝結着血汗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六十五章 不顧身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七十八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五十六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