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令人惋惜

民國二十九年春,北方軍在東北展開大規模攻勢,眼看就要奪取南滿鐵路重要節點營口的時候,卻偃旗息鼓停止繼續進攻,只是固守田莊檯盤山黑山一線。

這種奇怪的戰場變化,引發衆人的巨大心裡落差,導致國內輿論對北方軍批聲一片,就連自家的北方日報都公開表達了不滿的述求。面對這種如潮的批評,葫蘆島大本營只好用前階段傷亡重大搪塞了過去。當然,這個藉口不要說北方軍自己,就是關東軍都不相信。

關東軍的特務機關可以肯定,兩個負責東北主要作戰任務的北方軍軍團,根本沒有傷及根本,攻下營口甚至再打一次大規模的野戰應該是毫無問題。

關東軍總部見到特務機關的這份報告,頓時火冒三丈,將特務機關的頭頭罵得擡不起頭來。北方軍發動春季攻勢居然沒有得到一丁點消息,現在對方已經懶得再打了,卻大言不慚地跑過來提供這種前線指揮官都可以判斷出來的情報,是不是清酒喝多了?

不管如何,北方軍的春季攻勢還是半途而止了。

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英法聯軍在法國戰場的大敗虧輸。

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德國國防軍採用曼施坦因計劃,大規模發動閃電戰,席捲了丹麥、挪威、比利時、法國等,馬其諾防線成了一個笑話,四十萬英法聯軍被合圍在敦刻爾克狹窄的濱海地區。

隨後,發生了令世人無法解釋的詭異現象。氣勢洶洶準備撲上徹底吃掉這四十萬殘軍的德國裝甲集羣,被希特勒強令停止前進。儘管前線指揮官紛紛提出強烈反對,等到希特勒從戈林這個牛皮大王的肥皂泡中清醒過來,重新命令裝甲部隊進攻的時候,已經爲時過晚。

英國人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動用一切力量,甚至動員了民間船隻趕赴敦刻爾克營救被困的聯軍。老天爺也在幫忙,惡劣的天氣極大地削弱了德國空軍的威脅。短短的九天時間,依仗着漁船、客輪、遊艇以及驅逐艦等各種五花八門的船隻,在德軍的狂轟濫炸中居然搶救出了三十四萬英軍、法軍和比利時軍隊。

代號爲發電機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計劃,創造出了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蹟。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勝利,不僅爲盟軍守住英倫三島,而且爲日後的反擊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這一批艱難撤回來的戰士都是經歷過戰火硝煙的老兵,遠不是那些新徵召動員的新丁可以比擬的。

但是,英法聯軍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擔任殿後任務的四萬多法軍被迫成了俘虜。更糟糕的是,半個月後,受到重創的法國維希政府向德軍投降,希特勒獲得了無比榮耀的戰爭勝利。英國本土現在已經出現在德國人的下一個進攻計劃中了。

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法聯軍將重裝備全部丟棄,撤回英國本土後,只剩步槍等輕武器。在那片傷心的海灘上,英法聯軍丟棄了超過2400門各式火炮、700輛坦克以及數萬輛汽車,輕重機槍和摩托車以及其他軍需物資,更是遍地都是,至少50萬噸軍火物資落入了德軍的戰利品名單上。

防守住英吉利海峽已經成了英國的頭等大事,這就需要更多的驅逐艦,更多的飛機,更多的防空火炮,而不是步兵野戰用的輕重機槍、野戰火炮、坦克以及相應的彈藥。

英國的軍工企業,全力開工生產海空軍裝備,所有的原材料配給全部傾斜滿足這一類需要,這也就造成步兵武器裝備的生產和供應嚴重短缺。撤回英倫三島半個月後,很多遠征軍部隊沒有得到一支步槍甚至一顆子彈的補給,可見情勢危急的嚴重程度。

只是誰也不敢保證,希特勒會不會腦子一熱,直接就出兵登陸英倫三島,而不是慣常的先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再派出大軍登陸作戰。

德國人的海軍更多的是潛艇部隊,實力確實不如英國海軍,但並不代表空軍也是如此。伴隨着德國裝甲集羣橫掃歐洲的,正是戈林大胖子指揮下的德意志帝國空軍部隊。用龐大的空軍部隊,掩護德國步兵登陸,也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世界軍火市場上,能夠生產英式7。7毫米口徑槍械彈藥的大型軍火公司倒是不少。比如澳大利亞的軍工廠,只是他們現在的重點是生產更多的原材料供應宗主國英國修建驅逐艦,沒有足夠的資源生產軍械,產能也一時半會供應不上。

還有印度的伊莎波爾兵工廠,只是那些遲緩拖沓的印度阿三作風,讓優雅的英國紳士都實在難以忍受,也就可想而知其兵工廠的產能了。這是印度人的歷史傳統,延續至後世依然如此。

美國人的軍火生產已經開始加大馬力,儼然是準備成爲國際最大的軍火供應商角色,可惜他們的口徑是7。62毫米,只能在火炮或炮彈補給上出把力,要麼就是固執的英國人改變自己的7。7毫米槍械口徑得了。

英國人自然落不下這個面子。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尼森公司,昔日北方軍可是裝備了大量的7。7毫米口徑槍械,現在雖然換裝成7。92毫米口徑槍械,但是肯定還有大量的戰略物資儲備。而且從北方工業公司還在大量提供關內長江南北兩個政權彈藥的補給的情況看,北方軍的7。7毫米生產線還在有效運轉。

長江以北的救世軍採用了英式的7。7毫米口徑槍械,最初的一批軍械就是北方軍現役裝備連賣代送給他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和維克斯重機槍。長江以南的黃埔軍則沿用了以往的7。92毫米口徑,主要裝備是所謂的中正式步槍和捷克輕機槍,實際上是德國98k的仿製品,或者乾脆說是昔日漢陽造的改進版罷了。

事實上,當年關內爭霸的還有兩個流派的口徑,採用俄式7。62毫米口徑槍械的馮玉祥部西北軍,以及採用日式6。5毫米口徑槍械的張學良部東北軍,都已煙飛灰滅,令人嘆息不已。

唯一在所有中**隊中,都使用過的武器,也許就是那一款漢陽造了。

話說回來,有需求才有市場。

在重慶新的辦事處裡,終日無所事事的尼森伯姆,意外的看到了前幾天還冷臉相向的英美兩國領事,熱情洋溢地找上門來。

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被西方列強封殺得厲害,憋了一肚子氣的尼森伯姆自然沒有好臉色,打了幾個哈哈之後就準備端茶送客了。

沒曾想兩位領事絲毫不以爲意,堅持坐在辦事處裡打醬油,將外交家沒有臉皮的宗旨發揮的淋漓盡致。

尼森伯姆終於反應過來,這回是真的有大事情了。

北方集團全權授權的電報,很快發給了在重慶的尼森伯姆。

只是談判的過程一開始就極爲難堪,差不多就要拍桌子鬧翻了。英國人的傲慢馬上暴露無遺,甚至可以說是歧視。

才坐上會議桌,英國領事就搶先開口,企圖定調這是北方集團本應該爲全世界抵抗法西斯所作出的義務奉獻。這種荒唐的不要臉藉口,不僅讓尼森伯姆怒火三丈,就是打圓場的美國領事都是一副目瞪口呆。

尼森伯姆直接一句,“九一八事變的時候,英國人爲什麼不作出義務奉獻?”然後就甩手而去,實在是氣不過了。

第一次會談不到三分鐘就不歡而散。

在美國領事的不停斡旋下,再加上歐洲戰局的進一步惡化,被惱火的倫敦首相官邸訓斥了一陣的英國領事只好板着臉勉強參加了第二次會談。

但是英國領事始終堅持這只是一個最普通的軍火商議合同的說法,拒絕了北方集團所要求提供更先進的飛機、坦克技術的交換條件。

尼森伯姆毫不客氣地再次中斷了談判。這個時候,東北戰事正打得如火如荼,本來也沒有時間爲英國佬生產軍火,除非是能夠得到更先進的技術裝備。

隨後,德國人爲了入侵英國而制定的海獅計劃突然露出端倪。大爲驚恐的倫敦首相官邸,再次訓令,嚴厲申斥英國駐重慶領事的無所作爲。

感覺前途不妙的英國領事再次找上尼森公司的時候,尼森伯姆卻堅決拒絕了下一輪會談,直言不願意同這位無禮的英國領事再次會談。

傲慢的英國領事馬上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接到情況說明的倫敦,根本懶得聽取他的辯解,直接就免去了領事職務,宣佈另一名副職擔任代理領事,全權負責同尼森公司的談判。

新任代理領事,拿着倫敦的電報稿,邀上美國領事連夜就來到尼森公司重慶辦事處。

但是從本質上講,前任英國領事的作法並沒有違反倫敦首相官邸的最低原則。倫敦再次拒絕了尼森伯姆提出的,向北方軍提供噴火戰鬥機及相應制造技術的建議。英國人並不願意這種唯一可以略勝一籌bf-109戰鬥機的新式飛機技術,流落到在他們眼中還是野蠻地區的遠東。

而英國人同意提供的幾款坦克,其性能指標又讓關注裝甲機動作戰的北方軍大失所望。雖然英國是坦克的發明國度,但是其重海軍輕陸軍的思想,使得英國的坦克技術發展已經滯後了。

眼看會談又要陷入僵局,美國人趕緊出面打圓場,建議北方集團選購美國生產的軍火,只要是美**隊現役的裝備都可以。反正賣誰不是賣呀,立志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軍火供應商的美國人這麼想。

第13章 短暫和平第46章 反蘇浪潮第88章 馬廷勷出逃第37章 北伐救馮第134章 詭秘的案情第40章 年夜飯第38章 鍊鋼設備第1章 打獵也受傷第14章 特遣隊經歷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65章 民軍向北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167章 死地求生第2章 老爺子受困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73章 何以至此第56章 隴海鐵路第209章 東北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33章 秘密援助第2章 老爺子受困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2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58章 奉天傾軋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2章 諸多英傑第190章 看不懂的局勢第200章 外海第85章 孤懸敵後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201章 消耗第34章 蜂巢結構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24章 金積堡第38章 鍊鋼設備第93章 突擊車輛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207章 佈局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14章 特遣隊經歷第56章 隴海鐵路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129章 輕取科布多第81章 慘痛代價第46章 蘭州鐵橋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67章 敢死隊員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83章 蘭州投降第137章 裝甲師進攻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95章 菜鳥飛行員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18章 無計可施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83章 蘭州投降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185章 三江口第185章 捷克軍團第25章 哈爾哈河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88章 攔腰斬斷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65章 民軍向北第56章 集資建路第82章 戰鬥機中隊第87章 太子寺前哨第144章 漠北省立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7章 劫收山寨第28章 海拉爾城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94章 重炮攻勢第141章 重炮再現第128章 俯衝轟炸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41章 懲戒之戰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202章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