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夜襲

第394章 夜襲

夷陵地理位置實在太過重要,敵人若知夷陵被圍,絕不會坐視不管,問題是,援軍將從何來?江陵?當陽?襄陽?……

在出兵之前,諸葛亮和劉景、徐庶、蔣琬、鄧芝等人有過討論。

他們最希望當陽出兵,如能引出張允,殲滅其軍,反佔當陽,便可截斷襄陽與江陵的聯繫,到時候劉景就能夠毫無顧忌的收取包括江陵在內的南部十縣。

其次是江陵,若劉琦、蔡瑁派兵救援夷陵,自身必將陷入兵力不足的窘境,屆時無疑會大大降低劉景奪取江陵的難度。

最後是襄陽,只能起到削弱劉表的作用,對當下戰局幫助不大。

而不管敵人最終如何選擇,他們都有應對之策。

諸葛亮按下心思,一面派人通知劉景,彙報戰果,一邊分遣斥候,巡視四方,偵察敵情。

…………

劉景軍圍困江陵已有近一個月之久,卻始終沒有攻城,對江陵的封鎖也遠談不上嚴密,是以輔匡派出的使者藉着夜幕掩護,順利突破了劉景軍防線,進入江陵城中。

諸葛亮、甘寧一路連破數縣,動靜不小,劉琦、蔡瑁不可能毫不知情,如今夷陵使者前來求援,算是坐實了此前的傳聞。

難怪劉景一直不打江陵,原來是在暗地裡謀劃夷陵。

不得不說,劉景此舉可謂是一舉擊中了他們的要害,本來江陵、當陽防線,兵精糧足,固若金湯,他們只需靜等劉景來攻即可。誰知劉景另闢蹊徑,西取夷陵,攻其必救,化被動爲主動。

“輔校尉忠義剛烈,誓死不降,然夷陵城中兵不滿千,難敵荊南虎狼之師,請府君、軍師出兵相救,遲則晚矣。”夷陵使者面見劉琦、蔡瑁,連連叩首,用力之猛,額頭都磕青了。

劉琦與蔡瑁相視一眼,面有難色地道:“足下涉險而來,應不難看出,城外南賊兵力之盛,我等自保尚且艱難,實在沒有餘力援救夷陵。”

夷陵使者知道劉琦所言不假,可他身負重任,只能硬起頭皮,一再哀求。

劉琦面上漸露不耐之色,對夷陵使者道:“張中郎目前正率領五千人馬駐紮於北面的當陽,你不如去他那裡求援。”

蔡瑁不由皺眉道:“張中郎扼守當陽,未可輕動。”

劉琦嘆道:“當陽重要,夷陵就不重要了?我等爲南賊所圍,無力救援。而襄陽僅剩萬餘兵,再抽調兵力南下,必將不穩。軍師,你說,現今除了當陽,還有哪裡能派出援軍?”

“……”蔡瑁一時無言以對。

劉琦又道:“進攻夷陵的南賊偏師僅數千人,張中郎完全可以留兩千人守城,派三千人馳援夷陵,南賊兵少,久攻不下,見援軍至,必會驚走。”

蔡瑁這次沒有再反對,因爲這已是現階段最好的辦法了。

接下來劉琦、蔡瑁又事無鉅細的詢問夷陵使者劉景軍情況,直到夜濃,使者才入舍歇息。

次日雞鳴時分,使者潛出江陵,跋涉百餘里,進入當陽。

對於夷陵使者,張允一度懷疑其是劉景的人,目的是騙他出城,直到對方取出輔匡、劉琦的信箋,張允纔算徹底放下懷疑。

張允看完劉琦的信後,陷入沉思,危急時刻,劉琦暫時放下了對他的私怨,言辭十分誠懇。

並且劉琦向他保證,他若願出兵救援夷陵,劉琦和蔡瑁會配合他的行動,出城進攻劉景軍軍營,以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WWW_тTk an_CO

劉琦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張允自然沒理由不答應,畢竟雙方乃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這時再因私而廢公,無異於自尋死路。

張允當即召喚諸將,並於次日親率三千人馳援夷陵。

卻不知,他的一舉一動,皆在劉景軍諜人、斥候的注視下。

事實上夷陵使者尚未進入江陵時,就已被劉景軍盯上,他之所以沒有被抓,只不過是劉景想放長線釣大魚。

如今,收網的時候到了,當張允率軍橫渡沮水,趕往夷陵之際,劉景命蔡升率三千精銳,出紀南大營,奇襲當陽。又命劉亮率兩營騎士,奔赴夷陵,配合諸葛亮、甘寧,圍殲張允。

當陽兵少,勢必會多遣斥候,監視南方,未免被當陽斥候察覺,蔡升特意率軍偷渡麥城,迂迴至南漳水以西,再向東至當陽。

蔡升此舉果然起到了瞞天過海的效果,一路有驚無險的到達當陽。攻城宜早不宜遲,每拖延一刻,都有暴露的風險,蔡升指揮將士伐木,緊急趕製了一批雲梯,當夜便對當陽發起突襲。

當陽外緊內鬆,除了南面城牆,其他城牆守夜的士卒都不多,良久都不見士卒巡視城頭。畢竟多日來,劉景軍一直未有動作,他們也就漸漸放鬆下來。

蔡升見當陽防衛不嚴,放下心來,爲以防萬一,他又分遣千人,從北面登城。

之後蔡升大手一揮,士卒前後互搭肩膀,潛渡護城河。

待數百人成功來到當陽城下,豎起雲梯,蔡升再按耐不住,快速渡過護城河,順梯攀援而上。

第一批登城者皆爲精銳中的精銳,個個身手敏捷,悄無聲息間,便殺了七、八個守卒。

“啊……”一聲淒厲的慘叫聲,打破了當陽的寂靜。

雖然泄露了行跡,不過此刻登上城頭者已不下百人,以當陽守軍的反應速度,短時間內絕難反撲,不出意外,大局定矣。

蔡升縱聲吼道:“張允已死,當陽已破,降者免死……”

“張允已死,當陽已破,降者免死……”數千劉景軍士卒共呼應,聲震當陽,城中軍民無不從夢中驚醒,神情大懼。

蔡升對左右道:“隨我奪取城門。”

“諾。”

蔡升左舉火把,右持長刀,率領數十皁衣玄甲勇士,順梯而下,沿途所見當陽守軍,很多都是衣衫不整,兩手空空,驚慌失措,少有敢上前阻攔者。

直到打開城門,蔡升的刀竟然奇蹟般未沾一滴血。隨着城外的劉景軍士卒衝入城中,當陽守軍頑抗者寥寥,大多選擇投降。

(本章完)

第159章 退讓第351章 班底第204章 曲轅第359章 八月第153章 龔氏第141章 酃縣第8章 腫足第239章 嚴法第405章 防疫第170章 斬首第342章 陷陣第380章 津鄉第417章 柤中第59章 嚴肅第67章 掌權第495章 鐵樓第457章 飛矢第103章 營壘第511章 開戰第382章 西進第141章 酃縣第539章 所求第126章 六禮第379章 屈服第93章 墓祭第93章 墓祭第519章 抵達第156章 邀請第483章 定議第119章 內憂第504章 進兵第410章 中箭第403章 破城第474章 柤中第232章 負傷第495章 鐵樓第99章 王彊第351章 班底第197章 喜事第96章 建安第331章 倚仗第323章 爲壽第279章 連雨第327章 西鄂第139章 於徵第187章 袍鎧第64章 擒獲第243章 學官第392章 落幕第193章 耒陽第545章 對策第241章 蔣琬第523章 南下第104章 軍法第237章 監九縣第185章 許願第542章 出兵第406章 打擊第241章 蔣琬第81章 必須死第357章 鄧芝第16章 決定第61章 鞭笞第61章 鞭笞第510章 計成第502章 選將第10章 劉伯嗣第517章 古樟第256章 說客第211章 計劃第305章 內附第37章 邀請第396章 怒吼第317章 祭祖第537章 茂才第542章 出兵第507章 占卜第265章 再勝第126章 六禮第541章 有望第377章 再孕第258章第24章 郡府第39章 自負第76章 新左史第172章 出兵第542章 出兵第497章 來投第369章 出使第248章 心絞第18章 劉蟠第476章 冬至第387章 夏口第533章 勸止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04章 曲轅第212章 寫信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516章 夜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