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攻城(1)

第397章 攻城(1)

不同於劉琦,蔡瑁可是真正領教過劉景軍飛石車厲害的人,當初不管是他的水軍,抑或蒯越的步軍,都吃足了苦頭。

蔡瑁心裡很清楚,若是放任不管,他們苦心經營年餘的江陵城防,必將遭到毀滅性破壞。

在缺少反制手段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應對之策,便是重金招募敢死,出城將飛石車搗毀。

可問題是,劉景軍的飛石車實在太多了,西、北兩個方向,飛石車數量便在百架以上,東面,即正面戰場,飛石車更是超過兩百架,想要在劉景軍重重護衛下,將數以百計的飛石車摧毀,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況且,之前爲配合張允救援夷陵的行動,蔡瑁曾派遣三千精銳突襲劉景軍紀南大營,結果對方早有準備,三千精銳遭到伏擊,最終逃回者不過數百人。

要知道江陵一共也只有一萬兩千人馬,一戰折損近四分之一兵力,現今城中兵不滿萬,蔡瑁哪有底氣再冒險。若再損失幾千兵力,屆時就算將劉景軍的飛石車全部毀去,也守不住江陵。

蔡瑁權衡再三,終是放棄了出擊的打算,爲避免無謂的傷亡,其在城上僅留少量士卒,其餘大部分人,皆暫時避入城中。

蔡瑁的決定可謂十分果斷,士卒才退出城牆不久,城外的劉景軍飛石車便開始發出轟鳴……

剎那間,數斤至數十斤不等的石彈,從一架架飛石車中彈出,夾帶着令人心驚膽寒的歷嘯聲,以雷霆之勢射向江陵城。

“轟……轟……轟……”

石彈密集地落入江陵城頭,城門樓因爲目標巨大,首當其衝,如同隕石雨般的石彈,不一刻就將雕樑畫棟,宏偉壯觀的城門樓砸得千瘡百孔,破敗不堪。

不過城門樓板屋數重,大而堅固,絕非一時半刻能夠徹底摧毀。而城上衆多的樓櫓就不同了,根本擋不住漫天的石彈雨。

蔡瑁、劉琦站在百步外,望着一座座自己費心費力修建的樓櫓,尚未發揮作用,便轟然倒塌,化爲廢墟,心裡無不滴血。

面對飛石車的攻擊,木質的城門樓與樓櫓不堪一擊,即便是土質的馬面、女牆,因厚度不足,亦難以承受持續不斷的攻擊。

土木建築,尚且難以保全,遑論血肉之軀,留在城上的守軍只能將身體死死縮在女牆之後,並默默祈禱不要被飛石砸中。

諸葛亮與劉景並肩立於雲車之上,感嘆道:“飛石車真乃攻方之幸,守方之大不幸。”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看到這種飛石摧城的場面,去年在攻打武陵郡治臨沅時,劉景軍就曾動用上百架飛石車攻城,可諸葛亮心中仍是感到十分震撼。

飛石車大約誕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只是由於實用性欠佳,數百年來始終未能得到重視。前些年劉景在研製拍竿時,順便將飛石車鼓搗出來,並加以改進,使其實用性有了質的飛躍。

《墨子·備城門》雲:“凡守圍城之法,城厚以高;壕池深以廣;樓撕修;守備繕利。”

樓櫓與城牆、護城河並列,乃是最爲重要的城防設施之一,每每予攻城方以巨大殺傷,堪稱攻城者的噩夢,如今在飛石車面前,卻顯得脆弱不堪。

劉景也很滿意飛石車取得的效果,但他認爲飛石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最輕型的飛石車,射程也只有百步上下,而重型飛石車,射程更是隻有數十步遠。

並且極耗人力,此番進攻江陵,劉景軍動用飛石車約五百架,單單操作者就高達兩萬人,此外還有運送石彈的民夫,護衛安全的士卒……

其實這都不是什麼致命缺點,現有的飛石車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要,不過劉景到底是現代人,見識遠勝古人,並未故步自封,對飛石車的改進從未停止。

正因爲劉景的堅持,目前飛石車無論是射程、威力……相比最開始都已有了巨大的提升。

在圍困江陵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劉景調集上萬民夫開山採石,儲備了大量的石彈,因此飛石車的轟鳴聲,從日出一直持續到日落,直到入夜方止,次日一早,則又再度轟鳴起來。

兩天時間,劉景軍總計向江陵城投射出數以萬計的石彈,巍峨壯觀的城門樓早已不復存在,樓櫓亦十不存一,馬面、女牆等城防設施同樣遭到極大破壞,城上城下,盡是亂石,幾無立錐之地。

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兩日間江陵守軍死傷近五百人,這還是蔡瑁提前將主力撤入城中,不然傷亡將會更大。

見江陵城防工事毀壞殆盡,劉景當即下令全面攻城,數千弓弩之士第一時間登臨土山,居高臨下,雨射城頭,壓制守軍。

劉景軍堆砌的土山,高度略高於城牆,而低於城門樓、樓櫓,然而江陵的城門樓及樓櫓俱已毀壞,雖然蔡瑁、劉琦在昨日夜裡緊急建造一批樓櫓,可對偌大的江陵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成功壓制住江陵城上的守軍後,劉景軍的攻堅部隊開始向城下進發,雲梯、井闌、撞車、臨衝(攻城塔)……一時俱進。

“這、這是何物?!”劉琦看着數十人共推而行的臨衝直逼而來,登時呆立當場,和當初武陵太守劉叡的反應如出一轍。

劉琦入主江陵一年有餘,自問早已不是當初襄陽城中那個不知軍事的公子,可他對眼前之物卻一無所知,心中充滿恐懼。

蔡瑁亦大驚失色,一開始他還以爲此物是放大版的井闌、箭樓,直到它們碾過被填平的護城河,直抵城下,他才明白過來,這根本不是什麼井闌、箭樓,而是能夠直接攀附城牆的戰具。

蔡瑁不禁打了一個冷戰,他強忍懼意,失聲吼道:“快!放火箭、放火箭……燒了它……”

城上的守軍將士紛紛驚醒過來,點燃裹着油脂布的箭矢,引弓射向令他們驚恐萬分的臨衝。

臨衝雖大而遲緩,卻外蒙以生牛皮,不懼火箭,江陵守軍見狀,臉上莫不露出絕望之色。

(本章完)

第394章 夜襲第356章 請婚第310章 親近第489章 太史慈第218章 樓船第479章 蒼梧第37章 邀請第246章 名字第341章 衝鋒第213章 女誡第134章 流淚第121章 王粲第159章 退讓第543章 刺孫第27章 皓月第405章 防疫第518章 海昏第205章 失望第279章 連雨第234章 耀功第82章 圍攻第334章 洗兵第522章 變故第66章 徙邊第372章 召見第73章 送別第173章 南下第390章 責備第331章 倚仗第193章 耒陽第363章 攬才第448章 下馬威第336章 區景第143章 縣丞第103章 營壘第363章 攬才第528章 惡氣第359章 八月第16章 決定第331章 倚仗第54章 鄧攸第408章 試探第309章 終抵第323章 爲壽第536章 邀請第524章 馬尾第406章 打擊第413章 潘濬第24章 郡府第206章 逃亡第359章 八月第293章 奇策第177章 施恩第89章 桃板第215章 南下第449章 隱戶第213章 女誡第291章 召見第2章 劉亮第513章 斬當第446章 入城第392章 落幕第279章 連雨第243章 學官第288章 義士第413章 潘濬第528章 惡氣第224章 潰敗第508章 南昌第389章 戰死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233章 圊溷第112章 擔憂第32章 求字第275章 交趾第256章 說客第451章 水鏡391.第391章 大敗第422章 出陣第86章 醉鄉居第74章 變化第529章 詔書第335章 十哲第296章 捷報第186章 八月第282章 建言第276章 張津第214章 定計第78章 曬書第440章 匕見第248章 心絞第90章 朝會第463章 三郡第167章 收穫第182章 慈幼第172章 出兵第13章 張羨第81章 必須死第214章 定計第499章 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