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圍攻

第374章 圍攻

成功締結盟約後,劉景即於正堂之內,大擺宴席慶祝。

由於今年荊南獲得大豐收,倉有蓄積,民有餘儲,不再以糧食爲患,因此劉景也就順應民意,取消了禁酒令。

不過亂世之中,糧食乃是最重要的物資,沒有之一。而荊南下溼,士民好酒,荊南各郡每年用於釀酒所費米穀多達百萬斛。

荊南眼下雖已解除糧荒,但說不定未來哪一天,就會再次爆發去年那般波及數郡的水患,劉景不能不居安思危。

爲了抑制荊南嗜酒的風氣,以節約糧食,劉景以身作則,幾乎很少舉辦大型酒會,希冀起到上行下效的效果,今日爲慶祝雙方結盟,纔算破例一次。

魯肅得知後,感慨不已,酒是聖物,也是毒藥,昔儀狄善制酒,獻與大禹,大禹飲後覺得酒甚甘美,卻從此疏遠儀狄而絕旨酒,並稱:“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後果不出其所料,夏桀、商紂皆因耽溺酒色而亡國。

劉景既不嗜酒,也不好色,據聞他只有一妻鄧氏,而別無妾室,深有世祖之風。世祖光武不喜飲酒,貴爲天下之主,後宮卻只有原配陰麗華,及聯姻的郭聖通,無寵的許美人三人而已。

與劉景接觸越久,魯肅心裡便越發敬佩,同時也越發忌憚。

江東日後若想有所作爲,劉景是不得不跨越的一道難關。一想到未來將要面對劉景這樣的對手,魯肅心情便感到萬分沉重。

“江東,真的有勝算嗎?”

不久宴會正式開始,劉景當先舉杯邀飲,魯肅暫時按下心事,端起杯中清酒,一飲而盡。

所謂清酒,即過濾了酒糟的酒,相比於色澤深重,純度較低的濁酒,清酒明澈清香,純度更高。

酒水順喉而入,魯肅眼眸頓時一亮,只覺潤滑無比,十分甘醇,魯肅亦是好酒之人,生平遍嘗美酒,卻沒有一種比得上此酒。

魯肅忍不住問身旁的諸葛亮:“孔明,此酒甚是甘美,這是你們荊南所產的美酒嗎?”

諸葛亮頷首道:“沒錯,此乃酃酒,以酃湖之水,經秘法釀製而成,是荊南最好的美酒。”

魯肅盛讚道:“世人云:‘酒言宜成醪、蒼梧清之屬。’想來就算是名傳天下的蒼梧清酒,也未必比得上此酒吧?”

諸葛亮頷首道:“蒼梧清酒雖妙,但酃酒的釀酒之法,並非沿襲前代之法,而是另闢蹊徑,是以遠非蒼梧清酒所能比。”

“原來如此。”魯肅不禁感嘆道:“從前楚國求酒於趙,以魯酒薄而攻之,不想如今楚地竟釀出足以冠絕天下的好酒。”

繼而又道:“待我返回江東時,定要多帶幾壇回去,好使江東上下,皆可一嘗如此美酒。”

諸葛亮笑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必讓子敬滿載而歸。”

“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

劉景持酒來到魯肅面前,與魯肅對飲一杯,而後拉着他的手問道:“子敬,孫(權)討虜繼位江東不久,聲名尚未遠揚,不知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與其兄孫(策)討逆相比如何?”

左右聞言,皆聚焦魯肅。

魯肅略一沉吟,娓娓說道:“(孫權)討虜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爲人聰明仁惠,敬賢禮士,繼位雖短,江表英豪鹹歸附之。(孫策)討逆臨終時把手與語:‘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大致如此。”

“恐怕不盡然吧。”劉巴在一旁出言駁道,“故廬江太守李術,孫(策)討逆舊將也,據守淮南,爲江東外藩,而孫(權)討虜舉兵攻殺之;故吳郡太守盛(憲)孝章,乃江東名士,器量雅偉,名望素著,而孫討虜無故殘害之,如此作爲,似非英明之主。”

劉巴之父劉祥雖和孫堅有舊,但劉巴和孫氏卻沒什麼交情,加之其性格清尚簡傲,看不上孫氏這等寒門出身,以軍功起家者,是以言辭顯得頗不客氣。

魯肅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指望雙方一團和氣根本不現實,只見他不慌不忙道:“足下身在遠方,未知詳情。李術雖小有功績,可他在(孫策)討逆身殞後,不尊江東號令,招降納叛,陰懷異志;盛憲自恃名望,對討逆、討虜多有不敬,後更交通外敵,心懷不軌,二人之死,非(孫權)討虜無容人之量,實乃二人自招禍端!”

“李術卑劣小人,以下犯上,謀害州長,死不足惜。”劉景惋惜道:“只是盛孝章海內高士,孔(融)北海亦與之友善,其死於非命,殊爲可惜。”

魯肅毫不示弱的反擊道:“蒯(越)異度才略兼人,名著南州,乃荊楚奇士英豪也。而亡於劉將軍之手,亦爲憾事。”

劉景一時嘿然,賴恭出言道:“蒯異度乃是死於兩軍對壘,而盛孝章卻是因名重而遭冤殺,足下豈能一概而論?”

“不然。”魯肅安然自若道:“自古以來,危機多出自於內,是以《左傳》曰:‘唯聖人能外內無患,自非聖人,必有內憂。’當初世祖光武以聖德靈威,龍興鳳舉,起於河北,鞭笞天下,羣雄無不就擒,卻有彭寵叛於幽州,鄧奉起於南陽,一時竟不能制,幾敗社稷。盛憲素有虛名,而陰懷貳心,若不除之,異日討虜西征劉表,盛憲必叛。”

鄧芝開口諷道:“孫討虜因猜忌殺盛孝章,與昔日孫(堅)破虜借討伐董卓之名,以“坐無所知”殺荊州刺史王叡,可謂是如出一轍,真不愧是父子。”

魯肅勃然大怒道:“(孫堅)破虜忠勤漢室,聲冠中夏;(孫權)討虜繼位江東,安定黎庶,不知足下有何功於世?”

眼見麾下羣臣幾對魯肅展開圍攻之勢,如今雙方已經結盟,這麼做無疑十分失禮,劉景急忙給諸葛亮、桓階使了一個眼色。二人心領神會,立刻開口岔開話題,以緩和雙方緊張的氣氛。

接下來,雙方不再劍拔弩張,宴會再度恢復歡快的氣氛。

(本章完)

第73章 送別第184章 七夕第197章 喜事第257章 爭執第463章 三郡第189章 噩耗第209章 攻城第304章 北上第413章 潘濬第231章 勸降第493章 猝遇第347章 鬱林第144章 褚方第65章 後續第82章 圍攻第369章 出使第210章第194章 羌笛第307章 談判第500章 敗慈第332章 徐庶第246章 名字第85章 囚徒第49章 醫聖第220章 拍擊第396章 怒吼第524章 馬尾第296章 捷報第82章 圍攻第107章 轟動第492章 名士第352章 尊卑第371章 慰問第397章 攻城(1)第206章 逃亡第514章 後事第30章 陶觀第22章 交談第4章 賴慈第526章 薄行第266章 兵臨第65章 後續第261章第324章 膝席第152章 改名第312章 心意第514章 後事第543章 刺孫第52章 歸家第255章 後續第156章 邀請第21章 未婚妻第247章 病逝第395章 悲涼第346章 青綬第379章 屈服第544章 葛周第244章 生子第141章 酃縣第321章 瀏陽第331章 倚仗第304章 北上第512章 伏兵第398章 攻城(2)第356章 請婚第137章 洞房第223章 習珍第310章 親近第379章 屈服第326章 相遇第177章 施恩第189章 噩耗第490章 盡出第296章 捷報第86章 醉鄉居第476章 冬至第195章 韓廣第327章 西鄂第539章 所求第338章 烏滸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09章 難題第29章 承諾第189章 噩耗第356章 請婚第491章 徐宗第468章 射策(下)第50章 寶珠第484章 丹陽第470章 策論第159章 退讓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55章 鄧瑗第271章 火攻第193章 耒陽第96章 建安第403章 破城第497章 來投第529章 詔書第155章 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