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爲了華東子弟兵(1\5)

柏毅幾乎是一口氣把話說完,以至於電話那頭的姜振海幾次想插嘴都插不上,然而當柏毅終於停下來之後,姜振海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卻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因爲柏毅所說的可都是事實。

爲了應對突如其來的朝鮮戰爭,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可不僅僅是隻部署了中朝邊境的這二十多萬的志願軍,而是從東北到華北,依次動員精銳部隊,組成第一、第二、第三共三個梯隊,至於昨天晚上緊急通知上所提到的華東兄弟部隊,便是屬於志願軍第二梯隊的精銳骨幹。

他們是從東南沿海前線被緊急北調,如今位於山東半島進行修整,預計半個月後開赴東北,正是爲了應對這支部隊的到來,東北局和志司才聯合發佈緊急通知,要求各後勤補給站做好相應的後勤保障工作。

姜振海剛剛參加的後勤會議就是爲了這件事專門召開的,因此聽柏毅提及華東兄弟部隊,姜振海也是無話可說,畢竟柏毅也是從通知精神的大局着想,無論對錯,這種顧全大局的意識,還是值得稱讚的。

聽着聽筒內久久沒傳來董振海的話音,柏毅知道還需要趁熱打鐵,於是喝了一口白開水潤了潤喉嚨,便繼續分析道:“準備這些棉衣也是未雨綢繆,以防萬一,畢竟華東兄弟部隊的指戰員大部分是華東人士,子弟兵的戰術素養自不必說,不比咱們原來的東野差,可由於長期在華東作戰的緣故,可能對朝鮮北部的嚴寒條件不適應。

畢竟華東地區雖有冬天,可平均氣溫最低也不過零下十幾度,臨近東北的朝鮮北部,寒潮爆發頃刻就能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加之漫天的鵝毛大雪,冬裝若是跟不上,華東兄弟部隊的戰鬥力勢必會大打折扣。

當然,他們自身也會有保障措施,比如說棉衣,不過正如我先前所說,華東地區的氣候並不如朝鮮北部寒冷,所以他們的棉衣非常薄,棉絮只有輕飄飄的一層,還沒有咱們深秋穿的薄棉襖厚,這樣的棉衣根本經不住朝鮮北部嚴寒的侵襲。”

又是一陣連珠炮似的話語,直聽得電話那頭的姜振海一愣一愣的,他知道柏毅在後勤保障方面很厲害,卻不知道竟然這麼厲害,竟然連華東兄弟部隊的作戰環形、人員結構、被服構成、質量情況研究的如此透徹。

這讓連一個小小後勤保障站都忙得焦頭爛額的姜振海,簡直有種找塊豆腐撞死的衝動,這人和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只是羨慕也好,嫉妒也罷,姜振海的內心還是高興的,畢竟柏毅是在協助他,如果做出成績,他這個站長必然也會得到上級一句領導有方的評價。

更何況柏毅眼下已經將眼光放得那麼長遠,再加上昨晚的緊急通知,還有今天后勤會議上的決定,姜振海不禁沉吟起來,也不知過了多久,方纔握緊電話,有些不知口否的迴應道:“你說的的確是個問題,但冬裝的事情,沈城已經準備了,不但質量上乘而且數量充足,若咱們再搞這麼一攤,是不是有些畫蛇添足了!”

姜振海雖然被柏毅說得有些心動,但還是不敢下定決心,因爲他說得沒錯,進入九月份以來,沈城便開始志願軍冬裝的生產,各大被服廠全力開工之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將近三十萬套的冬裝便已經分裝入庫。

只待冬季來臨,便可向前線發送,深知其內情的姜振海自然要考慮沈城方面的情況,不然的話,分散本就寶貴的資源不說,也可能因爲不必要的重複建設招來上級的批評。

“這一點的確是要考慮,不過部隊的情況我們也要考慮,如果是按部就班的開赴朝鮮,自然沒有問題,可如果是遇到緊急任務,需要立即全速奔赴朝鮮怎麼辦?要知道戰場形勢可是瞬息萬變的,可能眨眼之間敵我態勢便發生了幾次變化,要是上級命令華東兄弟部隊馬不停蹄急赴入朝,我們是否有機會就能把棉衣交到他們手上?

如今已經是臨近10月底,寒潮已經開始活動頻繁,如果不能在車站內快速補給棉衣,這些華東子弟兵一旦進入朝鮮遭遇寒潮,其後果簡直不敢設想,當然這只是最壞的想法,不過在戰爭面前我們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纔好,因此未雨綢繆,在我們這個入朝中轉站在設立再一個冬裝補給站,雙重保險下,勢必能在緊急情況下給有可能急赴前線的華東子弟兵多一份保障!”

“這個……”

姜振海聽了這一番話後,不禁再次沉吟起來,他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很清楚柏毅說得一點兒也沒錯,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特別是在敵我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誰也無法判斷下一步的走向。

如果已經入朝的第一梯隊,遇到難以挽回的被動,或出現不可多得的重大戰機時,第二梯隊與第三梯隊的星夜馳援實際上是極有可能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部隊完全是輕車簡從,直奔指定的作戰區域,在後勤補給方面一旦跟不上其節奏,便很有可能造成部隊給養困難。

這樣的例子,國內戰爭時期便屢見不鮮,然而國內戰爭因爲我軍有星羅棋佈的根據地作支撐,就算補給根本上也可以在老鄉家弄到補給,補給線的長度也非常短,可是朝鮮……

想着想着,姜振海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那種酷寒的天氣下華東子弟兵凍傷手腳無法作戰的情形不斷在他的腦海中浮現,終於他的眉頭緩緩立了起來,抓着話筒沉聲說道:“十萬套,十萬套夠嗎?”

“應該可以保障最低限度!”

“好,那我們就準備十萬套,不,十二萬套,我這就給後勤站管轄的被服廠下達命令,全力開工生產過冬被服,至於車皮,小柏,就由你來調配,恩……上報的事,由我來負責,若是有壓力,我姜振海頂着……”

第四百九十章 精鍛機(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增強步兵火力(上)(2\5)第三百四十二章 鐵道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精鍛機(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箭增程彈(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三百二十八章 修壞了我負責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VS原裝(上)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一百零七章 槍管鍍鉻工藝(上)(3\5)第兩百七十四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下)(第五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上)(4\5)第五百四十二章 反狙擊戰術第五百三十七章 什麼是好裝備第兩百三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四百三十九章 底牌第兩百二十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雲軍工學院(下)第兩百九十六章 圖窮匕見(上)第七十八章 武器需要適裝性(上)(第二更求收藏)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兩百七十九章 破甲如熱刀切奶酪般容易(昨天第五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第兩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一百零六章 槍管難題(2\5)第五百零五章 冷鍛機(中)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九十九章 全自動槍械項目(第五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不分高下?那就直接打T—54吧!(2\5)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兩百八十七章 關鍵的小裝置第三百二十三章 秘密武器(下)第三百三十章 小鉚釘,大問題第一百四十五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四章 陣地防禦戰(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四十七章 嚇唬人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兩百八十一章 不分高下?那就直接打T—54吧!(2\5)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的攻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美國人的拿來主義第四百九十八章 柏毅的槍管(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戰以來最好笑的笑話(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兩百三十一章 榴彈發射器之父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敗感十足的蘇聯專家(第二更)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要殺美國鬼子第兩百九十三章 最大的危機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七十一章 真相(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動力滑翔傘第四百八十二章 形勢逆轉(上)第兩百五十一章 中國人是可以傳造奇蹟的第兩百五十一章 中國人是可以傳造奇蹟的第兩百四十三章 試點第四百四十一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鐵血阻擊第二十章 柏毅的往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纔是中國軍隊真正的戰鬥力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就是個撿破爛的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五十三章 魔改M1卡賓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四百零六章 美軍中的技術派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棱軍刺(下)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一百章 立足於現實的槍械(1\5)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機功效也是戰鬥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鐵甲雄風(上)第七章 是敗類,就一槍斃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兩百七十五章 許久不至的啞火(1\5)第兩百三十七章 中國軍力報告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兩百二十六章 第三帝國的化工專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白色死神第三百一十三章 坑神的自我修養(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得不是人命,是士氣!第三百一十五章 坑神的自我修養(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每一寸泥土裡都有烈士的鮮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