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

“不是,小柏,咱們現在首要的任務是向前線運送彈藥、食品和藥品,雖說從18號誌願軍進入朝鮮到現在,還沒有發生大的戰鬥,不過在聯合國軍猖狂的攻勢下,戰鬥隨時都有可能打起來,一旦交上手,後勤物資的消耗將是海量的,而如今,咱們後方因爲行動倉促,很多事情都還沒理順,所以我希望咱們還是要抓住重點!”

吃驚歸吃驚,但姜振海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事實上姜振海也的確沒有錯,10月18首批志願軍如朝到現在,的確沒發什麼大的戰鬥,不過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畢竟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正在向鴨綠江瘋狂推進。

而志願軍初期目標則是在鴨綠江以南,朝鮮北部蜂腰部處建立建立一條縱深梯次防線,以阻止聯合國軍繼續北進,從而威脅中國東北地區,一個不顧一切向北衝,一個捨生忘死向南頂。

志願軍與聯合國軍便如同兩輛在同一賽道相向而行的鋼鐵戰爭,是必要在朝鮮北部猛烈的對撞在一起,至於戰況如何,慘烈程度都是無法估計的,因此對後勤物資的消耗更是無法準確的估量,正因爲如此,在這個節骨眼上,保障前線的作戰能力的持續性纔是當務之急,至於棉衣棉被等冬裝物資,一個月後在抓緊強運也來得及。

姜振海的話很明確,也很直白,雖說他將安通後勤補給站的很大一部分權利給了柏毅,但他依然是安通補給站的實際負責人,在情況出現問題時他有權過問,甚至更正。柏毅對此自然是明白。

也理解姜振海的關切,若他沒有被臨時調配到這個位置,或許只能默默的關注,但既然來到這個位置,那他必然要做些什麼,不然及對不起這個肩上這份職責,同時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姜站長,我覺得咱們還是在考慮考慮……”

“老柏……”

柏毅剛想要繼續堅持下去,卻被一旁的陳耀陽拉住,旋即衝着他搖了搖頭,意思很明確,不要在這個節骨眼上跟大方向對着幹,陳耀陽也是爲了柏毅好,如今是戰時,不比平常凡是好商好量,上級決定的事那就是命令,不執行就是紀律性錯誤。

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警告處分那都是小事,被扒下軍裝送上軍事法庭都不是沒可能,更何況在這個時代頭頂上背個處分,這輩子都別想翻身,況且柏毅在一個星期前好不容易纔躲過一次紀律處分,要是在這個節骨眼兒再出些問題,可就真的難辦了,柏毅可是不可多得的軍工人才,前途不可限量,若是因爲幾件冬裝便如此的話實在是不值得。

要知道剛纔姜振海電話裡的語氣已經很嚴肅,這不單單是勸說,更是一種警告,跟柏毅一同進來的陳耀陽聽罷之後,便很是擔心,這纔在柏毅即將開口時,暗示他不要在繼續下去,柏毅也知道陳耀陽的意思,說實話,他也知道繼續堅持可能會招致姜振海的不解,甚至有可能影響自己的進步。

然而當他想起長津湖上,志願軍指戰員只穿着單薄的軍裝,在朝鮮北部零下三十多度風雪中,向着供給充足火力兇猛的美海軍陸戰隊第十軍發起一輪輪進攻時;當後送的傷員因爲寒冷而瀕臨死亡時;

當進攻部隊的因嚴寒導致非戰鬥減員超過50%時;當負責敵後阻擊任務的一個加強連因爲寒冷,全部僵直的凍死在陣地上時,柏毅的心便像是扎進了一根根鋒利的刺,很疼,很悲愴……

柏毅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如朝作戰的戰士們能夠活着回來,爲此他加班加點的研製武器,盡一切可能爲志願軍增加抵抗聯合國軍的砝碼;爲此他起草一個又一個令他厭煩不已的報告,將後勤系統整合得更加高效;爲此他不只一次的向上級建議,儘快向蘇聯的索要急需的機器設備和材料。

或許是太過着急的緣故,在向蘇聯尋求設備和材料的援助時,他的建言激烈了些,甚至還當着總後首長的面跟一夥蘇聯技術專家組拍了桌子,也正因爲如此,他纔會被安排押運新式手榴彈來安通。

這既是讓他暫時避開那個蘇聯專家組,同時也是上級對他的保護,對此柏毅對上級和總後首長還是很感激的,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蘇聯可真是貨真價實的老大哥,在各個領域都有說一不二的權威,真要是冒犯了,絕對不是“麻煩”二字那麼簡單。

可“麻煩”歸“麻煩”,即便柏毅很討厭麻煩,可問題是在朝鮮半島有個更大的麻煩存在,老葛、羅文山、李有福、秦東民,以及千千萬萬個子弟兵,正頂着嚴寒,冒着炮火跟世界最頂尖的軍事力量死磕,柏毅希望他們都能活着回來,哪怕爲了勝利,也要活着的勝利。

相較於此,蘇聯專家組的麻煩簡直是小兒科,爲十餘萬件冬裝而抗住上級的壓力更是小兒科中的小兒科,於是他衝着阻止他的陳耀陽同樣搖了搖頭,旋即自信而又堅定的一笑,也不等陳耀陽反應過來,便再次握緊話筒,異常認真的說道:“姜站長,我的意見是這樣的,咱們的後勤保障,不單單要看眼前,更要看之後的發展,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將近三十萬的重兵向我方壓來,而我先期入朝參戰的志願軍不過25萬,

雙方一比一的兵力對比看似保持平衡,然而聯合國軍有充足的火炮,漫天的作戰飛起,朝鮮兩側的海域還部署着大批的戰艦以提供火力支援,如此對比之下,我軍依然處在絕對的劣勢……您不要着急,請聽我把話說完。

這不是我個人的判斷,而是志司和中央軍委早有預料,不然也不會在關內部署第二、第三梯隊,就在昨天晚上,咱們不還收到東北局後勤部關於做好華東兄弟部隊保障的緊急通知嗎,既然如此,我就在想,該如何做好華東兄弟部隊的保障,想來想去便想到一個關鍵點,那便是他們的棉衣!”

第一百二十八章 囂張的美國空軍(昨天補更4\5)第一百七十二章 志願軍瘋了第五百零三章 打不壞的槍管(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進型T—34坦克的價值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三十六章 長徑比與小口徑第五十九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實戰爲準繩(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沒良心炮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開的坦克第三百一十三章 坑神的自我修養(上)第兩百七十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下)(1\5)第五百三十九章 越北風雲第四百八十八章 意外之喜(上)第七十三章 緣由第四百三十四章 火箭增程彈(下)第兩百九十三章 最大的危機第四百五十章 指揮所第八十八章 鉗工雷師傅(爲各位打賞的大大們加更)第四百九十章 精鍛機(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四百八十五章 以技術換設備第四百八十章 蘇聯武器裝備部部長第三百五十四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冷槍冷炮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五百四十五章 零號首長的態度第七十一章 真相(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柏毅的條件第兩百九十三章 最大的危機第五百一十七章 幫助烈屬第五百二十六章 獻青春的人(上)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五百零九章 核心技術(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七十六章 傷勢(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兩百六十三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下)第八十九章 “積木式”機牀(爲打賞的大大們加更2)第九十五章 用心良苦(爲周打賞破一百加更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目眩的射速(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的實戰裝備(第四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迫擊炮與無坐力火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後勤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八十八章 鉗工雷師傅(爲各位打賞的大大們加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祖宗的失蠟法第二十四章 白雲廠的定時炸彈(求收藏和推薦)第十二章 一紙任命(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五百一十五章 冷槍冷炮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四百九十四章 絕對的天才第五百二十一章 改膛第四百二十二章 鐵甲雄風(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副總工程師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精鍛機(下)第五十九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秘密武器(上)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槍的困局第五百四十八章 越南人的“爹”和“媽”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煤中提取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三百一十章 中蘇新技術補充協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標配與頂配,你選那一個?(1\4)第兩百三十七章 中國軍力報告第五百六十二章 從法國人身上討便宜第兩百八十二章 脫離掌控(3\5)第三百四十五章 A—1墜落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夜間空襲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五章 以技術換設備第五百五十章 蘇聯人的默許第七十六章 傷勢(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三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六十五章 沒良心炮第九十六章 要人(爲周打賞破一百加更二)第五十四章 捲土重來王天成(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二十五章 真是撿到寶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力強悍的原因第二十五章 家裡蹲也有高材生(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