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遊學

自打去歲與陳欣華經歷了那一程從淮州返家的生死之旅,崔遙其實對許多事情都轉變了看法,不再拘泥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也是在那個時候,他真正明白了岳丈那種“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仁人之心,對岳丈有了新的認識。

無論是隱居淮州,還是身處閣老高位,陳如峻從未計較過個人得失,都是永遠將西霞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江陰叛亂的時刻,他的兩個兒子、他的大女兒都不曾獨善其身,每一個人都將生死置之度外,堅定地將自己與整個國家的榮辱綁在了一起。

崔遙慶幸那時自己選擇了與妻子共同進退,國難當頭之際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也是打那時起,崔遙不再將苦苦求取的功名當做唯一的出路,他想的更深遠的是,如何纔會有能力如岳丈一般,做到那般的心底無私。

他想要多走一走,學一學,真正地瞭解民間疾苦,日後做好百姓的父母官。

崔遙與陳如峻交換着自己的意見,越說越是流利,也覺得自己的想法漸趨成熟。他想請陳如峻代自己斡旋,暫時在歷山書院棲身。

崔遙能說出這麼一番話,足見他經過了深思熟慮,眼界開闊了不少。陳如峻欣慰之餘,認真思考着他的打算。

歷山書院雖好,卻也只是四角合圍的方寸之地,有利也有弊。崔遙能有這般抱負,便該叫他置身在更廣袤的天地,才能更好地歷練自己。

想着高麗王李承浩前時曾有國書,期待兩國之間進一步交流,崇明帝亦曾拿到內閣來議,擬邀請高麗學子前來姑蘇遊學,陳如峻立時便有了主意。

他與崔遙說道:“歷山書院再有名氣,也不過是一家之長,算不得上上之策。再過些日子,高麗王會泒人前來遊學,你莫若同他們在一起,真正長些見識。”

當日內閣全體通過了這項提議,崇明帝有意從今科新中的舉子中挑一些人才佼佼之輩,與高麗學子們一起,先在翰林院學習一段時間,再遊歷整個西霞國內。

陳如峻的意思,崔遙能得這個機會,與更多的人在一起增長見識,強如窩在歷山書院百倍。他拈鬚對崔遙說道:“讀萬卷書,終歸不如行萬里路。依爲父之見,你不若隨着他們走走,纔算真正開闊了眼界。”

聞得屆時翰林院的幾位大學士也會一路相隨,若此行有益,大約還會從西霞奔赴康南,遊歷更多的名山大川,接觸更多的仁人智者。

機會如此難得,崔迢喜出望外,起身向陳如峻深深一揖,請他玉成。

瞧着崔遙如此迫切,陳如峻含笑將他面前的茶杯推了推,示意他落座,再慈愛地望着他道:“你放心,我自會向翰林院舉薦,你本也符合此次遊學的條件。只是這一去少則一年,多則兩載,可有想好家中如何安置?父母那頭要有所交待,如今端哥兒已然啓蒙,孩子的學業也不能耽誤。”

崔遙略一思忖,認真說道:“岳父大人,依小婿的意思,依舊想叫欣華帶了兒子回揚州去住。崔家的族學雖不及京中,夫子傳道授業,基礎能打得牢些。反觀京中事事繁華,小婿唯恐孩子心性不定,會亂了他的眼睛。”

這一去一年兩載,若陳欣華帶着兒子在京中長住,難免會有人說妻兒貪戀孃家富貴,還不如回到族中,一家人安生渡日。

再者兩位舅兄都不在府中,陳如峻學問雖好,每日已然爲國事操勞,崔遙又如何忍心再叫他爲端哥兒分神。因此思來想去,崔遙還是想要叫兒子回族中打好基礎,來日再來京中增長見識。

陳如峻聽得連連點頭,眼見崔遙並不羨慕京中繁華,對兒子的將來也極有打算,十分滿意他如今的秉性行事。

生怕女兒阻攔,陳如峻還特意叫了陳欣華前來,與她好生說了崔遙的打算。

要與夫君長久分離,陳欣華心上自然落籍。但她頗識大體,向陳如峻行禮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暮暮朝朝。欣華曉得父親一片苦心,自然事事都是爲着夫君的將來考慮。我做妻子的,又怎能拖他的後腿。”

陳欣華回到房中,與崔遙細細商議,要他莫有後顧之憂,自己會帶着兒子回到揚州,上則侍奉公婆,下則敦促端哥兒的學業,安心等待崔遙遊學歸來。

六月中旬,高麗的使團陸續抵達姑蘇皇城。李承浩挑選的亦是文采斐然之輩,兩國莘莘學子們聚在一處,每日暢談國家大事,眼界十分開闊。

崔遙向陳如峻夫婦及妻兒辭行,與幾名今年的新科進士一起,隨同高麗學子入住翰林院別館,等待京中游學完成,便開始遊歷四方。

陳欣華沒有一句埋怨的話,早替丈夫打點了行裝。她歡歡喜喜送了丈夫出門,回來安心辭別父母,帶着端哥兒獨自回了揚州。

歌臺樓榭,柳綠桃紅。羅蒹葭倏忽回首間,自己來到姑蘇皇城已然一年。

整理完了最後一個香方,她輕輕擱了筆,從容擡起頭來。透過飄拂的雪青色窗紗,羅蒹葭的視線久久落在羅記藥鋪院中那株枝葉繁茂的香椿樹上,瞅着它的青碧凝透,露出釋然的笑容。

目睹雲持、溫婉、陳芝華、夏蘭馨等人先後出嫁,羅蒹葭終於想明白了自己想做的事,早便開始着手準備今後的生活。

手上挑起那半幅藍白相間的印花布簾,羅蒹葭緩緩從後院走到藥鋪前頭。羅氏藥鋪的櫃檯裡兩排高大的藥櫃乾淨整潔,陣陣熟悉的藥香撲面而來,拍打着羅蒹葭的心潮,叫她頗有些難分難捨。

古樸的黑色門面,門前杏黃色的布幡迎風搖曳,上頭黑色的羅氏藥鋪四字,都是從小便貫穿她的記憶。即使一個人飄零在外,在那些最孤苦與最難捱的日子裡,這幅畫面也不曾淡出過她的腦海。

客居京城,她與兄長其實都習慣了將這裡當做自己真正的家。如今她卻要再次離開,同這裡做個道別。

第五百五十四章 對立第四百零七章 天助第七百三十章 逆轉第一百零六章 花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苦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成全第六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五百一十一章 迷蹤第二百七十七章 十里第七十三章 思君第六百四十五章 茫然第四百六十二章 聞笛第七十八章 添歲第六百八十一章 表字第六百一十章 夜晤第三百六十三章 過招第三百二十九章 夢落第七百三十四章 遊湖第六百八十九章 取捨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五百九十四章 預感第五百零三章 安寧第三十二章 丸藥第十五章 雙姝第四百一十七章 紫蘇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五百八十二章 抓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五百八十七章 墜崖第六百三十一章 孤燈第二百三十章 傲霜第六百七十七章 吉期第一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五章 歸程第六百四十八章 璀璨第四百五十三章 君妃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郵第九十三章 契闊第一百一十一章 茶馬第七十三章 思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舌燦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商第七百一十一章 兄妹第八十二章 情誼第一百八十四章 菊影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圖第一百六十七章 崔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臨摹第五十五章 姊妹第五百零一章 米粥第五百八十章 大禮第六百九十一章 撥雲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第三百零六章 盡瘁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歧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商第四百四十五章 易物第三百三十四章 臨摹第六百零六章 三喜第六十章 障日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二百四十七章 秘道第九十九章 合污第四百八十七章 援兵第七百零七章 雲煙第三百六十三章 過招第二百三十六章 撤離第五十三章 沙盤第三十二章 丸藥第四百六十四章 匪石第三十七章 斷腸第三百一十八章 聖旨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秋第六百九十五章 殺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捉肘第七十六章 添喜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赦第七百四十四章 重遇第二百零七章 任免第三百九十五章 節禮第六百五十七章 商談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七百二十四章 請辭第四百九十七章 掌摑第六百七十三章 歸京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離第七百二十五章 扇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威懾第三百零二章 密函第七百零三章 露臺第三百一十二章 伴讀第二百八十六章 八卦第五百九十二章 過府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一百五十二章 結盟第六十一章 診脈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吻第一百六十九章 問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