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成全

辛太妃想想日前所見,正房裡草木蔥蘢,楚朝暉素日打理的花草又芳菲吐豔。院中的西府海棠風動婆娑,逶迤了一地的嘆息。還有花房裡數十盆幽蘭綻出新牙,素若秋惠披霜。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一年一度的桃蕊行將綻放,可惜再沒了那個爲了它們感時花濺淚的人。

樹木蒼翠的滄浪軒裡,紅棉花亦是開了又敗,銀杏樹依然黃了又綠,卻再也迎不回它的主人。還有杜若重門深鎖的小院,那裡頭已然荒草萋萋,再無一絲當日伊人獨居的氣息。

辛太妃也已然搬出了正院,重新回到自己房裡。並且告訴老管家,將正房、遇園、淪浪軒等幾處地方各自落鎖,也阻住內宅外宅相通的渠道。

離了所有主子的安國王府,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奴僕,辛太妃想着要將後院奴婢們遣散大半。若有想走的,便將她們的賣身契發還,另奉送幾兩紋銀安身。

委實有不願離開的,安國王府自有田莊可以供她們棲身,也可留在府中聽老管家差遣,打理府中那幾間鋪子,儘夠這些人容身。

聽着辛太妃有條不紊的訴說,皇太后覺得句句可行。這些想法深思熟慮,她曉得辛太妃顯然已經不止考慮了一次。

早春的陽光明媚而溫暖,透過雕花的窗棱,斜斜映上辛太妃姣好的容顏。

爲着入宮,辛太妃略略施了淡妝,兩頰暈開一抹胭脂,緋色羽雲花鳥的宮衣上繫着寶石藍的絲絛,纖纖細腰不盈一握,彷彿依然是妙齡女子。

唯有眼角兩道魚尾紋清晰可見,連脂粉也掩蓋不住。這等被歲月深深碾壓的年輪,委實不應該此時便出現在她的身上,顯見得這些年承受了極大的煎熬。

皇太后先命白嬤嬤扶了辛太妃起身,命她坐在下首的玫瑰椅上說話。並沒有將慕容薇姐妹屏退,而是想讓她們多聽聽世間的人情冷暖。

沉吟片刻,皇太后方開口說道:“辛眉,哀家昔日給了你一條錯道,如今不能再繼續誤你。你自己想好,若真心想去,哀家自然不攔你。若只是因爲安國王府裡無法棲身,也可以入宮與哀家作伴。兩條路,你自己選,卻要是慎重考慮,選一條對的路纔好。”

重回皇太后身邊,辛太妃不是未曾想過。壽康宮中的女官,依然可以是人上之人。可是隻要一想到昔年宮門口蘇睿相救之恩,還有漂泊在邊城卻甘之如飴的楚朝暉,她又毫不動搖。

辛太妃重新立起,向皇太后行了個禮,堅定地說道:“當日隨着夫人住在正院,辛眉親口承諾,要與她一起替將軍支撐起安國王府的門楣。如今夫人選擇留在邊城,一定是因爲那裡離得將軍更近。辛眉依然願意畢生追隨,無怨無悔。”

“你可是想好了?此一去山高水長,萬事不比京中”。皇太后探究地望着辛太妃,想要從她眼中尋到一絲猶豫,卻發現她的眸色清亮無比。

辛太妃面色平靜,眼裡有一抹亮色閃動,輕柔的吳儂軟語裡充滿着她自己都無法想像的深情:“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暮與朝。辛眉此心可昭日月,願意效法夫人,留在離將軍最近的地方。”

“去吧去吧”,皇太后傷感地一擺手,眸間閃過一絲不忍:“你落到如此境地,全是哀家的過錯。若你覺得去邊城能好受些,便與朝暉一起留在那裡吧。”

辛太妃含笑謝恩,聲音輕盈柔軟,有着無法掩飾的喜悅。她誠心說道:“太后娘娘,能嫁與將軍是婢妾一生的福氣,您當年並沒有誤過婢妾,而是成全。”

辛太妃與蘇睿之間的故事,除卻她自己,再也無人曉得。連蘇睿自己也未曾料到,昔年宮門口無心之舉,竟換得辛太妃無悔無怨的一世傾心。

皇太后雖聽得心酸,卻無意再探尋當年的真相。她只憐惜地望着辛太妃說道:“還有什麼需要哀家幫忙的地方,大可說出來。”

辛太妃含笑說道:“不敢再勞動太后娘娘。夫人當日走得匆忙,她的好些日常用具如今還留在家裡。待婢妾與明珠一併打點好了行裝,再來與皇太后辭行。”

話題雖說有些沉重,聽得每人各得其所,慕容薇卻覺得如釋重負。

昔時擔心姨母會以死相逼,迫使蘇暮寒就範。慕容薇深怕歷史重演,楚朝暉啓程之前,她曾特意尋了羅綺過來說話,請羅綺時刻盯緊姨母,不要她有自尋短見的機會。

安國夫人當日與蘇暮寒決裂的整個經過經由李之方的奏摺遞上,又有羅綺親口述說,那些個言辭鏗鏘的話語令帝后拍案叫絕,更令慕容薇折腕。

如今再不必擔心姨母經不得風雨,她像一株柔韌的蒲草,每經過一次苦難的洗禮,反而將脊背挺得更直,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或許太優渥的土地並不適合姨母這般的人生根發芽,姨母需要的便是邊城那樣貧瘠的土壤,才能叫她將自己的根扎得又穩又深。

況且,邊城雖然貧瘠,只要心中有佛,處處即是南海。慕容薇始終相信,既是姨母誠心想要留在那裡,便一定會安之若素。

還有辛太妃,雖不曉得她爲何一定要追隨着姨母遠赴邊城,只瞧着她目光中透出的奕奕神彩,便能確定她絲毫不爲自己這個決定後悔。

目送辛太妃的背影消失在壽康宮中,慕容薇瞅着皇太后滿面唏噓,真心寬慰了幾句,說出自己的想法。

皇太后輕輕點頭,低低說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箇中滋味,唯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感覺。她既想要,哀家便該成全。”

這個話不曉得是說楚朝暉還是說辛太妃,慕容蕙只曉得姨母已然立意留在邊城,再無轉圜的餘地,她眸間淚水汪汪,緊抿着嘴脣問道:“皇祖母,難道姨母一直不回來了麼?”

“阿蕙,你既心疼你姨母,便該祝福她在邊城生活得快樂無憂”,瞅着小孫女乾淨澄澈的目光,皇太后認真說道:“你須記住,成全永遠比給予更能讓人得到幸福,萬事不必強求。”

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橋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酒第一百一十章 妙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氣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元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裂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春華第一百七十章 撲朔第四百三十二章 譏諷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雕第一百六十六章 粘氏第三百零一章 陰沉第六百三十三章 豐登第七百一十八章 帷幕第三百五十一章 伏筆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奔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鳳第四百一十章 茶盞第二十八章 重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燎原第四百八十四章 所求第五百六十二章 乾坤第三十六章 白殤第四百八十七章 援兵第六百七十章 冷泉第七十八章 添歲第三百二十一章 枕霞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三百七十八章 尚宮第五十三章 沙盤第一百零四章 雪梨第二百七十章 冰碗第五百一十二章 逃遁第七十七章 江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羈押第七百四十六章 原本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四百四十四章 滄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家常第一百八十一章 尋常第一百三十四章 談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峙第四十六章 弄孫第五百一十六章 歸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祈福第三百零一章 陰沉第三百九十五章 節禮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第四百零七章 天助第七百二十八章 雙關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酒第六百七十五章 素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福至第七十六章 添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煎熬第四百八十九章 小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顧第三百四十七章 遙望第四百八十章 歸根第一百零八章 分歧第三百零六章 盡瘁第六百零七章 敵愾第四百二十章 觀星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五百八十一章 紅痣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煎熬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咫尺第三百二十六章 羹湯第七百二十六章 冰窖第三百零七章 燙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尚宮第七百四十一章 出閣第七百一十五章 傻福第六百二十章 賓朋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四百六十八章 清風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一百零四章 雪梨第三百一十章 新綠第六百七十章 冷泉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諾第一百九十八章 決絕第三百九十四章第七十二章 贈宅第四十四章 請安第二十八章 重九第三百五十九章 亂真第五百七十二章 出逃第五十六章 野趣第六百九十九章 兩隔第六十六章 過府第五百三十六章 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