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迷蹤

沈小姐語如銀鈴,聲聲催促,小丫頭曉得事態嚴重,抽身將車簾一掀,輕巧地跳下來,身影轉眼間便消失在一叢旁逸斜出的綠竹旁邊,那裡有條六棱石子甬道直通向帝王設宴的正德宮。

待到丫頭下車,沈小姐方纔吩咐慢慢啓程,叫車伕行至金水橋畔,先在湖邊的柳樹底下等一等。

大理寺卿沈大人正與一班同僚一起參加宮中宴飲,提起今日太子殿下在排雲閣的祭奠之辭,大家都讚不絕口。

聞得小廝進來述說,女兒悄悄遣人傳話,沈大人心間一凜,藉着更衣走到了廊外的花牆下,慎重地問道:“小姐說了什麼?”

小廝附耳上來,將丫頭遞進來的幾句話悄悄複述了一遍,說是小姐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一字不落傳入大人耳中。

沈大人仔細咀嚼,心裡頭一股寒氣上冒,與女兒的擔憂漸漸重疊在一起。

自打慕容薇連下錢瑰的面子,有些聰明的朝臣便看清了錢唯真如今在崇明帝心中的地位。兩朝的戶部尚書,仗着曾做過崇明帝的上司,錢唯真這幾年過於倚老賣老,不時駁斥過崇明帝的決議。

昔年崇明帝羽翼未封,只能對這位昔日恩師言聽計從。如今崇明帝運籌帷幄,已然朝政清明,自然要報這些年所受的窩囊氣,大約第一個便尋了錢唯真開刀。

朝間不敢妄議這些事情,沈大人回府時常會與夫人閒聊幾句,順帶告誡女兒莫要與錢瑰走得太近。

沈小姐天資聰穎,偶爾會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父女二人見解一致,都覺得崇明帝不會爲着一己之私打壓朝臣。若錢唯真的官職做到頭,必然是他另有其罪當誅。

錢府次子徘徊在京數月,只說在等戶部的缺,沈大人卻始終覺得此事另有玄機,說不定便是崇明帝拿錢家下手的開始。

沈大人在錢唯真的事情上留了意,自然格外關注。揚州匯通錢莊擠提、魏詔的伏誅,在旁人看來是戶部這場貪墨案的結束,沈大人卻以爲是剛剛開始。

魏詔身爲戶部侍郎,也的確有機會做這些貪墨的勾當。沈大人卻不相信,若沒有錢唯真的授意,小小的侍郎敢在許三年、敢在蘇睿的軍餉上動手腳。

沈大人堅信,若徹查下去,錢唯真身上必定會撕開更大的口子。

雖然大理寺卿管不到這些,可沈大人坐在這個位子多年,自有一股浩然正氣,自己不肯與奸臣爲伍,更約束家人遠離這些渣子。

今日早間不見錢唯真,他們這幾位平日相熟的同僚還曾問起。有消息靈通的人便將錢大人昨夜忽然抱恙,錢玟代他向崇明帝告假的事情說了一遍。

今日這樣況世的盛典,錢府裡錢玟、錢珏都不參加,只說是爲父侍疾,便顯得十分蹊蹺。自來忠孝難以兩全,以錢唯真這樣的聰明人,若自己果然不能出席,沒理由不讓兒子來裝裝樣子。

沈大人本就腹誹,心裡十分不安寧,沒想到女兒方纔傳過的話裡,女眷那邊也只有錢夫人一個頂包。

莫非這錢唯真覺得自己到了窮途末路,想要藉着這個機會退步抽身?沈大人身上冷汗直冒,急切間命小廝多領幾個人,去瞧瞧錢府周圍有什麼異動。

回過身來,沈大人不敢怠慢,急着想去尋潛龍衛大將軍夏鈺之,卻又恍然記起這位大將軍此前被泒去了江陰。

他匆忙再尋禁軍統領小李將軍,又被禁軍的人一臉無奈告之,小李將軍領了緊急公務,今日一早便出了宮,如今還未回來。

沈大人無心酒宴,急得抹了一把額上的汗水,悄悄尋到了大總管玄霜,說自己有緊急公務要即刻面君。

崇明帝正在後頭更衣,聞說沈大人急出一頭汗水,命宣沈大人偏廳見駕。

沈大人三步並做兩步進來,行了跪拜大禮之後,迫不及待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臣一直關注此前的貪墨案,深覺與錢尚書撇不開關係。如今遍尋不到夏將軍與小李將軍,只能斗膽面君,懇請陛下泒人,嚴密監視錢府的動靜。”

雖然素日與錢唯真往來,不也過公務上打交道多些。眼見得錢府身陷囹圄,雖說如今都是些莫須有的罪名,若一旦做實,便能與謀逆扯上關係。

沈大人急得嗓音都變了調:“如今已到了午時,臣怕是已然來不及,陛下趕緊下令關緊城門,莫放閒雜人等外出吧。”

沈大人素日剛正,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他一番言辭說下來,崇明帝邊聽邊在心中暗暗點頭。素日只曉得他的剛正,今日才知他的細膩。也唯有這般的忠臣,敢在今日這樣的歡慶場面,跑來自己面前稟報錢府的異動。

一旦指正不實,不僅自己面前丟失了聖心,與一品尚書府上更結下了樑子。

雖然成竹在胸,崇明帝此時不宜多說,只哈哈笑了幾句,輕拍沈大人的手背:“卿一片忠心,朕記在心裡。且好生回去宴飲吧,是與不是,稍後自然揭曉。”

沈大人心裡打鼓,揣摩着聖意竟是含含糊糊,未見得有多少吃驚,更不見有多少生氣,聯想到小李將軍與夏鈺之都不在眼前,自己心裡有了更大膽的揣測。

錢府裡卻是從昨晚便開始忙碌,錢唯真親自替兩個兒子打點行裝。

既是匆匆出逃,二個兒子自然只能輕車簡從,帶不走太多東西。

金條雖多,奈何沉重笨拙。錢唯真只能清點了所有的銀票,總共三百二十萬兩,爲妥善故,分做三卷,長子、長媳,與次子身上各帶一卷。

民巷的宅子,如今不敢踏足,那裡頭的東西可望不可及。

除卻銀票,錢唯真又收拾了些金葉子、金條、兩匣子珠寶,分別交到兩個兒子手上,囑咐他們:“出京之後,一路往南,去大理與妹妹會面。”

若爲着方便,自然該讓兩個兒子一路揚鞭策馬疾馳,早一日出得西霞,才早一日能得安全。帶着長媳與長孫趕路本是累贅,錢唯真卻生怕錯過這一次,往後再無機會,爲着錢府的將來着想,命錢玟將妻兒帶在了身邊。

第六十一章 診脈第一百六十七章 崔家第六百八十章 再審第五百章 前夜第五百九十三章 晤面第六百六十章 送別第三百九十七章 玄機第六百章 客居第十七章 出岫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榻第六百九十四章 圍殲第六百六十一章 聽佛第三百八十八章 月明第五十一章 對飲第三百一十二章 伴讀第六百六十二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來第三百八十二章 福至第二百一十一章 興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惻然第五百七十九章 揭秘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七十八章 添歲第五百九十六章 拈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弒君第一百七十八章 造訪第一百五十五章 野菊第二百零二章 熊掌第二百八十二章 經年第二百二十章 不甘第五百六十二章 乾坤第二百五十章 布穀第四百三十三章 留京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覷第四百七十五章 遣散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榻第二百九十九章 微醺第六百四十二章 私兵第七百零五章 魁首第一百零三章 莊周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凰第一百章 闌珊第五百四十五章 隔閡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商第二百零五章 重生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桂第一百八十三章 奢靡第一百六十九章 問訊第四百四十章 出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倫第四十五章 含飴第二章 來兮第一百一十五章 動工第一百九十七章 執念第六百五十八章 奏摺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炬第二百四十章 兜轉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元第三百六十八章 鴻溝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疏第四百五十六章 琴瑟第七百零六章 待嫁第九章 書信第四百四十三章 頹敗第六百二十八章 子孫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三百二十六章 羹湯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七百零五章 魁首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舌燦第五十六章 野趣第十五章 雙姝第三百三十五章 約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獨善第五百八十一章 紅痣第三百八十章 暗審第五百九十三章 晤面第五百二十四章 蛇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離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稅賦第三百二十二章 獻壽第二百零八章 暗議第五十三章 沙盤第三百三十六章 攔路第五十九章 藕榭第五百二十六章 弄孫第二百九十三章 舊書第六百六十章 送別第五十章 圖謀第七百三十一章 至偉第六十五章 膝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第一百二十一章 潛龍第三百零三章 重溫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