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宴

老太君窺破孫士誠的動機,難得地自私了一回。

她並沒有立時上奏朝廷,而是與夏閣老議了幾日,想要藉着孫傢俬藏的船隻留住夏家一條根,這纔有了當日那孫佳柔入京爲祖母侍疾,兩家有意議親的話題。

爲着一念之私,老太君與夏閣老二人日夜寢食難安,終究覺得不該爲着夏家留一根獨苗便行這不忠之事,纔將與孫家議親的打算一拖再拖。

最後兩位老人家堅決放棄了早先這個自私的決定,不與孫家這種圓滑無骨之人做親戚,並且將膠州灣孫傢俬藏快船的情報上奏了崇明帝。

如今,既是帝后同仇敵愾對付那些蠢蠢欲動之人,已然佔盡天時地利,夏家必要誓死捍衛。

那孫士誠被夏閣老敲打幾句,明着收斂自己的行爲,背地裡卻頻頻與二子鴻雁傳書,還秘令兒子從波斯等地購買火器,打得還是腳踩兩隻船的主意。一方面在崇明帝跟前做出高風亮節的姿態,一方面又爲逃離做着準備。

這般的做派,便爲老太君不能容忍,船廠更不能留在這種人手裡。

扶桑、高麗雖然邊境安定多年,難保不會風煙再起。老太君想要擁有一隻船隊,還要建一支海上行軍打仗的隊伍,爲西霞護住膠州灣那一片要塞。

思來想去,這膠州知府的位子便一定要換人。

如今太后娘娘安好,沉寂多年的浣碧雙姝一文一武雙劍又可合璧,纔是老太君心內第一快意之事。

老太君將佛珠套迴腕上,身子往前傾,透出小小得意的神情。她專注地望着孫子的眼睛,語氣裡含着不易覺察的歡欣:“以往你想求娶大公主,祖父與祖母明知你的心意,卻不能成全。如今,可要祖母爲你求一道賜婚的旨意?”

此一時彼一時。若是有太后娘娘在,便斷然不會允許慕容薇下嫁蘇暮寒,更不必擔心夏家功高震主。夏家如今若尚公主,只是錦上添花之舉。

自打老太君頻頻往來於壽康宮和浣溪堂之間時,就曾正視孫子當日一片心意。慕容薇聰慧機敏,連着幾件事處理周到圓滿,很爲老太君讚歎。

那一張容顏又與老友相像,更爲老太君添了許多好感。這個想法在老太君心裡已然盤桓了好些日子,如今只等着孫子滿意的答覆。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夏鈺之記得當年太湖舟中自己吹了一夜的笛音,那時他對慕容薇的心悅便如同月光般皎潔,充滿着求之不得的苦惱。

今時今日,他一顆心依舊皎皎如月,卻不再是傾慕,而是因爲他們已然成爲彼此最重要的朋友。

畢竟是自己的終身大事,夏鈺之面上一紅,坦蕩地擡起頭來望着祖母,沒有一絲扭捏:“祖母,不必求什麼賜婚的旨意。男子漢大丈夫,自當先立業後成家。何況阿薇說過,這一生我與她是肝膽相照、互相扶持的知己。我們心懷坦蕩,沒有兒女私情。”

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與祖母去議,夏鈺之毫不猶疑地揭過這個話題,沒有半分拖泥帶水。

孫子走了一趟江陰,順帶着改變了心意。

老太君深信孫子不是朝三暮四之輩,瞧他臉上一派風光霽月,並無是欲擒故縱的把戲,忍不住又輕輕嘆了一口氣,暗道有些可惜。

蘇家的種種詭異,還有江陰幫的官官相護,夏鈺之一行說,老太君一行推測,纔算解開了當日吏部那火速下發,任命陳煥忠爲淮州知府的文書。

“大將軍尺骨未寒,蘇家便蠢蠢欲動,這是賊心不死麼”,老太君拍案而起,華髮不增風霜,反添威儀。

想起與蘇暮寒相似的面容,想起歸程時慕容薇與溫婉倉皇的目光,夏鈺之很難想像這裡頭又隱藏了什麼真相,他急急地問祖母:“您可知道溫尚儀的身世,這一路行來,溫尚儀的舉動也透着些古怪。”

這一問,問得老太君詫異,待聽完孫子言簡意賅的描述,又提及周家那二老,老太君的心思快如電轉,連連在溫婉的身世上打着轉。

“我明日便進宮,問問皇太后”,老太君懵然不知,卻又觸動着隱事,心裡漸漸有了猜測。

索性連明日也不想等,老太君想趁着夜深人靜時,直接由秘道入宮。

掌燈十分,夏閣老回到府中,浣溪堂裡便傳了晚膳。

候夫人沈氏親自安籌,世子夫人胡氏把盞,一家子團園圓圓圍坐在一張大圓桌前,並不行那些男女避嫌之舉。

因孫子此行辦事漂亮,一向不飲酒的夏閣老很是誇讚幾句,還破例喝了一小杯黃酒,胡氏又笑盈盈地替祖父將酒杯斟滿。

世子隨了夏閣老,是個文官,領着禮部的重任。因是黃尚書至仕,他以右侍郎的身份暫領尚書之職,在朝內清譽極好。

平日裡不苟言笑,世子教弟弟頗爲嚴厲,夏鈺之天不怕地不怪,唯有兄長面前收斂幾分。此番世子見弟弟露了臉,自己也添了光彩,破天荒地端杯,衝夏鈺之露出笑意,敬了他一杯。

兄友弟恭,方是忠厚傳家立命之本。望着兩個孫兒卓爾不羣的氣勢,又是如此和睦親厚,夏閣老與老太君滿懷欣慰,誇讚康平侯爺教子有方。

二更天,夏府的宴飲落了帷幕,康平侯爺與夫人率着一衆晚輩辭了老太君,出了浣溪堂的大門。

夏閣老未及與孫子詳談,還想就明日夏鈺之面聖再琢磨幾句,便直接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外書房說話。

老太君飲了幾杯梨花白,精神更加矍鑠。眼見着浣溪堂閉了大門,便吩咐羅綺替自己更衣。她換了身黑色的衣裳,將頭髮用帕子包起,便從假山石旁開啓了秘道,又一次入宮去見皇太后。

壽康宮內,絲髮如銀的皇太后照着羅訥言開的方子養身。

晚膳只用七分飽,睡前嚼了一匙黑芝麻,又就着黃芪煮的茶湯飲了兩杯,這才梳洗更衣。由白嬤嬤服侍着換了身寬大的深赭色滾銀邊散繡梅花的寢衣,皇太后獨自倚坐在寬大的紫檀木拔步牀上,又瞧了幾頁雜書,約略有了睏意,便要白嬤嬤滅去燈燭。

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奔第四百三十二章 譏諷第一百四十四章 實封第四百一十一章 脣槍第七十五章 重樓第四十六章 弄孫第四百二十章 觀星第五百七十三章 談判第九十章 颯爽第二百六十一章 凝噎第二百八十六章 八卦第七百三十四章 遊湖第一百四十三章 秘密第六百零三章 切脈第二百八十三章 悲天第八十五章 于飛第五十七章 心悸第五百八十七章 墜崖第七百二十一章 跑馬第七百章 吞金第一百五十四章 曖昧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飲第五章 歉疚第五百五十八章 夜晤第二百二十一章 參賽第一百九十章 匯通第五百三十四章 鑽營第四百五十六章 琴瑟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秋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奔第五百八十九章 凱旋第七十九章 含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夾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奢靡第六百三十七章 四妃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七百五十章 紙鳶第三百二十二章 獻壽第八十八章 日恆第五百七十三章 談判第十章 誓言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二百一十章 各異第七章 阿萱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心第十五章 雙姝第二百三十一章 花明第七百四十一章 出閣第六百五十五章 求去第一百八十章 家書第七百一十八章 帷幕第五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儀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局第四百五十九章 傾國第二十六章 蔻丹第二百一十章 各異第六百二十五章 佳節第二十章 子持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第二百一十四章 緘默第四百五十二章 參研第三百八十七章 敞亮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元第二百零七章 任免第五百五十四章 對立第四百三十九章 酸楚第十一章 棋局第八十三章 農桑第四百零九章 前夜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七百一十六章 甄選第六百八十九章 取捨第四百六十二章 聞笛第六百七十一章 積澱第六百二十四章 豐盈第五百二十章 賞菊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飲第二百九十四章 手札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一百章 闌珊第五百三十章 媒人第三百四十章 轉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淒雨第四百四十九章 佛堂第六百二十二章 臘八第一百零二章 鳳凰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衙第七百二十三章 成全第四百三十二章 譏諷第一百九十七章 執念第一百三十五章 溫泉第二百五十章 布穀第六百五十八章 奏摺第二百三十六章 撤離第四百零九章 前夜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花第十五章 雙姝